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的晨霧中飄著淡淡的檀香味。
林羽站在“清雅軒“書坊的后院,看著胡掌柜將一柄薄如蟬翼的短刀藏進特制的書匣夾層。三天來,他的毒傷在胡掌柜的藥物治療下好了大半,但肩頭仍會不時傳來刺痛——胡掌柜說那是“青絲繞“的余毒,唯有真正的解藥才能根除。
“今日浴佛節,寧王府西園會對百姓開放。“胡掌柜將書匣遞給林羽,“你扮作送書的伙計,趁機摸清密道入口。“
林羽接過書匣,入手沉甸甸的。匣面上燙著“金剛經注疏“四個金字,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佛經。
“記住,進去后只看不說。“胡掌柜壓低聲音,“季先生會在藏經閣等你,暗號是'鄢陵之戰的勝負手'。“
林羽心頭一跳。鄢陵之戰是《春秋》中著名戰役,暗合“鄭伯克段于鄢“的典故,姚廣孝果然處處以《春秋》布局。
“若遇危險...“
“用這個。“胡掌柜從柜臺下取出一支銅管,“按下機括,能射三枚毒針。只夠你用一次。“
林羽將銅管藏入袖中,又檢查了懷里的《春秋》——密道圖已被他謄抄在貼身絹帕上,原圖仍藏在書頁夾層。
“走吧。“胡掌柜推開后門,“浴佛節人多,寧王府的侍衛顧不過來。“
南昌城的街道上人頭攢動。百姓們穿著潔凈衣裳,手捧鮮花素果,朝寧王府西園方向涌去。林羽抱著書匣,低頭跟在人群中,心跳隨著距離縮短而加快。
轉過一個街角,寧王府的西墻赫然在目。朱紅高墻上爬滿藤蘿,墻內古樹枝丫探出,灑下一片濃蔭。西園門前站著八名侍衛,正挨個檢查入園百姓的隨身物品。
“所攜何物?“一個疤臉侍衛攔住林羽。
“回軍爺,是給藏經閣送的書。“林羽低頭哈腰,遞上書匣,“'清雅軒'胡掌柜讓小的送來的。“
侍衛翻開書匣檢查,林羽的呼吸幾乎停滯。那短刀就藏在夾層里,若被發現...
“過去吧。“侍衛隨手翻了翻經書,不耐煩地揮手。
林羽暗松一口氣,抱著書匣快步入園。西園景致極佳,亭臺樓閣掩映在古木奇花之間,遠處佛樂悠揚,香煙繚繞。若不是肩負使命,倒真是個賞景的好去處。
按照記憶中的密道圖,入口應該在那座假山后面。林羽裝作迷路,慢慢向假山方向挪動。突然,人群一陣騷動。
“大師來了!“
百姓們紛紛跪伏路邊。林羽隨眾人跪下,偷眼望去——只見一位身披金線袈裟的老僧緩步而來,身后跟著十余名僧人。老僧面容慈祥,眉心一點朱砂,手持九環錫杖,儼然得道高僧模樣。
但林羽的血液瞬間凝固。那“高僧“的左手小指缺了一截——正是密報中描述的寧王朱權的特征!
寧王竟親自扮作高僧巡視!
林羽趕緊低頭,心跳如鼓。就在這時,他懷中的《春秋》突然變得滾燙,一股奇異的熱流從胸口擴散到全身。眼前的景象詭異地扭曲了一瞬,他看到那“高僧“在經過自己時突然停下,眼中閃過一絲冷光...
幻象消失,一切如常。但林羽渾身汗毛倒豎——這是預警!他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的書,那熱度已經消退,卻留下一種奇特的清明感。
“這位施主。“一個溫和的聲音在頭頂響起,“可是讀書人?“
林羽抬頭,正對上“高僧“含笑的目光。近距離看,這位寧王扮的僧人約莫五十歲,眉宇間確有幾分天潢貴胄的氣度,只是被刻意收斂在平和的表情下。
“回大師的話,小可略通文墨。“林羽恭敬回答,手卻不自覺地捏緊了袖中的銅管。
“老衲見施主懷中似有書卷,可是佛經?“
林羽暗叫不好。他懷中是《春秋》,若被認出...
“是...是《金剛經》注疏。“他急中生智,拍了拍書匣,“小可正要送去藏經閣。“
“高僧“微微頷首:“施主可知道,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與《春秋》所載'鄭伯克段于鄢',可有相通之處?“
這問題來得突然,卻直指《春秋》開篇。林羽背后滲出冷汗——寧王是在試探他!他強自鎮定,緩緩答道:
“《金剛經》說空,《春秋》言實。然鄭伯克段,看似兄弟相殘,實則夢幻泡影——鄭伯早有殺心,所謂'克'不過是演給世人看的戲法。“
“高僧“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又恢復慈祥:“善哉!施主慧根不凡。老衲法號'無念',不知施主如何稱呼?“
“小可姓林,賤名不足掛齒。“
“林施主。“無念大師微笑,“今日浴佛法會,藏經閣有講經活動,施主不妨一聽。“
說完,他輕搖錫杖,帶著僧眾離去。林羽長舒一口氣,這才發現內衣已被冷汗浸透。剛才那番問答,表面談佛論經,實則暗藏殺機。若非《春秋》突然發熱預警,他恐怕已經露出破綻。
待寧王一行走遠,林羽迅速鉆到假山后。按照密道圖所示,入口應該在一塊形如臥虎的石頭下。他四下查看,果然在假山隱蔽處發現了那塊石頭。
周圍人聲漸遠。林羽用力推開石頭,露出一個黑黝黝的洞口。他剛想鉆進去,突然渾身一顫——《春秋》又變得滾燙!這次的熱度比之前更甚,幾乎灼傷皮膚。
林羽本能地側身一閃。一支弩箭擦著臉頰飛過,深深釘入假山石縫!
“什么人!“一聲厲喝從身后傳來。
林羽回頭,看到一個華服青年帶著兩名侍衛沖來。青年約二十五六歲,面容與寧王有七分相似,腰間佩劍鑲滿寶石——正是寧王次子朱盤烒!
“小的是送書的...“林羽慌忙跪下,將書匣舉過頭頂。
朱盤烒一把奪過書匣,粗暴地翻開:“《金剛經》?“他冷笑一聲,“父王剛過去,就有書童鬼鬼祟祟...搜他身!“
侍衛上前按住林羽。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走水了!藏經閣走水了!“
朱盤烒臉色大變:“快!去藏經閣!“他狠狠瞪了林羽一眼,“滾!別讓我再看見你!“
三人匆匆離去。林羽癱坐在地,心臟幾乎要跳出胸腔。他看了眼假山下的洞口,再不猶豫,縱身跳入。
黑暗瞬間吞噬了他。林羽摸著濕滑的墻壁,小心前行。密道很窄,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空氣中彌漫著霉味和某種奇怪的腥氣。
走了約莫一刻鐘,前方出現微光。林羽躡手躡腳靠近,發現是一間石室,墻上插著幾支將熄未熄的火把。石室空蕩蕩的,只有中央一張石桌,桌上攤著一張地圖。
林羽湊近一看,竟是南昌城防圖!圖上詳細標注了兵力部署,還有幾處用朱筆畫了圈——都是城門和糧倉位置。圖旁還有一行小字:“八月十五,火起為號“。
這正是密信中模糊不清的部分!寧王計劃在中秋節舉事,以火燒城門為信號!
林羽正想細看,突然聽到石室另一頭的通道傳來腳步聲。他急忙躲到石桌下,屏住呼吸。
兩個黑衣人走進石室,其中一人道:“季先生說了,今晚子時,把最后一批倭刀運到藏兵閣。“
“老季最近神神秘秘的。“另一人抱怨,“上次我問他'九轉還魂丹'的事,他差點翻臉。“
“噓...那事別提。聽說蘇家的丫頭沒死,趙統領正...“
腳步聲漸遠。林羽從桌下爬出,渾身發冷。他們說的“季先生“莫非就是季明德?姚廣孝的密探怎么會參與運送倭刀?還有蘇婉清...她真的還活著?
石室另一端有三條通道。林羽選了中間那條,繼續前進。通道越來越窄,最后只能爬行。突然,他在墻上發現了一個熟悉的標記——一朵小小的蓮花,與姚廣孝玉佩上的紋樣一模一樣!
標記旁邊還有幾個歪歪扭扭的字:“小心季“。
字跡暗紅,像是用血寫的。林羽伸手觸碰,指尖傳來黏膩感——這字寫上去不久!
他渾身汗毛倒豎。姚廣孝說過,季明德是唯一可信的人。可這血字警告...
就在這時,《春秋》又一次發燙。林羽眼前閃過一幅畫面:通道盡頭有個黑衣人持刀等候!他猛地停住,冷汗涔涔而下。這書竟能預知危險?
猶豫片刻,林羽決定退回石室。剛轉身,通道深處突然傳來一聲金屬碰撞聲,接著是急促的腳步聲!
有人來了!
林羽拼命往回爬,但通道太窄,轉身都困難。腳步聲越來越近,伴隨著粗重的喘息。就在這危急關頭,他摸到墻上有一塊松動的磚石...
用力一推,磚石竟向內陷去,露出一個狹窄的側道!林羽不假思索地鉆了進去。側道蜿蜒向上,爬了約莫二十丈,頭頂出現一塊木板。
推開木板,林羽發現自己在一間禪房里。房間簡樸,只有一床一桌,桌上擺著佛經和木魚。窗外傳來悠揚的佛樂——他竟回到了寧王府西園的某處建筑!
林羽剛想松口氣,房門突然被推開。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門口——是那位“無念大師“,也就是寧王本人!
兩人四目相對,寧王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恢復平靜:“林施主,別來無恙?“
林羽的手悄悄摸向袖中的銅管,卻發現爬行時已經弄丟了。他強作鎮定,合十行禮:“大師恕罪,小可迷路了...“
寧王緩步進屋,反手關上門:“迷路能迷到老衲的禪房,也是奇事。“他突然語氣一轉,“你懷里是什么書?“
林羽這才發現,《春秋》從衣襟中露出一角。他急中生智:“是...是《左氏春秋》,小可平日研習...“
“拿來我看。“
無法推辭,林羽只得取出《春秋》遞上。寧王隨手翻閱,目光在“鄭伯克段于鄢“那頁停留許久,突然輕笑一聲:
“好一個'謂之鄭志'。“他合上書,意味深長地看著林羽,“林施主覺得,鄭伯殺弟,是對是錯?“
林羽心跳如鼓:“小可以為...兄弟鬩墻,終究是悲劇。“
“是嗎?“寧王將《春秋》放在桌上,“那燕王殺侄,又當如何?“
這是在暗指當今圣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侄兒建文帝皇位的往事了!林羽不敢接話,只能低頭沉默。
寧王忽然換了話題:“林施主可聽說過'九轉還魂丹'?“
林羽心頭一震:“略有耳聞...“
“那藥有個特性。“寧王慢條斯理地說,“服下之人,會看到些...不該看到的東西。“他盯著林羽的眼睛,“比如,未來的片段。“
林羽渾身發冷。難怪《春秋》會突然發熱預警,原來是丹藥的作用!
“小可不明白大師的意思...“
寧王突然伸手,按住林羽的左手脈門:“脈象弦急,毒入心脈。若無解藥,三日必死。“他松開手,從袖中取出一個小瓷瓶,“這里有兩粒解藥,一粒可保你七日無恙。“
林羽盯著瓷瓶,不敢輕舉妄動。
“不必緊張。“寧王將瓷瓶放在《春秋》旁,“老衲只問你一個問題——姚廣孝給你的密道圖,藏在《春秋》哪一頁?“
林羽如墜冰窟。寧王怎會知道密道圖的事?
“大師說笑了,小可哪有什么...“
寧王突然一把抓起《春秋》,嘩啦啦翻到中間一頁,猛地撕開——夾層中的絹布密道圖飄然落地!
“你以為本王不知道?“寧王冷笑,“從你踏入南昌城第一步,就有人盯著你。“
林羽絕望地看著地上的密道圖。一切都完了...
就在這時,窗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有刺客!保護王爺!“
寧王臉色一變,快步走到窗前。林羽抓住這千鈞一發的機會,抓起瓷瓶和《春秋》,撞開后窗跳了出去!
窗外是個小院,再往外就是西園圍墻。林羽拼命奔跑,身后傳來侍衛的呼喊聲。他翻上墻頭,不顧一切地跳了下去...
落地時腳踝一陣劇痛,但他顧不上這些,一瘸一拐地鉆進小巷。懷中的《春秋》燙得驚人,但他已經無法分辨這是預警還是毒發的征兆。
轉過幾個街角,確認甩開追兵后,林羽癱坐在一處廢棄祠堂的臺階上,顫抖著取出瓷瓶。寧王給的解藥,是救命稻草,還是穿腸毒藥?
他想起蘇婉清說過的話:“寧王府的毒,從來都是糖衣裹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