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春秋 戰國的間諜活動(6)

第二十節 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得到吳王赦免后,回到越國。為了激勵自己勵精圖治,他把苦膽置于座前,不論坐臥都能看見。吃飯前也要先嘗嘗膽的苦味,并且說:“你忘了在會稽受到的侮辱嗎!”他親自和百姓一起耕種,他的夫人也自己織布。對有才能的人,他給予厚待。老百姓遇到的生老病死等事,他親自去慰問憑吊。他把國政全交給文種去處理,派范蠡和柘稽到吳國去當人質。兩年后,范蠡從吳國回到了越國。像范蠡這樣的人在吳國,一定把吳國的底細弄得一清二楚。越王派他去一方面為了向吳王表示自己臣服之心,另一方面肯定也是另有使命,我們從后面伯嚭的行動中大致可以猜出一二。

經過了七年準備,越國恢復了生機。勾踐有些迫不及待了。大夫逢同勸他先沉住氣,廣交諸侯,待吳國與其他國家斗得精疲力竭時,再乘機進攻。勾踐想了想,只好咬緊牙關等待時機。

又過了兩年,公元前485年吳王夫差要討伐齊國。越王勾踐聽了孔子高徒子貢的謀劃,極力裝出要幫助吳國打齊國的架勢。伍員卻看出了問題。他對夫差說:“這事萬不可做。我聽說勾踐與百姓同甘苦,其志不小。這人不死,必為大患。越國乃吳國心腹之患,齊國不過是長在吳國身上的瘡疥罷了。請大王先放過齊國,征伐越國。”此時吳國正如日中天,夫差向往著當諸侯霸主,根本聽不進去。他派伍員出使齊國。其用意可能是讓伍員去了解一下齊國的情況。伍員預感到自己在吳國的情況不妙,大概同時也想到了自己父兄的遭遇吧。出使前他沉痛地對其子說:“多次苦諫無用,吳國的傾覆已指日可待。你沒有必要與吳一起滅亡。”他帶了兒子一起出使齊國,并把兒子托付于齊國大夫鮑氏。這下他可犯了大忌。

回國之后,吳王伐齊取勝。夫差以此來表示自己高明,并責備伍員。伍員性格倔強,對此不以為然。這時又發生了一件讓伍員動肝火的事。

勾踐的智囊文種勸勾踐向吳國借糧,以此來試探吳國對越國的態度。吳王答應了。伍員苦諫,吳王置之不理。越國君臣十分高興,因為他們看到伍員的話也不頂用了,吳王越來越驕傲,放松了對越國的警惕性。伍員怎么也咽不下這口氣,他對吳王氣呼呼地說:“大王不聽我的勸告,三年后吳國都城將成為廢墟!”長期接受越國賄賂的太宰伯嚭在一邊與伍員爭了起來。由于受到越國收買,伯嚭是力主對齊用兵的,在其他事上也與伍員唱對臺戲。他在背后對吳王說:“伍員貌似忠厚,實際是極殘忍的人。連父兄受難,他都不顧,還能替大王考慮嗎?大王想伐齊,他強諫不愿伐齊。大王取勝了,他反而大放厥詞。大王要是不早做防備,他必定要作亂的。”伯嚭詆毀伍員,全是與越大夫逢同一起商量好的。伍員托子于齊,自然也成了攻擊他的重型炮彈。吳王越想越覺得要及早除去伍員。他派人給伍員送去一把寶劍,逼他自殺。伍員看著寶劍仰天大笑:“我讓你父親當了霸主,又立了你。當初你想分吳國的一半給我,我尚不受。今天反而因為有人挑撥離間而殺我。”他對自己的門客說:“我死之后,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懸于國都東門之上,我要看著越兵入城!”說完就引劍自刎了。吳國大權盡落于伯嚭之手。吳國的悲劇快拉上帷幕了。

勾踐知道這一消息后,召見范蠡:“吳國已殺了伍員,朝中盡是一些阿諛奉承的馬屁精,可以伐吳了吧?”看來勾踐對吳國的事一清二楚,如在眼前。老謀深算的范蠡卻說:“未可。”

在這期間,越國一面加緊整軍奮戰,一面對吳王更加忠順。吳王想修宮殿,越國就送了木材去。為了修姑蘇臺,吳王大興土木,耗盡了民力、物力。越國正希望投其所好,以實現自己的目的。吳王想華麗的衣服,越國也及時送上,各地的土特產更是接連不斷地獻給吳王。吳王就在花天酒地中度日。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北會諸侯于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吳國的精兵都和吳王一齊出發了,因為吳王夫差打算在這次會上確立自己在諸侯中的霸主地位。勾踐看到這個機會問范蠡可不可以伐吳。范蠡認為時機已到。勾踐立即調集了全國精兵,傾國出動進攻吳國。吳軍在一心復仇的越軍面前一敗涂地,太子也被殺了。吳王這時還在黃池大會上與晉侯爭奪霸主之位呢。聽到這個消息,他只好把霸主之位讓給了晉定公,聽從伯嚭的意見,派人以厚禮到越國請和。越國總算翻過身來了,但實力還未到消滅吳國的地步,就答應了吳國的求和。

公元前473年十一月,越國又大舉伐吳。這時吳國經過幾年與晉、齊、越等國的戰爭,再加上夫差大肆揮霍不恤民力,已經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越軍大破吳軍,把吳王夫差困于姑蘇山上。吳王派公孫雄肉袒膝行到越王勾踐面前,希望勾踐也能赦免他。范蠡可對吳王的心思一清二楚。他對勾踐說:“當年在會稽,天以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取。今日天又以吳國賜給越國,越國豈可違背天意。況且大王您這些年起早貪黑地勤理國政,不正是為了打敗吳國嗎?謀劃了二十二年,一旦放棄,能行嗎?”勾踐這才下了決心,對使者說:“我把吳王安置在甬東,給一百戶人家供養他。”吳王聽了使者的話說:“我老了,不能服侍君主!”就自殺了。自殺前,他用衣袖掩蓋著自己的臉說:“我無面目見伍子胥于地下。”這話沉痛之至,可惜太晚了。

越王總算去掉了大敵。他該動手清理內部了。伯嚭滿以為自己可以照樣去越國當官,沒想到越王認為他既可以不忠于吳王,也可以不忠于自己,馬上把他殺掉了。

越王滅吳之后,稱雄于諸侯,號稱霸主。范蠡一看越王那副驕橫的樣子,給文種留下一封信就溜了。文種一看信上寫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就稱病不上朝了。就這樣越王也沒放過他。有人說文種要作亂。越王讓人給文種送去一把寶劍,并說:“你教我伐吳七術,我用了其中三條就打敗了吳國。余下四條還在你那兒,請你為我找先王試一試這幾條計謀吧。”文種只好自殺了。

綜觀越國由衰而盛,的確是文種的幾條謀略起了作用。這幾條是什么呢?《越絕書》載:一是對天地、鬼神要尊重、誠實;二是以金錢寶物贈給吳國君主;三是以高價買糧食使吳國缺糧;四是送上美女以使其喪失興邦治國之志;五是派去能工巧匠,讓他大蓋亭臺樓閣,財竭力盡;六是使阿諛奉承之臣在吳國掌權,使吳國易伐;七是除掉能進諫的大臣;八是越國自己要國富兵強;九是準備好軍隊,等待吳國的衰弱。這幾條中有六條是屬于使用間諜對吳國的經濟、政治進行全面瓦解、破壞之策。越國也正是從會稽之敗起,實行了對吳國有計劃,有長遠安排的,以間諜戰形式進行的戰略進攻。這是一場攻其腹心的秘密戰爭。在這場秘密戰爭中,除了依靠伯嚭這樣被收買的間諜外,還動用了越國所有金錢、美女、能工巧匠。這場戰爭,以被迫收買伯嚭開始,以伯嚭被殺而告終。在越國重新站立起來后,越國君臣的間諜戰已由防衛轉向了進攻。在這里,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中國古代間諜史上出現的間諜戰略。文種的幾條,正是以間諜戰略為主,形成滅亡吳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總戰略。在幾個方面都貫穿了間諜戰的手段,使間諜戰上升為戰略中的重要因素。而且其間諜手段種類之多,也集春秋時間諜手段之大成。這幾條雖然史書記載有出入,但大致反映了當時越國進行間諜戰的史實。文種作為一代間諜大師,名垂史冊。

第二十一節 圣人的遭遇

激烈的間諜戰,把孔子這樣的圣人也卷了進來。

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已五十多歲了。終于以大司寇代行魯國的國政。一旦大權在手,可以大展宏圖了。孔子高興得忘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圣人之道。一生凄凄惶惶于諸侯之間,總算有了實現抱負的機會,怎能不高興呢!以致門人都對他有意見:“聽說君子有了災禍不害怕,有了好事不得意忘形。”

孔子上臺伊始,就殺了魯國的大夫少正卯。這一回官司打了一千多年,究竟如何,好在我們是在研究間諜史,先不去管它。孔子在治理國家上還真有一套辦法,他參與國政三個月,就把國家治理成了路不拾遺的國家。

魯國的大鄰國——齊國的大臣聽到了這些事,有些害怕了。他們在齊國國君與魯國國君的一次相會上,領教過孔子的厲害。如今孔子大權在握,他們更加擔心對齊不利。他們對齊國國君說:“孔子為政必然使魯國成為霸主,魯國成為霸主又與我國離得最近,我國就會首先被吞并。是不是先給魯國一些土地以求無事?”大夫犁鉏建議:“請先試著阻止他掌權,阻止不了,再送土地也不遲。”于是齊國選了國中最漂亮的女子八十人,都穿上五彩繽紛的漂亮衣服,會跳很好看的舞蹈。這些美女贈給魯國后,魯國君主整天沉溺于觀看歌舞,不理國政。孔子一看這樣,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魯國,又開始周游列國。

孔子雖然身受間諜戰之害,但也許正因為如此,使他對間諜戰有了深刻體會。在魯國面臨危機時,孔子派出了他的得意門徒子貢去進行間諜活動。

此時已是春秋末期,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在各國已占據主導地位,各諸侯國的大權已落于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表手中。這一轉化過程在有些諸侯國如秦國,是通過君主支持變法來完成的;有的則是通過了激烈的階級斗爭,新興地主階級打倒了舊奴隸主貴族及國君,取而代之來完成的。齊國和后來三家分晉而形成趙、魏、韓三國,就屬于這種情況。

公元前489年六月,齊國大夫陳乞(即前面講到的陳桓子的后代)的勢力已相當強大,人心也向著陳乞。他聯合鮑牧等大臣進攻舊奴隸主貴族的代表高昭子、國惠子、晏孺子。國惠子跑到了莒國,晏孺子逃到了魯國,高昭子被殺。

陳乞執掌了齊國的大權。陳乞死后,其子陳常繼掌齊國大權。他以大斗借糧于民,小斗收回的辦法,拉攏百姓,進一步鞏固了陳氏[3]在齊國的地位。陳常為了消滅經常給他帶來麻煩的奴隸主貴族勢力,于公元前484年派國書、高無邳率領部隊討伐魯國。其理由是魯國曾于公元前485年和吳國一起進攻齊國。陳常出兵攻魯的目的很復雜。他雖然已在齊國形成了力量上的優勢,但舊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仍在,手中有武裝,并不時地發動叛亂。子我、監止就曾率其部下進攻陳氏,但為陳氏的部下所殺。陳常認為齊國的舊奴隸主貴族的勢力中以高、國、鮑、晏幾家為最強。因此,他派這幾家中的高、國兩家率領其部下進攻魯國,可謂一舉三得。其一,削弱了這幾家的力量;其二,使這幾家的兵力分散,甚至消滅在齊國境外,減弱了國內舊勢力對自己的壓力;其三,威脅魯國,如果戰勝了可以進一步樹立自己在國內的威信。總之,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這消息傳到了正住在衛國的孔子的耳朵里。孔子感慨萬分地對他的弟子說:“魯國,是我們祖宗墳墓所在之地,是父母之國,國家遇到這么嚴重的威脅,你們這些人為什么還不去救助呢?”子路請求去,孔子阻止了。子張、子石請求去,孔子也沒允許。子貢這時站了出來,孔子答應了。

子貢到了齊國,見到陳常后說:“您征討魯國是犯了個大錯。魯國是個讓人難以征討的國家。城墻薄弱而低矮;土地狹窄而貧瘠;國君愚蠢而不講仁義;大臣徒有虛名而無真才;一國的百姓又害怕軍隊的士兵。所以您難以和魯國作戰。您不如去討伐吳國。吳國的城墻高而厚,土地廣大而且富饒。士兵的甲胄都是新的,并且堅實。士兵也吃得很飽。寶物和精兵都有,又有賢明的大臣為之防守,這才是容易討伐的。”陳常一聽,氣得勃然變色:“你認為難伐的正是人家認為易伐的,你認為易伐的正是人家認為難伐的。你用這種主意來勸誘我是什么意思?”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的人應當進攻強敵,憂患在國外的人應該進攻弱敵。現在您的憂患主要在國內。我聽說您三次向齊王討封,齊王都未答應。這是因為還有大臣不服從您。今天您攻擊魯國,擴大齊國的土地,如果打勝了,齊王就更加得意;打敗了,帶兵的將領也更加驕傲;而您的功勞卻沒有。這樣您與國君就會日益疏遠。您使自己與君主矛盾加大,與大臣抗爭得更厲害。如果這樣做,您想在齊國站住腳可就很難了。所以我說不如征討吳國。伐吳如果不勝,這些大臣的部下死在外面,實力就空了。您就上無強臣和您相爭,下面也免了使這些人喪命之過。齊君孤立無援,控制齊國的只有您了。”陳常臉上的神色由疑惑漸趨開朗,最后高興地大聲說:“好!但是我的部隊已出兵伐魯了,又離魯去伐吳,大臣會懷疑我,有什么辦法?”子貢說:“您先按兵不動,我去見吳王,以魯國使者的身份請吳救魯而伐齊。您的國家可以出兵還擊。”陳常同意了,命子貢南下去見吳王。

子貢見了吳王后說:“我聽說稱王的人不會滅絕別人后代,稱霸的人不能有強勁的對手。千鈞之重加上很小的分量,就會使兩邊不平衡。今天有兵車萬乘的齊國要吞掉只有兵車千乘的魯國,以與吳國爭雄于諸侯。我替大王擔心。救援魯國,可以使吳國在諸侯中取得好名譽。征伐齊國,可以得到不少實利。不僅可以安撫泗水以北的諸侯,而且打敗齊國也可以威脅強大的晉國,好處可是太多了。”吳王聽了說:“好!雖然有這么多好處,但我曾與越國交戰,使越王受盡屈辱被困于會稽山上。越王現在正奮發訓練士卒,想報仇。你等我伐越后再按你的辦法去做。”子貢說:“越之力量不過與魯國差不多,吳之力量則與齊國差不多。大王放了齊國而攻越,齊國就會吞并魯國。現在大王正以存亡繼絕來博得美名。伐小小越國而害怕齊國,不算勇敢。勇敢的人是不躲避困難的。講仁義的人是不為過去的盟約所局限的。有眼光有頭腦的人不放棄時機。稱王的人不絕人之后代。這樣才能樹立自己的聲譽。今天您已經讓越國生存下來,顯示了您的仁。救魯伐齊,威逼晉國,諸侯必臣服于您,就可以成霸業了。您如果對越國不放心,我愿到越國去,讓越王派兵和您一起伐齊。這樣既使越國空虛又可以使您以諸侯聯合的名義伐齊了。”吳王聽到這兒非常高興,馬上讓子貢到越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南靖县| 习水县| 资兴市| 隆尧县| 灵璧县| 沅陵县| 枝江市| 韶山市| 楚雄市| 滦平县| 互助| 科技| 玉龙| 南乐县| 连云港市| 亳州市| 万荣县| 札达县| 龙口市| 呈贡县| 海门市| 阿克苏市| 苏尼特右旗| 共和县| 丹寨县| 郓城县| 五台县| 安福县| 丰县| 临高县| 临西县| 江川县| 邳州市| 大关县| 吉水县| 罗甸县| 佳木斯市| 兴业县| 邻水|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