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要賺錢、要發(fā)展,必須用得力的人。你身為企業(yè)員工,你知道老板對你的期望嗎?你應該很棒,不但能夠獨當一面地完成工作,而且還能開拓進取,突破創(chuàng)新,并與團隊中的其他人團結(jié)合作,共同把公司的業(yè)績推向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為此,你必須是竭盡忠誠的,勤奮敬業(yè)的,不斷進取的,激情滿懷的,值得信賴的,你應該很棒,應該努力成為企業(yè)急需的頂梁柱。
一、敢跟老板綁在一輛戰(zhàn)車上
一般不管老板對你怎樣,或者你對老板怎樣,你和老板都是綁在一輛戰(zhàn)車上的利益共同體,你和老板和企業(yè)是同舟共濟的關(guān)系。
一只船在海上航行,船艙里藏著一只老鼠。老鼠整天偷吃船夫的糧食,咬壞船夫的衣物。船夫恨透了這只老鼠,一直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里去。
老鼠有老鼠的辦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領,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里去,還要把船夫的糧食也搬到洞里藏起來。
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只老鼠沒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僅毀了船,而且也毀了自己。
應以這個寓言來警惕自己:載著自己生存的是企業(yè)這條船,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只能去維護它。
危害企業(yè)時,你自己的心理會受到來自于心靈的折磨,另外,你的行動也會危及到自己的利益。
不管老板對你怎樣,或者你對老板怎樣,你和老板都是綁在一輛戰(zhàn)車上的利益共同體,你和老板和企業(yè)是同舟共濟的關(guān)系。
在一項對世界著名企業(yè)家的調(diào)查中,當問到“您認為員工應具備的品質(zhì)是什么”時,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忠誠”。
如果你能忠誠地對待工作,就能贏得老板的信賴,從而給你以晉升的機會,并委以重任,這樣一步一步前進的過程也是你與企業(yè)一榮俱榮的過程,你也因此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爭取到了成功的砝碼。
忠誠于公司、忠誠于老板,實際上就是忠誠于自己。忠誠不同于阿諛奉承,忠誠也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它不僅要經(jīng)受考驗,而且還表現(xiàn)在你的行動上。
一個不忠誠的員工即使才華橫溢也不會成功,因為他無法得到老板的信任,無論是誰都不喜歡這樣的人。而這同時也表明:忠于公司、老板,也就是忠于自己,背叛公司、老板,也就是背叛自己,最終走向人格的詆毀和事業(yè)的失敗。
作為一名員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為公司爭取利益,而不是為你自己爭利益。只有公司“發(fā)達”了,你才會跟著“發(fā)達”,萬萬不可越位。當公司與你個人在利益上發(fā)生沖突時,記住:公司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現(xiàn)實中,有掌管著自己企業(yè)商業(yè)秘密的員工,因利欲的驅(qū)使而向?qū)κ制髽I(yè)泄密,導致自己企業(yè)瀕臨倒閉的例子。
這種隱性的不忠誠,這種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的做法可以說是職場的定時炸彈。一個有職業(yè)道德的人,心里要有一條準則:絕不選擇靈魂的墮落和良心的背叛。
很多公司不惜代價對員工進行培訓,但是當員工們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后,經(jīng)常是不打一聲招呼就跳槽而去,這樣的人對公司是缺乏忠誠的。缺乏忠誠度,頻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損害的是企業(yè),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上看,對員工傷害更深,無論是個人資源的積累,還是所養(yǎng)成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習慣,都會使跳槽者的價值有所降低。更重要的一點是,他難以取得老板的信任。
作為一名員工,最好不要隨便跳槽。在一個人的職場生涯中,換工作畢竟是一件大事,它是檢驗一個人忠誠度的根據(jù)。最好不要動不動就想以跳槽來改變自己的境遇,你可以在崗位上勤懇工作,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積極進取,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接近成功。如果你一年之內(nèi)連續(xù)換了好幾份工作,老板就會想:“這人的忠誠度恐怕有問題……”那你日后的麻煩可就大了。
對公司來說,忠誠會使公司的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還能增強公司的凝聚力,使公司更具競爭力,能讓公司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更好地立足。對于員工來說,忠誠能使你更快地與公司融為一體,促進你在職業(yè)上的成功。
二、忠誠會使你的價值取得相乘的效果
我們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種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每一個企業(yè)企求的最理想的人才。
對企業(yè)不忠誠,對老板不忠誠,你即便有再大的才能,也保證不了你會為老板帶來收益,既然如此,老板不會因失去你而嘆惜,因為忠誠才是獲得老板珍惜的先決條件之一。
那些忠誠于老板、忠誠于企業(yè)的員工,都是努力工作的員工。他的忠誠會讓他達到一般人想像不到的高度。
毫無疑問,大多數(shù)年輕人對自己的雇主都懷有一定程度的忠誠之心,至少對于他們現(xiàn)在所從事的工作是這樣的。但這樣的忠誠程度在許多情況下是不夠的。
在對雇主的忠誠方面,我們除了應該做好分內(nèi)的事情之外,還應該具有對雇主事業(yè)興旺和成功的熱切期待和恒久關(guān)注,不管雇主在不在場,都要像對待自己的東西一樣照看好雇主的設備和財產(chǎn),把雇主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樣精心運籌、精心料理。一些員工有這樣的傾向,那就是如果老板把所賺的利潤都給他一個人的話,他將比平時更加勤奮、謹慎、節(jié)儉和專心,他們心甘情愿地做出各種物超所值的付出。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他們之所以達不到想像中的那種成功,就因為他們的觀念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劣性使然。他們可能永遠都是些沒出息的家伙。
很多人,如果你說他對雇主的忠誠不足,他會這樣辯解:“忠誠有什么用呢?我又能得到什么好處?”忠誠并不是為了增加回報的砝碼,如果是這樣,就不是忠誠,而是交換。我們應該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種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每一個企業(yè)企求的最理想的人才。人們寧愿信任一個雖然能力差一些卻足夠忠誠敬業(yè)的人,而不愿重用一個朝秦暮楚、視忠誠為游戲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如果你是老板,你肯定也會這樣做的。
很多員工干活的時候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從來不愿多做一點兒工作,但到了玩樂的時候卻是興致萬丈,遇到困難的時候縮頭縮腦,領工資的時候爭先恐后。如果有時候需要他多付出一點勞動,但卻可以為老板節(jié)省許多開支時,他是絕對不會做的,這些人最好讀一下有關(guān)一個有著忠誠和奉獻精神的仆人的故事。
一位馬耳他王子在路過一間公寓時看到他的一個仆人正緊緊地抱著主人的一雙拖鞋睡覺,他上去試圖把那雙拖鞋拽出來,卻把仆人驚醒了。這件事給這位王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立即得出結(jié)論:對小事都如此小心的人一定很忠誠,可以委以重任,所以他便把那個仆人升為自己的貼身侍衛(wèi),結(jié)果證明這位王子的判斷是正確的。那個年輕人很快升到了事務處,又一步一步當上了馬耳他的軍隊司令,最后他的美名傳遍了整個西印度群島地區(qū)。
不要指望有任何不須付出的回報,忠誠是一條雙行道,付出一磅忠誠,你將收獲雙倍的回報。巴頓將軍的回憶錄里說他于1943年7月18日從西西里發(fā)出的一封信里,讀到這樣一段話:“不久前的某一天,威廉·達比上校被提升為一個團的團長,級別提升了一級,但他拒絕接受,因為他愿意與他訓練出來的士兵呆在一起。同一天,艾伯特·魏德邁將軍請示降為上校,為的是能夠去指揮一個團。我認為這兩種行動都很棒。”威廉上校為了忠誠于自己的下屬而甘愿放棄晉升的機會,他的下屬必將對他更加忠誠。但前提是,他的那些部下首先是對他忠誠的。一個不忠誠的下屬永遠不會有遇到這樣的上司的幸運。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誠于老板、忠誠于企業(yè)的員工,都很努力工作。在本職工作之外,他們還積極地為公司獻計獻策,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危難時刻,這種忠誠會顯現(xiàn)出它更大的價值。
三、把忠誠做足,才是真正的忠誠
忠誠并不是從一而忠,而是一種職業(yè)的責任感。不是對某個公司或者某個人的忠誠,而是一種職業(yè)的忠誠,是承擔某一責任或者從事某一職業(yè)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敬業(yè)精神。
健全的品格使你不會為自己的聲譽擔憂。正如托馬斯·杰斐遜所說:成功之人就是敢做敢當?shù)娜恕H绻阌芍韵嘈抛约旱钠犯瘢_定自己是個忠實可信、和善、謹慎的人,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出非凡的勇氣,而無懼他人對你的看法。
忠誠是一種特質(zhì),能帶來自我滿足、自我尊重,是一天24小時都伴隨我們的精神力量。人既可以充分控制和掌握無形的自我,引導我們獲得榮譽、名聲及財富,也可以將我們放逐到失敗的悲慘境地。
忠誠和努力是融為一體的。忠誠是生命的潤滑劑。忠誠的人沒有苦惱,也不會因情緒的波動而困惑。他堅守著生命的航船,即使船就要沉沒,也會像英雄一樣,在歌聲中隨著桅桿頂上的旗幟一起沉沒。
忠誠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忠實于自己的公司,忠實于自己的老板,與同事們同舟共濟、共赴艱難,將獲得一種集體的力量,人生就會變得更加飽滿,事業(yè)就會變得更有成就感,工作就會成為一種人生享受。相反,那些表里不一、言而無信之人,整天陷入爾虞我詐的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中,在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玩弄各種權(quán)術(shù)和陰謀,即使一時得以提升,取得一點成就,但終究不是一種理想的人生和令人愉悅的事業(yè),最終受到損害的還是自己。
對于老板來說,普通員工需要有責任心,中層員工不但要有責任心還要有上進心,而對于高層人士來說最重要的是對公司價值觀的認同,要有和公司一同發(fā)展的事業(yè)心,因此,越往高處走,對忠誠度的需求就越高;相應的,你的忠誠度越高,就越有可能獲得提升。忠誠是需要付出各種各樣的代價的,如果你付出的忠誠是計價的,是看著回報來施加的,那么你的忠誠就是有限的,吝嗇的,經(jīng)不起挫折和考驗的,抑或說是一種摻了水的忠誠,勢利眼的忠誠,每一個老板都見識過這種忠誠,因而也不會為這種淺薄的忠誠所打動。
忠誠不是憑口說的,需要經(jīng)受考驗。你忠于公司嗎?忠于老板嗎?如何能證明你是忠誠的呢?所謂患難見真情,忠誠也是如此。企業(yè)面臨危機之際,正是檢驗員工忠誠度之時。但是,畢竟一個企業(yè)不可能總處在危機中,發(fā)展時期又如何來考驗員工的忠誠度呢?于是,老板們就會想出一些辦法來制造危機,來“折騰”員工。
查理到某大公司應聘部門經(jīng)理,老板提出要有一個考察期。但沒想到上班后被安排到基層商店去站柜臺,做銷售代表的工作。一開始查理無法接受,但還是耐著性子堅持了三個月。后來,他認識到,自己對這個行業(yè)不熟悉,對這個公司也不十分了解,的確需要從基層工作學起,才可能全面了解公司,熟悉業(yè)務,何況自己拿的還是部門經(jīng)理的工資呢。
雖然實際情況與自己最初的預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查理懂得這是老板對自己的一種考驗。他堅持下來了,三個月以后他全面承擔部門的職責,并且充分利用三個月最基層的工作經(jīng)驗,帶領團隊取得了良好的業(yè)績。半年后,公司經(jīng)理調(diào)走了,他得以提升;一年以后,公司總裁另有任命,他被提升為總裁。在談起往事時,他頗有感慨地說:“當時忍辱負重地工作,心中有很多怨言。但是我知道老板是在考驗我的忠誠度,于是堅持了下來,最終贏得了老板的信任。”一切商業(yè)經(jīng)營活動,老板承擔的風險是最大的。企業(yè)破產(chǎn)了,老板可能要跳樓,員工則可以轉(zhuǎn)換門庭。因此,許多老板常常反復折騰員工的忠誠度,為公司出現(xiàn)危機時做好充分準備。因為他相信忠誠是考驗出來的,不是嘴上說的。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你的老板不斷折騰你,也許正是器重你的信號,他正在考驗你的忠誠度,以便為其重用。
無論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施與,還是接受老板的折騰,忠誠都是一種情感和行為的付出。當你開始付出時,你將很快會得到收獲。有一則古老的傳說,講述一位口渴難耐的旅行者來到沙漠中的一口井前。井壁上貼有一張便條,向路人說明附近埋了一個水甕,可以用來引水。便條上寫著:收受之前先付出。于是,擺在旅行者面前的有兩種選擇:喝掉甕里的水,還是用少量儲存的水汲引更多冰涼而純凈之水。
收受之前先給予,你不能期望先獲得豐厚的報酬,然后才決定是否給予回報。正如牧師法蘭克·格蘭先生曾經(jīng)說過的:“如果你忠實于他人,有可能會受到欺騙,但是如果你忠誠不足,就會活得十分痛苦。”人世復雜,瞬息萬變,思想深植于心靈,每個人對于人生的理解千差萬別。人們常常會認為,坦誠之人窮困潦倒,虛偽之人卻功成名就。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見解,往往是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誠實的人可能具有他人所沒有的美德,誠實的人也可能有別人所沒有的陋習。誠實的人因為美德而有豐富的回報,同時也必須接受陋習給自己帶來的懲罰,不誠實的人同樣也承受著自己的痛苦與快樂。
人們往往因為虛榮心,就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因美德而遭受苦難。一個人只有擯棄思想的雜念,蕩滌心靈的污點,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遭受的苦難;實際上是上蒼對美德的考驗,而非對惡行的報應。
請記住:每次當你為他人加倍付出一分,他就因此而對你承擔一份義務。你真誠地對待你的老板,相信他也會真誠地對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