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北望集》序

朱自清

離開北平上六年了,朋友們談天老愛說到北平這個那個的,可是自個兒總不得閑好好的想北平一回。今天下午讀了馬先生這本詩集,不由得悠然想起來了。這一下午自己幾乎忘了是在什么地方,跟著馬先生的詩,朦朦朧朧的好像已經在北平的這兒那兒,過著前些年的日子。那些紅墻黃瓦的宮苑帶著人到畫里去,夢里去。那兒黯淡,幽寂;可是自己融化在那黯淡和幽寂里,仿佛無邊無際的大。北平也真大:

長城是衣領,圍護在蒼白的頰邊,

永定河是一條繡花帶子,在她腰際蜿蜒。

(《行軍吟》之五)

城圈兒大,可是城圈兒外更大:那圓明園,那頤和園,可不都在城圈兒外?東西長安街夠大的,可是那些小胡同也夠大的:

巷內

有賣硬面餑餑的,

跟隨著一曲胡琴,

踱過熟習的深巷。

(《秋興》之八)

久住北平的人便知道這是另一個天地,自己也會融化在里頭的。——北平的大尤其在天高氣爽的秋季和人跡稀少的深夜;這巷內其實是無邊無際的靜。馬先生和我都曾是清華園的住客,他也帶著我到了那兒:

路旁的草長得高與人齊,

遮沒年年開了又謝的百合花。

屋子里生長著灰綠色的霉,有誰坐在

圈椅里度曲,看檐外的疏雨濕丁香。

(《秋興》之四)

這一下午我算是在北平過的;其實是在馬先生的詩里過的。

從前也讀過馬先生一些詩。他能夠在日常的小事物上分出層層的光影。頭發一般細的心思和暗泉一般澀的節奏帶著人穿透事物的外層到深層去;那兒所見所聞都是新鮮而不平常的。他有興趣向平常的事物里發見那不平常的。這不是頹廢,也不是厭倦,說是寂寞倒有點兒,可是這是一個現代人對于寂寞的吟味。他似乎最賞愛秋天、雨天、黃昏與夜。從平淡和幽靜里發見甜與香。那帶點兒文言調子的詩行多少引著人離開現實;可是那些詩行還能有足夠的彈性鉆進現實的里層去。不過這究竟只在人生的一角上,而且我們只看見馬先生一個人,詩里倒并不缺乏溫暖,不過他到底太寂寞了。

這本集子便不同了。抗戰是我們的生死的關頭,一個敏感的詩人怎么會不焦慮著呢?這本詩其實大部分是抗戰的紀錄。馬先生寫著淪陷后的北平;出現在他詩里的有游擊隊,敵兵,苦難的民眾,醉生夢死的漢奸。他寫著我們的大后方;出現在他詩里的有英勇的戰士,英勇的工人,英勇的民眾。而淪陷后的北平是他親見親聞的。他更給我們許多生動的細節;《走》那篇長詩里安排的這種細節最多。他這樣想網羅全中國和全中國的人到他的詩里去。但他不是個大聲疾呼的人,他只能平淡的寫出他所見所聞所想的。平淡里有著我們所共有而分擔著的苦痛和希望。平淡的語言卻不至于將我們壓住,讓我們有機會想起整套的背景,不死盯在一點一線一面上。北平在他的筆下只是抗戰的一張幕,可是這張幕上有些處細描細畫;這就鉤起了我那一番追憶。可是我還是跟著他的詩回到抗戰的大后方來了。大聲疾呼我們現在似乎并不缺少,缺少的正是平淡的歌詠;因為我們已經到了該多想想的時候了。馬先生現在也該不再那么寂寞了罷?

(一)這篇序文第一節說讀了《北望集》,勾起了對于北平的追憶。第二節說《北望集》作者以前的詩。第三節說《北望集》中的詩。第一節是讀過以后直覺的印象,來得快,第二、三兩節是思考的結果,來得遲。通篇排列順著心理的自然順序。

(二)像這樣的序文,說一點讀過之后的感想,帶一點批評,對于一般讀者當然有幫助。可是善于讀書的讀者還得憑自己的眼光,判定序文說得對不對。如果一味信從序文的話,那就是不善于讀書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大关县| 舞阳县| 盱眙县| 巴南区| 邵武市| 丰镇市| 黄龙县| 延吉市| 丹棱县| 昌吉市| 绥化市| 大渡口区| 元氏县| 四子王旗| 巴南区| 项城市| 乐昌市| 亚东县| 铁岭市| 丰顺县| 尼玛县| 巴里| 台江县| 讷河市| 库伦旗| 曲周县| 无极县| 罗平县| 邛崃市| 平安县| 当雄县| 旬阳县| 镇雄县| 金阳县| 泌阳县| 新乐市| 富平县| 诏安县| 敖汉旗|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