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
- 鮑新中 崔巍編著
- 936字
- 2018-12-28 13:35:00
第2章
物流成本的構成與分類
引導案例
當前很多學者都在爭論以下幾個問題:
1.國與國之間物流成本可比嗎?
2.行業之間物流成本可比嗎?
3.企業之間物流成本可比嗎?
一些學者在文章中曾提到各國之間的物流成本不可比,主要原因在于各國之間的經濟結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物流成本測算指標不盡一致,各個指標的統計口徑也無法完全統一,因此,得出了一個各國物流成本無法比較的結論。然而同時,很多學者認為物流成本占一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雖然確實會因為經濟結構、發展階段、測算指標和統計口徑等差異存在,不能生硬比較,但是,該指標仍然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該指標是一個相對量指標,而不是總額指標,可以大體上說明一國的物流發展水平。
其次,很多國家都對該指標進行測算,每一個國家都可以與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進行比較,以便明確自身的物流發展水平。而與經濟和物流發展水平高的國家比較可以明確自身的差距,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物流水平。
再次,各國當前測算指標和指標統計口徑不一致,給當前國與國之間的物流成本橫向比較造成了障礙,但是也給各國今后宏觀物流成本測算和統計提出了一個發展方向。當然,統一測算指標和指標口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本上是發展落后的國家向發達國家的測算口徑和統計指標靠攏。
最后,各國統計指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對物流成本各組成部分甚至各行業物流成本總額和發展變化指標的比較分析,這些指標中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進行國與國之間比較的。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明確了這樣一個觀念,即國與國之間物流成本是可比的。
那么,不同行業之間呢?
不同行業對物流功能的需求不同,即使需求的物流服務類型相同,需求的物流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幾乎無法形成統一測算指標和統一口徑。因此行業之間的物流成本總量指標和比例指標缺乏可比性。
接下來,大家再思考一個問題:既然不同行業之間的物流成本比較沒有意義,我們是否還需要進行行業物流成本總額、平均水平、構成比率的測算呢?另外,不同企業之間的物流成本是否具有可比性?
本章學習目標
·明確社會物流成本的構成;
·了解社會物流成本的統計核算方式;
·明確貨主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
·明確商品流通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
·明確物流企業物流成本的構成;
·明確各項物流功能的成本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