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被人管
中和行為的第二特性是“不受管”。我們會聽到員工說“誰要你管”,但很少聽到他們說“請你趕快來管我”這一類的話。“我做了這么多年,難道還要你管?”“你想管我?先把你自己管好再說!”
中層干部要管下屬,下屬都是一肚子不高興,心里盤算著:“好,你想管我,那我就想辦法氣你。”
人不能管,談什么管理?不用擔心,不能管的,要“理”。你理他,他才會理你。如果理不好,那就應該“安”他,你盡力安他,他自愿賣力,安人比理人高明,理人比管人有效。可惜大家一心一意想要管人,以至于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搞亂了,員工不可能好好工作,更談不上什么績效。
“不受管”給管理帶來的麻煩
“不受管”會增加管理上的許多麻煩,諸如:
不喜歡承受壓力——愈是壓員工,員工愈是表面應付,內(nèi)心不愉快。
不愛看規(guī)約——你要一個員工簽字,只要大家簽他就跟著簽,很少會認真去看,更談不上記在腦子里。
不愿意上級不斷盯著自己——要員工這樣,要員工那樣,他表面上在聽,實際上未必以為然。
“不受管”給管理帶來的好處
當然,“不受管”也有許多好處,例如:
不必管他——善于管理的干部,懂得安人,看得起下屬,讓開一步不去管下屬,下屬就會主動去做。
不必操心——操心根本沒有什么用,因為你越急,員工越不急。只要安他,讓他身安心樂,他就會自己去操心,變成他急你不急。
不必制衡——員工不喜歡被管,本來就是一種制衡,如果此外再多方設法安排制衡的力量,不過是流于形式而已。
“不受管”的真相
中國人的“不受管”不是絕對的。當他事情做得順利的時候,最討厭有人管他;但是一旦遭遇困難,特別是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就會大聲喊:“為什么你都不管?”
需要時要你管,不需要時又不要你管,這才是中國人“不受管”的真相。中國人“不”之中含著“要”,“不要、不要”然后“要”,“不露、不露”然后“露”,“不會、不會”然后比任何人都“會”,實在值得當干部的好好體會一番。
“不受管”含有“受管”的成分,關鍵在于“需要”。想做好干部,你應該在下屬需要時才來管他,即平時充分準備,需要時亮出錦囊妙計,而不是和下屬一起在困境中愁眉苦臉。“預測”“前瞻”不是平日說著玩的,而是緊急時要露一手的。
- 產(chǎn)品經(jīng)理全項目實操詳解
- 走向敏捷:領導者敏捷管理手冊
- 天天向上:老HRD手把手教你做好人力資源
- 順勢 精準 賦能:績效考核助力銀行服務鄉(xiāng)村振興探索與實踐
- 方針管理與轉型升級之路:企業(yè)的方針管理與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數(shù)字化及智能化
- 企業(yè)全生命周期知識產(chǎn)權管理策略
- 團隊第一
- 抉擇(修訂本)
- 經(jīng)營為什么需要哲學
- 世間所有的無眠,都是因為睡錯了風景
- 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新時代創(chuàng)新賦能
- 新生代團隊管理:用好“90后”,賦能“00后”(全圖解落地版)
- 領導力行為學:基于神經(jīng)科學的領導力前沿研究成果
- 帶團隊一定要會管績效:重新定義績效管理
- 高績效教練(原書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