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 崇禎實錄
  • 佚名
  • 4599字
  • 2015-11-20 19:26:43

懷宗端皇帝(十一)

崇禎十一年春正月乙丑朔,上以任丘、清苑、淶水、遷安、大城、定興、通州各官貪縱不法,命逮入;蓋內詗得也。因責撫、按不先劾溺職;且言近畿如此,遠地可知。命部院申飭。

丙寅,大學士王士俊罷。

戊辰,吏科給事中陳啟新奏:去年順天解元馬之驪文體荒謬;主考黃景昉劾吏科無衡文之權,啟新非知文之士,擅肆譏評,殊屬厚顏。上竟停馬之驪會試。

總督盧象升上言:『剿賊需兵,用兵需餉;此恒理也。乃今日兵少而寇多、兵饑而寇飽、兵勞而寇佚,日復一日,愈剿愈繁,生靈涂炭已甚。事至此,不得不用權宜矣。臣有阻寇、疑寇、亂寇之法:一、立寨團、筑濠塹以阻寇;一、挑鄉勇、設游兵以疑寇;一、收資糧、斂頭畜以饑寇』。上是之。

安慶生蔣臣奏:閣臣孔貞運會試錄文,沮抑薦舉;因著「皇明薦舉考」,皆采集「寶訓」諸書。通政使張紹先因言「薦舉考」事系陳言,并取以聞。閣臣惡之,構于上,言稱以祖訓為陳言,大不敬;命議紹先等罪。

日講官吳偉業奏:『首輔張至發黨附溫體仁,新猷方始,故轍猶存;乞申諭改圖,以收后效』。

己巳,諭史館四人值召對記注,仍于閣臣閱進。

辛未,享太廟。

壬申,光澤、鉛山間有棋山妖人假燒香聚黨謀逆;丙子夜,圍鉛山城。分守湖東道林日瑞預聞為備,次日擊敗之,搗棋山,破散其黨。

甲戌,召林欲楫為禮部尚書。

戊寅,工科給事中傅元初請開福建海禁,通市佐餉;命部議行之。

壬午,皇太子冠——明日,御殿受賀。

戊子,裁南京冗員八十九員。

癸巳,蠲漢中逋租,仍賑之。

諭:『歷法仍遵「會典」,行「大統歷」。如交食、經緯、晦朔望,許張守登等旁考推測』。

二月乙未朔,吏部尚書田唯嘉以保舉,試授知州五人、知縣二十一人、州同知三人、判官五人、縣丞主簿各七人。

寇陷瀘溪縣。

辛丑,皇太子出閣,就講文華殿。

癸卯,巡按河南御史張任學改都督僉事總兵官,鎮守湖南。任學欲薦故丹徒知縣張放,因極詆諸總兵不足恃;盛稱文吏有奇才,可御寇。上竟命任學官總兵,一時異之。

下刑部尚書鄭三俊于獄。初,寶源局鑄錢,穴墻構奸;又有隱屯豆七千余石者:事下刑部,如律抵罪。上以為輕,屢履如故;并逮郎中熊經、主事駱方璽、王家錄訊之。

丙午,御經筵畢,召詹事府、翰林院諸臣顧錫疇等二十余人,問「保舉、考選,孰為得人」?少詹事黃道周言:『樹人如樹木,須養數十年,始堪任用。近來人才遠不及古;況摧殘之后,必須深加培養』。既復班,又詢之;對曰:『立朝之才,本乎心術;治邊之才,存乎形勢。先年督府未講形勢要害,事既不效,輒謂兵餉不足;其實新、舊餉約千二百萬,可養四十萬之師。今寧、錦三協兵僅十六萬,似不煩別求供之用也』。庶子黃景昉請宥鄭三俊,上曰:『三俊蒙徇,雖清何濟』!又命諸臣各陳所見,上曰:『言須可行。如故講官姚希孟等竟欲折漕一年,事豈可行』!楊廷麟奏言:『自溫體仁薦唐世濟、王應熊薦王繼章,二臣皆敗,薦者無恙。連坐之法,先不行于大臣;而欲收保舉之效,得乎』?上色動,默然久之;命諸臣出,宴午門之廡。

南京應天府丞徐石麒入賀,上言『鄭三俊昔事神祖,歷著勞勩。迨事皇上,十年矣。一生風力,屢挫奸佞;四壁蕭然,素標清骨。今為司寇,炊煙不繼。下理之日,奸胥弊役酌酒相賀;廉介之風,尚可想見。雖一時膠守成例,往復移會,似屬推諉,罪誠有之。至于朋謀欺罔,臣敢剖心代明,以祈皇上始終保全。當三俊考滿,人皆以得進勳階為榮;獨乞身再三,不蒙俞允。向令皇上俯從其請,賜之骸骨,豈不為熙朝優老盛事乎!而忽釀骫法之罪,三俊之辱,亦朝廷之辱也。失出,臣子小過;好生,人主大德。今皇上以「輕擬」之過深督三俊,將來必承順風旨以鍛鏈為能事,而反負皇上慎獄之本意矣』。庚戌,上御門,召諸臣申飭。釋三俊于獄,令其回籍;雖諸臣互救,上亦知其清節也。

山西代州知州郭正中奏:先臣吳與弼、陳真晟、蔡清、羅洪先、羅汝芳,宜從祀孔子廟庭;報聞。

諭兵部開采山西、陜西、河南山礦;以部覆不便而止。

李自成初奔蜀,孑身入楚依張獻忠,不許;至竹溪,獻忠謀殺之,遁去。

西安大風霾。

三月丙寅,插漢部目赤食等六十騎薄張家口講賞。明日,又二百騎脅索;參將姜名武乞備之。

丁卯,大同大雪。

戊辰,清兵攻宣府羊房膳。

甲戌,晉江諸生蔡鼎奏言:『臣嘗西游宣、云,見宣府之右衛膳房柴溝平野,低垣夷曠,殆數百里;云中之鎮邊守口,坦迤亦然:是宣、云之有可慮也。云中頻年饑荒,士馬艱食,較宣尤甚。巢丕昌、孔有德之徒奸謀相引,豈可不早杜耶!所入果在宣府,則所中必及真定、保定;以向所未及,其掠必厚。龍門、紫荊綢繆,正在此時。凡關內郡縣,最沖、次沖皆宜增險設旅,擇吏申法;關外諸堡,或并、或棄、或增、或減,亦當早定,以重邊防』。通政司格之,不上。

四川寇走階、文間,總督孫傳庭令總兵曹變蛟截剿,自趨鄠縣策應。工科給事中吳宇英劾其縱寇入蜀,不問。

戊寅,大學士賀逢圣致仕。

逮巡撫四川右僉都御史王維章、總兵侯良柱。初,陜西寇破寧羗,趨廣元、白水,犯龍安府,出錦州,直犯成都,大殺掠;仍出階、徽,向陜西屯襲。

乙酉,司經局正字黃應恩削籍。應恩交通中外,出入中官門。舊制:詞臣于中書,特從吏囗積資至九卿,不得鈞禮。張至發外入,廢掌故;應恩挾中官重,心益驕。翰林院簡討楊嗣聰與語不合,即具奏,又移書至發責數之;至發陰右應恩。而應恩撰故總督楊鶴「贈誥文」呈,失注職名;上怒其違玩。大理寺副曹荃又劾應恩通賄,并劾至發;遂下應恩獄,論死。

吏部尚書田唯嘉免——兵科給事中凌義渠劾其貪黷也。

丁亥,總督川、湖、云、廣、貴州軍務少師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朱燮元卒。燮元,浙江山陰人,萬歷壬辰進士。嘗知蘇州,有惠政。奢寅叛,是時燮元為四川布政使,力守成都,進巡撫;卒平其亂,進總督。明敏有器度,善用人。黔、蜀多故,所向成功;安位納土,西南賴之。年七十三。予祭葬,贈太師,世錦衣衛指揮使。

癸巳,兵科張縉彥奏言:『臣任清澗知縣,于兵情、賊勢,親見有素。蓋賊之得勢在流,而賊之失勢在止;賊之長技在分,而賊之窮技在合;賊之乘時在夏、秋,而賊之失時在冬、春。昔大賊王嘉胤破河曲,據其城;曹文詔等奪門砍殺,而嘉胤殲。李老柴破中部,據其城;巡撫練國事督兵攻圍,而老柴擒。神一元破寧塞,據其城;左光先、費邑宰等與戰,而一元死。譚雄破安塞,據其城;王承恩、李卑等攻圍,而譚雄誅:此皆守而不去之賊,故速死也。過天星、老〈犭回〉〈犭回〉、混十萬等所破城邑亡算,或本日即出,或一、二日即出;官兵未至,早已奔逸:此皆流而不居之賊,故緩死也。賊入晉、豫以來,分頭成伙;在秦西安、延慶、鞏平、漢興、商雒既無處不被賊,而汝、雒、開、歸、黃、潁、亳以及江北又無處不被賊。豈賊真有數十百萬?蓋分股以披其黨牽掣我兵,故見多也。若可天飛之賊,合于鐵角城則盡殲;不粘泥之賊,合于西川亦盡滅。即前總督陳奇瑜驅天下之賊盡合漢中出棧道關,正可一鼓而滅;乃以招安致敗,不可復收。古人以八日而平賊數萬者,利其合也。夏、秋之間,芻糧盡在場圃,足供士馬之資;冬、春非破城攻堡,不能得食,官兵促之則尤易。故時有利、不利也。今若殺賊,唯在亂其所長而使之短,破其所得而使之失;直截以攻之,分番兩軍,一追、一駐,賊當之必破矣。賊黨雖眾,大都觀望;其先倡者不過一、二枝。故盡一股則論賞,不必事平匯敘;縱一股則論罰,不許報級塞責。賊不望風而靡,未之有也』。上是之。

是月,新鄉雨黑水。

是春,熒惑在火,徘徊氐、房。

夏四月丙申,奪總督洪承疇爵,仍侍郎;總兵左光先、曹變蛟并奪五級:限五月盡賊。

戊戌,新廠災,斃七百余人。

先是,總理熊文燦專主撫,盜張獻忠佯許之,文燦請貸其罪,安置保康山中;報可。獻忠求襄陽一郡以屯其軍,文燦議餉二萬人,獻忠乞餉十萬人;遷延未就。是月辛丑(原文誤辛未),降于榖城,文燦受之。工科給事中沈胤培疏爭之,不得。于是諸賊益輕王師,蔓不可制。

甲辰,以劉之鳳為刑部尚書。

乙巳,御經筵畢,召六部諸臣。楊嗣昌述孟子「善戰者服上刑」語,蓋欲款塞,借之窺上指。上曰:『此昔賢為列國兵爭,奈何欲出漢人下策!今后勿復爾爾』;又言湖廣巡撫余應桂任將之失。嗣昌等上章引罪。

戊申,兵科都給事中姚思孝奏言:『開市撫賞,目前一大機也。但不即輕給,稍示鄭重。彼遂其欲,吾亦濟其事;何損威失體之憂』!楊嗣昌覆奏:『先朝封貢、撫賞,名甚尊、體甚正;今又一時也。暫退,正我成事之會。密詢邊臣,各出所長,臣何敢偏執以防大計』!

大學士張至發罷、孔貞運致仕。

己酉丑刻,熒惑逆行尾八度,掩于月。自春至秋,熒惑守尾百五十余日,始退。上諭禮部:『火星違度,朕先素服減膳。其諸臣各引罪修省』。

辛酉,上御中左門,召考選諸臣,五人為班遞進,問足食計。知縣曾就義曰:『百姓之困,皆由吏之不廉;使守令俱廉,即稍從加派以濟軍需,未為不可』。上拔第一。

五月癸亥朔,總督盧象升乞守制;總督大同山西等處御馬監太監陳貴奏留,從之。

兵科給事中錢增劾楊嗣昌主款非是;嗣昌引罪。

丙寅,以商周祚為吏部尚書。

己巳,浙江提學僉事劉鱗長言七事:曰尊圣道、曰恤靖難諸臣、曰定禮制(出繼子為本生父母喪服:小祥內服斬衰,稱降制;小祥外如伯叔服,稱心制)、曰射禮、曰訪逸才、曰清庠序、曰重教職;禮部議之。

楊嗣昌奏言:『臣聞月食五星,古來變異,史不絕書。然亦觀其時政事相感,災祥之應,不一其致。昔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月食火星,明年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唐憲宗元和元年月食熒惑,其年田興以魏博來降;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月掩熒惑,明年興師滅北漢,遂征契丹,連年兵敗。今者月食火星,猶幸在尾內,則陰宮外當陰國,主上修德以召和、治內以感外,必有災而不害者矣』。丁丑,工科都給事中何楷上言:『火星四月二十六夜逆行至尾八度,為月所掩;今五月望日已退至尾初度,漸次入心。古人皆言:月變修刑』。又言:『禮虧,則罰見熒惑。誠欲措刑,莫如右禮;誠欲右禮,蓋先省刑。今爰書之煩極矣,部司議宥,止于重辟數人;而未結之案,先后累累,誰復過而問焉。「會典」熱審事例,有輕重囚犯急與問理及出獄聽候之令,今亦可仿而行之。楊嗣昌縷縷援引,出何典記?其言建武款塞者,欲借以伸市賞之說也;其言元和宣慰者,欲借以伸招撫之說也;其言太平興國連年兵敗者,欲借以伸不敢用兵之說也。附會誠巧,矯誣實甚!念皇上察之』。

癸酉,許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盧象升守制。

戊寅,遵化喜峰口雪三尺。

丙戌,始定高墻罪宗五年審例。又京師官民殊死以下,許保候即結。

六月癸巳,安民廠災,傷萬余人。武庫既空,發五千金賑恤。

召陳新甲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先是,有旨并推在籍守制;蓋楊嗣昌為新甲地也。

丁酉,湖廣道試御史林蘭友劾大學士張至發票擬屢誤,經畫無聞;并言『兵部尚書楊嗣昌主畫中樞,束手無策;惟求市賞,茍且僥幸:是豈皇上所以奪情意乎』!忤旨,謫外。

辛丑,召惠世揚為兵部右侍郎。

己酉,召吏部尚書商周祚等見于中極殿,諭以新維馮元飆巡撫陜西,元飆殊非巡撫才;余各問兵食計。戶部尚書程國祥言:『京師賃房月租及天下會館租,歲可得五十萬』。工部右侍郎蔡國用言:『崇文宣武街石除中道外,可培修外城』。識者笑之。

乙卯,以禮部侍郎傅冠、戶部尚書程國祥、兵部尚書楊嗣昌、工部右侍郎蔡國用俱為禮部尚書,禮部右侍郎方逢年、大理寺少卿范復粹俱除禮部左侍郎,并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嗣昌仍署兵部。

丙辰,以盧象升為兵部尚書;仍總督,候代。

是月,京師、山東、河南大旱,蝗。

清兵屯大青山議和,巡撫遼東方一藻奏聞,以我弱,引隆慶封俺答故事;兵部尚書楊嗣昌陰主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丹寨县| 云安县| 晋州市| 缙云县| 三门县| 武川县| 繁峙县| 栾城县| 蒙山县| 文成县| 嵊州市| 泰州市| 肥乡县| 东乡族自治县| 杭锦后旗| 娱乐| 老河口市| 武清区| 柘城县| 滦平县| 上饶市| 昭苏县| 黑河市| 长沙市| 寿宁县| 额济纳旗| 昌吉市| 三河市| 万盛区| 南丹县| 彭泽县| 福清市| 承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 赤水市| 阿克| 望江县| 霞浦县| 五莲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