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歐文是世界著名的行旅文學作家,以其代表作《見聞札記》蜚聲中外,給世人留下了《瑞普·凡·溫克爾》、《睡谷的傳說》、《作者自述》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等不朽的篇章。但正如筆者在相關文章中所說,對于這樣一位文學大家而言僅僅局限于閱讀、研究其代表作是不夠的,那樣無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歐文。其實歐文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除《見聞札記》外還創作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正是由于國內在譯介歐文上的局限,筆者才于近幾年致力于此項工作。于是,除拙譯《見聞札記》先后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和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即《英倫見聞錄》)以不同形式出版外,筆者又翻譯出版了歐文的《征服格拉納達》(2010,國內首譯本,上海文藝出版社),以及《歐美見聞錄》(2012,國內首譯本,上海文藝出版社)。另外,由筆者主編的該作家的《西部還沒有牛仔》(即《博納維爾上尉探險記》)也曾于2008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計劃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再版。能在歐文的譯介上多做些工作,筆者感到十分欣慰。
根據筆者掌握的材料,目前仍然有一些歐文的優秀作品尚未譯介過來,而眼前這本《美國見聞錄》中的第二部便是其中之一。歐文曾先后旅居歐洲數年,并在那里創作出了一部部享譽世界的杰作。他1832年回國,致力于寫作反映美國生活的作品,陸續出版了《大草原之旅》(1832)、《阿斯托利亞》(1836)、《崇山峻嶺》(1837)和《美國紀事及其他》(1855,原名《沃爾夫特棲息屋及其他雜錄》)等。本書即由《大草原之旅》和《美國紀事及其他》兩部組成,作品使讀者得以“再度走近歐文的世界”,從而更多地了解、欣賞到他的作品。筆者承認《見聞札記》堪稱是歐文的代表作,但同時認為他的創作風格、思想文采和幽默浪漫等元素也充分體現在了其他眾多作品中,它們同樣煥發出特有的光彩。下面不妨對本書作一點欣賞和解讀。
人們通常是喜歡旅行探險的,它能給我們帶來新的刺激,新的經歷,新的見識。美國西部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在華盛頓·歐文那個時代所具有的原始與野性的美,即便今天的美國人也看不到了!隨著文明的發展那樣的原始風光已不復存在。有幸的是,它在行旅散文名家歐文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讓世世代代的人都能間接地欣賞、領略到其特有的魅力。這的確是歐文給世人留下的一筆寶貴財富。
《大草原之旅》原書全名為《大草原之旅:深入印第安故土三十天》。閱讀這部作品,不難感受到其中包含的種種情趣。這也是歐文作品的一大特點,生動,活潑,有趣,時時表現出幽默的意味。作品有了情趣自然也就具有了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隨著歐文進入美國西部之后,撲面而來的便是它那特有的原始美和野性美。此種美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是喜還是憂呢?不管怎樣原始的東西還是應該有所保留,如果完全滅絕根除將會是人類的一大悲哀。你看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茂盛濃密的森林,那蜿蜒曲折的河流溪水,那生活在這里的各種野生動物,多么純樸自然。文明社會的人進入這片世界,誰不感嘆贊美?這不正是為那種原始的、野性的美所吸引傾倒嗎?“在我們登上去的那段寬闊多沙的河岸,各種鹿、熊、火雞和水禽留下無數相互交叉的腳印。這兒的河景豐富多樣,十分美麗,有長長的、光亮的河段,周圍是柳樹和楊木;有富饒的低地,這兒森林高大;高聳的法國梧桐生長于其中,遠方被高高地覆蓋著樹木的海角包圍。樹葉呈現出黃黃的秋色……”類似的景色描寫書中比比皆是。
除了大自然優美的景色外,我們還讀到不少故事,這是本書充滿情趣的又一方面。歐文既是散文家也是短篇小說家,頗善于講述故事。于是我們讀到了旅行隊途中的各種有趣經歷。第九章講述的獵蜂一事,就展現給人們一種聞所未聞的新奇場面,其獵蜂的方式和過程多么獨特,其天然豐富的蜂蜜一定多么醇香可口!再就是獵野馬的過程,真是富有刺激。這同時也考驗著人的技能和膽量,因為它們都是野性十足的動物。你看,三隊人馬逐漸形成口袋似的包圍圈,人優于動物的智慧充分顯露出來。相比之下,在大草原上獵野牛就更驚心動魄了,因為那是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在所有動物中,當獵人逼近野牛時,它會表現出最為惡魔可怕的樣子。它那兩只短短的黑角,彎曲地從長著蓬松毛發的巨大前額露出來;眼睛像燃燒的煤炭一樣發光;嘴張開著,干渴的舌頭呈半月形卷曲;長著濃毛的尾巴直挺挺地拂來拂去——野牛充分顯露出既憤怒又恐懼的樣子。”人如果沒有足夠膽量怎么敢于面對這樣的猛獸!
所以,經歷種種冒險又是歐文和隊員們不可避免的。穿越那片荒無人煙的野生世界,必然要遇到各種艱難險阻,它們考驗著人的意志。你得習慣于風餐露宿,這在那樣的旅行中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你得經受一次次風吹雨打,暴風雷電;你得跨越一處處急流險灘,在錯綜復雜的密林荊棘中穿行;沒有打到獵物時你得忍饑挨餓,食物缺乏也是隊員們經常遇到的困難;還有遭遇波尼族人的情景也扣人心弦。隊員們在旅途中的冒險故事舉不勝數,讓人感到能夠穿越當時極其原始的美國西部的人真不簡單!本書的讀者都能間接地一次次面臨驚險場面,那些直接參與的人就可想而知了。我們從中也發現,歐文是個喜歡探險、勇于探索的人,這種不凡的精神在他一生的游歷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游歷了那么多國家和地方,而此次的美國西部之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在作品中我們也看到獵人們簡單而頗有情趣的生活場面。他們一路打獵,冒險,時時露營,在熊熊的火堆旁煮著烤著美味的野味。“日落之前,小托尼斯叫我們去享用豐盛的美餐。一些毯子鋪在火堆旁的地上,我們各自坐在上面。一只大盤或碗——它用楓樹的根做成,是我們在印第安人的村子里買的——放在前面的地上,并把旅行鍋中的東西倒了進去,其中有切碎的野火雞,以及一塊塊腌肉和供烘烤的面團。旁邊放著另一只類似的碗,里面有不少油煎餅。我們談論了一番切碎的野火雞后,有兩只叉著肥鹿排骨在火前烤著的木叉,被小托尼斯得意洋洋地拿開插到我們前面的地上。沒有任何盤子,我們就照著獵人的方式用獵刀割下一條條一片片肉,再拿到鹽和胡椒里蘸一下。不過就托尼斯的廚藝和大草原上這種味道濃烈的調味品而言,說句公道話,我從來沒品嘗到如此美味可口的鹿肉……”你說那樣的情景不令人向往嗎?
除了此次旅行本身的經歷和故事外,我們還讀到歐文講述的一些傳說。歐文的許多作品中總是有不少傳說,尤其是關于印第安人的。印第安人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種族,經常出現在歐文筆下。他們生活在自己古老的土地上,但隨著文明社會的推進他們的生活受到威脅,于是他們與白人之間時時發生沖突。對于他們的命運歐文經常表現出同情。“可憐的印第安人在與邊疆那些粗暴的殖民者交往中遭受著冤屈和侮辱;他還描述了奧塞奇部落頗不安穩、卑微低下的處境,其數量已經減少,他們精神頹喪,幾乎勉強地生活在自己一度如此英勇顯赫的地方。”從類似的字里行間中不難看出歐文的同情之心。
這便是筆者翻譯《大草原之旅》,所感受到的情趣與冒險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或者是留下的深刻印象吧。
《美國紀事及其他》是作者的一部故事傳奇和散文隨筆集,風格手法與《見聞札記》類似,只是內容不同而已。這些篇章創作于作者的晚年,并在他1859年去世的前四年出版。其中有不少描寫美國的風土人情,但同時也不局限于只寫美國,還寫了歐洲其他國家特別是西班牙的情況。這正如他在英國創作的《見聞札記》主要寫英國社會,但也并不完全局限于英國一樣;將作者這部晚年在美國創作的作品編入《美國見聞錄》,筆者認為是恰當的。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再次欣喜地讀到了類似于、同時也并不遜色于《見聞札記》中的優美篇章,如《睡谷重游》,如《春鳥》。作者的文采又一次從這些篇章中充分煥發出來。關于睡谷,歐文曾寫過不少文章,正是由于他那些風格獨特的作品,睡谷至今名揚四方。我們在文章中讀到的是美感,是浪漫,是情趣,是夢幻,是對原始樸素的東西的依戀。歐文對于睡谷可謂再熟悉不過了,他年輕時經常漫游于谷中,充滿遐思與幻想,晚年定居美國后重游睡谷,寫下了這篇杰作。筆者翻譯它是一種享受,相信讀者也會從中獲得一些美的東西。同時我認為,這篇文章對于讀者認識、研究歐文晚年的思想不無幫助。《春鳥》一文頗富有情趣和寓意,我們從中看到一只鳥本來不錯但卻最終走向墜落。如此美麗的東西如果過于貪婪便會走向滅亡,一味貪圖物質享樂必然沒有好結果,不難看出作品的寓意所在。
除了上述游記性的散文隨筆外,本部作品也包括不少故事傳說。“棲息屋”是殖民時期的一位美國名人——他也是歐文的朋友——的住處,文章所反映的是一個不乏英雄與傳奇故事的時代。英雄騎士故事《阿文塞拉赫斯家族的人》讓我們看到一位勇敢的摩爾人,他被釋放回去見到新娘之后,仍然守信繼續當一名囚犯,表現出人們英勇豪俠、正直善良的美德。作品也頗富有浪漫色彩。《七城長官》是作者的又一篇類似于其名作《瑞普·凡·溫克爾》的作品,講述一個遠遠落后于時代的人的故事。風華正茂的主人公發現了一百多年前的島,人們自然不信了。作品富有寓意,也像《瑞普·凡·溫克爾》一樣充滿奇幻色彩,令人思考。讀者從中又看到歐文所懷有的“思古幽情”,以及富有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最后一篇故事《范·霍恩伯爵》也不錯,它講述一位伯爵犯了罪,親戚貴族們極力為其開脫,頗具幽默諷刺。貴族們竟然為一起兇殺案辯護,上流社會的丑惡嘴臉暴露無遺。他們之所以千方百計為罪犯辯護,是因為處罰他會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犯罪受罰是天經地義的事,卻被貴族們搞得很復雜,純粹是為了自身的“尊嚴”。作品不是對那個家族的貴族而是對整個貴族社會進行了諷刺與抨擊。其他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還有:充分表現出英勇、正直、守信等騎士精神的《伊諾霍薩的傳說》,不無懸念怪異的《康穆尼波村的傳說——絞刑島的來客》,對于財富包含寓意、引人深思的《百慕大群島》,以及反映主人公做了虧心事后始終為惡夢所困擾的《米諾卡島大主持——一個真實的靈魂故事》等。
此外,本部作品還包括其他方面的散文隨筆。在《國家的命名》一文中,歐文提出了美國的種種地名如何更為恰當的看法,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擺脫英國的影響,富有獨創性,而不要在一些英國地名中簡單加個“新”字(如紐約的英文就是“新約克”,即New York)。其見解獨特,同時也體現了歐文的愛國精神。在《關于批評的隨想》中,作者對文學批評是否恰當適度懷有看法,他認為人們應該客觀地看待文學批評,同時對于文學應該予以扶持而不是打擊、譴責。文章有理有據,引人思考,具有說服力。《西班牙人的浪漫》是作者眾多關于西班牙的文章中的一篇,筆者感到他的“西班牙情結”是很濃厚的。文章講述了一位昔日的恩人,卻在后來的戰斗中被受恩的人殺死,對戰爭進行了有力的控訴。《三角帽的密謀》讓我們看到被侵略的民族心靈上總是不服的,他們對于故土懷著深深的熱愛與依戀。《米諾卡島大主持》所要表達的是,作惡者最終沒有好結果,即便懺悔祈禱都是沒有用處。做了虧心事總會受到報應,這樣的主題似乎在末尾得以點明。
華盛頓·歐文(1783—1859)是美國文學的奠基人,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我很高興成為國內譯介歐文的作品較多的譯者,這首先要感謝著名翻譯家楊武能教授的指導。我選擇歐文作為譯介的重點之一,主要原因是相對于其他外國作家而言,國內在對歐文的譯介方面還比較薄弱。上述拙譯的出版算是作了一點填補空白的、或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工作吧,我為此高興,并將繼續在這方面多做工作,讓廣大讀者更加全面深入地走進這位杰出文學名家的世界。歡迎讀者對書中的不足提出寶貴意見,一定在今后的修訂中加以完善。
讓我們通過閱讀本書,再度走進歐文眼中的世界吧。這是因為,他的作品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有魅力。
本書第一部《大草原之旅》根據“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s A Tour on the Prairies”翻譯,第二部《美國紀事及其他》根據“Project Gutenberg's Wolfert's Roost and Miscellanies”翻譯。
2011年6月 初稿
2015年10月 修訂于天府雄州·四川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