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師答云按此一問。峰擬欲曖昧其源。傳亂天下。使后世疑之快其私意。遽然自得。獨尊一家之統。悲哉。三峰何苦亟亟蓄心乃爾。不知心要。目為何物耶。顧從上先德。師資法印如火傳薪。蓋知洞山參請徹旨。所繼慧命。非荒唐遙指。影射虛承。料不同晉代劉淵。妄依漢統。據何所見。直譏洞山以法屬為閑家具。而不重于師承法乳耶。倒引魏信陵竊符私奔。力將誤入人罪。以相欺蔽耶。且洞山之創始也。德配靈峰。功超少室。作用嚴正。宛似純金。萬世之下。誰不尊之仰之。戴之佩之。今欲疊亂其師承之分所貫之道。三峰何所見。而敢暗行貶剝至是耶。犯何條款。頌為三尺不相容。耶無根害理。過難屈指考景德傳燈錄。洞山悟無情說法。遂述偈云。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里聞聲方始知。余讀至此。遽云則早存一滴活嬰孩矣。山后辭云巖。巖曰。什么處去。山曰雖離和尚。未卜所止。曰莫湖南去。山曰無。曰莫歸鄉去。山曰無。曰早晚卻來。山曰待和尚有住處即來。曰自此一去。難得相見。山曰難得不相見。山又問曰。和尚百年。后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不。如何秪對。巖曰。但向伊道秪這個是。山良久。巖云。承當個事。大須審細。山猶涉疑。后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因有偈(云云)又五燈指月等錄。載云巖良久曰。秪這是。山沉吟。又有載山作禮者。紛紛不一。較傳燈載山良久處。正呈所見之謂。言下投機處也。如按別錄。則問答全不一氣。據洞山之良久。乃其始悟時大題大目。未可輕易。惜乎今古尊宿。等閑看過毫不著重。審訂其實。任聽截長續短。以恣邪說。且如云巖因山一問。便爾當場分付。山雖欲力任。但不能直下無垠。是以巖之再舉。至山之再礦。消法執之微芒。斷末后之根蒂。今作云巖良久。雖于示處可用。然在知有相參。絕無意味。故以傳燈為實據。斷不可擬定云巖之良久。而非洞山也。況巖又未見山一語。何以便言承當個事。大須審細。山前又沉吟。后又涉疑。若果如是。則昔日所得處面目何在。故山之良久。不當改作沉吟。每思后人所載。鳥焉之誤。其過不淺淺也。且景德傳燈系大宋道原禪師編次賜入龍藏。師系法眼下二世孫。當真宗時。道欽四海。明賢與之。核實驀修筆定。頒賜流行。敢以洞宗之始祖機緣。而不為之一詳細乎。但年世積遠學者寡識。不能推詳本真。翻然異論。事不師古。擅為批削。余是以遵上古而明之。山岳可使之移。江海可使之竭。唯斯正眼。斷不可更也。今三峰總不較前人舊案。錯疑后有波瀾。妄議云巖良久淆訛囑付重。以法屬為閑家具之非。試問洞山辭云巖時。非比香嚴之去溈山而先未有所悟者。但猶沉悟影。纖疑隱隱。直窮至不坐最初句。不墮末后句。體盡無依。香飄果熟。然后出世拈香。豈非光明正大。赫奕之師承法乳乎。蓋昔亦有不重師承法乳之恩者。如開圣覺。初參長蘆無所得。次依五祖演發明后見長蘆法席鼎盛。遂往嗣之。拈香時不原所得。忽胸前如搗。發癰成疽。竟以疾卒。此非欺滅師承萬代之龜鑒乎。如是法印。還敢作閑家具耶不耶。但近代師承。與古大異。昔之參請者若于一言半句中。稍有得力處。未敢自忽。人天眾前。必為酬報。今之相承法乳者。或背或向。或與或取。或好高自大。埋沒所參。或未經囑付。妄為繼統。彼此捏虛。終身杜撰。惟觀門庭熱鬧。生滅為心倒換新奇。朝秦暮楚。不知師承法乳。可如是之重耶輕耶。吾固曰。三峰當痛惜子今時。不應錯疑于先哲也。末代惡風甚熾。習沿大壞。恬不知怪。寄深主盟斯道者。若單絲系于九鼎。更混亂于無可系之日。寧不一為寒心毛豎乎。懇力為荷之慎之。毋欺毋忽。

峰問若人人可以傳得。為甚繩床腳下聽去。便道倒屙無及。

峰著云。魏禪應知愧舜韶。

頌曰。

春秋一字但誅心。詭御從他傲得禽。握法不嚴成自負。室中千古貴惟欽。

師著云。佛祖典型。賴有此耳。勿則野狐涎。直流今日。審如是言。震懼震懼。

頌曰。

神鋒凜烈斬機心。未許談禪劇七禽。雜毒信知難入耳。雙雙嫩桂固宜欽。

師答云。誠哉是言。切于學人偷心未死之大害。急于道者明真辯偽之大防。若非真正種草。久之悉作假雞聲韻矣。無實證者。觸處鐵山當面敢。不自為覺察乎。寥寥末季頹綱。歷歷誰為聲援。正所謂繩床腳下聽去。招感禍殃不淺。況云可以先傳。可以后悟耶。如古斫輪之小技者。父尚不得而傳諸子。況大道乎。果得之于心。必應之于手。則我王庫內。無如是刀。峰何至積疑不已。而更蒙瞍。豈能善之為視乎。善之為作乎。徒使言高而目遠。跡廣而心雄。既亂空華之障。復傾眾響之沉。無奈洞山眼里聞聲。不須耳授。峰必禁錮其說。何異柳生于肘。而盲然不知物化。誠如峰論。當令云巖。向常寂光中。再將起之囑之。或能銷镕其倒見乎。惜哉不識洞山之始。應昧其終。故死執定睹影前之未悟。睹影后之方知。滅其神化之忘功。誑侮孤輪之獨照欲盈所志。須將洞山過水前之實證實據者。欺沒得盡。庶幾得行其詐。勿則皎然事跡。恐愈掩而愈明。徒將魑魅之蹤。妄搏獅王之步。將欲戕古以自勝。豈其然乎。試問唯欽之道。掣電之機。未審可使深相傳習而為悟耶。五家之宗。立法之始。未能入其室者。可令統行于萬世耶。若謂遞代綱宗。師師可據。何至洞山直證云巖之道。親荷云巖之法。骨尚未冷。反不容于統承大旨。深毀其先傳堂奧耶。繩床下聽耶。并著以魏曹篡漢。不及舜之受禪。污篡逆之訛言。亂傳燈之疑始。峰之所謂。正乃一字誅心。自狀其過。速當痛為切戒。毋至欺陷百端頌中又以王良詭御獲禽而比托。大似醉夫說夢。亂指西東。將沒洞山為嬖奚之儔歟。閱此不覺可怪可疑。可悲可笑。夫尊古敬賢。其德乃大。峰反聾昧于見聞。頑嚚于心口。棄德崇偽。昧公泄私。千古之下。未見有登祖席者。橫肆舌劍唇槍。作此惡聲。全無忌憚。法門豎異。害莫大焉。請觀濟上之青天霹靂。旱地波濤。洞下之觸背俱非。如大火聚。一扣其法。似忤逆聞雷。若由基神箭。滅盡學人偷心。搜盡野狐窟宅寶鏡高懸。藏竄無地。敢云握法不嚴成自負耶。豈有斯道。同世俗之幻術。沿習于秘授耶。欲假鉤繩而釣古。待膠漆而固今。于其正也。反為削之。斯峰未返天倪之上。故傾積毀之風。徒以自高而身殉者。不亦莽蕩乎。每思楊墨之見。雖謂偏執。然亦不言可傳之實法。豈先圣以心印心之道反相搏擊。使混常流耶。峰既于濟上久專大任。不當存心生滅之場。啍啍欺世罪將何辭。故曰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仰祈明眼作家。畏慎惕勵。直示后學。庶使法道綿綿。弘揚萬億以垂不朽。幸甚。

峰問五位君臣。既是闡揚不少。為甚又說個五位王子。畢竟是兩義耶是一義耶。若是一義。石霜九峰料不多事。若道兩義。請判意旨如何。

峰著云。寒泉品后煮茶香。

頌曰。

既分貴賤辨疏親。密闡玄宗不厭頻。面面好山披洞府。脫然蛻去邈仙真。

師著云。升壇推轂原非細大賞難論蓋主功。

頌曰。

傍分正化絕疏親。借位明功挾路頻。不賞元勛知奉重砉然妙指響天真。

師答云。提綱挈領。固非言象所明。透網離巢。拈弄何妨活潑必欲傍搜注腳。恐教玷辱先宗。緇素若不分明。必至囫圇吞咽。一義兩義不別根株。王子正偏。大有同異。寄語參玄上士。應知格外玄機。正中偏。宸宮開曉唱。偏中正。鳴佩仰堯天。正中來。石女下妝臺。兼中至。剖符知定鼎。兼中到。臣主豈能明。透此一位。以徹主中之主。以別誕生之父。雖曲盡其法。無以少加。但皇王根本勛位之不同。主主依正攝盡之難別。故石霜慮仿佛于金枝。九峰懼尊崇于久御。直使功勛不借。隱顯大開。如吾宗要訣云。古鏡臺前。子轉身而就父。兒孫得力。貴乎室內不知。夜明簾外。臣退位以朝君。不令而行。妙在借功明位。王子五位者。誕生內生本出之無殊。在朝末化生之有異。如位尊九五。宇宙一人。貴無倫匹。天王之下。降一級者。有內紹。有外紹。本不同其位。故各司其化。內紹者。位立儲君。根本同出。雖天然尊貴。但欽承帝父。秪奉一人。謂之主中主。外視臣僚。巍然獨立。隨處稱尊。即根本智也。雖分兩位。實是一君。根本不清。豈知轉位。必活遭其錯亂。那明悟后再參。以得大機。以顯大用。故曰內紹誕生之設。有是來矣。外紹者。公侯伯子男。以功勛而至。雖不同內紹。亦秪奉一人。各秉其權。輔贊化育。謂之萬行等莊嚴亦不犯功勛。必須一念回機。始得全身奉重。如閫外威權。惟聽將軍令。不聞天子詔在外各嚴其職。在內共戴其君。若矜不賞之勛。肆跋扈之亂。一經悖逆。非惟自失本真。亦且不能他受用也。謂之理事俱背。如華嚴六義。有成相。壞相。別相。同相。總相。異相異中原有同。同中原有異。所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脫斷常邊邪二見。絕能所去住之關。故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會。揀明六相。和合作舍。各不觸犯。極則處。正眼難窺。垂手時。大千任運。君臣賓主。內外互融。海闊淵深。古今無間。豈可參差上下。混配其宗。了知出沒洪波上須假弄潮人。如著云寒泉品后煮茶香。諦當甚諦當。若知一味。百味具足似乳中酪。酪中酥。酥中醍醐。若離乳體。則無以成。雖等則有別。于體本同。無奈斗構輩。每累瓦結繩游心竄句。絕不知全鼎大臠之味。終身役役。曾未染指。計為自得者。誠謂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或于法要中假令渾成相似。緇素又不甄別。大似盲人摸象。誠如峰云。脫然蛻去邈仙真矣。抱鉛爐作丹鼎。甚是可憐生。欲得不乖大旨。登其絕頂。請再究始終之大。向奉之深。于修證原有階梯。在運斤絕無朕跡。方曰里頭人。不擔屋里事。學者知此。則思過半矣。其外者。折沖萬里。裂土分茅。但久駐封疆。則不忘于帝力。猶妨野老之歡。故曰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弘法之源。蓋本于茲。恐不盡其所問。更布葛藤一上。稍明大略。欲透法身向上關捩。無越此耳。還委悉么。云中木馬嘶聲切。焰里靈苗結子多。參玄之士。切莫草次放過。不負良工苦心。勉之勉之。

峰問五位君臣。曹山言正位。即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帶者。冥應萬緣。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故曰虛玄大道。無著真宗。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問空界色界。說理說事。既是曹山語。為甚大慧道。說理說事。教有明文。教外單傳直指之道。果如是否。若果如是。討甚好曹山耶。且道曹山意旨如何。

峰著拍案一下云。是偏耶正耶。是空界耶。色界耶。是理耶。是事耶。會得者。冥應萬緣。不墮諸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惟此一位。不會者。一任分君臣辨五位。錯認兼中到為兼帶。可惜許也。

頌曰。

東來西去共浮沉。輥出囫圇格外音。若向末稍烏炭認。又成單板費沉吟。

師著云。當堂不正坐。那赴兩頭機。

頌曰。

橫穿向背絕浮沉。啐啄之機異鷇音。尊貴位中知不住。豈珍枯木有龍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莫力| 晋江市| 调兵山市| 泸水县| 沛县| 元谋县| 泽州县| 威海市| 莆田市| 栾川县| 雷山县| 辽中县| 远安县| 西藏| 丹东市| 郑州市| 长沙市| 蓬溪县| 呈贡县| 凤冈县| 云霄县| 内乡县| 辰溪县| 修水县| 新营市| 镶黄旗| 武清区| 渭南市| 乌什县| 达孜县| 治县。| 宿松县| 平谷区| 顺平县| 海南省| 茂名市| 黑山县| 正定县| 彭山县|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