
股市經典之(5)未來函數
未來的不可測性導致了股市的隨機性。未來的不可測性,導致許多技術分析大師告誡你,不要試圖去預測股市,你所要做的是,要知道自己如何應對。
但李佛莫爾不是這樣的,他認為必須向前看一段時間。在早期,他向前看的時間比較短,去到紐約后,屢遭失敗,后來他才明白,真正的原因,就是向前看的時間太短了,只有看出大行情,看出牛熊轉換,才能掙大錢。
的確,李佛莫爾后來之所以能掙大錢,就是因為他抓住了大行情。但正如上文所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人家畢竟成過啊,而且似乎并未因失敗而動搖自己的理念,因為在他失敗后留給世人的著作中,他仍然是這么說的。只是不知道他最后的自殺,難道是因為發現自己的理念錯了嗎?
另外, 纏師雖然在纏論后面的章節中,大談完全分類,不測而測,但開篇卻說的是大行情要來了,不是因為大行情要來了,他本是不會碰股票的,大行情要來了,這難道不是在預測嗎?
問題是他們是如何預測到大行情要來了,小散們也能效仿嗎?李佛莫爾年輕時預測短線行情,靠的是市場歷史記錄和技術分析,識別某種會重復發生的模式,但對于牛熊轉換這樣的大行情,他沒有明確說,和以前的預測方式是否一樣,從文章中看,似乎是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場內資金拆借的緊張程度,再加上自己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所形成的經驗與直覺。在這些因素中他唯獨沒有說,在股價走勢的歷史記錄中,看到了什么似曾相識的模式。
看來,功夫在課外,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些東西是不能言傳的,或者告訴你,你也學不了。你得有李佛莫爾未成年就進入市場的經歷,有在市場上磨煉出的猶如賣油翁一樣的肌肉記憶。就好比做醫生,也不是看多少本書就行的。那么纏師又是如何預測到大行情要來的呢?從文中看不出是否是根據自己創造的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