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大荒北經(3)

  • 山海經校注
  • 郭璞
  • 2555字
  • 2015-12-27 00:07:19

2 郭璞云:“亦胡類,但眼絕深,黃帝時姓也。”郝懿行云:“昐,府文切,見玉篇,與滕、荀二字形聲俱近。晉語說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有滕荀,疑郭本昐作滕或荀,故注云黃帝時姓也。”珂案:郭注黃帝時姓,宋本、毛扆本作黃帝時至,果爾則郝此注可刪矣。

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1。

1 郭璞云:“神女也。”吳承志云:“獻當作魃。上文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后置之赤水之北,赤水女子魃即黃帝女魃也。此文當本上句之異文,校者兩存之,遂成歧出耳。”珂案:吳說疑是。疑此獻本作魃,所以為前文諸?字之“異文”;迨后前文諸?字均改為魃,此魃字亦遂訛為獻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1。有人名曰犬戎。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2明,弄明生白犬3,白犬有牝牡4,是為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尸5。

1 珂案:上文云:“有順山者,順水出焉。”即此。

2 郭璞云:“一作卞。”

3 郝懿行云:“漢書匈奴傳注引此經作弄明,史記周本紀正義引此經作并明,并與卞疑形聲之訛轉。匈奴傳索隱引此經亦作并明。又云『黃帝生苗,苗生龍,龍生融,融生吾,吾生并明,并明生白,白生犬,犬有二壯,是為犬戎。』所引一人,俱為兩人,所未詳聞。”

4 郭璞云:“言自相配合也。”郝懿行云:“史記周本紀正義、漢書匈奴傳注引此經并作白犬有二牝牡,蓋謂所生二人相為牝牡也。藏經本作白犬二犬有牝牡,下犬字疑衍。”

5 郭璞云:“犬戎之神名也。”

珂案:犬戎神話蓋盤瓠神話之異聞,說已見海內北經“犬封國”節注。此一神話,或又與海內經所記“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有關,或亦同一神話之分化也。此經“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尸”之“犬戎之神”,其遭刑戮以后之鯀乎?不可知已。

有山名曰齊州之山、君山、?山1、鮮野山、魚山。

1 郭璞云:“音潛。”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1,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2。

1 郝懿行云:“此人即一目國也,見海外北經。『當面中生』四字,藏經本作郭注,非。”

2 珂案:海內北經有鬼國,亦即此;威、鬼音近。

有繼無民,繼無民任姓1,無骨子2,食氣、魚3。

1 珂案:經文二“繼無”王念孫、郝懿行均校作“無繼”,即上文無繼也。

2 郭璞云:“言有無骨人也。尸子曰:『徐偃王有筋無骨。』”珂案:無骨,即下文牛黎之國,亦即海外北經柔利國也。柔利、牛黎音皆相近,見海外北經“柔利國”節注。

3 郝懿行云:“食氣、魚者,此人食氣兼食魚也。大戴禮易本命篇云:『食氣者神明而壽。』”

西北海外,流沙之東,有國曰中(車扁)1,顓頊之子,食黍。

1 郝懿行云:“(車扁),玉篇云:符善切;集韻云:婢善切,音扁。藏經本(車扁)作輪。”珂案:何焯校宋本亦作輪。

有國名曰賴丘。有犬戎國1。有神2,人面獸身,名曰犬戎。

1 珂案:犬戎國已見海內北經,亦即此經上文之犬戎也。

2 郝懿行云:“犬戎,黃帝之玄孫,已見上文,是犬戎亦人也,神字疑訛。史記周本紀集解引此經正作人字。”珂案:王念孫校同郝注;神字應據改。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1。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2,苗民厘姓3,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1 郭璞云:“三苗之民。”珂案:三苗國已見海外南經。神異經西荒經云:“西方荒中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飛;為人饕餮,淫逸無理,名曰苗民。”說本此。

2 珂案:驩頭國亦見海外南經,即丹朱國也。此云『驩頭生苗民』者,蓋丹朱與苗民神話之異傳,明此兩族關系密切也。

3 珂案:厘與僖同,說見上“大人國”節注。苗民亦黃帝之裔也。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陰山、泂野之山1,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2。

1 郝懿行云:“水經若水注、文選甘泉賦及月賦注、藝文類聚八十九卷引此經并作灰野之山。”珂案:宋本及藏經本正作灰野之山,應據改。

2 郭璞云:“生昆侖西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郝懿行云:“若,說文(六)作?,云『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木也,象形。』今案說文所言是東極若木,此經及海內經所說乃西極若木,不得同也。離騷云:『折若木以拂日。』王逸注云:『若木在昆侖西極,其華照下地。』淮南墬形訓云:『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皆郭注所本也。又文選月賦注引此經若木下有『日之所入處』五字。水經若水注引此經若木下有『生昆侖山西附西極』八字,證以王逸離騷注『若木在昆侖西極』,則知水經注所引八字,古本蓋在經文,今誤入郭注爾。又郭注『其華光赤下照地』,王逸離騷注亦有『其華照下地』五字,以此互證,疑此句亦當在經中,今本誤入注也。”

有牛黎之國1。有人無骨,儋耳之子2。

1 珂案:牛黎之國即海外北經柔利國也,其人反曲足居上,故此經云“無骨”矣。

2 郭璞云:“儋耳人生無骨子也。”珂案:儋耳已見前。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1。有神,人面蛇身而赤2,直目正乘3,其瞑4乃晦,其視乃明5,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6。是燭九陰7,是謂燭龍8。

1 珂案:海外北經作鐘山,此作章尾山,章、鐘聲近而轉也。

2 郭璞云:“身長千里。”王念孫云:“身長千里四字亦正文誤入注。御覽神鬼部二(卷八八二)不誤,類聚靈異下(卷七十九)同,唯作尺。”珂案:海外北經經文亦有“身長千里”四字,足證郭此注確系經文誤入。

3 郭璞云:“直目,目從也;正乘未聞。”畢沅云:“乘恐朕字假音,俗作眹也。”珂案:朕義本訓舟縫,引申之,他物交縫處,皆得曰朕。此言燭龍之目合縫處直也。

4 珂案:文選思玄賦李善注、類聚七十九引此經并作眠,俗字也。

5 郭璞云:“言視為晝,眠為夜也。”

6 郭璞云:“言能請致風雨。”畢沅云:“謁,噎字假音。”珂案:畢說是也,言以風雨為食也。

7 郭璞云:“照九陰之幽陰也。”珂案:宋本、藏經本、毛扆本幽陰作幽隱,是也。

8 郭璞曰:“離騷曰:『日安不到?燭龍何耀?』詩含神霧曰:『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精以往照天門中』云。淮南子曰:『蔽于委羽之山,不見天日也。』”郝懿行云:“楚詞天問作『燭龍何照』,郭引照作耀也。李善注雪賦引詩含神霧云:『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此注所引脫火字也(藏經本郭注正作火精——珂)。又引淮南子者,墬形訓云:『燭龍在鴈門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高誘注云:『委羽,北方山名。一曰:龍銜燭以照太陰,蓋長千里。』云云。”珂案:經文是謂燭龍,文選思玄賦李善注引作“是謂燭陰;郭璞曰:即燭龍也”。關于燭陰神話已見海外北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崇礼县| 永德县| 理塘县| 博野县| 长宁县| 奉化市| 闵行区| 滁州市| 汾阳市| 米泉市| 玉树县| 台湾省| 梧州市| 蕉岭县| 宁津县| 新闻| 陇西县| 嵩明县| 旅游| 盐津县| 旅游| 正定县| 台中市| 嫩江县| 邵东县| 屏山县| 怀柔区| 大兴区| 乌兰浩特市| 莱芜市| 青河县| 哈尔滨市| 昆山市| 枣阳市| 宜君县| 烟台市| 阿勒泰市| 云南省| 安陆市|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