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年齡差異:刺激不同群體的需求(2)
- 零售業92個創意促銷方案
- 李智微
- 3582字
- 2015-08-17 14:57:36
“365天生日布熊巧克力”還頻頻在網上亮相,因為有許多人將自己獲得的小布熊拍成數碼相片以后在網上公開,一些小布熊“粉絲”還將自己的個人網站同“明治制果公司”的網站建立鏈接。這家公司網站的月訪問量為300萬人次左右,其中有四分之一是通過個人網站鏈接進入的。書店里甚至還出現了匯集365種小布熊的照片、姓名和生日等資料的小冊子。
“明治制果公司”成功之處在于抓住了少女喜愛布娃娃、愛幻想、喜歡溫馨浪漫的心理,而為巧克力的消費主力制造出一種擬人化的溫馨的童話世界。讓她們成為小布熊“粉絲”的同時,也成為巧克力的“粉絲”。因此了解少女的消費心理,是少女消費品銷售成功的關鍵。
《COCO少女服飾》是位居臺灣服飾雜志排行冠軍《COCOdarb哈衣族》的中文簡體版。容量大、信息多、報導服飾文化的前線流行情報,并附有穿衣秘笈、新款發式、超人氣流行包包、腕表等。是國內服裝設計師、服裝精品店、發廊業主的必備參考書,更是大陸女孩扮靚、扮酷的絕佳“寶典”。1999年,由廣西少女服飾雜志社編輯出版的《COCO少女服飾》一經進入期刊市場,即在期待已久的青春靚女中掀起一場不小的騷動和震撼,發行量、影響力飚升之快完全出乎業內外人士的意料,她所具備的全面和專業,迅速奠定了其指導中國女孩兒跟隨時尚潮流的權威地位。《COCO少女服飾》秉持塑造內外兼具的美麗的初衷,以其最前衛的服飾文化,高品位的衣飾搭配技巧,創意出充滿青春、洋溢朝氣、充盈生機、透示靚麗的世界。在COCO營造的氛圍里,女孩兒們認識自己,扮美自己,并把人類愛美、創造美的情懷化為自我素養,進而轉化成一種美的服飾文化推動力。
那么,是什么使《COCO少女服飾》成為時尚期刊中又一非凡奪目的亮點呢?是16-25歲,一個獨特而極具商業價值的少女群體。她們富于幻想、樂于接受、敢于嘗試、易于沖動的消費心理,優越的生活條件、毫無負擔的生活方式,以及無限美好的青春資本,造就了她們愛美、追求美而不惜代價的心理特征。《COCO少女服飾》時尚、前衛,洋溢著青春朝氣的設計正是愛美少女們的最愛。
2006年8月,一個高舉“少女健康專家”大旗,名為可娃衣的少女內衣品牌剛一上市,在網絡上就引起了關注討論,信息鋪天蓋地,可娃衣品牌迅速竄紅“少女內衣”市場。一直以來,少女內衣游離于成人內衣的邊緣,沒有具體市場定位。可娃衣品牌用“最適合發育期少女的健康內衣”的營銷理念,打開少女心扉,快速成為少女和少女母親的追寵。可娃衣唱著“健康少女,美麗未來”的主打歌,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眼球。
越來越多的品牌用人性化的概念,感動、影響著消費者。他們抓住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和消費心理,緊跟受眾最關注的信息強檔推出產品,使消費對象為之瘋狂。全國有一億以上的少女,無論是巧克力、少女雜志,少女內衣還是其它針對少女消費群的產品,只要能抓住少女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就能獲得廣闊的市場。
方案4 準確定位——挖掘巨大的青年消費潛力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消費主義文化借助商品、廣告、媒體正向全世界滲透,當今我國也已經出現了消費主義文化。今天年輕人的支出主要用于吃喝玩樂,他們受消費主義文化觀念的影響是較為明顯的。在某些一線的大城市也出現了“負翁”、“FLY一族”、“月光族”等族群名稱。青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群體。這不僅因為青年人數眾多,而且更由于青年的消費需求廣泛。如青年人的社交活動頻繁,與異性交往較多,對能夠滿足社交需要的消費品有旺盛的需求,如時裝、化妝品、音響、電腦、電影、體育比賽、文藝小說、旅游及各種休閑物品等。從滿足低層次的生理需要的產品,到滿足較高層次的心理、精神和文化需要的產品,可以說,青年對消費品的需求相當廣泛。
根據國內某市場營銷專家,對廣州中山大學本科及碩士學生的調查顯示,這類青年對個人價值觀的重視程度如下:
被訪者整體上最重視“自我尊重”,其次是“受人尊重”,第三是“與他人融洽相處”。另一方面,被訪者的中間傾向結果反映出,最重要的前三項依次是“自我尊重”、“與他人融洽相處”、“受人尊重”(平均數分別為1.40,1.92,1.69)。
在青年人對自我尊重價值的追求中,“個性化”的概念表現尤為突出。在對“個性化”物品的消費過程中,他們關注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初等功能和使用價值,而是關注和“個性化”物品之間的心理動態關系。體現自我意識是青年人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需求。他們更喜愛能夠體現個性和自我價值的商品,往往把所購買商品與個人性格、理想、身份、職業、興趣等聯系在一起。青年人希望形成完美的個性形象,追求標新立異,強調個性色彩,而不愿意落入“大眾化”的俗套,“與眾不同”的消費意識較之“追求流行”更為強烈。
所以,青年人的消費,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心理特征:
一、追求新穎與時尚。青年人思維活躍,熱情奔放,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歡獵奇,反映在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方面,表現為追求新穎與時尚,追求美的享受,喜歡代表潮流和富于時代精神的商品。在消費市場上,青年常常是新產品的首批購買者和消費帶頭人。
二、崇尚品牌與名牌。青年人追求儀表美、個性美,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強烈。所以特別注重商品的品牌與檔次。在他們看來,名牌是信心的基石、高貴的象征、地位的介紹信、成功的通行證,追求名牌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因而,青年在購物時,雖然也要求產品性能好、價格要適中等,但對商品的品牌要求已越來越高。
三、突出個性與自我。他們追求獨立自主,力圖在一舉一動中都能突出自我,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此他們對商品的品質要求更高,尤其要求商品有特色,上檔次,有個性。如購買時裝,主要是因為時裝能體現自己的風格,因而時裝的款式成為青年人是否購買的主要依據。最能體現青年人精神風貌的休閑裝,也因其不拘一格,頗受青年人的青睞。
四、注重情感與直覺。青年人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決策能力,但由于思想感情、志趣愛好等還不太穩定,波動性大,易受客觀環境、社會信息的影響,容易沖動。因而青年人的消費行為受情感和直覺的因素影響較大。他們較少綜合選擇商品,而特別注重商品的外形、款式、顏色、牌子、商標,只要直覺告訴他們商品是好的,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迅速作出購買決策。至于商品的內在質量到底好不好,價格是否偏高,是否會很快過時,是否超出原有的購買計劃等問題,卻很少考慮。
贏得青年,就贏得未來,這在商戰中同樣適用。在市場競爭中,誰能抓住青年消費群體,就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企業和商家在搶奪青年消費品市場時,需著重從兩個方面下功夫:
一、產品設計方面
1.力主創新。企業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把創新作為市場上克敵致勝、吸引需求和挖掘潛在需求的有力武器,不斷滿足青年消費者追求新穎與時尚的心理需求。
2.爭創名牌。有些品牌商品能以高出同類商品好幾倍的價格出售,靠的就是名牌效應,而青年人所追求的也正是這種效果。因此,一個企業想要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必須培養名牌意識,創名牌產品。
3.突出個性。在現代社會,青年在追求物質實用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個性的滿足、精神的愉悅、舒適及優越感,其消費需求日趨差異化、多樣化、個性化。商家和企業必須認真研究青年消費群體的特有心理,了解他們的特殊需求,從中找到某種替代性的象征物,然后通過別具特色的感性設計給產品附以某種氣氛、情趣、想象等,憑借感性的力量去打動消費者,從而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4.攻心為上。企業所面對的廣大消費者,是具有豐富情感的消費者,而對于青年消費者來說,情感因素的作用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企業要達到引導青年消費需求、把握市場主動權這一終極目的,必須把滿足青年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
二、廣告宣傳方面
如今,影響青年人的廣告媒體和上一代人不同,當上一代人主要仍是被電視廣告影響時,年輕人已經更多的開始關注網絡,從那里了解并購買產品。大多數青年人都會用搜索引擎例如百度,來尋找關于產品的更多信息。與商場里的銷售人員或傳統的廣告相比,他們更愿意相信陌生人在博客上對產品的推薦。一個25歲的武漢青年說,“我更喜歡先看看那些博客上對我想買的東西的評價。如果他們說頂呱呱,我會更想買。我不相信銷售員,因為他們往往為了得到回扣,只推銷自己代理的品牌。而且,不管那東西是否真的適合我,他們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讓我買他們的東西。”
商家要想成功的把目標對準中國的青年消費者,就應該在網絡廣告上大做文章。因為很多男性經常在網易和盛大上玩在線游戲,并且在阿里巴巴旗下的顧客對顧客網站淘寶上購買光碟和電子產品。女性則漫游在新浪博客或者騰訊的大門QQ上追蹤她們喜歡的明星。
方案5 物美價廉——迎合中年人的理性消費心理
中年人的心理已經相當成熟,個性表現比較穩定,他們不再像青年人那樣愛沖動,愛感情用事,而是能夠有條不紊、理智分析處理問題。中年人的這一心理特征在他們的購買行為中也有同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