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鑽兒
2025-07-06 19:35:48

"博學以文",我之前學論語,只看論語的各種注釋,并在網上查找每個字的含義,字面意思明白了就覺的自己懂了,其實這種懂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學過,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可以用上,并且自認會用的恰到好處,不會出丑,因為意思懂了。這恰恰失去了學論語的意義,把論語當成了炫的工具,因為論語的名氣,而不是論語的知識。現在因為要寫心得體會,同時在看的就比較多,先是《大學》,后是《孟子》,《論語正義》,《左傳》,《禮記》,越看越覺得糊涂,越糊涂需要看的書就越多,看的書越多越發現自己無知。古文基礎差,理解能力差,一無是處,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約之以禮",讀書是要照著里面的道理做,這話很對,但是適合中人以上的,像我是做不到的,因為我不知道這道理我理解的到底是不是對。而且就算是對的,也沒法做到,因為我之前沒這習慣。所以我能做到發現自己以前錯在那就很好,學一點改進一點,改不了的知道是錯也是進步,別人不二過,我不三過不行就不四過,反正知道了錯,每次提醒自己,早晚會養成新的習慣,總不能一直為下矣。
學習是為了修己,自古以來,博學多智的人很多,能做到約束自己的很少,能力越強面對的誘惑越大。知,行,合一,才能讓自己在正確的道路上,知,明辨是非,知羞恥;行,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只要不想占便宜就不會吃虧,只要別把沒占到便宜當成吃虧就不會有麻煩,這是我能理解的由斯道也,幸而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