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歐陽修(2)

【大師導讀】

看他又說“去年”,又說“今年”,又追敘舊歡,又告訴新怨,中間凡敘兩“元夜”,兩番“燈”,兩番“月”,又襯許多“花市”字,“如晝”字,“柳梢”字,“黃昏”字,“淚”字,“襯袖”字;而讀之者只謂其清空一氣如活。蓋其筆法高妙,非人之所及。

——清·金圣嘆《金圣嘆全集》

他的抒情作品,哀婉綿細,最富彈性。

——薛礪若

全詞寫一段失落的戀情,景物依舊,歡愛不再,使人不由得傷心落淚。愛情的滋味最是一言難盡,它無比甜美,帶給人的卻常是無奈、惆悵、苦惱和憂傷。

——周國平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賞析】

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歐陽修在西京洛陽的任期已滿,要回東京開封。此時他在洛陽已居住了四年,離開在即,難免有千萬思緒。他在此期間創作了多篇詞作寄托感懷,《玉樓春》是最著名的一首。

上闋開篇兩句,直接敘述眼前送別景象對情懷的觸動。“尊前”表明詞人正置身送別宴中。他本想把歸期告訴席間眾人,但“擬把”二字,有將說未說之意,接下來“欲語春容先慘咽”一句,交待未說的原因。話未出口,沉重的離情洶涌而來,讓人無語凝噎。“擬把”是詞人心中所想,“欲語”是動作,兩詞銜接流暢,表現了詞人微妙心理的變化過程。

詞人感嘆:“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人自古多情,發于心腑,源自本性,必會因情癡而受情苦,與風月無關,與世間萬物都沒有關系,也無法避免。前兩句還局限在個人情感的樊籠里,至此筆鋒陡然而起,從眼前一事中生發出關于人生的感慨,詞情得到升華,思想也被深化。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下闋又把情境拉回離別時。這兩句是說:唱完離歌,不必再花費心思譜寫新曲了,現在演唱的這一首已讓人肝腸寸斷。“且莫”有勸誡意,“腸寸結”表現出難分難舍的情感已達到高潮,詞人儼然陷入了深深的哀傷。

但其后感情又再生波瀾,“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收官處從情感低潮向上揚起,表現出豁達情懷。“看盡洛陽花”是虛寫,歐陽修意在表達:即使離別時傷感縈懷,也要縱情游玩,不能留下遺憾。詞人并非真有閑情逸致去游春賞花,而是想借此排遣傷感,體現了他風流不羈、寄放自如的境界。

離別的感傷本是兒女私情,是“小我”的情懷,但詞人卻能不拘于此,從中反照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升華至“大我”的境界,體現了歐詞之“深”。

【大師導讀】

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王國維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把個人的情感在告別的時候擴大,在“腸寸結”的絕望下走出去,看看整個洛陽城的花。所有的花都會開,可是也都會凋落,所以“始共春風容易別”,其實他要看到生命的真相,不只要看到花開,也要看到花落。

——蔣勛

浪淘沙(五嶺麥秋殘)

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絳紗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

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一從魂散馬嵬關,只有紅塵無驛使,滿眼驪山。

【注釋】

①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總稱五嶺。

②丹:變紅。

【賞析】

這首詞表面詠荔枝,主旨實為詠史。詞人通過回憶唐玄宗與楊貴妃的舊事,嘆息歷史興衰更迭無常,蘊含哲思。

上闋從楊貴妃喜食荔枝寫起。“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點明荔枝產地和荔枝成熟時令。荔枝產于五嶺一帶,秋天麥子收割將盡時,它的果皮才變成紅色,逐漸成熟。“絳紗囊里水晶丸”是對荔枝形象的描寫,以“絳紗囊”形容其果皮,用“水晶丸”指代果肉,一來盛贊荔枝,二來用詞華麗,顯奢華之狀,符合楊貴妃的身份。

“可惜天教生處遠,不近長安。”這兩句似以唐玄宗的口吻傾訴遺憾。荔枝生于南國,運抵京師十分不易,難以隨時滿足楊貴妃的需要,玄宗因此抱怨遺憾,表現他沉迷美色,對楊貴妃的專寵已達極致,為滿足口腹之欲竟然怨“天”不從人愿,這是詞人對統治者的揶揄諷刺。

“往事憶開元,妃子偏憐。”下闋凸顯寵妃命運的轉折。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封為貴妃。詞人以“開元”代替天寶,應是出于韻律上的考慮。唐玄宗對楊貴妃“偏憐”到何種地步呢?唐代白居易《荔枝圖序》云:“(荔枝)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為此,唐玄宗不惜勞民傷財,設專人快馬,千里迢迢將荔枝送往長安。《新唐書》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結尾三句筆鋒一轉,剛言罷寵之至,立即說衰之極。“一從魂散馬嵬關”句指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西逃至馬嵬坡,被逼無奈,命高力士縊死楊貴妃。“魂散”二字有灰飛煙滅、蹤跡難尋的意味,下筆輕巧但蘊藉深刻。“只有紅塵無驛使”化用杜牧《過華清宮》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大有物是人非之嘆。“滿眼驪山”收尾,乃詠嘆筆調,詞人沒有直筆評價楊貴妃從受寵到死于非命這一歷史悲劇,而是將目光從回憶中抽離,望向驪山。

驪山是華清宮故址,并且自西周開始便是游覽勝地。在歐陽修筆下,它不僅象征唐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也象征著漢、唐古都長安,還代表著千百年歷史更迭中的興衰榮辱。借助這一意象,詞人道出對歷史的感悟:漫漫歲月中,一時的興衰和悲喜都很渺小,微不足道。

由細節落筆開篇,結篇則以宏闊場面收束,深入淺出地道出歷史興衰,生命無常的道理。個人的遭際,終將被跌宕起伏的歷史淹沒,這是歐陽修對歷史與生命的體驗和總結,具有警策意義。

【大師導讀】

詩詠荔子之詠,作者既少,遂無擅長。獨歐陽公《浪淘沙》一首,稍存感慨悲涼耳。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

作為開創風氣的一代文宗,他對詞作也有所革新。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沿著李煜詞所開辟的方向,進一步用詞來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變了詞的審美趣味,朝著通俗化的方向開拓,而與柳永詞相互呼應。

——袁行霈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賞析】

歐陽修步入仕途后,最初擔任西京留守推官。在洛陽為官期間,他結交了諸多文人,博得文壇盛名。當時,歐陽修常與梅堯臣、尹洙等以文會友,暢談人生。這首懷舊詞是歐陽修與故人重游洛陽故地時創作的,后世學者認為這位故人當是梅堯臣。面對洛陽美景,詞人急欲和人分享,但昔日同游之人大多已經不在身邊,歐陽修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遂作詞寄托哀思,抒發了關于人生聚散的感嘆。

唐代司空圖《酒泉子》中有“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歐詞上闋前兩句從此脫胎而出。歐陽修去掉“黃昏”的時間定語,添一“共”字,詞意因此發生轉折:從單純寫人的“從容”姿態,轉向希望人與風同感,實現了人風合一的境界,突顯詞人對眼前風光的熱愛。

“垂楊紫陌洛城東”,交待詞人所處地是“洛城東”,此地有依依楊柳矗立路旁,又有姹紫嫣紅點綴巷陌,是游玩的好地方。“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這兩句說明“洛城東”既是詞人現在所處之地,也是“當時”與友人攜手相游的地方。“總是”兩字說明詞人與朋友出游比較頻繁,現在那些人卻不能再繼續與自己“攜手”“游遍芳叢”,隱約有年華逝去難以追回的惆悵。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下闋開篇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表現詞人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相聚本就不易,剛剛見面又要分別,引起了詞人的“無窮”“恨”。

接下來三句,“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在時間上跨越了去年、今年、明年三載,情感上由憶春、喜春、惜春等多種滋味交織而成。這三句意為:去年我就曾和友人一起在這里賞花,與那時相比,今年的花盛開得更加繁茂。想必明年的花會更加絢爛,可是,到時候又能有誰和我一起欣賞呢?詞人之所以會有“可惜”之嘆,一方面是因為“聚散苦匆匆”,相聚不易,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無法把握自己的未來,不知明年將置身何處。詞人留戀眼前的美景,希望能有知己與自己同賞芳菲,表現出對友情的珍視。

詞人描寫了欣欣向榮、芳菲不盡的鮮花,但寄寓其中的,卻是凄涼的離愁別緒。結尾三句,通過對三年間盛開的花進行比較,表現出花事年年不同,人事亦變幻不定的惆悵,大有理趣。俞陛云評價道:“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后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

【大師導讀】

末三句雖少含蓄,不失為情語。

——明·沈際飛《草堂馀集正集》

“可惜明年花更好”,想到明年,真乃匪夷所思,非有心人如何道得?

——清·陳廷焯《詞則》

“且共從容”,一方面是在講他跟他的這些寫詩的朋友一起去玩,另一方面是講生命的狀態。我一直覺得這首詞里在講一個宋代文人生命的從容經驗和雍容大度的感覺。

——蔣勛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賞析】

歐陽修早期詞作沿襲“花間詞”和南唐傳統,常以賞花惜春、閨怨幽會、離愁相思為主題,寫得風流婉約,情意纏綿,這首《蝶戀花》即是如此。南宋詞人李清照鐘愛歐陽修此詞,曾在《臨江仙》詞序稱:“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

詞人假借女子口吻表達春怨,開篇以問句寫出愁情。“庭院深深深幾許?”“深深深”三個疊字用得奇絕,形成一種逐漸遞進的氣勢,意境隨語氣加重變得深遠。三個“深”字一語雙關,既寫出女子居住的庭院幽深、空曠的環境,也象征女子內心深沉的愁苦。此句的語氣也值得揣摩,王國維稱其“問得無端”,同時又引其他詩詞與此處類比,稱“無計留春住”留得無端,而“淚眼問花花不語”問得無端,說明文人善于移情,往往把個人情感傾注于景物之中,一旦情感起了波瀾,則會有“林木池魚之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桂林市| 汉源县| 洛宁县| 玉田县| 靖远县| 灵宝市| 通渭县| 五华县| 营山县| 道真| 故城县| 嫩江县| 勐海县| 泰州市| 梁平县| 浮山县| 榕江县| 松江区| 黑山县| 开阳县| 青川县| 木里| 青岛市| 日照市| 方正县| 镶黄旗| 蒙城县| 鹿邑县| 马边| 兴业县| 盐山县| 新宁县| 普兰店市| 永城市| 张北县| 南部县| 通榆县| 双流县| 尼木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