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將軍??蛋不I計善后事宜,謂致亂之源,不可不究也。乃劾福建按察使李永祺、臺灣道永福先治楊光勛之獄不能盡根株,罪宜除名;而永福又受屬官金,與柴大紀同官不舉其罪,罪加重焉。臺灣縣知縣王露、權嘉義縣知縣陳良翼亦以饋永福金坐革職。又以??谖奈涔僖允乜跒槔挘浔撞豢刹怀玻藬嘧郧∷氖暌院螅踩闻_灣有守口之責者追臟問擬各有差。于是添置汛兵千二百人,又添設都司以下各官領之。以斗六門巡檢移治大武隴,而設縣丞一員治斗六門。又移鳳山縣知縣治下埤頭,以下淡水巡檢移治鳳山。又自知縣以上皆以五年受代,使久于其職,無茍且心。凡所以為臺灣善后計者,既詳且備。乃以撫恤百姓、搜緝逸匪、添建城垣委之巡撫徐嗣曾,于五月庚午(初九日)自鹿耳門登舟內渡。臺灣平。
上嘉平臺灣之功,命為將軍??蛋病①澓Lm察、領隊大臣普爾普、舒亮、總督李侍堯、巡撫徐嗣曾建生祠于臺灣嘉義,以旌其功。又圖畫平定臺灣內外功臣于紫光閣,上親為制贊詞曰:
近著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以為伊犁、回部、金川三大事各有端文,王倫蘇、四十二、田五次三事不足薌其功。若茲林爽文之剿滅,介于六者間,雖弗親大事,而亦不為小矣。故其次三事訖未紀勛圖像。而茲??蛋病⒑Lm察等渡海搜山,竟成偉跡,靖海疆,吁亦勞矣!不可湮其功而弗識。故于紫光閣紀勛圖像,一如向三大事之為。然究以一區(qū)海濱,數(shù)月底績,故減其百者為五十,而朕親制贊五十者為二十,余命文臣擬撰,一如上次之式。
夫用兵豈易事哉?昔漢光武有云:『每一發(fā)兵,頭須為白』。況予古稀望八之年,須鬢早半白,而拓土開疆過光武遠甚,更有何異而為佳兵之舉?誠以海疆民命,不得不發(fā)師安靖,所為乃應兵、非佳兵也。然亦因應兵、非佳兵,幸邀天助順而成功速。此予所以感謝鴻貺,不可以語言形容,而又不能已于言者也。
昔人有言:『滿洲兵至萬,橫行天下無敵』。今朕所發(fā)巴圖魯、侍衛(wèi)、章京等纔百人,巳足以當數(shù)千人之勇。綠營兵雖多,怯而無用,茲精選屯練及貴州、廣東、湖南兵得近萬人,統(tǒng)而用之,遂以掃巢穴、縛逆首。是綠營果無用哉?亦在率而行之者、為之理根倡首、有以鼓勵之耳。若福康安未渡海以前,臺灣綠營已共有四萬余兵,何以不能成功,則無以率而行之者,豈不然哉!
且臺灣一歲三收,蔗薯更富。朕若微有量田加賦之意,以致民變,天必罪之,不能如是成功速也。后世子孫當知此意,毋信浮論富國之言,愛民薄斂,明慎用兵,庶其恒承天眷耳。
近日以宮商三百,逐章饜飫其義,竟如幼年書室學詩之時。然彼時但知讀其章句,而今則究其義味。因思釆薇、出車諸章,乃上之勞下,其義正,斯為正雅;祈父、北山諸什,乃下之怨上,其義變,斯為變雅。夫上勞下、可也,下怨上、不可也。何則?下之怨上,固在下者不知忠義,然亦必在上者有以致之,斯則大不可也。我滿州舊風,以不得捐驅國事死于牖下為恥。其抱忠義,較祈父、北山之怨上為何如?是則綠營之多恇怯思家,伊古有之,無足多怪矣。然為上者不可不存釆薇、出車之意,更不可不知祈父、北山之苦。如其一概不知,而但欲開疆擴土,是誠佳兵黷武之為。望其有成,豈非北轅而適越乎?故因為功臣圖贊,而申其說如此,以戒奕葉子孫,并戒萬世之用兵者。
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阿桂
勘外守中,未恒亮功。馳咨軍務,志每予同。歸朝襄贊,剪逆除兇。三登紫閣,福厚功崇!
去歲在山莊籌辦臺灣軍務,其時阿桂留京辦事。七月間,又命往河工會辦堵筑事宜。是此次軍務,阿桂并未辦理。惟間有指示方略,諭令閱看,覆奏每多竟見相同。及后報捷之時,阿桂甫得差竣回京。是以一體予以議敘。且以班次在前,故列為功臣之首。
大學士三等忠襄伯和坤
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書,惟明且斷。平薩拉爾,爾曾督戰(zhàn)。賜爵勵忠,竟成國干!
大學士王杰
典學七閩,肅正士風。臺灣民俗,頗悉心中。山海險夷,參畫具通。有佐樽俎,圖貌記功。
協(xié)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陜甘總督一等嘉勇公??蛋?
金川領兵,已著偉名。幾處封疆,吏肅政成。解圍擒逆,能人不能。崇封殊錫,嘉爾忠誠!
領侍衛(wèi)內大臣三等超勇公海蘭察
勇弗知書,謀勝智士。匹馬彎弓,賊不敢視。欲致活口,射勿令死。進爵錫服,言難盡美!
工部尚書福長安
父兄及己,胥國勛親。英年習政,其心孔純。承旨參議,有見敬申。忠良之報,并得圖麟。
戶部尚書董誥
舊例軍務,多用清文。茲或用漢,綠營海濱。治以馬上,亦頗效勤??巴?,閣表書勛。
閩浙總督李侍堯
以恒入覲,命住閩疆。戰(zhàn)固老矣,謀猷允長。渡兵濟餉,井井有方。不誤軍儲,其積孔臧。
兩廣總督一等輕車都尉孫士毅
粵閩接境,唇齒相依。資鄰守己,均合時機。向任部員,曾隨出師。文武干才,超錫允宜。
福建巡撫徐嗣曾
宣撫之任,安土安民。一應軍務,責成督臣。佐之贊之,竭慮攄勤。渡海籌疆,亦可稱勛。
成都將軍法什尚阿巴圖魯云騎尉鄂輝
無前出力,屯練之兵。將軍鄂輝,實率以行。覆穴摧壘,到處成功。勇而有謀,覃國之英!
護軍統(tǒng)領穆騰額巴圖魯云騎尉舒亮
金川之役,已為領隊;事定功成,統(tǒng)軍歸內。搜捕逆賊,不遺丑輩;生致逆渠,其能弗昧。
護軍統(tǒng)領沙爾瑪海巴圖魯三等奮勇男普爾普
隨父入都,甫十余歲;既長能勇,曉兵有制。同救諸羅,通路府際。先登拔柵,圖容兩逮。
福建水師提督健勇巴圖魯蔡攀龍
臺灣戰(zhàn)將,巨擘維茲。向嘉大紀,乃被所欺。賞罰各當,弗濫弗遺。惟明克允,奉三無私。
上年因柴大紀在諸羅被圍日久,諭令酌量,如實不能支,不妨保護義民,全師而出,另圖進取。而柴大紀覆奏,不忍將數(shù)萬生靈委之賊手,仍督率兵民忍饑固守,以待援應。覽之墜淚。是以特沛殊恩,封伊伯爵,并賞銀一萬兩,以示優(yōu)眷。嗣據(jù)??蛋沧嗥錇槿私圃p,予猶不忍以空言遽加之罪。其后德成自浙江差竣復命,細詢之,遂將伊居官聲名狼藉之處,逐一面陳。因命??蛋?、李侍堯、瑯玕各據(jù)實查奏,則其貪劣釀成逆案,種種竟有確據(jù)。且當賊匪起事之初,柴大紀正值巡察彰化,不即帶兵剿捕,轉托稱派兵回郡。及聞彰化失陷,仍復觀望不前,遲至數(shù)日始行,以致逆匪蔓延。其罪尤不可逭。因即令革職拿問。其水師提督員缺即以蔡攀龍調補。蓋前此未有人摘發(fā)其私,予焉肯為逆詐億不信之見?迨既經(jīng)敗露,則不得不見其賞罰,以示勸懲。是大紀之前后功罪,予惟協(xié)木至公,更無所容心于其間也。
福建陸路提督奮勇巴圖魯梁朝桂
金川剿逆,埋根進首。鹽水恒瑞,未免掣肘。及防麻豆,御賊堅守。受創(chuàng)力戰(zhàn),嘉哉鮮偶!
浙江提督堅勇巴圖魯許世亨
黔省之兵,素稱勇敢;率以赴軍,半天沖險;嬰之者斷,當之者斬。不愧丈夫,一身是膽!
四川松潘鎮(zhèn)總兵奮圖禮巴圖魯穆克登阿
斗六、里杙,排竹為城;直砍而入,大敗賊兵。隴種鹿埵,內山遁形。搜擒首惡,林林眾英。
四川建昌鎮(zhèn)總兵札敦巴巴圖魯張芝元
金川隨征,超熊罷旅。茲領番兵,以通番語。賊屬生縳,賊路嚴御。卒獲生俘,厥功允巨!
臺灣鎮(zhèn)總兵沖捷巴圖魯普吉保
攻克笨港,本有微功。未解諸羅,賊眾難通。賈勇贖過,奮不顧躬。扼科仔坑,逸賊路窮。
散秩大臣贊巴巴圖魯四川土參將穆塔爾
金川降番,功難屈指。茲領軍隊,有進無止。眾志成城,妖氛凈洗。晉秩中朝,同仁一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