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系統的基本內容

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物流成本管理系統,另一部分是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統。

1)物流成本是一個經濟范疇,實施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必須遵循經濟規律,尤其是價值規律的要求。這就要求在物流成本管理中,要廣泛地利用價格、利息、獎金等經濟杠桿,利用定額、資金、利潤等經濟范疇,以及經濟仲裁、責任結算、績效考核等經濟手段或措施對物流成本實施有效的管理。這里所說的物流成本管理系統,就是指在進行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運用專業的預測、計劃、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經濟管理方法來進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具體包括物流成本預算、物流成本性態分析、物流責任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效益分析等。

2)物流管理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管理工作,要降低物流成本,必須從物流技術上下工夫。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統就是指在物流運營過程中,通過物流技術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來降低和控制物流成本。具體來說,物流成本控制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物流服務的機械化、集裝箱化和托盤化,改善物流途徑、縮短運輸距離,擴大運輸批量、減少運輸次數、提高共同運輸,維護合理庫存、管好庫存物資、減少物資毀損,等等。在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中,作為控制對象的是物流活動本身,物流成本只是作為一種管理手段而存在。

1.4.1 物流成本管理系統的基本內容

在講到物流成本管理時,首先要澄清人們在認識物流成本管理時存在的一個誤區。因為許多人一提到“物流成本管理”就認為是“管理物流成本”,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把注意力單純集中于物流成本的計算上,實際上,計算物流成本并非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為什么計算”。只有賦予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企業才算掌握了物流成本管理的真諦。實質上,“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要比“管理物流成本”更廣泛,它的具體含義是通過成本這一核算結果來管理各項物流作業,進而對整個物流系統進行管理、優化,即“通過成本目標管理物流”。具體來說,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1)把握物流成本的總額,并根據企業物流成本歷年數據資料,認識到企業物流成本發展的趨勢。若有行業物流成本統一核算標準,還可以與行業內其他企業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差距。

2)借助于以上數據和比較結果,評估企業物流經營的績效,從供應鏈全過程對物流作業進行整合、管理,甚至剝離。

3)正確評估企業物流部門或者其他物流相關部門對企業的貢獻,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基于以上分析,本書中把物流成本管理系統分成3個層次,即物流成本核算層、物流成本管理層和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如圖1-5所示。

圖1-5 物流成本管理系統的層次結構與基本內容

1.物流成本核算層

物流成本核算層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幾點。

(1)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內容

物流成本的各項目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某一項目成本的下降會帶來其他項目成本的上升。因此,在達到一定服務標準的前提下,不明確物流總成本的全部構成,僅僅對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幾部分進行調整和優化,未必會帶來全部物流成本的最優化。所以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將全部物流成本從原有的會計資料中分離出來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礎上,才能進行有效的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成本的比較分析。

(2)對物流總成本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配與歸集核算

它是進行物流成本決策與控制的基礎。在企業經營計劃進行后,根據企業制定的物流成本計算或者歸集對象,對產生的各種耗費進行歸納,采用相適應的成本計算方法,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一系列的物流成本匯集與分配,從而計算出各物流活動成本計算對象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物流總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歸集。較常用的方式有:根據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客戶或不同的地區等成本核算對象來進行歸集;根據裝卸費用、包裝費用、運輸費用、信息費用等物流職能來進行歸集;按照材料費、人工費等費用支付形式來進行歸集。這些歸集方法與目前的財務會計核算口徑是一致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推行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這也是一種進行物流成本歸集核算的有效方法。

(3)明確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在進行物流成本有效核算的基礎上,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物流成本管理。因此,在進行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時,要明確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使得整個核算過程不僅僅停留在會計核算層面上,而能夠充分運用這些成本信息,對企業的用途和意義更大。

2.物流成本管理層

物流成本管理層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采用各種成本管理與管理會計方法,來進行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結合物流成本的特征,可以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物流標準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性態及盈虧平衡分析、物流成本預算管理、物流責任中心和責任物流成本管理等。

物流成本管理層最重要的項目是物流成本性態分析,它是指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運用一定的方法揭示物流服務成本水平的變動,進一步查明影響物流服務成本水平變動的各種因素。通過物流成本分析,檢查和考核成本計劃完成的情況,及時總結經驗,找出實際與計劃差異的原因,及時發現問題,查明原因,揭露物流環節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根據考核結果對相關部門的績效進行考核,這就是物流成本預算管理和責任物流成本管理的內容。

3.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

這是指在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再進行物流收益評估和物流經濟效益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物流系統的變化或改革建立模擬模型,尋求最佳物流系統的設計。

按照日本著名物流學者菊池康也的分析,目前日本的物流成本管理多處于前兩個層次上,還沒有達到第三個層次,對企業物流部門的成本管理還落后于銷售和生產部門。而在我國,對物流成本的管理還更多地停留在第一個層次上。由于對物流效益的定量評估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本書中對物流成本效益評估層的管理也不多做論述。

1.4.2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統的基本內容

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是指在日常物流運營的每個作業環節,依據現代物流運營理論,采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與方法,提高物流技術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優化物流系統,來降低整個企業物流成本的一系列措施。

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中心環節。根據現代成本管理與控制理論,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是由物流成本的預測、決策、計劃、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多個環節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物流成本管理的諸環節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通過其不斷循環構成物流成本管理控制體系。而這一體系的中心環節便是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物流成本的預測、計劃、核算、分析等成本管理技術,最終都要通過日常控制環節來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而通過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也是要求企業創新物流技術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過程。可以說,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與控制也推動著物流技術的更新、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示

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需要全體從事物流工作的員工的參與,每個員工都要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愿望和意識,并進行自我控制。另外,物流成本的發生不僅應當由物流部門負責,也涉及供應、生產、銷售等部門。因此,物流成本的降低還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以確保從總成本角度降低物流成本。

現代物流成本控制是企業全員控制、全過程控制、全環節控制和全方位控制。現代物流成本控制的內容不再是孤立地降低物流成本,而是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找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即運用成本—效益分析,為了未來更高的收益而支出某些當前看起來很昂貴的費用。比如,引進新型物流設備——電子揀貨系統可能導致當前巨額的物流支出,在日后的生產運營中,高昂的折舊也使得企業每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企業物流成本絕對數大幅度增加,但因為引進先進設備,使得企業的物流效率大大提高,差錯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擴大的業務量足以彌補企業當前的支出而提高企業的凈利潤絕對數,因此總體來說,企業效益增加。樹立現代物流成本控制意識,運用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大收益,所以為未來“增效”而樹立物流成本效益觀念是極為重要的。

物流成本控制的對象有很多種,在實際工作中,物流成本的控制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主要形式。

(1)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階段作為成本控制對象

以制造企業為例,就是將供應物流成本、生產物流成本、銷售物流成本、廢棄物物流成本及回收物物流成本作為成本控制的對象。也就是說,在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廢棄物物流及回收物物流的不同階段,尋求物流技術的更新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來控制和降低各個階段的物流成本。

(2)以物流服務的不同功能作為成本控制對象

也就是說,從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各個物流作業或物流功能的角度來尋求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物流技術的更新,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3)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項目作為成本控制對象

就是說,將材料費、人工費、燃油費、差旅費、辦公費、折舊費、利息費、委托物流費及其他物流費等物流成本項目作為控制對象,通過對各項費用項目的控制節約,謀求物流總成本的降低。

當然,企業在進行物流成本日常控制過程中,這三種物流成本的控制形式并非孤立的,而是結合在一起的,某一種形式的成本控制方式也會影響到另一種形式的成本控制方式。三者的關系可以如圖1-6所示。

圖1-6 物流成本控制系統的對象與基本內容

1.4.3 物流成本的綜合管理與控制

物流成本管理系統是對物流成本進行預測和編制計劃,并通過會計系統進行物流成本的歸集和核算,來對本年度物流成本進行分析,對相關物流成本責任部門進行考核,并把相關信息反饋給相關作業與管理部門,便于他們依據這些成本信息來充分挖掘降低物流成本的潛力,尋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有關技術經濟措施。同時,進行物流成本決策和再預測,進入下一個物流成本管理循環。因此,可以說,物流成本管理系統是由物流成本的預測、計劃、成本計算、成本分析、成本信息反饋、成本決策和再預測等環節構成的。一個預測管理期連著下一個預測管理期,不斷循環提高。成本管理的預測計劃循環按時間標準進行劃分,可以是短期計劃(一個月或一個季度)、中期計劃(半年或一年)和長期計劃。

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統主要是通過物流技術的更新、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來實現物流過程的優化和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過程是一個創造時間性和空間性價值的經濟活動過程,為使其能提供最佳的價值效能,就必須保證物流各個環節的合理化和物流過程的迅速、通暢。物流系統各個環節的優化技術與方法很多,例如,用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制定最優運輸計劃,實現物品運輸優化;運用系統分析技術選擇貨物最佳的配比和配送線路,實現貨物配送優化;運用存儲論確定經濟合理的庫存量,實現物資存儲優化;運用模擬技術對整個物流系統進行研究,實現物流系統的最優化等。

物流成本的綜合管理與控制就是要將物流成本管理系統與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統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不斷優化的物流系統的循環。通過一次次循環、計算、評價,使整個物流系統不斷地優化,最終找出其總成本最低的最佳方案。物流成本綜合管理與控制方法可以用圖1-7表示。

圖1-7 物流成本綜合管理與控制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該將物流成本的管理系統與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統有效地結合起來,把物流成本當成一種指標工具,在企業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中實現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表1-1是某企業物流成本管理與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相結合的基本思路,根據企業物流過程將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分成了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與售后服務4個方面。

表1-1 某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指標與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策略的結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南涧| 祁阳县| 三台县| 隆回县| 汪清县| 开平市| 丹江口市| 滦南县| 黄石市| 日喀则市| 汾西县| 德化县| 麻江县| 肃北| 弋阳县| 许昌市| 雷山县| 西吉县| 深水埗区| 牡丹江市| 天长市| 雅安市| 内江市| 江油市| 寿光市| 分宜县| 寿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邓州市| 嫩江县| 锡林郭勒盟| 邢台县| 青铜峡市| 勐海县| 崇仁县| 伊金霍洛旗| 肇庆市| 和平区| 龙里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