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院年度案例集成叢書:金融糾紛裁判規則理解與適用
- 國家法官學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編
- 3891字
- 2025-05-12 16:50:24
005 金融借款合同中約定貸款人違約責任過重處理分析
——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訴曾維某、陳嘉某金融借款合同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20)粵0606民初16135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3.當事人
原告: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以下簡稱甲銀行)
被告:曾維某、陳嘉某
【基本案情】
1.曾維某向甲銀行提供結婚證復印件一份,曾維某、陳嘉某于2006年11月10日登記結婚。2017年6月2日,曾維某作為借款人,甲銀行作為貸款人,雙方簽訂了《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原件一份,合同約定曾維某貸款金額61000元,貸款用途為旅游,貸款期限36個月,執行固定月利率1.53%,采取等額還款法進行還款;如任何一期未及時足額歸還借款本息即視為逾期,從逾期之日起,對逾期金額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加50%計收罰息,對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逾期罰息利率計算復利;如曾維某違約,甲銀行有權要求曾維某提前歸還已發放的全部貸款本金并結清利息,并承擔甲銀行實現債權所需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等。2.甲銀行于2017年6月2日按約放款61000元,出具《個人貸款出賬憑證》原件一份,并約定貸款期限36個月,自2017年6月2日起至2020年6月2日止,貸款月利率1.53%,還款方式為等額還款法,貸款用途為旅游。3.曾維某沒有按時履行償還貸款本金及利息的義務,甲銀行主張曾維某截至2020年2月24日,尚欠借款本金19365.1元、利息(含罰息)2273.67元、復利152.53元。4.甲銀行與廣東安某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訴訟/仲裁協議》原件一份,約定甲銀行委托廣東安某律師事務所代理本案訴訟,律師費8000元,未開具律師費發票。
甲銀行遂訴諸法院,請求判令:1.判令被告曾維某向原告償還全部借款本息21791.3元[其中借款本金19365.1元、利息(含罰息)2273.67元、復利152.53元,利息(合罰息)、復利暫計至2020年2月24日],以及自2020年2月25日起至全部本息實際清償日止的利息(以尚欠借款本金為基數,按合同約定利率上浮50%為罰息利率計收罰息,對不能按時支付利息,按罰息利率計收復利);2.判令被告曾維某賠償原告為實現債權而損失的本次一審律師費8000元;3.判令被告陳嘉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4.因本案所產生的全部費用(包括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費、公告費等)由兩被告承擔。
【案件焦點】
1.原告甲銀行的各項訴請是否有合同依據;2.原告甲銀行主張的罰息、復利是否應該酌情予以調整,如應調整,調整標準為何;3.原告甲銀行主張的律師費是否應該予以調整。
【法院裁判要旨】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
1.金融借款合同中,對于違約責任的約定十分明確。由于貸款人融資風險較高,本案中甲銀行與貸款人約定的貸款利率較高,達月利率1.53%,折合年利率18.36%,結合合同約定違約責任為從逾期之日起,對逾期金額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加50%計收罰息,對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逾期罰息利率計算復利,罰息利率計得為年利率27.54%,罰息、復利利率顯著過高加重貸款人的還款責任,雖然原告主張的違約責任有合同依據,但訴請被告承擔顯著過重的違約責任法院應依職權予以調整。因此本案中本院以原告訴請顯著背離原告實際損失,酌情予以調整為以尚欠貸款本金為基數,利息、罰息、復利合計按年利率24%計算,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支持。
2.對于貸款利率的上限調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適用范圍問題的批復》第一條的規定:“關于適用范圍問題。經征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七類地方金融組織,屬于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其因從事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舉重以明輕,最高院的意見認為金融機構的利率不應受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調整,因此應按照年利率24%設定上限,不應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設定上限。
3.對于部分律師費過高且未能證明已實際給付,根據查明實際情況為虛高,亦應予以調整。對于原告訴請律師費,由于被告拒不按期歸還貸款已構成違約,且《個人信用貸款合同》明確約定原告實現債權的費用由被告承擔,被告基于其違約行為能夠合理預期律師費的產生,因此原告雖未開具律師費發票但該筆律師費的支出為必然需要支付的費用,本院酌情予以支持律師費3000元。一方面原告主張律師費過高且沒有付款依據,另一方面應根據原告委派律師到庭參與訴訟的實際情況酌情予以支持律師費。
法院認為,原告甲銀行與被告曾維某簽訂的《個人信用貸款合同》合法有效,被告曾維某應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還款付息義務。由于被告曾維某拒不按照合同約定還款付息,合同期限自被告曾維某逾期之日雖未屆滿,但原告有權要求被告曾維某提前歸還已發放的全部貸款本金并結清利息,原告訴請被告曾維某清償貸款本金19365.1元、利息(含罰息)2273.67元、復利152.53元(暫計至2020年2月24日),有事實與法律依據,法院予以支持;自2020年2月25日起至清償之日止,由于利息、罰息、復利總計超過年利率24%,顯著背離原告實際損失,本院酌情予以調整為以尚欠貸款本金19365.1元為基數,利息、罰息、復利合計按年利率24%計算,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對于原告訴請律師費,由于被告曾維某拒不按期歸還貸款已構成違約,且《個人信用貸款合同》明確約定原告實現債權的費用由被告曾維某承擔,被告曾維某基于其違約行為能夠合理預期律師費的產生,因此原告雖未開具律師費發票但該筆律師費的支出為必然需要支付的費用,酌情予以支持律師費3000元。對于被告陳嘉某的責任,原告雖能提供兩被告的結婚證復印件但未能提供兩被告的婚姻關系證明予以佐證上述借款發生于兩被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亦未能舉證證明上述借款用于兩被告夫妻共同生活,應承擔舉證不利的法律后果,對于原告訴請被告陳嘉某對被告曾維某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綜上,原告的訴請有事實與法律依據的部分,法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曾維某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甲銀行清償貸款本金19365.1元、利息(含罰息)2273.67元、復利152.53元(利息、罰息、復利暫計至2020年2月24日,自2020年2月25日起以貸款本金19365.1元為基數,利息、罰息、復利合計按照年利率24%計至被告曾維某清償之日止);
二、被告曾維某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甲銀行支付律師費3000元;
三、駁回原告甲銀行的其他訴訟請求。
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本判決現已生效。
【法官后語】
1.對于金融借款合同尚欠本金,由于為銀行電腦系統自動計算得出,一般原、被告無爭議。
2.對于利息及罰息、復利,本案中原、被告約定執行固定月利率1.53%,采取等額還款法進行還款;如任何一期未及時足額歸還借款本息即視為逾期,從逾期之日起,對逾期金額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率加50%計收罰息,對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逾期罰息利率計算復利。在目前的利率政策來看,利息按照固定月利率1.53%為年利率18.36%,已略超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暫計年利率15.4%,因此現狀為部分商業銀行的部分借期貸款利率高于民間借貸貸款利率的上限。如貸款人逾期還款,根據違約責任的約定逾期利率上浮50%計算罰息,以不能按時歸還的利息為基數按照罰息利率計算復利,罰息利率已達27.54%,雖無法律強制性規定金融借款合同利率利息的上限,但審理中一般酌情參照原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規定的24%設定利率上限,即逾期利息、罰息、復利、手續費、違約金等各項名義的違約責任(不包括律師費)合計按照年利率24%計算,超出部分不予支持,銀行亦對該類判法通常無異議。另外,經請示中院,明確金融借款合同不是民間借貸,不予調整借款利息、罰息、復利等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為上限計算,即新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生效后,不參照處理。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適用范圍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第一條的規定:“關于適用范圍問題。經征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七類地方金融組織,屬于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金融機構,其因從事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舉重以明輕,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認為金融機構的利率不應受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調整,因此應按照年利率24%設定上限,不應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設定上限。可見中院意見為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復》進行理解,具有權威性。[4]
3.對于律師費,本案中銀行能夠出具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民事委托代理合同予以佐證律師費金額為8000元,但不能開具發票,不能形成完整證據鏈予以佐證律師費金額并已實際給付律師費。根據合同分析,由于貸款合同約定了律師費由違約方承擔,貸款人基于其拒不還款的違約行為能夠合理預期律師費的產生。根據實務分析,銀行委托律師代理訴訟,能夠促進訴訟程序的流轉,律師費為進行訴訟維護銀行方權益的必要費用,應予以支持;但根據部分案件銀行方舉證,銀行聘請律師進行訴訟會進行招投標,因此常規大批量金融借款合同的律師代理費按件收取,律師代理費為300元/件至500元/件不等,另外執行完畢后會按照標的收取部分風險代理費用,所以一般銀行實際給付律師費金額較低,按件收取的費用遠低于廣東省律師費指導標準,如銀行未能舉證已開具律師費發票、已轉賬給付律師費,應按照實際情況予以酌情降低,否則會加重貸款人的還款責任,并給予銀行方非正當的利益。
編寫人: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 辜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條文精釋與實務指南:合同編(上冊)
-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新編:條文序號整理版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全書(修訂版)
- 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匯編:典型案例·關聯規定(注解本)
- 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解釋(四)理解適用專題講座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配套解讀:含實施條例
- 土地爭議行民交叉裁判規則與案例解析
- 保險法及司法解釋新編:條文序號整理版9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導性案例全書(精裝珍藏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及司法解釋全書:含文書范本(2020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釋義
- 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釋義
- 商標法:原理與案例
- 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叢書:物權糾紛指導案例與類案裁判依據
- 大有可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