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日常生活飲食宜忌(5)

辣椒雖然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可以為人體補充豐富的維生素B1、B2及胡蘿卜素、多種礦物質,常吃些辣椒具有開胃抗寒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專家們的研究表明,多吃辣椒對人體是不利的。

據美國布拉斯加州立大學醫療中心腫瘤研究所的專家報告,辣椒內含有致癌的化學物,但它又有防癌的作用,關鍵在于攝入量的多少。經常少吃點辣椒,可以防癌、抗癌,過多食用則可能會使人致癌。有關調查和動物實驗都證明,辣椒素可能是引起結腸癌的原因之一。辣椒素一旦從腸道吸收到血液中,即可運輸到肝臟貯存,成為有益的抗癌物質,但構成辣味的辣椒素在肝臟亦可破壞正常細胞,打亂細胞內的生化過程,變為吸收游離基的成分,而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部分游離基是致癌因子。另外,多吃辣椒,可刺激口腔內辛味的感受器,引起血壓的變化和出汗;大量進食辣椒還可造成神經損傷和胃潰瘍。

由此可見,吃辣椒應該適量,不可過量,以免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不宜食用毛棉子油

有些產棉區,群眾往往食用直接從棉子中榨取的毛棉子油。這種做法是不適宜的。

毛棉子油中,含有0.1%~1.3%的毒性物質——游離棉酚,長期食用,就會得一種“燒熱病”(有的地方稱為日曬病、干燒病、熱慌病等)。患者在陽光照射下短時間勞動即可發作,出現全身無汗或少汗,皮膚灼熱、潮紅,大多伴有心慌氣短、頭昏眼花、四肢麻木、食欲減退等癥狀。這種病還可使人的生殖系統受到損害,女性發生閉經或子宮萎縮;男性精液中精子減少或無精子,從而引起不育癥。所以不宜食用毛棉子油。

毛棉子油經過精煉和去毒處理后,可變成安全的食用油。這種油含有亞油酸、油酸、棕櫚酸、甘油酯及磷脂、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是一種較好的食用油。

不宜食用“油渣”

在有些鄉鎮的農貿市場,有的商販出售動物肥肉或板油烹炸后的“油渣”,群眾中也有購買食用的習慣。其實這種油渣是有害健康的。

我們知道,煉油時,油溫較高,這時會分解出大量的多環芳烴類物質,這是一種較強的致癌物。在自然界1000多種致癌物中,這種多環芳烴類的物質就占1/8以上。通過動物試驗確定,多環芳烴類物質與胃癌有關。“油渣”中含這種致癌物較高,因此不宜食用,更不能過多食用。那些變味發霉的“油渣”,有毒物質更多,更應禁止出售和食用。

不宜直接食用花粉

近年來,花粉食品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養保健品風靡全球,被稱為“完全營養食品”,名列營養保健品之冠,深受人們的歡迎。花粉所以享有如此盛譽,倍受人們青睞,不是偶然的。現代科學分析證明,花粉不僅是植物的源泉,而且的確是“微型營養寶庫”。據分析,花粉里蛋白質含量高達25%~35%,其中氨基酸多達十幾種,花粉還含有40%的糖和大量的脂肪,含有齊全而豐富的維生素及鐵、鋅、鈣、鎂、鉀等10多種礦物質和30多種微量元素、18種酶類。花粉食品已被證實,是一種功效卓著的體力和耐力的增強劑。因此,目前國際上掀起一股“花粉熱”。

鑒于花粉食品的走俏和熱銷,有些人為了充分享受花粉健身強體的功效,便采取了直接食用花粉的做法。殊不知,這是極為不當的。

花粉不能直接食用,一方面是因為有的花粉是有毒的,有的雖無毒,但是在花粉上常會粘有各種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直接食用花粉,難免會發生中毒或使人感染疾病;另一方面是因為花粉細胞壁比較堅韌,如果不打碎它,人吃了也不能把它消化掉,花粉的營養便不能被吸收。因此,只有經過專門的加工處理,把花粉細胞壁打破后人再吃下去,才能使其營養價值被人所利用。

不宜隨便食用“藥粥”

食用藥粥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藥粥系用藥物和米、面同煮而成的,它不但能給人增加營養,而且根據加入藥物的不同,還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因此,食用藥粥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藥粥不可盲目而行。因為藥物的功能是大為不同的,所以食用藥粥必須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癥而食”,否則,不但起不到食療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給身體添病。大體說來,脾胃虛寒的人,宜食用清補的粥,如紅棗粥、首烏粥、胡桃肉粥等;陰虛內熱的人,宜多食清補的粥,如綠豆粥、百合粥等。以四季分,春宜吃菜粥,夏宜喝綠豆粥,秋宜用藕粥,冬宜食臘八粥。

不宜直接吃從冰箱內拿出的飯菜不少家庭有這樣的習慣:吃剩的飯菜就放進冰箱里,等下頓飯時從冰箱內取出來又直接食用,特別在夏季,這種做法更較為普遍。實際上,這樣做是不當的。

這是因為:吃剩的飯菜或暴露在空氣中的飯菜,往往會受到細菌的污染,因此當把它放進冰箱內時,它是帶菌的。冰箱冷藏室的溫度雖然比較低,但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并不能殺滅細菌。放入冰箱內的飯菜取出后不經加熱滅菌就吃,很容易使人感染腸道疾病,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因此,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一定要經加熱消毒后再食用。

不宜一概排斥膽固醇

提起膽固醇,人們總認為它是引起動脈硬化、造成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罪魁禍首。因此,對含膽固醇稍多的食品便不敢食用。其實,這種認識和做法是有些偏頗的,對膽固醇應該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待。

生化學家認為,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基本脂”之一。構成人體生命大廈的細胞,就離不開膽固醇,尤其是腦、肝、腎中含膽固醇更多。人類要傳宗接代,離開膽固醇也無法進行,因為性激素是以膽固醇為原料合成的。對生命十分重要的生物膜,也是以膽固醇等為原料組成的。由于膽固醇的存在,細胞膜才得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藥物效果的產生、信息的傳遞及免疫反應的形成等都離不開膽固醇。膽汁中的膽汁酸,能夠參與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其主要成分也是膽固醇。膽固醇還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D3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質。

但是,人們對膽固醇存在憂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科學家們經過分析,弄清了膽固醇有兩種。其中α膽固醇是人體健康的衛士,對人有益無害;β膽固醇則是個“害人蟲”,它同蛋白質結合,沉積在血管壁上,會造成血管粥樣硬化,危害人體健康,對人毫無益處。

在正常人的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為2.9~60毫摩爾/升。有人以為,只要膽固醇含量超過這個值,便是心血管出了毛病。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只有測量出α膽固醇與β膽固醇的比值,才能真正得出是否為動脈血管硬化的結論。而這個比例值是隨著人的年齡的增大而逐步提高的。

還應該看到,人體內膽固醇的來源有兩個:一是從食物中攝取;二是人的肝臟自制。只要機體各方面生理功能正常,肝臟就能正常調節體內膽固醇的代謝。若一時攝入動物脂肪或內臟食品多些,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量就會減少,使體內膽固醇的量保持平衡。如果擔心膽固醇高,就連肉類、蛋類也不敢吃,是不必要的。當然,對于高血壓病和肥胖癥患者來說,應防止經常食用高膽固醇的食品。

不宜食用亂加色素的食品在食品中添加色素,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為了增加人們的食欲。常用的食品色素有兩種:一種是天然色素,一般對人體無害;另一種是人工合成色素,有的對人體有害。因此,了解色素知識,趨利避害是必要的。

天然色素是直接來自動植物組織的色素,例如,紅曲(又叫紅曲米)是將一種無害真菌接種在大米上培養而成的,常用于豆腐乳、鹵雞等食品;葉綠素是從菠菜或其他青菜中提煉出來的,常用于翡翠色菜肴;糖色是將白糖炒成醬色而用于紅燒菜的;姜黃素是用姜黃的地下莖加工而成,常用于制酒和桂圓等著色;胡蘿卜色素是從胡蘿卜或其他植物葉中提煉出來的,常用于人造奶油或奶油著色。這類色素一般無害,有的還有一定營養價值,可以放心食用。

人工合成色素,是以從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制成的,故又稱為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這類色素多數有毒性、致瀉性和致癌性,對人體有害,所以應盡量不用或少用。

國家已有規定,凡是肉類及其加工品(包括內臟加工品)、魚類及其加工品、調味品(包括醋、咖喱粉、醬油、腐乳)、水果及其制品、乳類及乳制品、嬰兒食品、餅干、糕點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只有汽水、冷飲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超過1/10000。但是,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一些食品和飲料中,仍有使用禁用色素或超量使用合成色素的,特別是自由市場及沿街地攤上出售的一些食品和飲料,大都未經國家專業部門檢查和核準,使用禁用色素或超量使用有毒色素的情況比較嚴重。因此,對這類食品應慎重購買和食用。

不宜過多食用纖維物質

適當食用一些纖維,是促進胃腸消化功能、防止便秘和直腸癌發生、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過多食用纖維也是不宜的。

許多研究資料都已證明,糧食加工過粗,會影響熱能、蛋白質、脂肪的消化率,降低食物營養素利用的程度。膳食纖維的一些成分,如纖維素、木質素、果膠對礦物元素具有離子交換和吸附作用,它們的攝入量與鋅、鐵等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利用有密切關系。某些研究報告曾指出,人體缺鋅現象是由于粗粉面食影響了鋅的吸收。

人體實驗結果還表明,膳食中添加過量的纖維物質,糞便中鈣和鋅的排泄量就會增多,血液中鐵的水平也有降低的傾向。此外,食入過量膳食纖維還會引起脹氣和糞便量增加等腹部不適現象。

因此,人們的膳食是不宜太粗的,以避免過量食入纖維所引起的各種不良后果。

不宜吃燙食

有人吃飯時喜歡喝很熱的湯、吃很燙的飯,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吃出飯的“香味”。這是一種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對口腔、食管和胃都有害無益。

太燙的湯飯除了容易將口腔和舌黏膜燙傷外,有時還會將食管黏膜燙傷。損傷的食管黏膜壞死,形成假膜,脫落后就成為潰瘍。這種潰瘍愈合后,能形成瘢痕,造成食管狹窄,影響正常的進食,這是食管炎的一種。得這種病的人,常覺胸骨后面疼痛和有灼熱感,有時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還可引起急性單純性胃炎。

經常吃熱燙的湯飯與食管癌的發生亦有關系。研究表明,在食管癌高發區,多數患者有愛吃燙食的習慣。

人的口腔、食管和胃黏膜的耐受溫度為50℃~60℃。為了避免對口腔、食管黏膜的燙傷,減少食管炎、急性胃炎、食管癌的發生,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熱燙的湯飯。

不宜吃湯泡飯

有些人(特別是牙齒不好者)喜歡把饅頭、燒餅等食物放在湯里泡軟后再吃,認為這樣好嚼、好消化。其實,這是一種不科學的吃法。長此下去,會使胃腸消化功能減退,引起胃病。

因為吃進的食物首先要在口腔中進行咀嚼和初步消化,堅硬的牙齒將大塊食物切、磨成細小的顆粒,同時涎腺不斷地分泌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麥芽糖,使胃腸便于進一步消化吸收。人體在消化固體狀食物時,咀嚼的時間越長,唾液分泌量就越多,越有利于潤滑和吞咽食物,也越有利于減輕胃腸的負擔。把飯和湯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里稍加咀嚼就咽進胃里去了。這不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頭上的味覺神經沒有受到充分刺激,唾液分泌得很少,使胃和胰臟產生的消化液也不多,并且還被湯沖淡了,吃進肚子里的食物不能充分地得到消化和吸收。日子長了,就會引起胃病。因此,不宜吃“湯泡飯”。

吃飯時可適當喝些水

有人認為吃飯時飲水會沖淡消化酶,妨礙消化和吸收食物。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水不會把未消化過的食物沖過你的消化道。事實上,酶在流體環境中最活潑,能夠促進食物的消化。另外,在飯前或吃飯時喝些水或含熱量的液體,能幫助人們產生吃飽了的感覺,有助于控制體重。

干飯更容易消化

很多人都以為稀飯比干飯更容易消化些。因此,有些人因胃部不舒適而經常吃稀飯,認為這樣能減輕胃的負擔。其實,稀飯比干飯更不容易消化。這是因為稀飯水分多,稀釋了唾液和胃液,使唾液和胃液的分泌相應增多,易造成胃下垂和胃松弛。稀飯綿軟,一般不經咀嚼即咽下,所以不能將食物和唾液均勻混起來,更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

睡前吃夜宵影響睡眠

有不少人喜歡在睡前吃頓夜宵,以為吃得飽才能睡好,其實這樣反而影響睡眠效果。

睡前吃夜宵,因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容易出現胃脹、胃痛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癥狀。同時,入睡時胃內充滿食物,會使膈肌位置上升,造成肺的活動受限,引起大腦部分中樞神經興奮,易做惡夢。夜宵最好安排在睡前1小時之前,且食物應易于消化。

忌過多食用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食用過多會影響人體內的酸堿平衡,給人帶來疾病和影響神經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減退、思維力下降、神經衰弱。

這是因為,人體在正常狀態下,血液為弱堿性。血液中不論酸性過多還是堿性過多,都會引起身體不適。人每天都在大量吃入酸性食物,會導致血液酸性化,就稱酸性體質。酸性體質的人常有一種疲倦感,開始時有慢性癥狀,如手腳發涼,容易感冒,皮膚脆弱,傷口不易愈合等。酸性體質呈嚴重狀態時,就會直接影響腦和神經的功能,從而導致記憶力減退,思維力下降,神經衰弱。

日常飲食中酸性食物有肉類、魚類、貝類、蝦類、蛋類、花生、紫菜,還有啤酒、白糖,主食中的米、面也屬于酸性食物。

人在每天吃入大量酸性食物的同時,一定要做到吃一定量的堿性食物,從而達到人體內酸堿的中和。堿性食物在日常飲食中也很多,如蔬菜、水果、豆類、海藻類、茶、咖啡、牛奶都屬于堿性食物。

忌多吃精制糖

精制糖是將粗糖溶于水中,再用骨炭或活性炭脫色后,真空濃縮、結晶而成的糖。精制糖含蔗糖99.7%以上,是高級白糖。這類糖能刺激味蕾,使人有甜的感覺。如白糖、紅糖、砂糖以及由它們制成的甜點心、甜飲料、糖果等,平時人們要注意少吃這類糖,原因如下:

1.會使人體發胖。精制糖屬于“空熱能”,這些食物除含碳水化合物外,不含或只含少量的其他營養素,它只能產生熱量,尤其在膳食以外吃糖容易使熱量過剩,過剩的熱量會使人體發胖。肥胖對于兒童或成年人是一種病態,至少對身體是一種負擔。

2.精制糖是一種“高密度熱能”食物,它在食物中所占的體積小,但產熱量高,體積增加不多,但熱量增加很多,再加之進食量不減少,其中的熱量與糖熱量相加,更會使人發胖。肥胖會使人體的胰島素產生對抗,間接使其效力降低,不能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引至血糖升高,就會導致糖尿病。

3.精制糖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容易轉為甘油三脂,會使人患甘油三脂血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斗六市| 孟州市| 丰镇市| 宣化县| 大连市| 介休市| 通渭县| 沧源| 宜良县| 平武县| 靖安县| 安徽省| 策勒县| 巴中市| 桐乡市| 岗巴县| 介休市| 蒙山县| 手游| 郧西县| 兴海县| 华安县| 西青区| 合山市| 盖州市| 内江市| 铁力市| 平原县| 镇平县| 洪湖市| 定南县| 萨嘎县| 册亨县| 咸阳市| 和政县| 金沙县| 岚皋县| 清水县| 金塔县| 攀枝花市|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