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節的儀式感之尋找蘭陵笑笑生(1)
金瓶梅這本書尤其喜歡寫各種節日的儀式,甚至在不同的回目中,對一些重大節日多次寫反復寫。
據學者計算:對過年,尤其是元宵節的描寫最為詳細,前后共寫了四次,清明端午各三次,中秋節五次,重陽元旦臘八兩次,中元節除夕各一次。
對這些過節儀式的描寫,自然有作者創作上的特殊意圖,但客觀上卻為尋找蘭陵笑笑生,提供了線索和證據,有學者專門從這個方面考證蘭陵笑笑生。
由于這些儀式風俗飲食習慣的描寫,反映了地域特色, 學者很快就分出了南北方,比如書中對滾元宵的描寫,一下就定位到了北方,因為南方叫湯圓,而且不是滾的,而是包出來的。再結合蘭陵笑笑生名字中的蘭陵,學者把笑笑生的生活或工作經歷,聚焦到了山東古大運河沿線地區,尤其是山東臨清與嶧縣一帶。
因為古嶧縣就叫蘭陵,現在當地人還自稱為蘭陵人。而臨清有元宵燈市的傳統,有龍燈舞,有元宵婦女們走百病的習俗,這些在書中都有詳細描寫。
那么在疑似作者中,從成書時間和上述地域特色上看,誰最有可能是蘭陵笑笑生呢?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