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優質心理課設計匯編
- 呂劍晨主編
- 4677字
- 2024-12-16 16:58:09
打破枷鎖——拒絕性別刻板印象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分校望京實驗學校 宗欣
【驅動問題】
如何引導學生突破性別刻板印象?
【基本信息】
適用學段:初中一年級
準備道具:學案紙、便利貼、海報紙
【設計思路】
青少年階段是性別角色發展的重要時期,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容易在性別角色發展方面產生沖突和矛盾,對自己的一些心理變化感到迷茫和恐慌。同時,學校、社會、家庭針對性別角色的教育很少,學生性別角色的發展往往處于自發、盲目的狀態。
由于受社會環境和傳統家庭分工的影響,我們一般都會產生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是刻板印象的一種,即人們對兩性所持有的一貫、不易改變的看法[1]。性別刻板印象對人們的認知和行為會產生影響,如學業選擇、就業選擇、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評價等[2]。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貫穿人的一生。在青少年時期,打破性別刻板印象能夠幫助青少年建立更準確、全面的自我認知,并提升自我期待。王希秀等人在相關探索中指出,雙性化的特質更符合當今社會的需要,具有該特質的人較容易在多方面獲勝且心理更加健康[3]。因此,幫助學生加強性別角色認識,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節課通過性別連連看、視角轉換、尋找方法、撕標簽等活動,旨在幫助學生認識性別刻板印象及其消極影響,通過學生的討論和分享總結出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撕掉性別帶給自己的標簽,促進學生獲得全面、完善的發展,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驗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后的積極情緒,提升主觀能動性。
2.認知目標:了解性別刻板印象的含義及其影響,找到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
3.行為目標:將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思路】

【教學過程】
一、性別連連看(5分鐘)
老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當提到性別時我們可能會想到一些相關的詞語,如“帥氣”“美麗”“穿裙子”等。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一些詞語和你認為相對應的性別連在一起[4](見文末學案紙)。
學生完成連線活動,并舉手回答不同性別分別對應的詞語。
老師:在大家的分享中,大多數同學將“男生”和“警察”“籃球”等詞語連在一起,將“女生”和“粉色”“護士”等詞語連在一起,有沒有同學有不同的連線呢?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小結:性別與這些詞語的對應并不是絕對的,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我們很容易用某種固定的眼光看待某些人或事,這種現象被稱為刻板印象??贪逵∠笾溉藗儗θ嘶蛭锍钟械囊回?、不易改變的看法[5],如地域刻板印象、性別刻板,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了解性別刻板印象及其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性別抱有的固有認知和觀念,引出“性別刻板印象”的概念,讓學生認識到性別刻板印象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二、視角轉換(15分鐘)
老師:在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對不同的性別有一些固定的看法。你們對自己的性別有哪些刻板印象呢?在便利貼上寫出1~3條,然后將便利貼貼在自己的胸前。
學生開展活動并與他人討論和分享。
老師:我看到有的同學認為自己是女生,所以理科知識肯定學不好;有的男生認為男子漢大丈夫遇到困難最好自己解決,尋求幫助是脆弱的表現。同學們列舉了很多性別刻板印象的例子,那這些刻板印象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學生舉手回答。
老師:刻板印象能夠幫助我們更便捷地識別和區分一些事物,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例如,我們會因為這些固有的觀念,對自己產生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影響我們的職業選擇等。但是我們給自己貼的這些標簽是真的嗎?接下來我們分組進行探討。
活動流程如下。
①男生和女生各為一組并為小組想一個名稱,將小組名稱寫在海報紙上。
②小組成員依次將自己的“性別刻板印象”標簽貼在小組的海報紙上。
③各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分享,另一組提出反駁,兩組輪流進行。
④學生分享收獲及感受。
教師小結:通過分享我們可以看出,女生對學習理科具有刻板印象,內心覺得自己天生就學不好數學,所以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文科的成績提升上。而男生會敏銳地發現,我們學校有很多數學、物理老師是女性,她們可以學好理科,這說明性別并不會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性別雖然會導致男生和女生產生一些差異,使男生和女生的優勢相對不同,但這種不同不是絕對的。我們要打破性別刻板印象,促使自己多元化地發展。
設計意圖:促使學生反思自己有哪些性別刻板印象,并通過互相反駁和舉反例的方式幫助學生轉換看待問題的視角,使其認識到性別刻板印象并不符合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更加理性、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性別。
三、尋找方法(15分鐘)
老師:認識到自己的刻板印象并不難,難的是該如何改變這些刻板印象。下面我們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改變性別刻板印象。
活動規則如下。
①按性別分別,每組選擇1~2名學生貼的標簽內容進行討論:有哪些方法可以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枷鎖。
②小組經討論得出結論,并將結論寫在海報紙上,然后在全班進行分享。
教師總結并板書
· 尋找例外法:尋找生活中與刻板印象相反的例子(如生活中有很多女警察、男護士、女性拳擊冠軍等)。
· 成功經驗法:尋找自己曾經的成功事例,通過事例增強信心(例如,你一直認為自己在某方面存在不足,但是經過不斷努力突破了自我并獲得成功)。
· 積極實踐法:結合自己總結的性別刻板印象,為自己設定一個相關目標并積極嘗試,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打破刻板印象(例如,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的女生,設定一個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將更多精力放在數學上,到期末考試時看數學成績是否有提升)。
· 自我接納法:面對目前無法克服的自我刻板印象,要學會自我接納,認識到不同的性別確實存在一些先天的差異,但是不要以此為借口放棄努力,不斷完善自己就好。
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討論和分享,我們總結出一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幫助自己撕掉這些標簽。
設計意圖: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幫助學生探討并找到克服和解決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
四、撕標簽(5分鐘)
老師:聽完大家的分享,我看到了你們能夠突破性別給自己帶來的限制,更加客觀、全面地看待自己。下面就讓我們動手撕下這些標簽吧!
學生撕掉海報紙上的標簽。
教師小結:我們撕掉的不僅僅是標簽,也消除了阻礙自己發展的性別刻板印象。有研究表明,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心理特征的個體擁有最佳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更容易融入社會并取得成就。希望大家不要被性別束縛,勇敢地將貼在自己身上的性別刻板印象標簽撕下來,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同時,也希望大家對他人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當社會環境變得更加開放、包容時,個人也就會更勇敢地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枷鎖!
設計意圖:通過具有儀式感的撕標簽活動,幫助學生消除性別給自己帶來的束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體驗積極的情緒。同時引導學生學會體諒和理解他人。
【課程迭代】
本節課經過四次大的變動與修改。第一版設計了關于“性別角色”的內容講解與探討。在第一次修改中,筆者將講解性別角色和分類、性別角色的作用環節刪除,改為簡單的介紹。修改后,本節課的專業知識更加聚焦,更易于學生理解。在第二版中,筆者添加了一些案例以體現“性別不是枷鎖,勇敢突破自我才能獲得成功”這一主題。第三版把原有的分自然小組討論和辯駁性別刻板印象的活動改為分男生組、女生組進行討論。此次修改為了突出性別因素在活動中產生的作用,在辯駁環節,男生組、女生組的互相駁斥也更有針對性。第四版主要對尋找應對性別刻板印象方法的部分進行了修改。在原來的版本中,最后部分是通過案例展示雙性化的性別角色更有利于個體的心理健康和更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經過參與這節課設計的幾位教師的多次討論后,決定將重點放在如何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枷鎖上,因此增加了頭腦風暴的活動,旨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尋找克服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更有現實意義,也有更有啟發價值。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不僅是一節思維訓練課,也是一節活動體驗課。通過活動體驗,學生感受到性別刻板印象對自己的影響。筆者建議在初中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后開展本節課,原因如下。
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初步形成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刻板印象,有時候性別刻板印象會導致一些女生畏懼學習數學,認為自己天生就不是學數學的料;也有些男生會認同男生學不好英語很正常、大多數男生的文科成績都不好等。這些性別刻板印象會讓學生在某些學科上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期待,進而影響他們的全面發展。甚至有一些男生認為男兒有淚不輕彈,遇到問題不主動尋求幫助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在入學后就對學生進行性別角色教育,有助于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全面發展自我,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節課在課程設計上比較有條理、脈絡清晰,各個部分的銜接比較連貫,從游戲導入引出主題,到自我反思和學生的互相辯論,體現出了心理課設計的活動性和啟發性的特點。最后的頭腦風暴活動幫助學生尋找應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并通過撕標簽的活動,讓學生消除性別刻板印象給自己帶來的束縛,在行為層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節課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本節課依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本節課雖然活動性和趣味性較強,但內容較多,容易影響課堂效果,并且對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享并給予反饋。其次,如何引導學生分享應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方法,并在深入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對教師也是一個考驗。因此,在本節課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感受和體驗,重視發掘學生內心深處的想法。
【專家點評】
本節課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題有針對性,輔導理念正確。初中一年級是性別角色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的性別角色認知容易在此階段出現問題。本節課以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角色為主題,符合初中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另外,本節課對“性別刻板印象”核心概念的界定準確、理解全面,能夠對學生進行妥善的引導。
2.活動設計脈絡清晰,各環節銜接流暢。根據初中一年級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本節課通過游戲進行導入,隨后設計了視角轉換、頭腦風暴兩個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自己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的局限三個問題進行了反思;尋找應對性別刻板印象方法這一活動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最后用撕標簽這一具有儀式感的活動,讓學生愿意打破自身的性別刻板印象。本節課各環節的設計層層遞進,一步步推動學生主動改變。
3.教學方法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本節課采用了學生們很熟悉的連連看游戲和撕標簽游戲,讓學生們表達自己原有的性別角色經驗,并在頭腦風暴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討論,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進行充分的表達,最終在自己原有的經驗之上主動建構新的心理知識,使性別角色觀念真正地發生變化。
(點評嘉賓:牟書,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
該課曾獲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課例一等獎
【參考文獻】
[1] 杜秀芳.性別刻板印象在中小學教育中的表現、影響及矯正[J].當代教育科學,2004 (23):2.
[2] 連淑芳.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19(4):7.
[3] 王秀希,王雪,李清華等.大學生性別角色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石家莊學院學報, 2021,23(6):115-119.
[4] 王鈺璇.玫瑰少年,在我心里——“打破性別角色刻板觀念”主題心理輔導活動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3(29):28-31.
[5] 黃永吉. 6-9歲兒童的食物性別刻板印象及對人際交往的影響[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 2023.
【學案紙】
打破枷鎖——拒絕性別刻板印象
姓名:______
班級:______
學號:______
性別連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