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關鍵陪伴:哈佛博士岳曉東家教十八式作者名: 岳曉東本章字數: 2801字更新時間: 2025-01-23 15:33:35
序言
培養孩子,關鍵在陪伴
一位母親的靈魂拷問
一次,我給一對氣沖沖的母子做咨詢,坐定之后母親讓兒子開口說話,兒子就是不說話。見此,我就問他們誰愿意與我先單獨聊聊,結果兩個人都指著對方說,讓她(他)先聊,因為她(他)的問題更多。兩人推來推去,我決定先邀請母親聊聊,讓兒子在外邊等著。兒子出門后,母親欲語淚先流,平靜下來后就開始大吐苦水,從小到大她在孩子身上砸了數不盡的錢,上興趣班,上奧數班,出國游學,參加競賽,上重點初中,現在面臨中考,什么事情都給孩子打點得好好的,可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任性,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全然不顧即將來臨的中考……母親一口氣說了五六分鐘。我一直聽著,不住點頭共情她的付出和無奈。末了,我問她:“今天來找我咨詢,想解決什么問題?”
“今天找你咨詢,就是想讓你給孩子說道說道,我這么為他付出,他怎么就這么不配合,不感恩,每天惹我生氣?!”母親斬釘截鐵地說。
“這個——”我遲疑了一會兒回答道,“我想先找孩子聊聊再說。”
不承想,母親竟又開口接著說:“岳老師,其實我看了許多家教的書,也用了許多招數,剛開始還可以,但很快就不管用了。”
“那你舉個例子?”我好奇地問。
“什么對孩子態度和藹,語氣堅定,我做到了;什么多用‘我’開頭的語句,少用‘你’開頭的語句,我做到了;什么要認可孩子的情緒,避免正面沖突,我也做到了……”母親一口氣說了七八條,氣憤未消。
“噢——”我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接著問,“那你覺得是什么原因使這些招數不起作用了?”
“這個——”母親遲疑了一下說,“我想是我沒有變換新的招數,總是在用舊的招數,孩子知道怎么對付我,所以就不管用了。”
“書中的理念都是有道理的,為什么會不起作用了?”我反問母親。
“是啊,我也困惑啊,書上說的都有道理,為什么孩子就是不聽,難道是我沒執行好?”母親回答說。
“那我想問你,你對孩子的整體感覺是什么?”我再問。
“整體感覺就是急,恨鐵不成鋼,每天都想看著孩子好好學習,成績上升,可孩子每天都非常磨嘰,心思總是不能全部放在學習上,真讓人操心。還有,我說了多少遍,讓他多與表哥聊聊,表哥會領著他上‘人大’的,可孩子就是不聽,還拒絕去我哥哥家……”母親一口氣又說了四五分鐘。
我默默地聽著,末了說了一句:“我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里了,出在陪伴上。關鍵不在給孩子硬性的教育與包辦,關鍵在給孩子優質陪伴。”
關鍵陪伴的理念
培養孩子成長成才時,缺的是令孩子能夠接受的陪伴。
現在有的家長平時也不缺給孩子的陪伴,缺的是給孩子關鍵時刻的陪伴,或者說關鍵時刻的引領。
現在不少孩子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部由家長打點,而且是全方位包辦,可以說是被圈養長大的,這不僅令孩子感到窒息,也令孩子嚴重缺乏自主力的培訓。
家長們樂于比拼對孩子的關注和投入,卻沒有認真與孩子討論一下,有哪些關注和投入是孩子需要的,有哪些關注和投入是孩子不需要的。就像來做咨詢的那位母親一樣,她在全心全意地愛孩子,成就孩子,卻感到深深的挫敗和無奈,因為她不明白,孩子怎么就不能像她的大侄子那樣出色。
也有許許多多的家長,一直給孩子講述別人家孩子的成功故事,希望以此激勵自家孩子的成長,殊不知孩子常對此表現出漠然和鄙視,令家長更加抓狂。
這一切,都是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提供關鍵的陪伴。這意味著:
管教孩子嚴格而不嚴厲。
關愛孩子寬容而不縱容。
培養孩子自信而不自戀。
規勸孩子明確而不啰唆。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為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幫助。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給孩子創造最有利的條件。
家長與孩子之間,要有一定的空間。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不要令他感到窒息、壓迫。尊重孩子、方法靈活的優質陪伴,會讓孩子在與家長相處時,永遠有期待或是喜悅。家長不妨回想一下:孩子什么時候與你相處最喜悅?是在上幼兒園之前。因為那時候的孩子最聽話,家長也最可親。可孩子3歲之后開始上幼兒園,進入群體社會,必須學會合作與競爭;進入紀律環境,要學會自律和抗挫。而家長感覺陪伴很吃力的時候,也恰恰是孩子成長的時候。
來做咨詢的那位母親之所以有強烈的挫敗感,是因為她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以下誤操作:
缺乏對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視,整天逼著孩子做家長想讓他做的事,而不是鼓勵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缺乏給孩子的未來筑夢,讓孩子錯誤地感覺學習是為了討父母開心,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奮斗。
缺乏培養孩子主動求助的意識,想不到為孩子的有利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機會,尋找貴人相助。
缺乏對孩子自身優點的淘寶和挖掘,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身上的缺點;天天開孩子的“批斗會”,絕少開孩子的表揚會。
缺乏對孩子人生中里程碑事件的梳理,沒有看到孩子生活中種種抗挫事件的價值,不懂得找出那些照耀孩子一生的里程碑事件,并以此激勵孩子成長。
缺乏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常常為圖一時之快,泄一刻之憤而采取壓迫式、脅迫式的溝通模式,令孩子無所適從。
缺乏對嘮叨孩子的自我覺察,常常以數落孩子來排解自身的煩惱和焦慮,到頭來對解決孩子的問題于事無補,甚至適得其反。
缺乏對孩子的有效鼓勵,不懂得夸獎孩子聰明與夸獎孩子努力之間的區別,不了解細節肯定的重要性。
總之,家長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有利、有效的關鍵陪伴,而這,正是本書的要旨所在。
“關鍵陪伴”叢書寫了什么
我撰寫“關鍵陪伴”叢書,是為了助力大家成為開心家長和智慧家長。
首先,我想提醒家長,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個漫長的歷程,絕非一兩個絕招能搞定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走出一招鮮的誤區,不要指望說了什么話,孩子就聽話了,做了什么事,孩子就懂事了。其實,孩子的行為改變與健康成長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充滿希望的工程。據此,我在本書中特意強調了家教理念的系統性,全面、系統地探討適合中國人的家教方式。
其次,我想強調對孩子的發展要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孩子的自身習性和智能傾向來規劃孩子的未來。
最后,我在書中特意強調了家教理念的科學性,以大量的科研成果來驗證適合中國人的家教方式。此外,我特意加入了許多操作注意事項,以供大家借鑒、思考。
“關鍵陪伴”叢書具有理論性、系統性、操作性和經實踐驗證的有效性。為凸顯以上特點,我將這套叢書分為理論篇、個人成長篇和案例篇。
在理論篇——《關鍵陪伴》中,我系統地介紹了我這些年不斷研究、思考、實踐的家教經驗,并在文章中加入了“岳博士家教小貼士”“岳博士智慧家長小貼士”“岳博士成長經歷分享”“岳博士咨詢經驗分享”“岳博士育兒經驗分享”,以增加書籍的趣味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在此,我由衷地感謝北京時代光華圖書有限公司出版本套叢書,特別感謝文釗董事長和陳宇總編輯對本書予以的肯定和關照,沒有他們的全力支持,本套叢書不會如此順利、快速地出版。
在此,我還特別感謝本套叢書的策劃編輯海棠女士,深深感謝你圍繞這套書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我們就此套叢書的寫作討論逾兩年,見面二十余次,我從未見過像海棠女士這樣全心全意撲在工作上的編輯,深表敬意!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