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用的烹調油多經過處理(如脫色、脫酸等),正常燃燒時,沒有明顯冒煙現象。烹調時,應控制油溫在150℃~180℃左右,不要讓油鍋冒煙或起火。
煎炸食品,油溫也要控制在150℃~180℃左右。煎炸魚、肉時不要連續高溫烹炸,要采取間斷復炸方法。如果油溫超過200℃,煎炸時間不應超過2分鐘,否則成品會附著有毒物質,影響身體健康。
炒菜宜用旺火
所謂火候,常指烹調中火力的變化情況,它是烹調美味佳肴的重要環節?;鸷虼笾路譃槿N:旺火、溫火、微火。
蔬菜中的不少維生素遇熱容易被破壞,其中以維生素C最為明顯。蔬菜加熱時間愈長,維生素損失愈多。因此,烹調中掌握好火候可減少營養素的破壞。新鮮蔬菜旺火快炒,損失較少。如果用溫火、微火長時間慢炒、慢煮,維生素的損失要高得多。烹調火候情況,對肉類中維生素A、B族也有類似影響。急火快炒,損失最少,旺火蒸或油炸次之,溫火清燉煨湯,損失最多。
因此,炒菜時應盡量做到:熱鍋、滾油、急火、快炒。做湯菜時應等到鍋里的水沸再入菜,以縮短加熱時間,減少營養的損耗。
烹調用酒禁忌
烹調用酒一要忌溢,二要忌多。魚、蝦餡酒放多了就不好了。這是因為魚、蝦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而酒的主要成分——酒精是一種有機溶劑,當它與蛋白質分子接觸時,便進入到蛋白質分子中間,破壞了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如果過多地加入了料酒,或者加進酒精含量高的白酒,就會將大部分蛋白質破壞,那些被破壞的蛋白質膠體就會脫水分解,魚、蝦餡就癟了。
但也有例外的情況,有的菜肴就是要強調酒味。比如葡汁雞翅。此菜選用十只雞翅膀經油炸后加番茄醬、糖、鹽一起燜燒至翅酥,隨后加進紅葡萄酒,著芡出鍋裝盤。這道菜把醇濃的葡萄酒香味作為菜肴最大的特點,既然這樣,酒在出鍋前放,減少揮發也就變成合理了。
制作鮮湯忌諱
制作鮮湯的骨頭忌在熱水中下鍋,應在冷水時下鍋。燒燉中途不宜加冷水。
如果一開始就放在熱水中,會使骨頭表面的肉驟然受熱,從而使肉中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于湯中,湯的味道就不如放冷水燒出的味道鮮美。肉類、骨頭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若在燒燉中途加冷水,湯的溫度發生變化,蛋白質和脂肪會迅速凝固,肉骨表面的空隙驟然收縮,不易燒酥,湯的鮮味也會減退。
制作鮮湯忌早放鹽。鹽有滲透作用,最容易滲入原料,使其內部的水分析出,加劇蛋白質的凝固,從而影響湯的鮮味。
制作鮮湯忌姜、蔥、酒等佐料過多。這些佐料會影響湯汁本來的鮮味。
制作鮮湯忌讓湯汁大滾大沸。湯汁大沸,會使湯中的蛋白質分子運動激烈,凝成許多白色顆粒,使湯變得渾濁。
不宜用熱水燙菜
一些鮮嫩的蔬菜放在開水中燙一下再撈出來烹制,有時還要擠出一些菜汁,這樣做必然會破壞蔬菜中的營養素。蔬菜擠出菜汁后,所含維生素損失達70%以上,如果再加上長時間的浸泡,營養素損失就會更多。
蔬菜中的維生素多是極易溶于水的。因此,在烹制鮮嫩的蔬菜時,不要用熱水燙,更不要擠出菜汁。
不宜用面肥發面
有些家庭愛用“面肥”發面,但這樣做弊病很多。
一是夏季氣候炎熱,加了“面肥”后發的面常常發酵過度、酸度過大,蒸出的面食不好吃;二是“面肥”在貯存和繼續發酵過程中,很容易被雜菌污染,加在新面團中,酵母菌繁殖的同時,各種有害雜菌也會大量繁殖起來,甚至使面團發臭變味,有礙衛生。
那么該用什么發面好呢?最好是用鮮酵母、干酵母或發酵粉。
使用油漆筷子害處大
油漆屬大分子有機化學涂料,按其種類不同,分別含有硝基、氨基、苯、鉛等有害成分,尤其是硝基在人體內與氮質產物結合形成亞硝胺類物質,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另外,油漆筷子使用過程中油漆脫落,隨食物誤入人體,也會損害健康。
廚房用具使用禁忌
忌用烏柏樹砧板。人們總以為烏柏樹砧板好用,殊不知它含有一種木質毒素,這種砧板經水浸泡后,就會滲出一種烏色毒素來,切的菜如果沾上毒素,人吃了就會引起嘔吐、抽搐或腹痛,所以砧板宜用柳樹、白果樹之類。
忌用鹵缸或壇子盛米。用鹵缸或用放過腥味食物的壇子盛米,很容易使米吸收這些容器上的臭味或異味,用這種米做出來的飯有怪味不好吃。所以盛米要用透氣的用具,如米籮、笆斗等較好。
忌用鐵鍋煮藕。用鐵鍋煮藕會引起化學反應,白生生的藕用鐵鍋煮后,即變成黑色,人吃了不僅起不到滋補清熱的作用,反而會引起胃腸不適。因此,煮藕用砂鍋好。
鋁、鐵炊具不宜混用
鋁元素在體內積累到一定數量時,易使腦功能受損而出現癡呆癥狀。一般從幼年到老年,鋁的積累才能達到病變程度。若鋁、鐵炊具合用,則會使體內鋁量增加更快。如炒菜時用鐵鍋鋁鏟,較軟的鋁鏟會被鐵鍋挫損成粉狀微粒,隨飯菜進入人體。一般二三年,鋁鏟即被磨損1/4,約20多克鋁,就會使體內鋁量猛增千萬倍。因此,鋁、鐵炊具不宜混合使用。
食品混合存放禁忌
糧食與水果不宜混合存放。糧食易發熱,水果受熱后會變干癟,而糧食吸收水分后容易霉爛。
蛋和生姜、洋蔥不宜混合存放。蛋殼上有許多小氣孔,生姜、洋蔥有強烈的氣味,易透進小氣孔,使蛋變質。
面包和餅干不宜混合存放。面包含水分較多,而餅干一般干而脆,兩者一起存放,容易使面包變硬,餅干受潮發軟,失去酥脆。
茶葉與香煙不宜混合存放。茶葉對氣味的吸附作用特別強,如與香煙混放在一起,會把香煙的辛辣味吸收,使沏出的茶味道不正。
方便面不宜長期存放
方便面長時間存放,受空氣的影響,油脂會發生化學反應,分解出游離脂肪酸,使方便面產生哈喇味,而且改變其營養成分,降低維生素含量,并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貯藏月餅、糕點忌諱
月餅忌重拿、重放、多翻動。尤其是蘇式月餅,餅皮酥松,最易破碎,如果餅皮脫落,不僅影響質量及美觀,且容易受潮。
月餅忌受潮、悶熱、不通風。月餅受潮,極易變質、發霉,所以應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鮮肉、豆沙、豆蓉、蓮蓉、椰蓉之類的“軟貨”月餅,應當隨買隨吃。
糕點也不宜久存。糕點中含有較多的油脂和含有油脂的輔料,這些油料在長時間的貯存后,因受陽光、空氣及溫度等因素的影響,會引起油脂中的脂肪酸敗壞,產生醛類化合物,食后會有害身體健康。其次,有些糕點含水量較高,在高溫和潮濕的條件下貯存過久,會因霉菌大量繁殖而發生霉變。
夏季大米不宜久存
由于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米粒失去了稻殼的保護,其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全部暴露在空氣中,極易受濕、熱影響,招致蟲霉侵害。特別是梅雨、高溫季節,大米吸濕性強,大米表層和空氣中的霉菌繁殖加快,大米中的糠粉又會影響米堆中濕、熱的散發,稍不注意,便會出現大米發熱、發霉、生蟲。
腌菜禁忌
忌腌制前久放蔬菜在進壇腌制前,主要是防止新鮮蔬菜腐爛,因為腐爛的蔬菜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如果曬菜時天氣不好,陰雨連綿,則新鮮蔬菜不易曬成半干,容易漚爛,如果將菜曬成半干后不及時拌鹽進壇腌制,而是等了幾天后再進壇腌制,這樣產生的亞硝酸鹽更多。這是因為蔬菜中的大腸桿菌等細菌生長繁殖,將蔬菜中硝酸鹽分解成亞硝酸鹽。
腌菜食用前忌久泡腌菜食用前不要久泡(不要超過8小時),而且最好用開水浸泡。因為腌菜在曬干過程中可能被大腸桿菌等污染。如果用冷水浸泡時間過長,細菌又會繁殖,將腌菜中的硝酸鹽分解成亞硝酸鹽,使即將食用的腌菜中含非常多的亞硝酸鹽。
新腌的蔬菜忌多吃新腌的蔬菜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成分,其中維生素C已被大量破壞,如果人們長期過多食用,通過腸道的細菌作用,將原來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易使亞硝酸鹽含量顯著增高。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能使細胞中的低鐵血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的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同時亞硝酸鹽在胃內可與胺類物質化合成亞硝酸胺,而亞硝酸胺是一種強致癌物質。
未腌透的酸菜忌食用未腌透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中,使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被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載氧的功能,從而導致全身缺氧,出現胸悶、氣促、乏力、精神不振、嘴唇青紫等癥狀。
禁忌食用的“動物食品”
動物腎上腺動物的腎上腺俗稱“小腰子”,位于兩側腎臟的前方,淡褐色,腎上腺外面包著一層白色的纖維膜。腎上腺中含有一定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使人體內水鹽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血壓升高,肌肉無力,促進脂肪的分解和重新分布;腎上腺中還含有腎上腺髓質激素,可使全身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和加強,促使糖元分解,引起血糖升高。
動物淋巴結動物的淋巴結俗稱“肉棗”,正常顏色為灰白色,如果出現充血、出血、腫脹、炎癥等說明已發生病變。淋巴結是一種正常的組織器官,以豬為例,其全身約有淋巴結190多個,其功能是協助血液循環、輸送營養和加速新陳代謝,由于它對病原微生物起著過濾和吞噬作用,因此,淋巴結中往往聚集有較多的細菌和病毒,食之容易感染疾病。
動物甲狀腺人吃了動物甲狀腺后,體內甲狀腺激素增加,會干擾人體正常的內分泌機能。由于甲狀腺內的甲狀腺素比血液中高100倍以上,并且耐受高溫,故食之容易中毒,如果一次食入含2~3克甲狀腺素的甲狀腺就會引起中毒,出現類似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一系列癥狀,如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興奮、煩躁、心悸、多汗、發熱、手指震顫、全身抽搐等癥狀,嚴重者可致死亡。
動物肝臟因為肝臟是家畜體內的主要解毒器官,血液中有害物質大量流入肝臟,肝臟內聚集的毒性物質較多。此外,肝臟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惡心、嘔吐、頭昏、嗜睡、骨質疏松、皮疹、毛發干枯等癥狀,并對人的肝臟有一定的損傷作用。
忌食生炒的內臟
家畜的一些內臟有時可能感染和攜帶乙型肝炎病毒,并且具有傳染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較強,60℃燒煮4小時亦不能殺滅。生炒只能炒熟外部,不能殺滅內部的乙型肝炎病毒,人食用后有可能感染上乙型肝炎。
燒魚不宜早放生姜
燒魚時,放一些生姜可以去腥增鮮,但過早地放入生姜,魚體浸出液中的蛋白質會影響生姜,使姜不能發揮去腥作用。魚體的浸出液略偏酸性(PH值5.5左右)時,放入生姜,其去腥的效果最佳,因此,燒魚時應待到魚的蛋白質凝固后再加入生姜以發揮去腥增香的效能。
冷藏熟食不宜直接食用
電冰箱是靠低溫使食品保鮮的,而低溫只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卻不能消滅細菌。一些腸道桿菌,如傷寒桿菌、腸炎病菌,在冰雪中還至少可生存3個月,一旦恢復到正常溫度,它便會迅速生長繁殖,并產生大量毒素。如果熟食品在冷藏前就已被上述細菌污染,取出后直接食用,就很容易引起腸道病的發生。
干魚片不能多吃
據測定,每食一包魚片咀嚼次數達上百次。由于咀嚼的次數愈多,唾液的分泌量愈多,這樣咽下大量的唾液可以稀釋胃液從而降低胃的消化能力,并容易在胃內發生腐敗和發酵。另外,分解食物和產生氣體的急驟,使人發生呃逆、胃痛、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不宜過多食入高蛋白食物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它在構成、修補人體組織、提供熱量、增強人體抵抗力方面有著極重要的作用。但是,進食過量的蛋白質,可發生蛋白質中毒,對人體是不利的。
無鹽醬油使用禁忌
無鹽醬油適于腎炎浮腫和肝硬化腹水等病人食用,是以氯化鉀為主要咸味劑制成的調味品。
腎功能尚好,每天尿量在1200毫升以上者,可以放心使用無鹽醬油。
如果病人腎功能不佳,24小時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血鉀偏高,就應當盡量少用無鹽醬油,因為尿少不能把多余的鉀排出體外;如果血鉀過高,尿量又少,應禁止食用無鹽醬油,否則會出現高血鉀癥,引起生命危險。
天然調味品不宜濫用
天然調味品,如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等是家庭常用的烹調調味品。據國內腫瘤研究單位檢測,這些調味品有一定的誘變性和毒性,有害于人體健康,如桂皮內含有移碼突變型及堿基對置模型誘變物,花椒、八角、茴香含有移碼突變型誘變物。誘變物能改變正常組織細胞的遺傳功能,使細胞發生突變,誘發惡性腫瘤,損害人體健康。因此,天然調味品也不宜濫用,應盡量少用。
夏秋季不宜用熱性調料
夏秋季燥熱,氣溫高,烹飪時使用熱性調料(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會使人燥熱不能忍耐,還會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癥。
熱性調料可以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血尿、腎痛等,同時還會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口角炎、唇燥裂、咽炎、鼻衄、結膜炎、頭暈、心悸、痱子、中暑等?;悸圆≌撸绺尾?、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重度高血壓、動脈硬化、甲亢等,使用熱性調料,會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夏秋季不宜用熱性調料,必要時可微量應用,或用蔥、蒜、姜等平性調料代替。
減肥者不宜吃芥末
芥末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可以刺激胃黏膜,產生過多的胃酸,使人產生饑餓感,食欲大增。結果立志節食者,反而食量增加,減肥失效。
受潮、變硬的奶粉不宜食用奶粉如在較高的溫度下存放,很快就會引起顏色變褐,降低原有的香氣,同時發出一種陳腐的氣味,并且溶解度下降,蛋白質生理價值及消化性也大為降低,細菌容易滋生而使奶粉變質。
奶粉開罐、拆袋后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一旦奶粉中的乳糖吸水之后,就會使奶粉中的蛋白質粒子彼此粘結而使奶粉形成塊狀。因此,存放時應特別注意。若奶粉回潮變硬則不宜再食。
骨頭湯的益壽功能及措施人體中最重要的組織之一是骨髓。骨髓是充滿骨內腔隙的柔軟組織,分紅骨髓和黃骨髓。
紅骨髓由網狀組織構成支架,在網眼中含有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是造血器官之一。
這些血細胞成熟后即進入血液循環,以補充血液中血細胞的損耗。紅骨髓在成人分布于扁骨內和長骨兩端。黃骨髓存在于長骨的中部,主要由脂肪細胞所構成,正常時沒有造血功能。
骨髓是人體造血的“工廠”,無論是紅細胞、白細胞都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但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骨髓制造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然而,人們可以從體外攝取類粘朊使骨髓生產血細胞的能力加強,從而達到減緩老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