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
- 20幾歲學點心理學
- 墨墨
- 7085字
- 2015-12-28 12:01:28
一些看上去很小的行動往往如骨牌中的第一塊牌一般,十分關鍵,假如你在關鍵的小事上做對了,往往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應。
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后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是多久,沒有人知道,也許是一剎那,也許是一個世紀,但它們的確是相關聯的。
什么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是一種長方形骨牌,它多是由塑料、木制或骨制的。在玩的時候把骨牌按一定間距排列成一行,這樣在碰倒第一塊骨牌時,其他骨牌就會發生連鎖反應,從而一一倒下。“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起源,還得從我國宋代說起。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發明了一種名為“骨牌”的游戲,這種骨牌游戲在宋高宗時傳到皇宮,之后便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大多是用牙骨制作的,所以骨牌又被稱為“牙牌”,民間稱它為“牌九”,這個叫法延至今日。
1849年8月,意大利傳教士多米諾把這種骨牌帶到了米蘭,他把骨牌作為禮物送給了自己的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骨牌,于是制造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且發明了很多種玩法。沒過多長時間,木制骨牌就流傳于意大利及整個歐洲,骨牌游戲自那時起就成為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項目。
后世的人為了感謝多米諾為他們帶來如此好玩的運動項目,就把這種骨牌的游戲命名為“多米諾骨牌”。到了19世紀,“多米諾骨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
在20世紀的最后幾分鐘內,北京頤方園體育健康城綜合館里,一項新的多米諾骨牌吉尼斯世界紀錄誕生了,中國、韓國和日本的62名學生成功地推倒340多萬張多米諾骨牌,打破了由荷蘭人所創的推倒297萬張的世界紀錄。從直播畫面中可以看出,骨牌一一倒下的場面很壯觀,在令人驚嘆之余,人們也被“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的能量所震撼了。
多米諾骨牌產生這種效應的原理是:骨牌豎起時,重心比較高,而在倒下時重心下降,在一張骨牌倒下的時候,會把自身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進而作用在第二張骨牌上;當這種動能轉移到第二張骨牌上時,第二張骨牌自身倒下的過程中產生的重力勢能轉化來的動能和第一張骨牌轉移過來的動能加在一起,再傳到第三張骨牌上……就這樣,每張骨牌倒下去的時候,所產生的動能都比前一張骨牌大,所以它們倒下的速度也就一張比一張快,也可以說,它們依次推倒的能量一張比一張強大。
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A·懷特海德曾經制作了一組13張的骨牌。第一張牌厚119毫米,長953毫米,寬476毫米,比小手的指甲還小。此后的每張牌都擴大15倍,之所以選用這些數據,是按照一張骨牌在倒下的時候可以推倒一張15倍體積的骨牌而計算出來的。第13張,也是最大的一張,厚76毫米,長61毫米,寬305毫米,這張骨牌和撲克牌的大小差不多,其厚度卻是撲克牌的20倍。
A·懷特海德把這套骨牌按合適的距離擺好,輕輕推倒第一張,最后一張很快就會倒下,而第13張骨牌倒下時所釋放出的能量比第一張骨牌倒下時釋放的能量要多出20多億倍,因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能量是以指數形式增長的,如果推倒第一張骨牌需要0024微焦,那么倒下時的最后一張骨牌所釋放的能量就能達到51焦。可見,“多米諾骨牌效應”所產生的力量確實是驚人的。還好,他沒有制作到32張骨牌,因為以這種方式計算下去,它可以達到415米,這將高出紐約帝國大廈2倍,假如真有人制作出這樣一套骨牌,摩天大廈會在彈指間轟然倒塌。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想,但根據“多米諾骨牌”的運動原理,人們研究出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即在一個相互關聯的體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既然說它是一種心理效應,當然不會只出現在運動項目中。生活中也經常會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只是人們沒有認真去分析它。
在中國古代,卑梁是楚國的邊境城邑,那里的女孩經常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女孩一起在邊境采桑葉,有時她們會一起玩游戲。有一天,吳國的女孩一不小心踩傷了卑梁女孩的腳。卑梁女孩回去后告訴了族人,于是卑梁人帶著受傷的女孩去責備吳國人。可是吳國女孩對此不僅沒有道歉,反而出言不遜。
卑梁人非常生氣,就把那個吳國女孩殺了,然后回到了卑梁。吳國人當然不會就此罷休,這家人去卑梁把卑梁女孩一家全部都殺死了。這件事驚動了卑梁的守邑大夫,他大怒道:“吳國怎么敢如此欺人,是不是想攻打我的城邑!”于是卑梁的守邑大夫發兵把當地吳國的老幼全部殺死。吳王夷昧得知此事后氣憤地派兵侵犯楚國的邊境。
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吳國公子光率領軍隊在雞父與楚國軍隊交戰,并且大獲全勝,俘虜了楚軍的主帥小帷子和潘子臣。之后他又繼續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
這場戰爭本始于在游戲過程中踩傷了腳,可是到最后卻演變成兩國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這其中的演變過程好像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每件事都一步步地推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便是典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后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是多久,沒有人知道,也許是一剎那,也許是一個世紀,但它們的確是相關聯的。比如在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駿馬沒有反應,再加一根稻草時,駿馬依然沒有感覺,這樣一直在馬身上加稻草,當最后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馬背上時,馬也會不堪重負地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中被稱為“稻草原理”;再比如頭上脫一根頭發,覺得很正常,再掉下一根,也不會在意,接著往下脫,依然不為此操心,當頭發一根根地掉下去,禿頭就出現了,這在哲學上被稱為“禿頭論證”。第一根稻草的出現或第一根頭發的脫掉,都是些微不足道的變化;當這種趨勢一再出現,還只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時,依然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當它達到某種程度,以幾何級數呈現出“量變”時,勢必會吸引外界的注意。這便是“多米諾骨牌效應”要告訴我們的:一個最小的力量所能引起的也許只是察覺不到的變化,但它最終所帶來的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類似于后面文章中提到的“蝴蝶效應”,可是它比“蝴蝶效應”更注重過程的發展和變化。
生活中骨牌的傳遞其實已經在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一場強權戰爭的開始,可能使整個民族招致滅頂之災;一日的荒廢,也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所以小心生活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讓事情朝好的方面發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做好每一件事的開頭,這樣才能一切順利。
小隱患可能毀掉你全部努力
2001年9月11日,幾乎是在一瞬間,紐約市110層高的世貿中心姊妹樓就轟然倒塌了。
從表面上看起來,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向大樓是造成這一驚世之災發生的直接原因,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美國建筑專家的評論說:“該大樓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合理,本來就難以應付較大的沖擊,特別是對隨之發生的大火,更是無能為力。”
據美國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土木工程教授薩納業透露,該世貿大樓的設計本身就存在著一些致命的問題。現在所設計的高層即使是遭遇到相同的襲擊,也完全能夠避免發生類似的悲劇。他還表示:“當時大火把被撞樓層的上下聯系隔斷了,而且令一部分地板開始垮塌,而這些地板都是深重、加固的水泥地板,它們一旦倒塌砸向下面一層時,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發生層層相砸的情況,最后讓整個大樓完全倒塌。”
還有一些專家也表示,他們仔細觀看了大樓倒塌的錄像,通過錄像的片段,他們確定飛機的沖撞確實對大樓產生了一定的破壞,可是之后燃起的大火才是造成世貿中心倒塌的最直接原因。科羅拉多一所大學的土木工程教授黑曼·布朗說:“當時,大火迅速燃起,讓整個大樓的鋼鐵支架很快熔化,導致整座大樓失去支撐,最后轟然倒塌。如果沒有這些烈火,就算飛機再猛烈一些撞向大樓,也不至于令其完全倒塌。可是那架飛機上裝著數量巨大的燃油,這些燃油引發的大火讓樓墻內的鋼筋熔化了。”布朗還說:“由這兩座大樓的設計來看,當時設計人員是考慮到耐沖擊的因素了,可是它卻對爆炸和大火顯得力不從心。假如飛機是撞在大樓的底層,那么消防人員可能有時間控制住火勢的蔓延,以阻止悲劇的進一步發展。但顯然,這些恐怖分子的襲擊事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就這樣,紐約世貿中心姊妹樓在1小時內被徹底摧毀了。
事情的發展往往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如果在開始時就忽略了微小的隱患,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正確及時的處理,那么接下來的事就很難做好。就像轟然倒塌的大樓一樣,假如設計者在設計之初考慮周全,想到它防火的功能,那么這座大樓即使被撞,也僅是部分受損,不會全部倒塌。
每個事故的發生幾乎都與考慮不周全有關,這些未考慮周全的問題就好像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被引發,這些看似微小的問題卻關系到最終的結果。
2003年8月15日,在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曾發生了一起大面積的停電事件。因為那次意外停電事件,對美國和加拿大的正常科研、陸路交通和航空、居民生活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雖然它并沒有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秩序的穩定,可是在當時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成為震驚世界的大新聞。據美國經濟學家估算,美國因為那次歷史上最大的停電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天高達300億美元。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其電力設備堪稱世界一流。我們可以把它的電網比喻成千里之堤,甚至可以說是銅墻鐵壁鑄成的長堤。可就是這樣一個世界一流的大電網,卻因為對預警跡象沒有足夠的重視,而引起電網陷入了大面積癱瘓的狀態中。
因為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而造成事故的事件不勝枚舉,這些被忽略掉的小事就如同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僅僅是因為人們的疏忽,就觸發了第一塊牌,進而引起大的災難或事故。
可以這么說,如果人們習慣于在開始的時候就把以后的事情考慮周全,做好足夠的準備再做一件事,那么世上會多很多成功的人。也許在我們忽略一個小隱患時,覺得它沒那么可怕,但可怕的是我們在這個錯誤的基礎上繼續做事,當錯誤和隱患開始累加時,就是一種災難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吸取“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教訓,做到防微杜漸,小心地走好每一步,只有以每一步都走好為基礎,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順利。
成敗就在一張牌
有一片村莊緊挨著黃河岸邊,當地人為了防止水患,筑起了長堤。有一天,一個人偶然發現長堤的螞蟻窩突然猛增了很多。這個人心想:這么多螞蟻窩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決定向村長報告,可是在半路上看到一位朋友正沖這邊走來。于是,他對這位朋友說了這一情況,這位朋友聽了他的話后,不以為然地說:這么堅固的長堤,幾只小小的螞蟻能把它怎么樣。于是便拉著這個人一起下地去干活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里的水暴漲。河水從螞蟻洞中滲出來,緊接著開始噴射,最后長堤被河水沖垮了,整個村莊被淹沒了。
這個故事與“多米諾骨牌效應”類似,生活和事業中遇到的各種“小問題”其實都可能是一個個小的“蟻穴”,極有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自2007年2月,美國抵押貸款風險漸漸浮出水面,到8月底的半年時間內,歐洲就為挽救次貸危機投入了644155億美元,再加上美國數千億的為此次危機注資,依然沒能阻止次貸危機的蔓延和惡化。次貸危機就像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一樣,把所有人卷入其中。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演變成席卷全美,最后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嘯”,因為這次危機,幾家知名銀行都倒閉了。
美國的次貸危機是怎樣形成的?它的經濟又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呢?次貸危機在開始的時候是一種金融創新,它是由房屋抵押公司給信用級別比較低或者沒有充分的收入證明的負債比較多的人貸款。以前美國銀行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對待,所以次級債的規模并不大,至1994年,其總量也只有350億美元。那么它是如何一直膨脹到15000億美金的呢?其主要原因是在2000年之后,美國網絡泡沫破碎,其經濟出現衰退,于是美聯儲使用貨幣政策鼓勵人們進行大規模投資。美國長期使用低利率政策鼓勵人們消費,當時,甚至連沒有收入的人都可以貸款。于是人們習慣了“貸款消費,寅吃卯糧”。而房價大幅度上漲讓很多人產生了錯覺——房價會一直上升,即使會因一些原因下跌,自己也能及時高價賣出房子,在償還貸款后還會賺不少錢。于是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開始貸款買房,致使次貸增多。
而投資銀行又把這些按揭的貸款重新組合打包,變成新的金融類產品,比如“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債務抵押債券”“按揭支持證券”等種類。這種以“次貸”為基礎的資產支持而衍生的證券被稱為“次級債券”。至此,一項看上去簡單的住房貸款慢慢演變成一條極其復雜難懂的金融交易鏈。次貸經過由它衍生的產品的規模被放大,其風險也慢慢被放大,并且擴散到整個金融系統中去。然而由于其經過一系列的包裝,這些產品在資本市場中十分受歡迎。一個次級債包含了公司、個人各種基金、商業銀行全部內容,在這么長的金融鏈上,沒人關心貸款和理財產品是怎么來的。
2004年,美國政府實行加息,聯邦儲備銀行利率由2001年的1%,經過17次上調后提升到53%,2006年,美國的房產就已經呈現出供大于求的狀態,房價持續下跌,這時,絕大多數房價已經低于未付抵押貸款的總量,于是次貸還款違約率呈上升趨勢,很多人甚至出現“斷供”現象。這場次級債風波引發了以下幾種反應:
(1)日元、瑞郎等套利交易砍倉。
(2)引發放貸機構收回房產。
(3)各國消費者信心受挫。
(4)非政府債券資信下降。
(5)套息交易恐慌性結利。
(6)通過杠桿放大百倍對沖基金。
(7)股市曾一度出現恐慌性拋售。
這場危機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在第一塊骨牌次貸被推倒后,所有的骨牌都開始陸續倒下了。于是這次次貸危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演變成金融危機并波及全球。
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引發一些大的問題。很多失敗都是因為小事,很多成功也都是因為一些小事,只看你這“第一塊牌”是什么,又是以哪種方式推倒它的。
一位4S店市場部經理說:“當車銷量好時,總經理很難想起市場部,一旦車市轉淡或是出了什么問題,就需要市場部來做些工作了。在市場淡的時候,往往是最能體現出一個人能力的時候,因為這時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很多時候,恰恰是昨天‘熱’造成了今天的‘冷’。因為熱的時候只顧銷售,顧不上其他。而我們的理念不同:我賣給客戶一輛車,不是要賺1萬元,而是要賺10萬元,因為這位客戶不管是介紹別人,還是自己需要,都要在這里再買9輛車。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口碑,每賣出一部車,都讓客戶滿意,讓他成為你的老客戶,他也會介紹一些新客戶來你這兒買車。借助維系老客戶和提升服務質量其實是一個成功的‘杠桿’,你付出的遠比自己開發一個新客戶容易得多,而且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做法經得住市場考驗。”
一些看上去很小的行動往往如骨牌中的第一塊牌一般,十分關鍵,假如你在關鍵的小事上做對了,往往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應。
測試:你對別人具有影響力嗎?
迅速且誠實地回答下面的問題,你會知道你對他人的影響力如何。
1你在某領域中是否是一位專家?
A是。(5分)
B否。(1分)
2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有修養?
A是。(5分)
B一般。(3分)
C否。(1分)
3如果你經營一家運動器材商店,有人要買一根棒球棍,還有人要買獨木舟,你會先賣哪一個?
A先賣棒球棍,因為它便宜,這是出于對購買者的情緒考慮的。(1分)
B先賣獨木舟,因為生意做成了,利潤也大。(5分)
4你是不是認為自己能應付許多場合?
A是。(5分)
B有些場合可以。(3分)
C否。(1分)
5你的身高是:
A17米以下。(1分)
B17~18米。(3分)
C18~19米。(5分)
D超過了19米。(2分)
6你喜歡下面哪種陳述?
A我的語法知識不是很好。(1分)
B我的口才不錯。(5分)
7你認為“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并不需要別人看好你,重要的是他們敬畏你。”這種論述正確與否?
A對。(1分)
B錯。(5分)
8你怎么評價自己的魅力?
A很出眾。(3分)
B出眾。(3分)
C普通。(5分)
D差。(2分)
E很差。(1分)
9你通常喜歡什么樣式的衣服?
A讓人看一眼不能忘的奇裝異服。(1分)
B時髦。(4分)
C傳統類的。(5分)
D歐美款式。(3分)
E休閑的,不愛穿套裝。(3分)
F湊合就行。(2分)
G便宜的。(1分)
10你是否在意別人怎么看待你?
A非常在意。(1分)
B有些在意。(2分)
C稍微一點。(3分)
D很少在意。(4分)
E不在意。(5分)
11你喜歡喜劇情節嗎?
A喜歡。(1分)
B還可以。(2分)
C不喜歡。(5分)
12“只要目的正當,就不擇手段”的做法你覺得如何?
A同意。(5分)
B有的時候對。(4分)
C不同意。(1分)
13你接受下面哪種陳述?
A言行一致很重要。(1分)
B不必過分強調言行一致。(5分)
14“給的東西,人們往往不珍惜,只有經過奮斗得來不易的東西,人們才會珍惜。”對這種觀點你怎么看。
A同意。(5分)
B不同意。(1分)
15你喜歡贊揚別人嗎?
A是。(5分)
B否。(1分)
16在和別人討價還價時,你喜歡使用哪種策略?
A要求遠遠高于自己所希望得到的。(5分)
B要求比希望的高一些,這樣買賣雙方都有余地。(3分)
C我不愛討價還價,所以省略協商過程,馬上說出自己的希望。(1分)
17下面的做法你更傾向哪種?
A不愿解釋理由。(1分)
B當要某人做事時,會說明這樣做的理由。(5分)
測試分析
把答案相對的分數加起來,就是你的總分。
17~30分:你不僅不會影響別人,而且很容易受人影響,往往是別人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即使你不愿意那么做。你應該學會如何說“不”。
31~40分:你對周圍的人沒有太大的影響力,或許你喜歡保持一種低微的姿態,不喜歡對他人施加影響。
40~58分:你可能具備比你意識到的更多的影響力,很多人都被你所影響。
59~72分:你具有權威人士的氣質,在你的專業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力。可是當你走入一個不舒適或不熟悉的環境時,你的影響力會有所下降。
73~85分:你是一位具有足夠影響力的人,是理所當然的權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