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從征伐高句麗到慕容儁稱帝

  • 鮮卑傳
  • 松柏青
  • 3104字
  • 2025-07-09 15:26:57

慕容氏自棘城之戰(319年)大破高句麗、段氏、宇文氏聯盟后,雖初步穩固了遼西勢力,但高句麗盤踞遼東東部,始終是懸在慕容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彼時,高句麗在美川王談德的統治下,都城丸都依山而建,城墻沿陡峭山勢綿延,城門隱于幽深峽谷之中,地勢險要至極,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高句麗長期周旋于中原政權與遼東鮮卑勢力之間,不斷覬覦遼河流域的肥沃土地,還與宇文氏鮮卑暗中往來,妄圖聯合遏制慕容氏的擴張。

慕容廆之子慕容皝繼任首領之位后,敏銳地意識到,若想實現慕容部的長遠發展,必須徹底解決高句麗這個心腹大患。

咸康八年(342年)十月,慕容皝在龍城的大帳中召集諸將議事。帳內氣氛凝重,眾人皆知此次出征意義重大。

長史陽騖手持羊皮地圖,上前一步分析道:“高句麗必然會認為南路地勢平坦,是大軍行進的首選,從而在此屯駐重兵;而北道山路崎嶇險峻,他們定會覺得我軍難以從此處快速推進,守備也必然松懈。我軍若采用聲東擊西之策,主力從北道突襲,定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慕容皝沉思片刻,目光堅定地采納了這一計策。

隨后,慕容皝親自率領主力部隊取道北道。這條從遼寧撫順至吉林集安的山路,如同一條隱藏在崇山峻嶺間的天塹。行軍途中,燕軍將士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難險阻,只見道路兩旁峰巒疊嶂,荊棘叢生,不少地方根本沒有現成的道路,軍隊只能一邊砍伐荊棘,一邊艱難前行。遇到陡峭的峭壁,士兵們需腰系繩索,相互攙扶著攀爬;碰上湍急的溪流,眾人又得涉水而過,寒冷刺骨的溪水讓不少士兵腿腳抽筋。但即便如此,慕容皝始終以身作則,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激勵著眾人繼續前進。與此同時,慕容翰奉命率領偏師從南道進軍,一路上大張旗鼓,故意虛張聲勢,以吸引高句麗的注意力。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陽騖所料,美川王判斷慕容軍難以穿越北道的天險,毫不猶豫地將主力調往南路抵御慕容翰。當慕容皝的軍隊在北道歷經千辛萬苦,突然出現在丸都城下時,城內的高句麗守軍驚慌失措,匆忙登上城墻防御。此時的丸都城頭,守軍們亂作一團,有的士兵還未穿戴整齊盔甲,有的則在慌亂中找不到自己的兵器。慕容皝身披玄鐵甲胄,手持雕弓,立于陣前,目光如炬,高聲向全軍喊道:“今日破城,在此一戰!我慕容部的榮耀,就在此刻!”隨著他一聲令下,燕軍迅速行動起來,士兵們架起云梯,如同螞蟻般朝著城墻攀爬而上,一時間,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城頭,喊殺聲震天動地。慕容皝為了鼓舞士氣,親自擂鼓,咚咚的鼓聲在山谷間回蕩,燕軍將士們聽后,士氣大振,奮勇爭先。經過半日的激烈戰斗,燕軍終于攻破城門,沖入城中。美川王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只能帶著殘部從北門突圍,逃往山中。

南路的慕容翰雖遭遇高句麗主力的頑強抵抗,但他憑借著出色的指揮才能,成功牽制住了敵軍,為北道的突襲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南路的高句麗軍隊得知丸都失陷的消息后,瞬間軍心大亂,士兵們紛紛丟盔棄甲,四處潰散。

慕容皝在丸都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掠行動,此次行動共俘獲高句麗王室成員、官員及百姓三萬余人,擄獲的珍寶、典籍裝滿了無數輛馬車。不僅如此,慕容皝還縱火焚毀了高句麗的王宮,熊熊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天三夜,丸都城內濃煙滾滾,曾經輝煌的宮殿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美川王在逃亡途中,迫于前燕的強大壓力,不得不遣使求和。慕容皝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求高句麗送世子高泰入質,并年年向燕朝貢。高句麗別無選擇,只能接受這些條件。經此一役,前燕的勢力范圍成功擴展至鴨綠江流域,高句麗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再也不敢輕易進犯前燕邊境。

時光流轉,到了建元元年(349年),后趙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后趙皇帝石虎病死,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斗,國內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慕容皝之子慕容儁密切關注著中原局勢,他深知這是前燕進軍中原的絕佳時機。

于是,慕容儁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燕軍如同洶涌的潮水,一路勢如破竹,迅速攻占了幽州(今北京)、冀州等地。這是前燕勢力首次大規模深入中原腹地,為其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次年,后趙大將冉閔趁機稱帝,國號魏,占據鄴城,并多次擊敗后趙的殘余勢力。幾乎在同一時間,慕容儁再次發兵,一舉奪取薊城,至此,幽州全境完全落入前燕之手。

永和八年(352年)三月,冉閔率軍北進,在常山、中山各郡籌集糧草。慕容儁得知消息后,立即命弟弟慕容恪為統帥,率領大軍南下迎戰冉閔。冉魏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深知燕軍實力強大,向冉閔進諫道:“燕軍此次來勢洶洶,我軍不宜與之正面交鋒,宜暫避鋒芒,等待時機,待其疲憊之時再圖決戰。”然而,冉閔自持武勇,對董閏、張溫的建議拒不采納。冉閔的司徒劉茂、特進郎闿見狀,絕望地嘆息道:“如此輕敵冒進,此去必敗無疑,我等有何面目茍活于世!”說罷,二人便自殺明志。

冉閔率軍進駐安喜后,慕容恪及燕相國封弈率領的燕軍緊追不舍,隨后,慕容儁也親率燕軍主力南下,意圖對冉閔形成合圍之勢。

冉閔見燕軍來勢兇猛,為了尋找有利的作戰地形,向常山方向南撤,他打算將燕軍引至臨水且叢林茂密的魏昌,利用那里的地形限制燕軍騎兵的優勢,同時期待常山太守蘇彥的部隊能夠前來接應。

慕容恪識破了冉閔的意圖,但他并不畏懼,依舊率軍緊緊追擊,雙方最終在泒水南岸的廉臺對峙交鋒。

冉閔素有“萬人敵”的勇名,他所率領的士兵也皆是精銳中的精銳。在雙方初次交鋒中,魏軍憑借著勇猛的作戰風格,與燕軍接連交戰十次,每次都取得了勝利,燕軍士氣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士兵們心中開始產生畏懼之情。

慕容恪看到這種情況后,召集將領們,神情鎮定地分析道:“冉閔雖然勇猛,但他有勇無謀,而且魏軍如今糧草短缺,難以長久維持。只要我們誘使他們脫離有利地形,我軍必能取得勝利。”

冉閔企圖將燕軍引入叢林作戰,但他的計劃被燕參軍高開識破。慕容恪采納了高開的建議,派遣輕騎兵佯裝敗退,引誘魏軍追擊。冉閔果然中計,親自率軍追至開闊的平原地帶。此時,慕容恪一聲令下,燕軍迅速分為三部:他親自率領五千“鐵索連馬”的重裝騎兵居中,這些騎兵的戰馬用鐵索相連,組成堅固的方陣,騎兵們手持強弓,箭在弦上;兩翼則各部署一萬騎兵,隨時準備包抄。

魏軍殺入陣中后,冉閔騎著他的朱龍寶馬,揮舞著雙刃矛,在燕軍陣中左沖右突,勇猛無比,接連斬殺燕軍三百余人,直逼慕容恪的中軍大纛。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燕軍兩翼的騎兵如潮水般從旁殺出,一時間,箭矢如蝗,紛紛射向魏軍。魏軍在燕軍的猛烈攻擊下,死傷慘重,陣腳大亂。冉閔雖奮力拼殺,但無奈寡不敵眾,只能率領殘部突圍東逃。在逃亡了二十余里后,朱龍寶馬因連日征戰,精疲力竭,倒地而亡,冉閔也被燕軍生擒。

此役,燕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斬首七千余級,殺死魏仆射劉群,生擒魏臣董閔、張溫等重要官員。冉閔被押送至薊城后,慕容儁為了羞辱他,當眾問道:“你一個奴仆下才,怎敢妄自稱帝?”冉閔毫無畏懼之色,怒目而視,厲聲反駁道:“天下大亂,爾等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位。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可稱帝?”慕容儁聽后,惱羞成怒,令人鞭打冉閔三百下,隨后將其送往燕舊都龍城。

冉閔被俘后,燕軍乘勝進攻魏都鄴城。冉魏大將軍蔣斡與太子冉智緊閉城門,堅守不出,他們一面假意投降燕軍,一面派人向東晉求救。

五月,慕容儁下令將冉閔斬首;六月,晉將戴施進入鄴城助守,并設法將傳國玉璽送回東晉;八月,在燕軍的猛烈攻擊下,鄴城終于陷落,冉智及其母董氏被俘,冉魏政權宣告滅亡。

慕容儁滅魏后,謊稱自己得到了傳國印璽,以此為借口,斷絕了與東晉的關系。同年,他在薊城正式稱帝,定國號為“燕”,并遷都于鄴。至此,前燕從一個地方割據政權,正式升級為北方的正統王朝,與前秦、東晉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鮮卑慕容氏歷經數代人的努力,終于在十六國的歷史舞臺上,書寫下了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其霸業達到了巔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通化市| 贡嘎县| 新兴县| 阿合奇县| 江达县| 三都| 潞城市| 石柱| 吐鲁番市| 岑溪市| 汉阴县| 新巴尔虎右旗| 台州市| 同仁县| 铁岭县| 西丰县| 内丘县| 玉门市| 溧阳市| 丰原市| 波密县| 西平县| 平罗县| 开化县| 沧州市| 神池县| 河曲县| 彩票| 芒康县| 盐津县| 黑水县| 乐亭县| 曲周县| 鹤庆县| 陆川县| 呼和浩特市| 兴山县| 平度市| 兰考县|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