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婦人經脈門
- (清)陳夢雷
- 5767字
- 2015-12-08 11:48:54
方
抵當湯 【《金匱》,下同】 治婦人經水不利。
水蛭熬 蝱蟲各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浸
右四味為未,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礬石丸 治經水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
礬五三分,燒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煉蜜和丸棗核大,內臟中,劇者再內之。
小柴胡湯 治婦人經病問,用此加減。
柴胡半斤 人參去蘆 甘草 生姜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芩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杏仁湯 【《千金方》,下同】 治月經不調,或一月再來,或兩月三月一來,或月前或月后閉塞不通。
杏仁二兩 桃仁一兩 大黃三兩 水蛭 蝱蟲各三十個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服當有物隨大小便有所下,下多者止之,少者盡三服方止。
大黃石卜)硝湯 治經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風冷所致,宜下之。
大黃 牛膝各五兩 代赭一兩 (石卜)硝 牡丹皮 甘草 紫菀各三兩 桃仁 蝱蟲 水蛭 干姜 細辛 芒硝各二兩 麻仁五合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內硝令烊,分五服,五更為首,相去一炊頃自下,后將息。忌見風。
茱萸蝱蟲湯 治久寒月經不利,或多或少。
吳萸三升 蝱蟲 水蛭 (上庶下蟲)蟲 牡丹皮各一兩 生姜一片 小麥 半夏各一升 桃仁五十枚 人參 牛膝各三兩 桂心六兩 甘草一兩半 芍藥二兩 大棗二十枚
右(口父)咀,以酒一斗,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適寒溫,一服一升,日三。不能飲酒人,以水代之。湯欲成,乃內諸蟲。不耐藥者,飲七合。
抵當湯 治月經不利,腹中滿,時自減。
虎掌 大黃各二兩 桃仁三十枚 水蛭二十枚
右四味,水三升,煮取一升,盡服之,當下惡血為度。
七熬圓 治月經不利,手足煩熱,腹滿,默默不欲寤,心煩。
前胡 芒硝各五兩 葶藶 蜀椒并熬,各六銖 生姜 芎藭 茯苓十五銖 杏仁九銖,熬 桃仁二十枚,熬 水蛭半合,熬 大黃一兩半
右十一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腹飲服七丸,日三。不知加一倍。一方無芎藭、前胡,有柴胡。一方有庶 蟲蟲、丹皮各二兩。
桃仁散 治月經來繞臍痛,上沖心胸,往來寒熱,如瘧疰狀。
桃仁五十枚 (上庶下蟲)蟲二十枚 桂心五寸 苡仁 牛膝 代赭各二兩 大黃八兩 茯苓一兩
右治下篩,宿勿食,溫酒服一錢匕,日三。
小牛角(角思)散 治經來舉重,傷任脈下血;或經脈未斷為房事,成血漏;及產后臟開經利,五賁之病。
牛角(角思)一枚,燒令赤 鹿茸 禹余糧 當歸 干姜 續斷各二兩 阿膠三兩 鰞鲗魚骨 龍骨各一兩 赤小豆二升
右十味,治下篩,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無鹿茸、鰞鲗骨。
龍骨散 治婦人經水不利,絕產。
龍骨三兩 黃蘗 半夏 灶中黃土 桂心 干姜各二兩 石葦 滑石各一兩 鰞鲗骨 代赭石各四兩 白殛蠶五枚
右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服菜三月,有子即住藥。藥太過多生兩子。寡婦童女,不可妄服。
桃仁湯 治婦人月水不通。
桂心 牛膝各二兩 桃仁 (石卜)硝 牡丹皮 射干 土瓜根 黃芩各三兩 芍藥 大黃 柴胡各四兩 水蛭 蝱蟲各七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干漆湯 治月水不通,小腹堅痛不得近。
大黃三兩 吳茱萸隨宜 干漆 萎蕤 芍藥 細辛 甘草 附子各一兩 當歸 桂心 芒硝 黃芩各二兩
右(口父)咀,以清酒一斗,浸一宿,煮取三升,去滓,內硝烊盡,分為三服,相去如一炊頃。
芒硝湯 治月經不通。
大黃三兩 芒硝 丹砂末 當歸 芍藥 土瓜根 水蛭各二兩 桃仁一升
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丹砂、芒硝,分為三服。
陽起石湯 治月水不調,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乍赤乍白。
赤石脂三兩 陽起石 甘草 續斷 干姜 人參 桂心各二兩 附子一兩 伏龍肝五兩 生地一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
黃苓牡丹湯 治女人從小至大,月經未嘗來,顏色痿黃,氣力衰少,飲食無味。
黃芩 丹皮 桃仁 瞿麥 芎藭各二兩 芍藥 枳實 射干 海藻 大黃各一兩 蝱蟲七十枚 水蛭五十枚 蠐螬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兩劑后,灸乳下一寸黑員際各五十壯。
牡丹圓 治婦人女子,病后月經閉絕不通,及從來不通。
瞿麥 芎藭 海藻各一兩 丹皮三兩 芍藥 元參 桃仁 當歸 桂心各二兩 蝱蟲 水蛭各三十枚 蠐螬二十枚
右為末,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如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當轉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膚子一兩。
干漆圓 治月經不通,百療不瘥。
干漆 土瓜根 射干 芍藥各一兩半 (上庶下蟲)蟲 蠐螬各四十枚 水蛭 蝱蟲各七十枚 桃仁 鱉甲各二兩 丹皮 牛膝 黃芩 吳茱萸 大黃 桂心 柴胡各一兩六銖 火麻仁四合 亂發雞子大,二枚 庵(艸閭)子二合
右為末,以蜜和丸,每日酒下十五丸,梧子大,漸加至三十丸,日三。仍用后浸酒,服前丸藥。
浸酒方 以此酒服前藥甚良。
火麻子三升 庵(艸閭)子二升 桃仁一升 桂心 灶屋炲煤各四兩 土瓜根 射干各六兩 牛膝八兩
右(口父)咀,以清酒三斗,絹袋盛藥,浸五宿;或單服之,不下前藥亦好。
牡蠣圓 治經閉不通,不欲飲食。
牡蠣四兩 大黃一斤 柴胡五斤 干姜三兩 芎藭 茯苓各二兩半 蜀椒十兩 亭藶子 芒硝 杏仁各五合 水蛭 蝱蟲各半兩 桃仁七十枚
右十三味為末,蜜丸梧子大,飲服七丸,日三。
當歸圓 治腰腹痛,月水不通利。
當歸 川芎各四兩 桃仁五十枚 蝱蟲 烏頭 丹參 干漆各一兩 人參 牡蠣 土瓜根 水蛭各二兩
右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酒下三丸,日三服。
促經湯 【《醫統》,下同】 治月經過期不行,腰腹作痛。
香附子 熟地黃 白芍藥 莪朮 木通 蘇木各八分 當歸一錢 川芎 紅花 肉桂各五分 桃仁二十粒,去皮尖 甘草五分
右,水鍾半,煎八分,空心溫服。
白堊圓 治婦人月經一月再來,或隔月不來,或多或少,淋瀝不斷,或來而腰腹痛,噓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黃黑色,或如水,舉體沉重。
白堊 白石脂 牡蠣 禹余糧 龍骨 細辛 鰞鲗骨各一兩半 當歸 芍藥 黃連 黃芩 干姜 桂心 人參 瞿麥 石葦 白芷 白蘞 附子 甘草各一兩 蜀椒半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三;至月候來時,日四五服為佳。
加味逍遙散 治肝脾血虛有熱。
柴胡 丹皮 山梔炒,各五分 甘草炙 當歸炒 芍藥酒炒 茯苓 白朮炒,各一錢
右,水煎服。
歸脾湯 治經候不準,晡熱內熱。
人參 白朮炒 黃芪炒 白茯苓 龍眼肉 當歸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甘草
右,姜棗水煎服。
四物湯 血家要藥。亦治月水不調,臍腹(疒丂)痛。
熟地黃酒蒸,三錢 當歸酒拌 白芍藥炒 川芎各一錢
右,水煎服。
加味四物湯 治血分有熱。
四物湯 柴胡 牡丹皮 山梔
右,煎服。
二陳湯 治中脘停痰,飲食少思,嘔逆等證,女人經病。
陳皮去白 茯苓 半夏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右,水煎服。
越鞠丸 治郁傷氣滯,胸膈痞悶,肚腹膨脹,飲食少思,吞酸噯腐,女人經病。
香附 蒼朮炒 川芎 梔子炒 神曲炒 山楂各等分
右為末,用神曲糊丸菉豆大,每服六十丸或七十丸,食遠白湯送下。
八珍湯 治脾胃傷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女人經病。
當歸酒拌 芍藥 炙甘草 川芎各一錢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熟地三錢
右,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 治肝膽經風熱。
柴胡二錢 黃芩炒,一錢 人參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山梔 牡丹皮隨宜
右,姜棗水煎服。
補肝散 治肝腎二經,氣血虧損,經候不調。
山萸肉 當歸 五味子炒杵 山藥 黃芪炙 川芎 木瓜各半兩 熟地黃 白朮炒,各一兩 獨活 酸棗仁炒,各四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姜棗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氣血俱虛,經候不調,及培補一切虛證,必用之藥。
當歸 甘草炙 芍藥 川芎各一錢 人參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熟地黃三錢 黃芪蜜炙 肉桂隨宜
右,水煎服。
神芎丸 【河間,下同】 治婦人經病。
大黃 黃芩各二兩 牽牛 滑石四兩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水下十丸至十五丸,每服加十丸,日三服;冷水下亦得。或煉蜜丸愈佳,以利為度。如孕婦及婦人經病,產后血下不止者,則不宜服。
二氣湯 治月水不調,斷絕不產,面黃肌瘦,飲食不甘,內有燥熱,以柴胡飲子相參服之。
大黃四兩,別為末,酢一升,慢火熬成膏子 當歸 白芍藥各二兩
右為末,以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服股二十丸,淡酢湯下,食前,日進三服。如月水不通,如干漆三錢炒,出火毒,沒藥半兩,硇砂三錢研。官桂二錢,盤蝥三錢,去足炒熟用,生則令人吐瀉。
當歸龍骨丸 治月事失常,經水過多。
當歸 白芍藥 黃連 染槐子 艾葉炒 茯苓各半兩 龍骨 黃蘗各一兩 木香一分
右為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溫米飲下三四十九,食前,日三四服。
黃藥子散 治月事不止,煩渴悶亂,心腹急痛,肢體困倦,不思飲食。
黃藥子 當歸 芍藥 生地 黃芩 人參 白朮 甘草 知母 石膏各一兩 川芎 桔梗 紫菀 槐花子 柴胡各一分
右為粗末,抄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濾汁溫服,食前,但一服。
通經散 治月經不通。
甘遂以面包百余沸,取出,冷水浸過,去面焙干 陳皮去白 當歸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溫湯調下,臨臥服。
桃仁承氣湯 治月事沉滯。
桃仁十二個,去皮尖 官桂 甘草 芒硝各半兩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三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黃連解毒湯 治經血暴下。
黃連 黃蘗 黃芩 大梔子各等分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之。
通經方 【丹溪】 治積痰傷經不行,夜則妄語。
(艸舌)蔞子一兩 吳茱萸十粒 桃仁五十個 紅曲二錢 砂仁三兩 黃連半兩
右為末,生姜汁化炊餅,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下。
琥珀散 【《入門》,下同】 治婦人月經壅滯,每發心腹臍(疒丂)痛不可忍,及尋常氣血痛,并產后血上搶心。
京三棱 蓬莪朮 赤芍藥 劉寄奴 牡丹皮 熟地 官桂 菊花 真蒲黃 當歸各一兩
右,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姜半斤,米酢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干入后五味同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服。《濟生》有延胡、烏藥各一兩,無蒲黃、菊花。
十咪香附丸 治經候不調。
四物湯四兩 白朮 陳皮 澤蘭葉各二兩 黃蘗 甘草各一兩 香附一斤,分四分,用酒、酢、童便、青鹽水各浸七分,焙干
右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固經丸 治經水過多。
黃芩 白芍 龜板各一兩 椿根白皮七錢 黃蘗炒,三錢 香附子童便浸焙,二錢半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白湯下五七十丸。一方是白朮一兩,無白芍。一方是樗根皮,無椿根白皮。
柴胡抑肝湯 治寡居獨陰,寒熱類瘧等證,女人經病。
柴胡二錢半 赤芍藥 牡丹皮各一錢半 青皮二錢 連翹 生地各五分 地骨皮 香附 蒼朮 山梔仁各一錢 川芎七分 甘草三分 神曲八分
右水煎,空心或臨臥時服。
滋陰百補丸 治勞傷氣血不足,乍寒乍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尩羸乏力,女人經病。
益母草半斤 當歸六兩 川芎 熟地黃 白朮各四兩 芍藥三兩 人參 白茯苓 延胡索各二兩 甘草一兩 四制香附一斤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砂仁煎湯下。
蒼莎丸 調中散郁。
蒼朮 香附各四兩 黃芩二兩
右為末,蒸餅丸梧子大,姜湯下。
清海蒼莎丸 治肥人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漸昏。
南星 蒼朮 川芎 香附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
葶歸丸 治經斷而后腫,用此調經則水自消。
當歸 人參 大黃 桂心 瞿麥 赤芍 白茯苓各三兩 葶藶一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十五丸,空心米飲下。
失笑散 治婦人經水,時行時止,心痛。
蒲黃 五靈脂各等分
右為末,每二錢,先以酢調成膏,入水一盞煎,空心熱服。
柴胡調經湯 治經水色鮮不止,頭項脊骨強痛,不思飲食。
柴胡七分 羌活 蒼朮各一錢 獨活 槁本 升麻各五分 干葛 當歸 甘草各三分 紅花少許
右,水煎熱服,取微汗。
加味養榮丸 治經脈參前,外潮內煩,咳嗽,飲食減少,頭昏目眩,滯下,血風血氣,久無嗣息,一切痰火不受峻補等證,服之有孕。又治胎前胎動胎漏,常服可無小產之患。
當歸 熟地 白朮各二兩 芍藥 川芎 黃芩 香附各一兩半 陳皮 貝母 茯苓 麥門冬各一兩 黑豆炒去皮凈,四十九粒 阿膠七錢 甘草五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鹽湯溫酒任下。忌食諸血。
女金丹 治婦人經事參后,赤白帶下,崩中淋瀝,及積年血風等證。
白芍 當歸 川芎 人參 白朮 茯苓 槁本 白芷 白薇 桂心 延胡索 牡丹皮 赤石脂各一兩,俱酒浸三日,曬干 沒藥另研 甘草各五錢 香附一斤,酢浸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
大烏雞丸 治婦人羸瘦,血虛有熱,經水不調,崩漏帶下,不能成胎,骨蒸等證。
四制香附一斤 熟地黃四兩 生地黃 當歸 白芍 黃芪 牛膝 柴胡 牡丹皮 知母 川貝母去心,各二兩 黃連 地骨皮 干姜 延胡索各一兩 茯苓二兩半 秦艽一兩半 白毛烏骨鶴一只,閉死去毛腸凈 蘄艾葉 青蒿各四兩,一半入雞腹內,將雞并余艾蒿同入壇內,以童便和水浸過二寸許,煮爛取出,去骨焙干
右為末,用雞汁打糊丸梧子大,服五六十丸至七八十丸,溫酒或米飲下。忌煎炒莧菜。其雞如得白絲毛烏骨崇冠者尤妙。須另于一處,以黃芪炒末為丸喂之,不可近雌雞。如月水先期,如黃芩、黃連、地骨皮。如月水后期,如參、朮、黃芪。如白帶,加二朮、香附、升麻、白芷,柴胡。如筋骨疼痛,去肉用骨。
小烏雞丸 治婦人經病及一切諸證。
吳茱萸 良姜 白姜 當歸 芍藥 延胡索 破故紙 川椒 陳皮 青皮 劉寄奴 川芎 生地黃 莪朮各一兩 荷葉灰四兩 北艾二兩
右為末,用烏骨雞一只,取肉煮爛,和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如月水不通,蘇木紅花酒下。如腹痛血色黑者,加炒黃連。如有痰濕者,加南星、蒼朮、香附。如未曾生育過者,門戶油膜包裹子宮,因此不孕,宜加鳳凰衣七個,燒存性,朱砂為衣。如胎不安,蜜酒下。如血崩,豆淋酒調棉灰下。如腸風,陳米飲調百草霜下。如心疼,菖蒲酒下。如漏胎下血,烏梅酒下。如死胎不下,螌蝥三個煎酒下。如腰腳痛,當歸酒下。如頭風,薄荷煎湯下。如血氣眼黑,甘草煎湯下。如生瘡,地黃煎湯下。如身體疼痛,黃芪末調酒下。如胎前產后白痢,干姜煎湯下;赤痢,甘草煎湯下。如氣塊血塊作痛,與蔥白湯間服。如子宮久冷,茯苓煎湯下。如赤帶,茶清下。如耳聾,臘茶清下。其余百病,酢湯下。
抱膽丸 【《入門》,下同】 治室女經脈將行,驚邪蘊結;并治男婦一切驚恐風狂,神效。
黑鉛一兩半 水銀二兩 朱砂 乳香各一兩
右先將黑鉛入銚熔化,次下水銀,候結成砂子,再下朱砂、乳香末,乘熱用柳枝槌研勻,丸如芡實大,每一丸,空心井水吞下,病者得睡,切莫驚覺,覺來即安。再一丸可除根。
大胡連丸 治經閉骨蒸。
胡黃連 銀柴胡 黃芩 當歸 白芍 茯苓 陳皮 熟地 知母各一兩 犀角二錢 人參 白朮 川芎 桔梗 甘草 地骨皮 半夏制 秦艽各八錢 黃蘗制 五味子各一兩半 黃芪炙,一兩二錢 牛黃三錢
右,蜜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茶清下。
萬應丸 治蟲證經閉腹痛。
檳榔五錢 大黃八兩 黑丑四兩 皂角十錠 苦楝根皮一斤
右將檳榔、大黃、黑丑為末,將皂角、苦楝根皮煎汁熬膏,為丸梧子大,先用沉香為衣,后用雷丸、木香為衣,每三丸,四更時沙糖水送下,善下諸蟲。
雄砂丸 治同上。
鶴虱 蕪荑 干漆 僵蠶各三錢 貫眾 酸石榴皮各五錢 朱砂研 雄黃研 雷丸 甘遂各一錢半
右為末。米粉煮糊為丸麻子大,每十丸,五更時粥飲下,善殺諸蟲。一方加麝香少許,尤妙。
五積散 治婦人經行,過食生冷,或外被冷濕,瘀血凝結。
半夏二分 白芷 川芎 芍藥 甘草 茯苓 當歸 肉桂各三分 桔梗一分半 枳殼五分 陳皮 麻黃各六分 厚樸 干姜各四分 蒼朮七分半
右,姜蔥水煎服。
紫葳散 治婦人月水不行,發熱腹脹。
紫葳 肉桂 赤芍藥 延胡索 白芷 當歸 牡丹皮 劉寄奴各等分 紅花少許
右,酒一鍾,水二鍾,煎服。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八十三
婦人經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