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前燕覆亡

  • 鮮卑傳
  • 松柏青
  • 3128字
  • 2025-07-09 16:54:20

慕容儁稱帝后,雖忌憚慕容恪的軍事威望,但因其忠誠王室且治國能力突出,仍重用其處理軍政事務。慕容恪與弟弟慕容評共同輔政,形成宗室內部權力平衡。

360年慕容儁病重,傳位給太子慕容暐。因慕容暐年僅 11歲,遂任命慕容恪為太宰,叮囑“社稷之事,一以委之”。

慕容恪以周公自比,輔政期間(360-367年)穩(wěn)定政權、對外擴張、整飭內政,前燕國力達鼎盛。他延續(xù)漢化政策,設立太學、推行屯田制,使遼西農業(yè)生產力大幅提升。

此前被慕容氏削弱的宇文氏、段氏等鮮卑部落已無力抗衡,遼東形成前燕獨大的局面。

此時,前燕已控制河北、山東及河南北部,但洛陽作為中原重鎮(zhèn)仍由東晉駐守,成為前燕西進的主要障礙。而此時的東晉中樞由褚太后攝政,權臣桓溫正忙于北伐前秦與收拾蜀地,洛陽防御相對薄弱,守將沈勁雖為名將,卻僅有千余兵力且缺乏后援。

365年正月,慕容恪決定攻克洛陽。他先派偏師進攻滎陽以吸引東晉注意力,自己則親率主力秘密向洛陽進發(fā)。抵達洛陽后,慕容恪并未急于攻城,而是采取“長圍久困”之策,命燕軍圍繞城池修筑壁壘,斷絕城內糧草與外援。燕軍“旌甲曜日,鉦鼓震天”,以強大兵力展示動搖守軍士氣。

數(shù)月圍困后,洛陽城內糧盡援絕,慕容恪下令攻城,燕軍破城,生擒沈勁。慕容恪贊賞其忠勇欲收為己用,遭拒后將其處死。

此戰(zhàn)過后,前燕順勢攻克滎陽、潁川等郡,勢力擴展至黃河南岸,版圖東起遼東、西至洛陽、北抵燕山、南至淮河,與前秦、東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國力達到歷史頂峰。

慕容恪將洛陽作為西進基地,計劃攻略關中,卻因 367年病逝而未能實施。

369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發(fā)動第三次北伐,晉軍初期勢如破竹:7月攻克湖陸,生擒燕將慕容忠;前燕下邳王慕容厲率兩萬兵馬在黃墟交戰(zhàn),全軍覆沒;高平太守徐翻投降,前鋒鄧遐、朱序在林渚擊敗燕軍,桓溫乘勝進抵枋頭,距鄴城僅百里。

慕容暐與太傅慕容評大驚,欲逃回龍城,此時慕容恪之弟慕容垂挺身而出請求統(tǒng)兵,被任命為南討大都督,率五萬兵馬抵擋桓溫。他推薦申胤、封孚、悉羅騰等參與軍事,同時前燕向前秦求救,苻堅命茍池、鄧羌率兵二萬進至潁川。

慕容垂抵達枋頭后,慕容垂的燕軍旌旗如林,與桓溫的晉軍隔岸對峙,枋頭的空氣仿佛凝固。晉軍向導段思率先出擊,卻在與燕將悉羅騰的交鋒中瞬間落敗,被生擒而去。桓溫不甘受挫,急令李述領軍沖擊,然而李述剛踏入戰(zhàn)場,便被燕軍斬殺,晉軍的攻勢如潮水般迅速退去,陷入僵局。

早在戰(zhàn)前,桓溫便命袁真揮師進攻譙郡、梁國,試圖鑿通石門以開辟糧道,保障大軍后勤。慕容垂洞察其謀,派遣弟弟慕容德親率一萬五千騎兵疾馳阻攔。九月,雙方在糧道爭奪的戰(zhàn)場上激烈廝殺,慕容德憑借出色的指揮,一舉擊敗袁真,桓溫苦心經營的運糧計劃就此破滅。隨著糧草告罄,晉軍陷入糧荒困境,無奈之下,桓溫于九月十九日忍痛下令焚燒艦船輜重,率領大軍棄水登陸,從陸路向南撤退。

慕容垂凝視著晉軍撤退的方向,展現(xiàn)出卓越的軍事智慧。他判斷桓溫初退之時,必然會以精銳部隊斷后,此時追擊難以取勝,于是派人四處散布“河水有毒”的消息。桓溫聽聞,信以為真,急忙命士兵“鑿井而飲”。晉軍士兵們日夜掘井,疲憊不堪,行軍速度愈發(fā)遲緩。

當晉軍行至睢陽附近,以為脫離危險而放松警惕時,慕容垂與慕容德抓住戰(zhàn)機,率領 8000騎兵如鬼魅般從兩側殺出。剎那間,喊殺聲震天,毫無防備的晉軍頓時陷入混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燕軍騎兵如猛虎下山,肆意砍殺,晉軍傷亡慘重。這場突襲讓桓溫苦心經營的大軍幾乎崩潰,最終,桓溫僅帶著萬余人狼狽逃回荊州,五萬步卒幾乎全軍覆沒,枋頭之戰(zhàn)以燕軍的大勝而告終。

枋頭之戰(zhàn)后,慕容垂威望日增,卻遭慕容評與可足渾太后忌憚,二人密謀誅殺慕容垂。消息泄漏,慕容垂被迫攜子投奔前秦,前燕失去了最具軍事才能的宗室領袖。。

此后,慕容評開啟專權時代,他提拔親信、排擠忠良,尚書左仆射悅綰因建議“校閱戶口”觸及貴族利益被暗殺。慕容評貪婪聚斂,“障固山泉,賣樵鬻水,積錢絹如丘陵”,士兵需花錢購買日常物資,軍心士氣嚴重受挫。貴族豪強趁機兼并土地,流民遍野,前燕社會矛盾尖銳。

面對前秦崛起,慕容評缺乏戰(zhàn)略眼光,未加強邊境防御。

公元 370年,前秦天王苻堅,在其帳下名相王猛的輔佐下,國力日益昌盛,兵強馬壯,已然有了一統(tǒng)北方的野心。于當年,派王猛為統(tǒng)帥,率領六萬秦軍,向東進發(fā),劍指前燕。

王猛率領秦軍一路勢如破竹,先是輕松攻克了壺關,生擒上黨太守南安王慕容越,上黨周邊郡縣紛紛望風歸降,前燕朝廷大為震動。

燕主慕容暐驚慌失措,急忙命令太傅慕容評,集結三十萬大軍,前往抵御秦軍。

王猛派遣的另一路副將楊安,在進攻晉陽時,卻遇到了頑強抵抗,一時難以攻克。王猛深知晉陽戰(zhàn)略位置重要,若不拿下,秦軍側翼將始終受到威脅。于是,他當機立斷,親率部分精銳部隊,馳援楊安。秦軍采用挖地道的戰(zhàn)術,數(shù)百勇士順著地道潛入晉陽城中,他們迅速沖破城門關卡,里應外合,成功打開城門,迎接秦軍主力入城,順利擒獲了前燕并州刺史東海王慕容莊。

此時,慕容評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已抵達潞川,在今黎城、潞城之間的濁漳河東岸安營扎寨。慕容評見秦軍來勢洶洶,心生怯意,只想著憑借濁漳河這一天然屏障,堅守不出,企圖以逸待勞,等待秦軍糧草耗盡,自行退兵。他并未意識到,作為主帥,這種消極避戰(zhàn)的策略,已然讓燕軍陷入了被動。

不僅如此,慕容評生性貪婪,在大敵當前的緊要關頭,竟做出了令人不齒的行徑。他將周邊山林、水源統(tǒng)統(tǒng)封鎖起來,向士兵和百姓售賣柴薪與飲水,以此聚斂財富。燕軍士兵們在前線本就面臨著戰(zhàn)爭的壓力,如今連基本的生活物資都要高價購買,心中的不滿與憤怒如潮水般涌起,士氣一落千丈,軍隊內部人心惶惶,毫無斗志可言。

十月初十,王猛率領主力部隊抵達潞川,與慕容評的燕軍隔河對峙。王猛聽聞慕容評的所作所為后,不禁大笑,對麾下將領說道:“慕容評如此昏庸貪婪,燕軍雖人數(shù)眾多,又有何用?”為了進一步打擊燕軍士氣,王猛決定出奇制勝。他挑選了五千精銳騎兵,趁夜色掩護,悄悄從小路繞到燕軍后方。這五千騎兵如鬼魅般潛入燕軍的糧草輜重營地,隨后四處縱火。一時間,火光沖天,燕軍的糧草、營帳被大火迅速吞噬,滾滾濃煙遮天蔽日。這場大火不僅燒毀了燕軍的物資,更讓燕軍上下陷入了恐慌與混亂之中。

遠在鄴城的慕容暐得知消息后,驚恐萬分,怒不可遏,派人前往潞川,嚴厲斥責慕容評,并強令他將搜刮來的錢財布帛,分發(fā)給軍士,催促他趕緊出戰(zhàn),挽回敗局。慕容評在慕容暐的壓力下,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向王猛下了戰(zhàn)書。王猛見燕軍已然軍心大亂,正是決戰(zhàn)的好時機。

戰(zhàn)斗打響后,秦軍如猛虎下山一般,向著燕軍陣地發(fā)起了猛烈沖鋒。燕軍雖人數(shù)占優(yōu),但士兵們因不滿慕容評的貪婪,毫無斗志,在秦軍的凌厲攻勢下,陣型瞬間大亂。秦軍大將鄧羌、張蠔、徐成等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沖入燕軍陣中,他們揮舞著長矛,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得燕軍丟盔棄甲。燕軍士兵們紛紛四處逃竄,相互踐踏,戰(zhàn)場上一片混亂。

激戰(zhàn)至日中時分,燕軍防線徹底崩潰,秦軍乘勝追擊,一路勢不可擋。此役,秦軍大獲全勝,俘虜并斬殺燕軍五萬余人,追擊過程中,又有十萬余燕軍投降或被殺。慕容評見大勢已去,嚇得魂飛魄散,單槍匹馬,狼狽地逃回了鄴城。

潞川之戰(zhàn)以秦軍的輝煌勝利告終,前燕的三十萬主力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經此一役,前燕元氣大傷,再無抵抗之力。

同年,前秦軍攻克鄴城,慕容暐被俘,前燕滅亡,享國 34年。慕容評逃奔高句麗后被押送前秦,前秦占據關東地區(qū),北方大部納入其疆域,形成與東晉對峙的局面。

從慕容恪攻克洛陽奠定前燕鼎盛,到慕容垂枋頭之戰(zhàn)力挽狂瀾,再到慕容評專權導致國家崩潰,前燕的歷史軌跡清晰展現(xiàn)了鮮卑慕容氏從崛起、興盛到衰亡的全過程。慕容恪的文治武功使前燕成為北方強國,而慕容評的貪婪短視則加速了政權的瓦解,成為十六國時期部族政權興衰的典型縮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临夏市| 诏安县| 溆浦县| 顺昌县| 花莲市| 武冈市| 普陀区| 理塘县| 张家港市| 镶黄旗| 冕宁县| 庆云县| 灵台县| 怀宁县| 同仁县| 内乡县| 丹寨县| 四子王旗| 鲁山县| 布尔津县| 屏边| 赤峰市| 永城市| 资源县| 舟曲县| 福贡县| 河东区| 巴林右旗| 勃利县| 井冈山市| 洛川县| 工布江达县| 周宁县| 北安市| 大同县| 三江| 乌鲁木齐县| 楚雄市| 铜鼓县|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