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的戰略藍圖在徐達手中火熱鋪陳,而應天府的大街小巷,另一場更貼近柴米油鹽的變革,正悄然發生。
格物院的“撼山高爐”日夜吞吐著煙煤,產出支撐工業命脈的焦炭,但也留下了海量看似無用的副產品——細膩的煤粉和較小的煤矸石碎塊。這些廢棄物堆積如山,既占地方,又隨風揚起黑塵,惹得附近匠戶百姓抱怨連連。
這一日,朱辰巡視高爐區,看到那幾座越來越高的煤粉山,眉頭微蹙。浪費是可恥的,尤其是在這個資源匱乏的時代。
【寰宇知識圖譜】應念而動。關于蜂窩煤的制作原理、簡易模具設計、配套煤爐的構造圖瞬間清晰,并經過世界規則修正,完美適配明朝現有的黏土燒鑄技術和鐵皮加工能力。
“廢物?誰說這是廢物?”朱辰嘴角勾起一絲弧度,對負責的匠戶道,“這是能讓應天百姓燒火做飯更便宜、更省事的好東西!”
命令立刻下達。調來黏土,與煤粉、煤矸石碎末按特定比例混合,加水攪拌成均勻的煤泥。 then,用新打造的、內部布滿十二個圓孔的鑄鐵模具進行壓制!一個圓柱形、布滿通孔、形似蜂巢的黑色煤餅很快被脫模而出,放在空地上晾曬。
同時,格物院的鐵匠鋪開始叮叮當當地敲打一種結構奇特的鐵皮爐子。它比尋常爐灶更小,中間有爐箅,下方有進風口和清灰口,上方有可以架鍋的爐口,最關鍵的是,內側有一圈卡槽,正好能嚴絲合縫地放入那帶孔的蜂窩煤餅。
第一批蜂窩煤和煤爐很快試制成功。朱辰沒有選擇高價售賣,而是直接讓人將幾十套爐子和幾百塊干透的蜂窩煤,免費贈送給高爐區周邊抱怨最厲害的幾戶貧苦人家,并派小學徒上門簡單講解用法。
起初,收到這“黑疙瘩”和鐵爐子的百姓將信將疑。這玩意能比柴火好?能比木炭便宜?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一戶人家點燃了引火物,塞進爐子,然后按照囑咐,將一塊蜂窩煤放在燃燒的引火物上。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蜂窩煤上的十二個圓孔,仿佛成了十二個小小的煙囪,空氣自然對流,火苗順著孔洞迅速蔓延,很快就將整塊煤餅引燃!火勢穩定而集中,不同于柴火的忽旺忽弱,也不同于木炭的沉悶。
“當家的!快來看!這火…這火真旺!”主婦驚喜地叫著,將水壺坐上去,不過往常一半的時間,壺里的水便滋滋作響,沸騰起來!
她嘗試著用這火做一頓飯。發現火力極易控制,熬粥、炒菜都比以前省心得多!最關鍵的是,一塊蜂窩煤,竟然能燒將近一個時辰!而價格,據格物院的人說,日后正式售賣,只會比同等燃燒時間的木柴便宜得多,更是遠低于木炭!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夜之間傳遍了半個應天城!
第二天,格物院設在城南的直銷點剛一開門,就被聞訊趕來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
“掌柜的!那蜂窩煤怎么賣?”
“這鐵爐子多少錢一個?”
“給我來十塊煤餅先試試!”
人們爭相搶購,場面火爆異常。尤其是那些家境貧寒的升斗小民,算計著能省下的柴火錢,眼睛都在放光。一些中小餐館的老板也嗅到了商機,這火候穩定又便宜的燃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降橫財!
很快,應天城的街巷里,隨處可見那種提著特制鐵鉗、夾著一兩塊蜂窩煤匆匆往家趕的身影。傍晚時分,許多人家門口都飄起了從那鐵皮爐子里冒出的、帶著淡淡煤煙味的炊煙。
“嘖嘖,真是好東西!省事、耐燒、還便宜!”
“朱先生真是活菩薩!連咱們燒火做飯的事兒都想著!”
“格物院出的,果然是神仙物件!”
百姓的交口稱贊,比任何軍國大事的捷報更能深入坊間。“朱辰”和“格物院”的名聲,不再僅僅是朝堂之上令人敬畏的存在,更成了市井百姓口中帶來實實在在好處的“活神仙”。
朱辰坐在格物院的書房內,聽著外面隱約傳來的市井喧鬧聲,面色平靜。改善民生,匯聚民心,這本就是強國之基的一部分。這蜂窩煤雖小,卻能溫暖無數貧寒之家,減少樵夫對山林的無度砍伐,其意義,不亞于造出一件犀利火器。
…
然而,任何變革,總會觸碰到舊有的利益格局。
應天城西,木炭商行會的后院廳堂內,幾個腦滿腸肥的炭商聚在一起,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桌上的茶水早已冰涼,卻無人有心去碰。
“王會長,您得拿個主意啊!”一個瘦高個炭商急道,“這才幾天?南城、東城的散戶、小餐館,都快不用咱們的木炭了!都跑去買那什么…蜂窩煤!”
“那破煤粉捏的玩意,能跟咱們的上好木炭比?”另一個矮胖商人啐了一口,“可…可它便宜啊!那些窮鬼和摳門的廚子,可不管什么煙大小、味道好不好,他們只認便宜耐燒!”
為首的王會長,一個五十多歲、眼神陰鷙的男人,緩緩摩挲著手中的紫砂壺,聲音冰冷:“格物院…朱辰…手伸得太長了!軍中、朝堂的事他管不夠,如今連咱們這燒火做飯的買賣也要搶!”
“可不是嘛!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瘦高個商人咬牙切齒,“再這么下去,咱們的炭都得爛在窯里!”
“還有城東柴幫的馬老大。”矮胖商人補充道,“他那幫兄弟靠著給各大酒樓府邸送柴火過活,如今生意也差了一大截,剛才還派人來問咱們有沒有法子。”
王會長眼中寒光一閃,將紫砂壺重重頓在桌上:“法子?當然有法子!他朱辰能做出煤球,難道就能守住所有的煤球攤子?這應天城,還不是他姓朱的說了算!”
“去!把馬老大請來!另外…找幾個手腳利索、嘴巴嚴實的‘夜不收’,是該給那位‘活神仙’提個醒了,這南京城里的飯,不是那么好吃的!”
昏暗的燭光下,幾張貪婪而憤怒的臉湊得更近,壓低的竊竊私語中,彌漫著陰謀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