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劉昆貪墨案,科舉考試開始
- 明:七海帝皇
- 命運榴彈
- 2031字
- 2025-07-10 20:51:41
聽聞錦衣衛稟報運河工地因克扣糧餉引發械斗,朱文奎面色陰沉如鐵。
如今根基未穩,貪污腐敗一旦不嚴查嚴辦,就會給其他人一個信號,會有更多的官員有樣學樣,從而讓腐敗滋生內部。
他可不想自己搭好的臺子,被蛀蟲咬斷了地基。
天子一怒,非同小可,牛旺德都感覺到了寒意,不敢貿然出聲。
房內的其他人更是膽戰心驚。
“傳旨!“朱文奎厲聲道,“著吏部會同錦衣衛情報局徹查此案,明日朝會,朕要知道到底是什么情況。“
“是,陛下。”牛旺德親自去傳旨了。
錦衣衛情報局指揮使邢靖宇和刑部尚書錢伯陽立刻帶人前往運河工地進行調查。
而皇帝也沒了心情留在船廠,擺駕回皇宮。
........
一夜過后,凌晨時分,官員們紛紛來到皇宮外。
像往日一樣,他們會在此吃完宮里送來的早餐,相互交流下,等到辰時進宮。
可今天,大臣們卻都在悶頭吃東西,不再交流。
特別是吏部尚書錢伯陽,非吏部的官員們都主動遠離他。
大家都知道吏部接了個棘手的案子。
中軍都督馬文煥忍不住調侃:“恐怕今天有人要倒霉了。“
沒人與他斗嘴,大家都在沉默。
辰時到了。
大臣們起身,進入皇宮,在勤政殿內分文武兩列站好。
隨后,皇帝上朝,坐在王座上。
“有本奏本,無本退朝。”牛旺德尖聲道。
毫無意外的,錦衣衛情報局指揮使邢靖宇和刑部尚書錢伯陽出列。
由錢伯陽先行奏言:“陛下,昨日連夜核查賬目,賬目分毫不差,涉事糧官劉昆更有多名同僚作證其“清廉勤勉“。”
隨后是邢靖宇:“陛下,運河各段監工聯名擔保,稱械斗實因監工私藏糧食引發...“
怎么會這樣?
朱文奎冷冷看著兩名大臣。
邢靖宇心中坦蕩,所言據實,倒是沒有問題。
而錢伯陽卻心中有事,明顯言不由衷。
他的心聲已經出賣了自己。
顯然他是認為劉昆有問題的,但沒有抓住其把柄。
兩位大臣與劉昆并沒有關聯,讓朱文奎松了口氣,他要懲處貪污人員,卻不想要將此事擴大化,要是錢伯陽和劉昆有關,他就要另行考慮了。
畢竟錢伯陽和其兒子錢澤安都是能干之人,他也想要繼續重用。
隨即,朱文奎出聲道:“錢愛卿,1天時間確實太短,查不出來也情有可原,但你說的那些,可就不對了,他劉昆就這么清廉嗎?”
錢伯陽回道:“陛下,我也有所懷疑,但苦于找不出線索。如果這些都是假的,那只能說劉昆善于經營,行事滴水不漏,是個經年老吏。”
“他在做糧官之前,是做什么的?”朱文奎問道。
“在吏部考功司做書吏,后來運河開工,工部急需人手,他便主動申請調去。”錢伯陽回道。
朱文奎頓時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
考功司是個不錯的部門,管理官員考核和升降的。
但目前,因為官僚體系不完整,考功司的職權還不完善。
而工部那邊,因為負責蘇伊士運河的修建,每月都有大量錢財物資經手,只要能在運河上謀個差事,定然是個肥差。
他出聲道:“是個善于鉆營的老吏,明面上滴水不漏,但經不起查的。朕再給你們2天,順著那批不見的糧食去查,不管是他賣掉了,還是藏起來,都會有跡可循。”
“是,陛下。”錢伯陽和邢靖宇退回。
禮部尚書劉貞出列:“陛下,恩科科舉考試已經準備妥當,明日辰時考生入場,臣請陛下將三題策論交給微臣。”
朱文奎卻沒有同意。
“明日朕會在開考前,將題目給你。”
“是陛下。”劉貞退回。
今日朝會再無上奏,朝會解散。
.........
浩拓元年十一月八日,恩科科舉考試。
清晨,天還未亮透,蘇伊士城北的民坊內已是一片忙碌。
一百多名士子早早起身,整理衣冠,帶上筆墨紙硯,在各自住所出來,前往城門處等待。
城門剛開,士子們便三五成群地向城北錦衣衛訓練基地趕去。
城外的道路上,有錦衣衛和飛沙衛的兵士在沿途巡邏,防止有人干擾士子科考。
二十分鐘路程后,他們抵達了考場外,一座森嚴的營寨映入眼簾。
高聳的木柵欄上插著明軍旗幟,寨門外錦衣衛持刀肅立,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每一個士子。
還沒到入場的時候,士子們低聲交談,有的緊張地翻看隨身攜帶的筆記,有的則故作鎮定,但攥緊的拳頭仍暴露了內心的忐忑。
隊伍中,一名年輕士子低聲問同伴:“你說這場恩科會不會很難,不知我等能否應對?”
另一人苦笑:“陛下重實務,不尚空談,恐怕不是死讀經書就能過關的。”
兩人的話吸引了旁邊的書生:“如此就好,在下不擅經義,倒是在雜學多有涉獵,說不得能高中哦。”
他的狂言引起士子們譏笑。
科舉考試可不是光考策論的,經義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這時,一隊宦官騎馬而來,領頭太監在寨門前高聲道:“陛下派我等送題,速去通報劉尚書來接題。”
士子們紛紛注目,眼看著禮部尚書劉貞出來,從下馬太監手里接過裝有題目的包袱,當場驗明其中火漆封口。
題目已經送達,劉貞示意手下侍郎宣講。
侍郎高聲道:“所有考生準備進場,考試分三場,分別于十一月八日、九日、十日進行,三天時間內,不得離開考場,吃喝拉撒不用你等擔心,全部已經準備妥當。首場考七篇經義,其中四書義三篇,本經義四篇;第二場考詔、誥、表、判公文寫作;第三場策論題三道。”
這些都是考生們熟知的規矩,不過重申一遍而已。
隨后,考生開始入場。
侍郎嚴肅道:“陛下嚴令,舞弊者永不錄用!我等此刻轉身,計數10聲,速速將夾帶小抄丟掉。如果此后再被抓到,那就沒機會后悔了。”
說完,他和錦衣衛一同轉身,開始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