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糖果:設計、配方與工藝
- 劉靜 邢建華
- 1335字
- 2019-01-04 07:42:26
第三節 選方組方
一、選方途徑
我國的保健食品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這是因為許多配方都是取材于某個中藥方劑。中醫具有獨特臨床療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合理、靈活地運用中藥,幾千年來歷代醫家通過不斷組方改進,不斷研制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新的中藥配方。許多經典方、藥茶在中國運用了上千年,如果用現代術語可以說,其臨床觀察時間長達千年,沙里淘金,百代驗證。這為中藥保健食品的研制與開發提供了寶貴的配方資源。選方的途徑有以下幾條。
(1)從古今方劑醫籍中選擇。
(2)從歷代名醫醫案中選擇。
(3)從國內外有關期刊雜志上選擇。
(4)從名老中醫、民間醫生和醫院制劑中選擇。
(5)從民間單方、驗方中選擇。
(6)從科研處方中選擇。
可以采用綜合比較的分析方法。綜合古今醫籍、期刊、民間單驗方、老中醫經驗方中功效相近或藥理作用、主治相近的方劑,先初步選定幾個方劑,再運用中醫藥理論,結合臨床實際對各處方進行綜合分析,從中篩選出最佳處方確定下來。
分析的內容、范圍,包括處方來源、藥材品種、性味歸經、配伍禁忌、功能主治、毒性大小、有效成分、用法用量以及存在問題。分析結果若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過調整和研究加以修正、確定。
這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的過程,不能草率行事。有的企業采用錯誤的研發方式:確定申報某項功能產品,首先查一下哪種中藥成分可以在實驗室做出該功能,然后再去查詢在國家規定允許使用的中藥名單中哪些中藥含有該成分,再將這些中藥機械地拼湊在一起,形成配方。這不是真正的傳統保健食品,傳統保健食品的內涵被大量丟棄了。
二、組方途徑
組方分為三條途徑。
(1)以我國傳統中醫保健理論組方 祖國醫學為保健食品的功能定位提供了理論依據。
祖國醫學認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病而治易得,小病而治可得,大病而治難得”,強調早期預防、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中醫歷代醫家都十分強調飲食營養的重要性。
食療即飲食療法,或稱食治,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或調節膳食中的營養成分,達到治療疾病、恢復人體健康的目的。
祖國醫學不僅在理論上明確了食療的重要性,而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許多食療保健配方在民間流傳甚廣,被百姓普遍接受,起到了很好的預防保健效果,在人體健康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2)以現代科研成果組方 現代醫學、現代營養學為保健食品的功能定位提供了科學依據。
我們通常說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現代科學稱為“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亞健康人群是疾病的高發人群。許多學者認為,人的健康狀況可分為健康、亞健康、疾病三種狀態,而且這三者處于動態的相互演變過程中。亞健康狀態的理論為保健食品的功能定位提供了理論支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重視解決由于工作、生活緊張而帶來的“亞健康”問題,如何從飲食方面加以調整,使之向健康狀態轉化,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是保健食品面臨的重大挑戰。
(3)以我國傳統中醫保健理論和現代科研成果相結合組方 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提升科研試驗的研究水平、藥理學試驗理論和技術的發展,為進一步明確我國傳統保健食品原料的功能活性物質和作用機理提供了科學的手段,使保健食品的研究與中醫學、中藥學以及現代醫學的研究緊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