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實踐出真知
- 穿越崇禎,殺盡天下臣
- 南山有龍
- 2269字
- 2025-07-11 23:11:45
王掌柜如蒙大赦,趕緊坐了回去。
廳堂內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有沉重的呼吸聲。
陳介匆忙記錄,然后說道:“下一個!”
眾人見狀,心知今天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得硬著頭皮上了。
“草民,草民是做布匹生意的……這個……就是,就是這債券,說白了,只是一張紙,萬一丟了,或者……或者被蟲蛀了,被水淹了,那銀子不就……不就沒了?草民并非不信朝廷,是怕保管不好…”
陳介立刻低頭記錄:“債券做工問題,記下了,請坐。”
大廳里的氣氛稍稍有些緩和,眾人似乎沒那么緊張了。
這時,有個人站起來,說道:“草民趙四海,斗膽進言。方才王掌柜提到異地兌付難,草民深有同感。草民常年在外,深知路途艱險耗時。草民想的是,這債券期限能否更靈活些?比如說,草民急需用錢周轉時,能否提前兌付?哪怕利息少拿些也行。或者,在到期之前,草民若想把債券轉賣給其他信得過的人,朝廷是否允許?畢竟,銀子壓著不能動,對商人而言也是損失。”
陳介手中的筆飛快記錄:“期限問題,可提前兌付或轉讓?好,都記下了!”
趙掌柜的話似乎打開了某種閘門,一個經營鹽業(yè)的錢掌柜忍不住站了起來:“草民錢萬通,這個……要說問題嘛,這國債發(fā)行,總得有個章程,有個法度吧?比如,朝廷一年打算借多少銀子?借來的銀子用在哪里?總得讓認購的人心里有個數,知道這銀子借出去是修河堤、充軍餉,還是做別的正經用途?若是借得太多,用得太濫,將來兌付不出,豈不是,豈不……”
錢掌柜說到這里,猛地意識到自己失言,趕緊閉嘴。
陳介只顧著記錄,點頭道:“發(fā)行上限,用途,,信用,風險……都記下了!”
錢掌柜坐了回去,緊接著,一個專做海外奇珍生意的孫掌柜站了起來,他顯然見多識廣,思路也更大膽:“啟奏陛下,草民孫茂才,常與佛郎機人打交道,他們那里也有類似國債的東西,甚至可以在專門的交易所公開買賣,價格隨行就市。草民想,我大明若發(fā)行國債,是否也能效仿一二?在南北通衢大邑設立兌付點甚至交易場所?這樣,南方的債券持有者,不必千里迢迢來京師,在南京、杭州、廣州等地就能兌付或者轉手買賣?再者,若債券能買賣流通,其價值便不再僅僅是面額和利息,還在于市場供需,或許能吸引更多銀錢參與?”
陳介聽到這里,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飛快地記錄,嘴里不停念叨:“設立多地兌付點,債券可流通交易,市場價值……記下了!都記下了!”
商賈們見皇帝非但沒有怪罪,反而讓陳介認真記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發(fā)言開始踴躍。
“陛下,草民是做錢莊的,方才有人說利息低。草民倒覺得,利息高低還在其次,關鍵是利息如何支付?是到期一次給?還是每年、每半年給一次?若能按期給付利息,對持有者來說也是筆活錢,更愿意長期持有。”
“還有就是,這債券肯定是紙質的,即便印得再精美,也難免會被人仿制、偽造,到時真假難辨,持有真券的人兌付不了,豈不釀成大禍?朝廷信用何在?”
陳介重重點頭:“防偽!確實很重要!記下了!”
問題如同雪片般飛來,五花八門,卻又切中要害。
從最基礎的保管、防偽、成色、異地兌付,到利息計算方式、付息頻率,再到發(fā)行規(guī)模管理、資金用途透明、兌付能力保障,甚至提出了債券流通轉讓、建立交易市場的超前概念。
這些商賈每提出一個問題,陳介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的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缺陷和風險,越記越是心驚,也越記越是興奮。
心驚的是自己嘔心瀝血設計的完美方案,在這些真正浸淫商海多年的老手面前,竟顯得如此漏洞百出,如同一個滿是窟窿的篩子。
興奮的是,這些問題雖然尖銳,卻都是實實在在需要解決的關鍵點!
每解決一個,這國債之策就扎實一分!
朱由檢依舊神色平靜,偶爾端起茶杯啜飲一口,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這時候,陳介心念一動,突然想到一個人!
弘治正德年間,儒學大家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
而知行合一的內涵就是從實踐中得出真知,探求事物背后的道理。
這些商賈平日里追逐銅臭,斤斤計較,可他們千百年來積累的經驗,是自己從書本中永遠得不到的。
看似銅臭熏天的商賈之道,內里竟蘊含著如此精深龐雜的學問!
不真正踏入這潭水,不親身經歷這些風浪,僅憑一腔熱血和書本上的道理,就想推行這前所未有的國債之策,簡直是癡人說夢!
朱由檢緩緩站起身來:“諸位掌柜今日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實乃金玉良言!你們幫了朕的大忙,也幫了朝廷的大忙!”
這番話讓商賈們緊繃的心弦猛地一松,不少人甚至悄悄吐了口氣。
朱由檢繼續(xù)說道:“今日所議國債,尚是朝廷一個設想。諸位掌柜提出的種種疑慮和難處,陳介都已詳細記下。戶部會據此仔細斟酌,完善章程,務求周全。這國債,絕非倉促上馬之物。”
“朕在此明言,待到國債正式發(fā)行之日,認購與否,全憑自愿!朝廷絕不強求一分一毫!”
“在商言商,誰家銀子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誰不想多賺些安穩(wěn)錢?方才有人提到,國債的利息,比起市面上一些錢莊放貸的利錢,確實低了不少。”
“你們當中,想必也有經營錢莊的掌柜。錢莊放貸,看似利高,可其中有多少是收不回的爛賬?這其中的風險,你們比朕更清楚!況且,遠行在外,異地存取、匯兌,又是何等不便?費時費力費銀錢!”
“朕今日可以向諸位保證,三年之內,朕必將皇家錢莊,開遍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到時候無論你在天南海北,哪怕身處海外藩國,只要日月所照,大明旗幟所至之地,必有皇家錢莊為你兌付!”
“這筆買賣,朕擔保諸位,只賺不賠!”
眾商賈再次竊竊私語,只不過,他們的態(tài)度不再是擔憂,不再是恐慌,而是真正開始思考起來,國債是不是可以買?
這次是真正掏錢去買,而不是被迫買平安的那種。
“今日話已說盡,諸位的肺腑之言,朕記在心里了。這飯,朕用好了,諸位慢用。”
說完之后,朱由檢轉身徑直離去。
陳介收拾好寶貝一般的冊子,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