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不忘家族文化的創業者

關鍵詞:初中畢業店小二回歸創業傳承家文化

采訪人物:小邵(現次子家業第三代某酒莊公司總經理)

家業

小邵個子不高,皮膚略黑,很健壯,鼻梁上駕著一副斯文的眼鏡。他今年32歲,經營酒品生意五年多了,父親在黔東南老家經營著當地最大的酒廠。

“生意怎樣?”我關切地問道。

因為這兩年,中高端的白酒市場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受傷”,行情大不如以前;同時隨著百姓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白酒在餐桌上出現的頻率也是逐年下降,似乎不再受寵。

“還行,現在定制的產品比較多,占到了生意額的六成以上。做這塊市場的人不多,競爭也不大。”他介紹說自己目前除了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自家的酒之外,還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專門定制,主要是為那些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你祖上是開酒廠的?”我很想知道他的事業的發源地。因為我在研究中發現,大多數成功創業的富家二代在事業方向選擇上都與家族生意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

“我們家是從爺爺那輩起就開始做酒了,然后是我爸,去年他退休后,我哥哥就接管了,現在是我們縣里最大的酒廠了。”小邵簡單地介紹了家業的發展史。

讀書之困

“小的時候,老家就已經有很多人在做酒了,現在也是。我幾乎就是聞著酒糟味道長大的,已經麻木了,總想著有朝一日能走出去,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想待在家里面。所以初中畢業后就跟著同學來東莞打工了,盡管那時家里生活條件在當地已經很好了。結果沒想到,自己后來還是做了酒,也許這就是我的命吧,呵呵……”小邵有些感慨。

“以后就沒讀書了?”我有些驚訝。在我接觸到的二代青年中,幾乎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甚至其中超過一半以上有留學經歷。在碩士隨手一劃拉一大把的當下,小邵的學歷實在是讓我感到意外。

小邵表情有些尷尬。短暫的沉默后,燃上一支煙,不無遺憾地說:“讀書少是我現在最大的痛點。現在時代發展太快了,很多人都是在用知識賺錢,沒有文化是走不了多遠的,光有靈活的頭是遠遠不夠用的。小時候太貪玩了,沒心思讀書;爸爸和哥哥忙著酒廠里的事情,很少過問我學習的事,讀完初中后就沒再讀了。”

究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還是“知識改變命運”?我認為該項選擇要放在不同的時代環境里來作答。畢竟年代不同了,改革之初靠著倒騰幾條牛仔褲、幾塊電子表就能致富的日子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當年洗腳上田的企業家們也正在逐漸老去。在知識經濟時代里,容不得你有任何的懷疑,因為馬云、馬化騰已經給出了答案。

“正是因為讀書少讓我走了很多的辛苦路。很多機會看不懂,更把握不了。現在人與人打交道都是講究層次和圈子的,我也很想認識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但有時候我很自卑,哎……”小邵一聲嘆息,有些糾結。

“你現在事業發展得也不錯呀。”我安慰道。

在裊裊升起的煙霧中,小邵娓娓道出了他的故事。

流水線工人夜市小販店小二

初來東莞時,盡管母親塞給了小邵足夠的盤纏,但他畢竟未經歷過稼穡艱難,更何況只是個初中畢業的半大小伙,如何與那些懷揣著本科文憑的大學生們競爭?輕松的“白領”工作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屢屢碰壁之后,他心灰意冷,就開始流連浪跡于網吧里打發時間。很快,家里帶來的錢就花得差不多了,工作還是沒有著落,好強的他又不想回家。為了填飽肚子,他只能走進了一家手袋廠,成為了一名流水線工人。他回憶說,盡管當時有心理準備,但現實還是難以接受。即使這樣,他也沒敢和家里人說。打工生活是辛苦的,每天的工作就是千篇一律地在簡單枯燥中重復工作。剛開始時,他很不適應,只能咬牙堅持著。因為學歷低,年齡又小,在工廠里幾乎看不到成長的機會。他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但苦于沒有一技之長。后來,他就利用休息時間去培訓班里學習電腦。從宿舍到培訓學校要經過一條夜市步行街,他總能看到一些小商販擺著地攤賣些小玩意,在他們的吆喝叫賣聲中,終于有一天,小邵突然萌生了練攤做生意的念頭。

“我在小學時就做過生意呀!”小邵驕傲地說,“我有個親戚是開文具店的,每到開學的時候我就從他那里拿回一些鉛筆、書皮之類的小東西賣給同學,一個書皮可以賺到5分錢,我賣了幾年呢,我可是班里的富翁哩!”

完成電腦培訓后,他就找到附近的批發市場,低價買回一些庫存的毛絨玩具,不加班時就在夜市上擺攤叫賣。玩具雖然不起眼,但一晚下來也能掙到百來塊錢,半年以后他就有了小小的積蓄。

“那段時間雖然辛苦,但很快樂,靠自己的汗水賺到了人生中第一桶的金子,雖然少得可憐,但我很滿足。”小邵一臉幸福。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隨著進貨次數的增多,他逐漸和一個批發市場里的小老板熟悉起來。小老板看中他吃苦肯干,人又踏實,便把他招進店里做幫手。從此,小邵告別了流水線生活,也不再擺攤了。靠著勤快和機靈,他很快就贏得了老板的信任,工資加得也快。后來,店老板由于生意做大了,就去其他鎮區開分店,把這家老店交給了小邵來打理。

“我當時既激動又緊張,做夢都沒想到有這種好事落到我頭上,我沒經驗,擔心經營不好對不起老板。”小邵興奮地說。

“可能是我的運氣好!開始時還擔心撐不起來店里的生意,誰知道那年生意出奇地好。春節放假前,老板給我結完工資后,還另多給了我2萬塊錢!那還是我第一次自己賺到那么多錢呢。我高興得一夜沒睡,打電話告訴了媽媽,她也很高興,希望我早點回家。”

相比于那些剛回來動輒就成為公司高管的同齡二代來說,小邵的店小二經歷簡直就是“下里巴人”,根本就不入流。如果當年他能多讀些書,或許根本不會經歷這樣的底層生活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凡事都有兩面性;更何況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呢?

當時的他根本就沒想過要回家!自己的“事業”剛開始,還想著大干一場呢,盡管那只是一間普普通通的檔口,但他已經找到了成就感。后來,媽媽打過很多次電話,說爸爸身體不好,酒廠里的事情又多,希望他早點回來。再后來,小邵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他的“事業”,背著行囊回家了。

嶄露頭角

回家后發現,離家在外的這幾年間,家里的酒廠的規模擴大了許多,但生意卻很冷清,父親一天比一天蒼老。周邊地區大大小小的酒廠太多了,無序競爭,相互壓價;同時最近幾年專供釀酒用的高粱、玉米等農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高,一下子吃掉了酒廠的一大塊利潤。

哥哥老實本分,還有些木訥,高中畢業后就回到廠里,現在負責生產,父親基本上處于半退休狀態。

很快,他順其自然地回到廠里上班了。因為根本不懂酒的生產技術,小邵只能選擇去銷售部工作,成為了一個賣酒的業務員。

“那時的酒真是難賣呀!”小邵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有些動容。“市場上酒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高檔酒還好說,就那么幾個,而且消費者也只認它們!中低檔酒就別提了,應有盡有,老百姓的選擇面太廣了;再加上紅酒和保健酒的雙重擠壓,酒廠的日子可真不好過。廠里的白酒新品種不多,在銷售上還是原來的那條老路,依靠各地的經銷商開拓市場,有分量的大客戶不多。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必須另外找條新路出來。”

“你的想法是?”我不太相信入行不久的他有什么高招。

“先開網店,把產品掛上去賣。反正投入不多,成本也不高,能賣多一瓶是一瓶,而且還能當作活廣告用。后來,我找父親談了幾次,建議他不一定非得要自產自銷,可以考慮做些貼牌酒;同時把那部分庫存就通過折扣獎勵和賒銷的方式鼓勵批發商提高銷售業績,等等。”

起初除了同意開網店外,其他意見被父親否定。后來經不起小兒子的一再堅持和廠里的經營壓力,父親同意小邵先試一試。結果,半年之后,效果不錯,庫存不但清掉了大半,占壓的資金隨之被盤活,還提高了市場知名度。小邵初戰告捷!從此父親對他刮目相看,越發器重。

分家

半年后的一天,父親突然召集全家人開會,包括一些近親屬。首先宣布自己正式退休的同時把酒廠交給了兩個兒子;長子負責管理技術和生產,兒媳負責行政和財務;小邵則負責廠里的銷售工作,重大事項兄弟倆商議后決定。同時,酒廠的全部資產估價后進行分配,老夫妻倆占兩成,其余八成一分為二,兄弟二人各占四成。

“事前父親和你們商量過嗎?”我試探著問,因為這么大的事情,兄弟二人不會沒有心理預期的。

“父親提起過,媽媽不管這事,只是沒想到他這么快就決定下來;我沒什么意見,不知道哥哥是怎么想的。”小邵平靜地說。

沖突

前文所說小邵的哥哥性格內向,不善于言談,管理工廠生產多年。作為互補,大嫂則性格潑辣,做事雷厲風行,敢說敢做。她接手財務工作后,“寬進嚴出”,每一分錢都摳得很細。小邵所負責的銷售工作,幾乎與生產和財務每天都有交集。凡是做過銷售的人都明白,中國畢竟是個“人情社會”,無論是親朋好友之間,還是業務交往中,自然避免不了人情世故和迎來送往,各式應酬是少不了的。小邵雖然很節省,該花和不該花之間分寸把握有度,但總也有省不掉的時候。對此,在費用開支方面,大嫂頗有微詞,幾次有意無意中提示他;還向小邵的哥哥抱怨過,但哥哥并沒有責怪他;后來,大嫂到父親那里“告狀”,爸爸同樣沒多說什么,只是提醒他今后花錢盡量節省些。

“當時我真是想不開,畢竟是為了工作,為了這個廠,我又沒有多拿多占。銷售工作中的應酬是少不了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粗略算了一下,各項費用基本上都在控制范圍之內,并沒有超支呀!畢竟我還是廠里的股東呀。”小邵很是不爽,忿忿不平。年輕氣盛的他正處在闖事業的激情里,這件事無疑對他就是當頭一盆冷水,是個不小的打擊。

“其實后來,我也想明白了。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現在的小邵已經釋然了。

在中國傳統家庭里,叔嫂之間,或明或暗或多或少總會有些矛盾和誤會。由于哥哥性格偏弱一些,所以起不到緩沖調和的作用。好在小邵家族成員數量不多,否則像何鴻燊那樣的大家族,一旦鬧出點矛盾來,誰也理不清,反而會挑起看客們獵奇的神經。

“那段時間很郁悶,我便借著出差的機會,到處走了走。隨著對市場的深入了解和接觸的客戶不斷增多,我感覺到原有的銷售模式又到需要改變的時候了。我在珠三角地區發現了很多特色酒莊,私人定制很流行,對我啟發很大,回來后就一直在琢磨這個事情。”正是這個發現,成就了小邵日后的創業。

回來后,小邵便召集廠里的技術人員研究分析他帶回來的樣品,然后再與自家產的酒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無論是在產品包裝設計,還是口感上都與對方有不小的差距,自己根本不是對手。如果將來嘗試這條路,首先就要對廠里的產品進行升級換代。

于是,他便找哥哥談了自己的想法。哥哥多年來一直埋頭在廠里,與外面接觸得甚少,并不了解市場的變化,所以他無法確定弟弟的想法是否可行,只是不贊同頻繁地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因為無論是酒瓶、外包裝設計,還是工藝改進等方面都是不小的投入,他建議弟弟先放一放,多看一看。但小邵則覺得這可能是個機會,值得冒險一試,而且還要搶在別人前面,否則就失去了市場上的先機,很容易走在人家后面而成了打醬油的。

創業

小邵沒有繼續“為難”哥哥。他決定另起爐灶,開啟了自己的創業模式。他先是在委托深圳的設計公司進行酒品的外包裝設計的同時,又聯系到關系較好的酒廠協助進行產品研發,接下來他就帶著自己的產品,幾下廣東、華北、華東等地試銷,反復檢驗產品質量。就這樣在反復研發和探索市場中,一年很快過去了。當所有的前期準備就緒后,小邵便和家里人“攤牌”了。他向父親談了自己創業的想法,但爸爸不同意。

“為什么不同意?”

“年輕時候我在外面闖蕩過幾年,吃過不少苦。父親不想讓我再經歷這些了。現在廠里的生意還過得去,他是想著我們兄弟倆把它做得更好一些,但是我總想著自己做點事情,廠里有哥嫂管著,我也放心。”小邵堅定著自己的夢想。

后來父親覺得留人留不住心,也就放手了,并一再囑咐說:“如果有困難就說話,不要硬撐,隨時都可以回來,整個家都是你的后盾。”在家庭會議上,小邵宣布辭職,并主動讓出10%的股份送與哥哥;自己所持有的酒廠股份由40%降為30%,哥哥成為酒廠最大的股東。至此,他便不再參與酒廠的日常經營活動,也不支取工資,只享受每年的企業內部的正常分紅。

充滿小資情調的大上海是小邵的第一站,他在那里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個酒莊。

“剛開始時真是慘淡呀!基本上沒生意。”他郁悶地說。

創業并沒有像他當初想象的那樣簡單,看著別人成功似乎很簡單,但是自己一旦置身于其中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面對偌大的市場,當時的處境就是“老虎吃刺猬”——無從下口,縱有一天跑斷腿的工作熱情,但感興趣的客戶真不多。

“那會兒真是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方向?不該太冒失了。我不甘心,當年打工多苦啊,都能熬下來了,怎么現在就不行了呢?”小邵很不服輸。后在一個經銷商的點撥之下,他開始嘗試參加全國規模的糖酒會,推廣自己的酒產品。他大膽地采用了賒銷手段,逐漸聚攏了人氣,很快產品有了銷路,訂單隨之多了起來;后來他又陸續參加了一些生活概念的產品博覽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他的酒;接下來他又聯合車行、地產和藝術品公司,通過捆綁促銷的形式,生意面逐漸拓寬。半年之后,他在上海的酒莊已經有模有樣了,一年之后,他的營業額突破了千萬。之后,他南下廣東,來到了當年打工的那片熱土,開辦了自己的第二個酒莊……

生意穩定下來后,恰巧和之前的酒廠合作期滿,他便主動把大半的定制生產任務交給了自家酒廠,并幫助哥哥完成了生產工藝定型,從此走上自產自銷之路。談到未來,邵先生明確回答說,家里的酒廠就留給哥哥吧,自己不打算再回去了。

不忘家族文化

在小邵的酒莊里,除了各式的樣品酒和酒器之外,更多是一些書畫作品和釀酒用的壇壇罐罐,我饒有興趣地仔細端詳著。

“我喜歡中國的書畫,沒事的時候就練練毛筆字。”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接著攤開了他寫的字,練的是顏體,行筆之間雖有些稚嫩,但還是有些功底。

“很羨慕像你這樣的讀書人,我就吃了讀書少的虧。現在除了練字,我還報讀了經濟管理專業,雖然學得很吃力,但我一定要堅持下來,這種堅持是從父親身上學來的,他從小就教育我們做事要勤奮、踏實,還要學會忍耐。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堅守著,從來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現在我也是這樣教育我的小孩的。”小邵誠懇地說。

不知不覺中,我們聊到了他的家族。

小邵說他們是家鄉當地的大姓,族系龐大。距離他們家酒廠不遠就是邵氏祠堂,年代久遠且疏于維護,已經殘舊破敗了。去年回家時他自掏腰包將其修葺一新,方便于族人們祭奠先人。接著,他提到了族譜。現在家鄉的很多年輕人都在外面工作,有些已經在當地落戶扎根了。長此以往之后,族譜開始凌亂斷篇了。小邵就請人重新梳理再續族譜,終于銜接上了。他非常支持家族的教育,對于考上大學的孩子,每人獎勵一萬塊錢;對于那些家庭困難戶,還會額外給些生活補貼。

聽到這里,我頗為感慨。這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實屬不易。

“你為什么要做這些?”在邵氏家族里,他只是晚輩而已,我想還輪不上他出頭。

“其實,誰做都一樣!我現在有這個能力了,出點錢也是應該的。我覺得這個家族要世代相傳下去,要讓后人們記住先人們,繼承他們身上的優秀品德,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些質樸的語言讓我很敬佩。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越發有些浮躁,尤其是年少時代就在國外讀書、生活甚至工作的孩子們,身上的中國文化元素越來越少了,對家族的認識理解趨向模糊,甚至其中有些人對此產生了質疑。相比之下,小邵的所為不論是發自內心的,還是沖動下的“嘩眾取寵”,他畢竟為家族做出了很有意義的事情,值得點贊!在這里,我想呼吁二代青年在忙于事業的同時,更要守住家族中的精神財富。

感悟與總結

同為富家二代,相比之下,小邵的成長故事更為勵志,充滿著正能量。他靠著自我奮斗和商業智慧彌補知識不足的同時,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而且事業并沒有離開酒。同時,在兄弟二人各自發展的不同道路上,小邵通過巧妙的業務合作將自己的事業與家業捆綁在一起,實現了“1+1>2”,繼而進一步夯實了家族再前進的基礎。

但是,對于復雜的家族事業傳承,盡管邵父未雨綢繆,精心布局,仍“人算不如天算”留下了某些缺憾。正是這些缺憾,讓邵家產業在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在此,我的意見如下:

1.資產分配設計

與那些仍在徘徊的一代人相比,小邵的父親似乎明智了許多。他清晰地對兄弟二人進行了財產平均分割,即各占40%。這樣的股權設計雖然完全符合絕大多數父母內心里“一碗水端平”的初衷,但把整個家業一分為二,單一的股權結構出現松動。老兩口之所以留下20%的股份,這表明在將權力交接給下一代人的同時,也充分保障了他們退休生活的規劃。另外一層的含義就是父母可以把手中所持有的股份隨時添加在天平的任意一端,從而保證最優秀的候選人實現控股企業,最后成為企業的未來領袖。同時,根據兩個兒子的性格和能力不同,對他們進行了恰當的工作分工。邵父以上的安排看似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但我們仍能從中發現某些不足:

其一,兄弟倆等額的股份對應著雙方平等的權力,遇到大事時需要商議。在現實中,企業內部一旦遭遇企業經營決策方面的不同意見,就很可能出現僵持不下的局面,除非其中一方妥協退讓,否則將難以避免地影響其工作激情。長此以往,則會容易產生矛盾,甚至出現對抗或不作為。

其二,父親并沒有明確指定實際的接班人,兩個兒子都是候選人,同時也沒有相應的培養計劃。我猜測其中邵父不排除希望二人共同掌管家業的可能性,但此舉實現的難度極大。此種設想不但生活中的成功案例極少,而且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兄弟鬩墻,并且這種安排也有悖于我們傳統的單一制傳承模式。

2.兄弟之間該如何相處?

在本書中,幾乎所有的二代受訪者都不愿意多談自己的兄弟姐妹,這的確耐人尋味。這到底是怎么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們會變得敏感和心存芥蒂?盡管他們普遍堅信父母在許多事情安排上會“一碗水端平”……

本案中,小邵之所以選擇了退出家族企業,我認為其中原因有三:

其一,他渴望通過創業實現自我;其二,他的商業智慧和抱負“難以”在家族企業中施展;其三,選擇創業的同時也選擇了“逃避”,不想過多地與其他家庭成員發生不必要的矛盾。第一條是絕大多數富二代選擇創業的原始動力,第二條暫且想當然地理解為“看不上或不喜歡家族事業”而選擇不加入或離開,第三條則是比較少見的,我分析其中原因在于大部分二代子弟尚很年輕,還沒遇到類似的事或還沒有意識到家族矛盾所帶來的危害。

3.關于傳承家族文化

在調研中我有趣地發現:對于家族文化重要性的理解高度與年齡呈正相關。年齡超過30歲以上的二代,多看重家族文化內涵的重要性;而低于這個年齡的年輕人,基本上對此沒有任何的概念。由此得出,只有具備一定人生閱歷之后才能意識到文化對家庭和諧的支撐作用,這也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相比較于實業、金錢、地產等有形的家族財富,作為無形資產的家族精神文化往往容易被忽視。我認為這符合年輕人的成長規律,30歲之前他們都忙于學習、打拼和積累,無論是社會閱歷,還是對事業和家族的理解,都是非常膚淺的。換言之,他們沒有時間和能力去思考人生。只有當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對生活和社會具備了相當的了解之后,才會潛移默化中逐漸感悟。家族文化包含了很多內容,隨著代數的遞延,家族成員所秉持的價值觀可能含糊不清,過于理想化,又或是互相矛盾,以致難以向外人交代清楚。如何將其中的最強音提煉出來,并經得住時間和發展的考驗,同樣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財富迅速積累、文化浮躁、出國讀書日盛的年代里,如何通過文化精神增強家族的凝聚力,已經成為時代的課題。

這次采訪,對我觸動最大的除了小邵的“草根”式成長外,還有就是小邵對和家族文化的敬重和傳承!雖然因受各種條件和認知程度的限制,他領悟的還比較膚淺和表象化,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家族二代學習的榜樣!所以,在此我呼吁更多的有為青年在追求實現自我的同時,要多花些時間去認真領會和吸收前輩們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同時更希望上輩人在更多關注財富傳承的同時,認真總結、反思和提煉家風中的正能量,為子女們營造出更加厚重的環境,只有這樣,將來的家族事業才會更加充滿凝聚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甸县| 兴安县| 昭平县| 晴隆县| 那坡县| 永年县| 金昌市| 社旗县| 阿拉尔市| 呈贡县| 莎车县| 长乐市| 九台市| 黔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宁陵县| 平昌县| 周宁县| 抚宁县| 胶南市| 旬阳县| 潞西市| 金沙县| 策勒县| 博野县| 洛隆县| 泾川县| 齐齐哈尔市| 澄迈县| 木兰县| 宝山区| 南部县| 贵港市| 桐梓县| 黔江区| 孟州市| 交城县| SHOW| 龙里县| 郯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