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國際知識不足專門學問
- 開明新編國文讀本 甲種本(下)
- 葉圣陶 郭紹虞 周予同 覃必陶
- 1214字
- 2017-06-07 11:29:47
金仲華
許多人常把國際知識看做一種專門學問,所謂國際問題,似乎非專家不能談。這是一種迷信,也可以說是一種誤解,我以為我們必須打破這樣的觀念。
近幾年來,由于世界戰爭的擴大,國內一般人對于國際情勢的注意,可說已超過了以往的時期。中國抗戰和世界戰爭完全打成了一片,中國已被尊為國際舞臺上“四強”之中的一個;在這期間,對于國際情勢的了解,應該看做我們的一種基本的權利,就每一個國民而言,所謂國際知識,應該看做一種必備的常識。但在事實上,這樣的正常觀念,還沒有在我們中間確立起來。
最顯著的例證是,這幾年間,雖然國際局勢的發展趨向已經非常明朗,但就一般人對于國際情勢的了解而言,常常讓主觀的愿望代替了客觀的認識,讓一些武斷的驚人的怪論蒙蔽了冷靜的理智的考察。許多人喜歡聽似是而非的預言,聽過之后,并不注意它究竟實現了沒有。一般人對于時事,只在有了重大發展時,才抓起報紙來看,過了一時,也就把它淡忘了。就國際時事的研究刊物而言,一些學院式的文字只是寫給自己看的,讀者至多不過幾千,它和廣大群眾對于時事知識的需要,顯然是不相干的。這和英、美、蘇聯等國戰時刊物的廣遍流行比較起來,恰成一個相反的對照,使我們想起了感覺非常慚愧。
過去曾有許多怪論,例如預言什么時候蘇聯跟納粹德國會議和,雙方聯合起來瓜分歐非兩洲;預言英、美、蘇聯必然會翻臉;預言蘇聯將來在遠東,會出來調停美日的戰爭。像這樣的怪論很能引動一般人,甚至會貽誤我們的外交政策。
為什么這類離奇的怪論會流傳開來?就因為許多人把國際問題看做純粹是專家的問題,由外交家包辦的問題,是超出一般人的常識以外的。其中還含有一種半殖民地的卑劣心理,自己站在弱國的地位看強國,以為強國總是捭闔縱橫,反覆無常的,弱國只有見風轉舵,任人擺布的份兒。正由于這樣的觀念,我們在這個驚天動地的世界大戰中間,只知道等待變局的發生,等待勝利的到臨,而不知道怎樣把握時機,爭取主動。
這樣的情形,現在是急須改變了。中國已經被抬到四強之一的地位,擔任戰時和戰后世界的一個重要角色。在歐洲大陸和太平洋上曾經表演過的驚天動地的大戰,顯然還要在中國大陸上表演一次。我們再不能把自己封鎖起來,讓一些所謂專家、學者、外交家把國際問題作為他們的專有品,而認為“蚩蚩者氓”只能等待結果,不配追問究竟。這樣的情形決不能讓它繼續下去,我們要在國際舞臺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就必須使一般國民熟悉國際的情勢。
這一次世界戰爭的影響,真是空前的巨大。它打開了許多國家的大門,它縮短了各個大洲與海洋之間的距離,它使許多民族之間的關系更趨于接近,它把過去為少數人所專有的國際問題的知識化而為大眾的知識。我們必須把握住這個新的變化,破除過去的錮蔽狹隘的觀念。我們應該從報紙上,刊物中,以及集體的討論中間,豐富我們的國際知識。我們要獲得一個開明的世界觀,然后能做一個健全的世界人。
(一)就本篇看,怎樣才是取得國際知識的正常途徑?
(二)為什么一般國民都需有國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