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1章

  • 醫宗金鑒
  • 佚名
  • 4978字
  • 2015-12-25 16:25:33

[注]痘出之形,貴審疏密,若稠密攢簇,粘連不分,總屬梟毒為害,以歸宗湯攻毒為主,其痘根腳松者,猶屬可治,若緊束板囗者,難治。

(歸宗湯) 方見發熱證治

起脹順證

三朝出齊漸次長,尖圓礙指腳紅活,頂漸放白肥潤滿,順證飲食二便和。

[注]三朝出齊者,謂見點三朝俱出齊也,漸次長者,謂痘形漸次長也,尖圓礙指者,謂痘形尖圓摸之礙指也,腳紅活者,謂痘根腳紅活也,頂漸放白者,痘頂漸漸放白光瑩也,肥者,謂痘形肥實也,潤者,謂痘色潤澤也,滿者,謂痘體充滿也,順證飲食二便和者,謂飲食二便如常調和也。

起脹險證

起脹頂陷灰或紫,稠密嬌紅不綻蒼,形色雖順夾險證,證險神清胃壯康。

[注]起脹頂陷者,謂痘頂凹陷也,灰者,謂痘色灰白也,紫者,痘色赤紫也,稠密者,痘色稠密成攢也,嬌紅者,謂痘色紅而嬌嫩也,不綻蒼者,謂痘形不舒綻,色不蒼老也,此皆起脹險證也,又有形色雖順而夾雜病者,雖順恐變為險也,若痘之形色雖險,而神氣清爽,飲食強美,雖險將化為順也,此順中險,險中順,不可不詳辨之。

起脹逆證

起脹肉腫痘不腫,根血散亂頂平塌,紫黯干枯灰白滯,名為逆證勢多差。

[注]起脹肉腫痘不腫者,謂或頭面或過身浮腫如瓠瓜之狀,而痘反不腫脹,此氣血不能拘攝毒氣,致毒散漫也,根血散亂者,謂根腳血色散亂,此毒迫血,不歸附于痘也,頂平塌者,謂痘頂不起發也,此毒火錮于氣分不能充發也,紫黯者,痘色紫黯不明,此毒熾血凝也,干枯者,枯不潤澤,此血為毒火燔灼也,灰白滯者,謂痘色灰白黯滯,此毒火太甚,氣血郁滯也,此皆起脹逆證,勢多難救。

起脹證治

痘當起脹漸尖圓,紅潤根松體厚堅,平凹嫩白為虛證,赤紫皮塌是毒殘,更有風寒滯熱郁,毒不透達起發難,察痘形色分所屬,合證虛實寒熱參。

[注]痘出齊之后,當漸漸根據次起脹,其形頂尖肥圓,其色紅活滋潤,根腳松綻,體厚皮堅皆起脹,順痘也,平者,謂平扁不張,凹者,謂頂陷不起,嫩者,謂皮薄嬌嫩,白者,謂色白不紅,此皆為氣血虛弱,赤者,深紅而艷,紫者,深赤而黯,板者,板硬不綻,塌者,平塌不起,此皆毒熱傷殘,更有風寒外束,滯熱內郁,使毒不得透出而起發也,醫者當察痘之形色,分其所屬,合其病證,虛實寒熱,參詳施治,庶無差謬矣。

保元化毒湯平凹灰白皮嫩亮,倦怠氣乏不渴煩,保元化毒參耆草,芎歸查甲芷香蠶。

[注]痘不如期起脹,若平扁頂凹,其包灰白,皮薄嫩亮,更見倦怠氣乏,不渴不煩等虛證者,此氣血虛弱,不能起發其毒也,宜用保元化毒湯主之。

(保元化毒湯) 人參 黃耆蜜炙 甘草炙 當歸 南山查 穿山甲炒白芷 木香 僵蠶研炒川芎 引加煨姜水煎服。

必勝湯 歸宗湯艷紅紫黯不起脹,板硬平塌不綻松,證見陽熱一切證,急服必勝或歸宗。

[注]痘當起脹之時,若色艷紅紫,黯而不起脹,板硬平塌,而不綻松,更見陽熱煩躁,便閉悶亂等證者,此毒火錮滯,氣血不能領載其毒也,急用必勝湯,或歸宗湯,庶或逆中求生也。

(必勝湯)方見見點證治(歸宗湯)方見發熱證治。

蘇解散外因風寒痘不起,淺淡黯滯不潤紅,發熱惡寒無汗表,蘇解散發自然松。

[注]痘當起脹之時,偶為風寒外襲,閉塞痘毒,不能起脹者,其色則淺淡黯滯不潤,其證則現發熱惡寒無汗,宜用蘇解散透發其毒,自然松而起矣。

(蘇解散) 方見見點證治。

寬中快囗湯傷食滯熱郁不起,惡食腹熱便臭粘,快囗透毒加陳木,減葛蒡穗桔前蟬。

[注]起脹之時,過于飲食,滯熱內郁,痘不起脹,其現證懶食惡食,肚皮發熱,大便臭粘,宜用寬中快囗湯主之,其方即寬中透毒飲加入陳皮,木香,減去葛根,牛蒡子,荊芥穗,桔梗,前胡,蟬蛻。

(寬中快囗湯) 青皮醋炒 陳皮 枳殼炒 南山查 麥芽炒 木香 黃連生連翹去心 厚樸炒 甘草生 引用生姜燈心水煎服。

灌漿順證

順證七朝漿自行,先起先灌次第明,由紅轉白漸肥澤,九日蒼蠟顯痂形。

[注]灌漿順證者,因氣盈血附,其毒易化,至七朝不期行而自行也,先起先灌,次第明者,謂痘先起脹者,當先灌漿,自頭面以及周身也,由紅轉白,漸肥澤者,謂痘先見紅點,由紅轉白,血變成漿,漸慚肥滿而光澤也,至九日漿老,則蒼如黃蠟色,而顯結痂之形矣。

灌漿險證

灌漿漿清不按期,行遲收早總非宜,亮軟根艷并水泡,不雜他證險可醫。

[注]痘當灌漿之時,漿清不濃,及不按期而漿行遲者,皆氣血虛也,漿行收早者,是毒熱盛也,軟薄者,謂痘皮不能堅實,恐其易于損破,則氣泄而漿雖成也,根艷者,謂痘根赤艷,熱在血分,毒未盡化也,水泡者,水泡夾雜于痘中,蓋因脾虛多濕也,此皆險證,若不夾雜他證,雖險亦可醫也。

灌漿逆證

紫黑灰白漿不行,囗爛癢塌痘殼空,稠密無漿目不閉,已閉行漿復開兇。

[注]痘至行漿之時,其色紫黑或灰白,而漿不行者,非梟毒內蘊,錮滯氣血,即虛弱不能領載其毒也,囗爛者,謂漿未成而腐爛也,癢塌者,謂行漿時作癢塌也,痘殼空者,謂殼空而無漿也,稠密無漿者,謂稠密不分顆粒,而復干枯無漿也,目不閉者,謂痘出太稠密,而眼目不封也,目已閉復開兇者,謂起脹時其目已閉,行漿時目忽復開也,此皆灌漿逆證,必主兇也。

灌漿證治

毒化漿行領載功,膿窠充滿根暈紅,板黃灰滯紫黯熱,地紫形焦毒熱凝,根暈淡紅血虧少,頂陷灰白氣不盈,皮薄漿清根無暈,氣虛血縮甚分明。

[注]起脹即順,而按日毒化漿行,乃氣領血載之功也,故發時膿窠充滿,根暈紅活,皆灌漿順痘也,板黃者,謂板硬干黃,乃毒盛凝結氣血也,灰滯者,謂灰白黯滯,乃毒盛郁滯氣血也,紫黯者,痘色紫黯,乃毒盛血不化膿也,地界色紫,痘形焦黑,乃毒火灼干血液也,根腳之暈紅色淺,乃血不足而虧少也,頂陷不起,灰白無漿,乃氣不足不充盈也,若痘皮薄漿,清根無紅暈,乃氣血虛縮,其用峻補無疑也。

清毒活血湯板灰紫黯漿不生,清毒活血地歸茸,查芍翹蒡芩連桔,木通參耆大酌行。

[注]痘不如期灌漿,若板硬干黃,或灰滯紫黯干枯,此皆毒火傷其氣血而漿不行也,俱以清毒活血湯為主,其方即紫草茸,當歸,木通,生地,白芍,連翹,牛蒡子,南山查,桔梗,黃連,黃芩,人參,黃耆是也,本方中有人參,黃耆,形氣怯弱者宜之,若形氣壯實者,當減去人參,黃耆,便秘加大黃,臨時當酌而行之可也。

(清毒活血湯) 紫草茸 當歸 木通 生地黃 白芍酒炒 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 南山查桔梗 黃連 黃芩 人參 黃耆生 引加燈心水煎服。

便秘者加大黃。

加味歸宗湯灌漿地紫形焦黑,毒火熾盛氣血凝,歸宗湯內加歸尾,紅紫犀連山甲丁。

[注]痘當灌漿之時地界紅紫,痘形焦黑,而漿不行,此毒火熾盛,氣血錮滯也,急用歸宗湯主之,本方中加歸尾,紅花,紫草,犀角,黃連,穿山甲,地丁。

(加味歸宗湯) 方見發熱證治。

千金內托散淡紅頂陷無漿膿,氣血虛失領載功,干金內托散堪服,氣充毒化自漿生。

[注]痘灌漿時,若色淡紅,或頂凹陷又無膿漿者,此氣血虛弱,失其領載之功,宜千金內托散補之,氣充毒化而漿自生矣。

(千金內托散) 方見見點證治。

參歸鹿茸湯皮薄裝清根無暈,氣虛血縮變須臾,參歸鹿茸湯峻補,參歸鹿茸草黃耆。

[注]痘形皮薄漿清,根色無紅暈者,此氣虛血縮,惟恐變在須臾也,以參歸鹿茸湯峻補氣血,漿生毒化,庶得生矣。

(參歸鹿茸湯)人參 鹿茸白酒炙 歸身 甘草炙 嫩黃耆蜜炙 加引糯米水煎服。

收靨順證

十朝漿足應收靨,先蠟后粟似螺形,不疾不徐循次結,痂潤身和順證明。

[注]十朝漿足者,謂應收靨結痂之期,然必先如蠟黃,后如粟殼之色,痂似旋螺高起,則為上吉之痘,不疾不徐者,謂先蒼老者先收靨結痂,次蒼老者次收靨結痂,從上而下,循次而結,且更痂潤有光,身和無病,為順證無疑矣。

收靨險證

險證裝足色不蒼,停漿不靨或爛傷,痂色紫黑不即脫,便調食美不須慌。

[注]收靨險證,謂漿雖足而色不蒼也,停漿不靨,謂過期漿不靨結也,爛者,謂痘顆潰爛也,傷者,謂癢抓傷損也,痂色紫黑者,謂痘痂色紫黑也,不即脫者,謂痘雖結痂不即脫落也,以上諸證,皆收靨險證,若二便調和,飲食強美,則化險為順不須驚慌也。

收靨逆證

不靨外剝為逆證,麩薄黑黯淡白兇,痂靨粘連終不脫,雖脫干枯亦死形。

[注]不靨外剝者,謂痘不待收靨而皮若剝去,此名倒靨,則為逆證,麩薄黯黑者,謂痘痂形色若麩之薄,若煤之黑,淡白者,謂痂色淡白無光,故皆為兇也,粘連不脫者,謂膿汁粘連久不脫落也,雖脫干枯者,謂痘痂雖脫而干枯不潤也。

此二者亦為死形也。

收靨證治

漿足蒼老頂微焦,漸次收靨不須療,太遲太速皆非吉,須辨虛毒濕火條,漿清皮嫩為虛象,焮赤潰臭毒熱淆,漿水浸漬濕淫勝,靨速窠燥火煎熬。

[注]漿至充足,其色蒼老,痘頂微焦,循次收靨,皆收靨順證,不須療治也,太遲者,謂當靨不靨也,太速者,謂不當靨而靨也,皆非吉痘,然當辨其所屬,或不足或毒盛,或屬濕飲或屬火盛,須按證治之,如漿清皮嫩,此屬不足,雖斂也,焮赤潰臭,此屬毒盛難斂也,漿水浸漬,此屬濕盛難斂也,靨速窠燥,此屬火盛斂早也,治者須詳辨之。

回漿飲皮嫩漿清收斂遲,此證當從不足醫,回漿參芩白術草,首烏白芍炙黃耆。

[注]痘至收斂之時,當靨不靨,皮嫩漿薄,現證身涼手足冷,二便不實者,此原氣不足虛證也,宜用回漿飲補之,助其收結。

(回漿飲) 人參 黃耆蜜炙 白茯苓 白術土炒 何首烏炙,白芍炒 甘草炙引用煨姜水煎服。

大連翹飲焮赤潰臭因毒盛,大連翹飲諸熱清,柴芩歸芍車梔草,翹蒡荊防蟬滑通。

[注]痘當收斂之時,有因毒盛而難斂者,更現證焮腫而赤,潰爛而臭,通身大熱,煩渴不寧,此毒氣大盛之故也,須用大連翹飲以解之。

(大連翹飲)連翹去心 防風 牛蒡子炒研 荊芥 黃芩 當歸 蟬蛻 柴胡滑石 梔子 赤芍 車前子 木通 甘草生 引加燈心水煎服。

除濕湯遍體浸漬出水漿,證屬濕飲在脾鄉,除濕赤苓豬通澤,薄桂蒼防白術羌。

[注]痘當收斂之時,有因濕盛而不得斂者,其現證輕則有孔漏裝,重則遍體潰爛,肚腹脹,小便短,皆濕飲為患也,須用除濕湯以利之,濕除而痘自靨矣。

(除濕湯)羌活 蒼術米泔水浸炒 防風 赤芍 豬苓 澤瀉 白術上炒 木通 薄桂引加生姜燈心水煎服。

清毒散靨速皆因是火傷,遍體窠燥異尋常,清毒歸芍連丹草,翹蒡通花生地黃。

[注]痘不當收斂之時,忽一時收斂者,更現證過身窠粒干燥,口渴發熱煩急不寧,此毒火壅盛之故也,宜用清毒散主之。

(清毒散) 生地 赤芍 連翹去心 金銀花 牛蒡子炒研 木通 黃連當歸 丹皮 甘草生水煎服。

結痂落痂順證

順證結痂吹序脫,瘢瘕潤滿色紅活,額膝遲落不足慮,陰陽相濟自然脫。

[注]結痂順證,謂痘結痂根據次序而脫落也,瘢疽潤滿者,謂瘢痕潤而不燥,滿而不陷也,紅活者,謂瘢痕不赤而色紅活也,若涸身之痂落盡,而額膝遲落者,不足慮也,蓋頭額謂孤陽,腳膝為孤陰,必待陰陽相濟而痂自落矣。

結痂落痂險證

險證結痂不盡脫,瘢痕干燥少紅活,余毒痕色多紫黯,痘后必發火瘍癤。

[注]結痂險證,謂痘結痂不盡脫也,瘢痕干燥者,謂瘢痕不潤澤也,以上二證,固屬險證,若飲食強美,二便調和,雖險不足慮也,余毒者,謂痘后余毒未盡解也,其色紫黯者,乃余毒之熱留于血分也,瘍癤者,謂其毒留久必發痘毒火瘡也。

結痂落痂逆證

逆證結痂痂不脫,痂脫疽色白不紅,痘盤光紫或枯黯,氣乏形羸何以生。

[注]結痂逆證,謂痘結痂日久不脫也,痂已脫落,其瘢色純白不紅,此血脫虛甚也,痘盤光紫者,謂痘痕浮光色紫,此毒焰外熾也,枯黯者,謂痘痕干枮黑黯,此毒錮血死也,氣乏形羸者,謂痘落痂之后,其兒元氣虛乏,形羸難支,將何恃以生也。

結痂落痂證治

痂厚光澤如粟色,痂落瘢紅潤滿平,干燥不落血分熱,過痂浸淫濕所乘,半掀半連肌表熱,瘢紫黑焦毒末清,色赤凸起為風熱,色白凹陷是虛形。

[注]痂厚光潤如粟色者,謂結痂厚而不薄,不干不濕,不黑不白,如粟殼色,痂落瘢紅潤滿平者,謂痂落瘢痕色紅潤澤,平滿不凸不凹,皆結痂落痂順痘也,痂干燥不落者,乃血分熱也,圍痂浸淫,乃濕邪也,半掀半連,乃肌表熱也,瘢紫黑焦,乃毒末清也,若赤而凸起,乃風熱盛也,白而凹陷,乃氣血虛也,治者須詳辨之涼血解毒湯結痂干燥不潤澤,難落須知血分熱,涼血解毒歸地紫,丹紅翹芷連甘枯。

[注]痘至結痂之后,當落不落者,現證干燥不潤,根色紅艷,渴欲飲冷,煩急不寧,此毒熱郁于血分故也,宜用涼血解毒湯主之,熱清而痂自落矣。

(涼血解毒湯) 當歸 生地黃 紫草 丹皮 紅花 連翹去心 白芷川黃連 甘草生 枯梗引加燈心水煎服。

五苓散結后根腳漏水漿,甚則潰爛乃濕傷,五苓散中豬澤桂,茯苓白術更相當。

[注]痘當已結未落之時,根腳浸漏水漿,甚則過身潰爛,小水短澀,大便溏泄,此濕勝浸淫之故也,宜用五苓散分利之,濕除而痂自落矣。

(五苓散) 豬苓 澤瀉 肉桂 茯苓 白術土炒 引加燈心水煎服。

荊防解毒湯半掀半連因表熱,似落不落勢纏綿,荊防解毒芍地草,金銀通桔骨翹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新密市| 泰来县| 玉环县| 青阳县| 莱西市| 景德镇市| 邵武市| 塔城市| 同江市| 文化| 咸阳市| 彭州市| 广宁县| 右玉县| 普定县| 卢氏县| 伊通| 湄潭县| 滦平县| 称多县| 拜泉县| 乐陵市| 怀宁县| 周至县| 长治县| 兰西县| 甘孜县| 搜索| 龙游县| 霍邱县| 都江堰市| 石台县| 洛宁县| 南宁市| 威信县| 惠水县| 称多县| 渑池县| 合肥市|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