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切都取決于兒童時期的教育

對少年時期教育的困難分析得越多,我就越對一個簡單但重要的規律性的事實深信不疑:在對兒童時期的教育很不重視的地方,青少年的教育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我研究了出現違法犯罪少年的那460個家庭的生活,發現了這樣的情況:罪行越嚴重,犯罪手段越是慘無人道、殘忍無情,犯罪者的家庭在智力、審美、道德利益和需求方面也越貧乏。在違法犯罪少年的家庭中,沒有一個家庭是有家庭藏書的,甚至連很小的書房都沒有。我所講述的那個犯罪少年的家里除了幾本又臟又破的教科書,連一本其他的書都沒有。在這460個家庭中,我總共才找到786本書(不算學校的教科書),其中包括學齡前兒童讀的小人書。在違法犯罪者當中,沒有一個人能說出一部交響樂、歌劇或室內樂的名稱,沒有一個人能說出一位古典或現代作曲家的名字。我們讓全部460個少年都聽了兩首音樂作品: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天鵝湖》中的《小天鵝舞曲》和愛·格里格的《愛爾菲舞曲》。能理解和感受這兩部音樂作品的美,是青少年具有基本審美素養的標志。這些少年中沒有一個人能說出作曲家創造了什么樣的音樂意境。我從少年們的眼睛中看出,他們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被音樂的旋律激起任何的情感,也沒有被勾起任何的回憶。

在研究青少年違法犯罪者的精神世界時,我對這樣的問題也產生了興趣:青少年有沒有最親近的人,他們會向這些人分享自己的一部分內心世界,就像在鏡子中看到他們自己內心的沖動一樣嗎?我分析的是,在這些有教育困難的青少年(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在兒童期和少年時期時精神世界貧瘠的青少年)的學校里,是否存在一種相互關系,這種相互關系的實質和內容是貢獻出精神力量,一個人為別人創造幸福,為別人的命運擔憂,尤其是用心靈來理解人類最大的快樂,即“我能給別人帶來幸福”的快樂。最后,事實證明,無論是在這些青少年的家里還是在學校都沒有這個最重要的東西。然而就是因為沒有這種明確的計劃、清晰的想法和教育工作的目的,所以并不是每個人在兒童時期就能將自己的力量和心血奉獻給別人,他的思想和內心未必能夠意識到(而后能夠深刻地感受、熱誠地關懷)別人內心世界最微妙的活動——痛苦、喜悅、沮喪、絕望、悲傷、慌張……

我越來越深信,很多人(學生)兒童時期在判斷好學生還是壞學生這個問題上表現得異常片面,老師僅根據學生如何執行規范和紀律要求而得出結論:他是否聽話,是否違反了行為準則。在服從和謙卑中,許多教育者以為看到了學生內在的善良,而事實并非如此。在少年時期,如此粗劣的識別人的方法已經遠遠不夠:孩子渴望在復雜的公民社會活動中證明自己。而且由于沒有教會他將精神力量奉獻給別人,他也沒有學會自我理解、自我感覺和自我評判,憑借自己的力量為他人創造利益,所以到了少年時期,他仿佛無法意識到自己是生活在人們中間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奇怪:作者為什么要探索未成年違法犯罪者的精神生活呢?這對弄清楚少年時期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有什么幫助?這是因為違法犯罪最能鮮明地體現因果關系。不讓任何一個少年成為違法犯罪者——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夙愿。

由于少年時期先天的、不受教育控制的特性,導致此時期教育具有致命的、不可避免的困難——這種無稽之談的本質越來越清晰。我越來越相信青少年的道德取決于他兒童時期所受的教育方式,取決于從他出生到10~11歲期間是什么東西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內心。從本質上講,兒童時期的孩子不可能給父母和教育者帶來少年時期時所帶來的難題。形象地講,少年是一朵花,其美麗取決于人們對花朵的呵護。應當在花朵開放之前就想辦法讓它能美麗地綻放。對少年時期的“不可抗拒”“不可避免”的現象感到慌張和驚訝,這就像園丁在地里撒下種子,但他并不清楚地知道是什么種子——玫瑰還是飛廉,然后過了幾年他去賞花,如果開的是飛廉而不是玫瑰,那他的驚訝是多么可笑啊!如果你看到園丁還給飛廉著色繪飾,試圖把飛廉變成玫瑰,給飛廉噴灑香水,想讓它散發玫瑰花香,這種荒唐豈不是更可笑。對于愛美之人來說,這樣的園丁會令人氣憤。可是這樣的園丁成千上萬,他們給予人生命,就認為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于這個人會成長為怎樣的人,就讓別人去管吧!讓大自然去管嗎?人們為什么不為這樣的情況而憤怒呢?花朵的美麗不會從天而降,它必須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才能生長,要保護其避免受熱、受寒,用心澆灌它,還要給花地施肥。在創造世界上最美好、最崇高的東西——“人”的過程中,單調、乏味且常常令人不快的勞動要比只給人帶來滿足感的勞動多得多。實際上,“孩子是生活的快樂”具有深刻的含義,也有深刻的矛盾。孩子本身不可能是快樂的源泉。孩子是在新的基礎上重現父母特點的人,對于父母而言,他們能夠把哪些好的品質灌注到孩子身上——這才是快樂的真正源泉。對孩子的愛揭示了人類最崇高的品質——自尊心。

我越是關注令人擔憂的少年時期,就越清晰地感覺到,兒童時期的教育不可能輕松而沒有麻煩。兒童時期是一個人打基礎的時候。大自然不會去雕琢一個人單獨的特點,它只會奠定基礎,而雕琢我們的是父母、老師和社會。用托爾斯泰的話來說就是:少年時期的關鍵現象——道德缺陷、違法、犯罪,所有這些都是邪惡的放大鏡。對于我們來說,邪惡乍一看貌似不起眼,很微小,但實際上卻極其危險,因為在一個睜大眼睛注視著世界而又不知道如何生活的人的心中,這些微小的浮冰會變成巨大的冰塊。

當我準備在自己的學校里教育低年級孩子們的時候,我不安地思考著:我的學生何時會到達兒童期結束和少年時期開始的邊界。當然,如果人的一生都是小孩子,那么我在學生的兒童時期所嘗試的很多事情就不必做了。鑒于同行的痛苦經歷,以及我自己所犯過的無數錯誤,我深信:學校教育最大的失誤之一就是忘記了孩子終將會不再是孩子。教育工作者需要記住,總有一天孩子會成長為丈夫、妻子,會擁有作為他們生命延續的后代。盡管我很少告訴孩子們,他們終將為人父母。

認真閱讀過我的第一本札記的人一定會注意到,為了在兒童身上形成他們對周圍世界微妙性的感知和情感文化,人們為兒童時期的孩子做了大量的工作——對人的認知、體驗能力、情感敏感性、親切感、自尊,以及對個人和親密事物的不可侵犯性。為了讓孩子在集體中建立勞動關系、道德關系、智力關系和審美關系等多種關系,人們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所有這一切不僅是為了今天,更是為了將來。孩子是永遠不會犯罪,永遠不會有意識地去犯罪(病態案例需要單獨研究)的,但我盡了最大的努力讓我的每個學生在成長為少年后,也都決不允許自己去犯罪。在教育工作中,有許多專門創建的、設定的、“人為建立的”人際關系,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內心中肯定對一個人的尊重是至高無上的價值,以使孩子從小就成為別人的朋友、伙伴和兄弟。

第一,孩子為別人創造快樂,并以此獲得個人的幸福和自豪感。我竭力讓每一個孩子都在心中感覺到,最值得快樂、最珍貴、最神圣的是母親、父親、兄弟姐妹和朋友。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為對于他而言最珍貴的人的幸福和快樂付出一切,為了這種付出,最重要的是必須創造精神需求。我努力使孩子與家庭中和學校里的其他人的關系建立在職責和責任之上。讓孩子了解和感受到他對母親、父親和老師應盡的責任——這是兒童對人的世界的認知的開始。

第二,在表現美的各個方面創造并保持美。一個人從事積極工作的力量和可能性越多,那么對美的創造、對美的熱忱追求就越會在其道德品格的形成中,尤其是在人際關系中、在崇高的理想中、在生命的意識形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兒童在集體活動中所表現的公民思想財富,兒童與非學生集體之間所表現的相互關系的公民思想財富。努力使學生在兒童時期就關心祖國的現在和未來,是防止少年時期道德缺陷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公民的思想、情感、擔憂、公民義務、公民責任是人格的基礎。如果在某個人身上塑造了這些品質,他就不會表現出不好的品質,相反,他將努力只在好的方面表現自己,無愧于我們的思想,無愧于我們的社會。

第四,培養和發展對一切鮮活美好事物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我們不要害怕這些詞語和它們所帶來的高尚感)。發展一個人對自然之美的敏感性,當然,還要培養對人的憐憫心。我們深深記得高爾基的話:“憐憫是對人的貶低。”但是,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任何理由而產生的社會邪惡和與之相關的痛苦和悲傷,正是出于人類的崇高和道義上的支持才需要被憐憫。只有輕蔑的憐憫才能貶低一個人。當學生渴望幫助一個人時,這種憐憫就會變得高尚起來。所以,必須學會憐憫人。

第五,高端知識文化的發展——當人們認識周圍的世界,了解人類的過去和現在、祖國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人民的心靈、藝術的價值,尤其是文學作品的價值時,那些激動人心的思想、感受和經歷的發展。我堅信,一些人在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會精神貧乏、情感貧乏和道德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的思想的局限性和思想文化的低俗,并且無法在書中找到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內容。現在,當我們即將普及中學教育時,要認識到工農階級接受中學教育的知識文化不是為了進入大學,而是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因此擁有豐富文化知識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年輕人應該放下酒杯,拿起書本。書籍具有戰勝酒杯這個惡勢力的強大力量,而酒杯是巨大的災難,它總是像虱子一樣吸附在那些缺乏精神需要和興趣的人的身體上。

當一個孩子不再是個孩子,而成為一個少年、青年、新娘、父親、母親……但是,如果兒童獨有的特征——天真、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的鮮明的情感反應、對他們必須與之合作的人們的內在心理活動的真摯的同情心、學會克服困難在一個人的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都被保留下來,那該有多好。我之后將不止一次地談到這個關于教育的關鍵問題,現在,我僅強調與孩子兒童時期獲得的所有美好品質的保留和發展有關的問題,這與孩子精神世界的微妙性和復雜性有關。這個微妙性和復雜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培養出來的。

在我的第一本札記中,有許多篇幅專門介紹了微感官的培養:詞語的美感、對音樂旋律的感覺、對藝術形象的感覺、對生活現象的高雅和優美的感覺、對美術作品和文學作品的構想的感覺。

我非常擔心父母和老師之間談論的觀點,即在少年時期,孩子的感覺必然會變得粗糙,有些不可理喻的“冷酷無情”:少年折斷了樹上的樹枝,他轉眼就忘了這事;他同樣冷酷無情地用彈弓瞄準玻璃和麻雀;在課桌上刻自己姓名的首字母和一整段格言。我開始仔細觀察這類少年。事實證明,他們在整個兒童時期都參加了星期日義務植樹,但是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培育過一棵樹苗直到它長成大樹,沒有體驗過創造美的樂趣。生活經驗使我們深信不疑:如果一個孩子不理解人們為創造美而進行的充滿崇高精神的勞動,那么他的內心就對影響人的靈魂的細膩、敏感、柔和這種“溫柔”的方式不屑一顧,他會變得更粗糙,并且只接受原始的“教育方法”:呵斥、威脅、懲罰。這就造成了青少年的破壞性傾向。這就是為什么我努力讓我的未來的少年們在童年時期就能感受到美的啟發并欣賞美,使他們的個人勞動成為這種感覺的來源。這是對少年、男青年和女青年對教育者的勸告及含蓄的責備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的培養(而后我相信了我的論證)。兒童時期細膩而豐富的經歷(用自己的雙手親自創造出美的欣喜,不能容忍粗魯、庸俗和破壞美的行為)是建立青少年情感文化的基礎。

我尤其擔心的是,不應該對孩子采取冷漠、冷淡和嚴酷的體罰式“教育”方法(用皮帶抽打,擊打頭部,施以拳腳),因為這樣會使他的內心變得粗糙和暴躁。我總是勸說家長,體罰不僅體現了父母的軟弱、無能,而且更體現了他們極度缺乏文化教養。皮帶和拳腳扼殺了孩子內心的細膩和敏感性,固化了他原始的本能,他被腐蝕、被謊言和巧言令色蒙蔽。結果是,被皮帶“教育”的孩子變成了冷酷無情的人。只有親身經歷過,并繼續經歷著家長制教育“樂趣”的那個孩子才會對自己的同學動手。青少年違法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拳頭”教育的結果。皮帶和拳頭在教育中比比皆是……對我們而言,讓我們和老師感到慚愧與羞恥的是,孩子常常不敢去學校——這個仁愛、善良與真理的圣地,因為他知道:老師會把他在學校里的不良行為和學習差的事告訴他的父親,然后他就會被父親暴揍一頓。這不是一張抽象的示意圖,而是一個痛苦的真相。母親經常在給老師的信中寫到這個,甚至孩子們自己也會寫。教師在學生的本子上寫道:“您的兒子不想學習,快想想辦法吧。”這實際上就是老師常常在學生書包里放的一條鞭子,而父親用來抽打兒子的就是這條鞭子。想象一下:一臺復雜的外科手術正在進行中,一個聰明的外科醫生俯身對著開放的傷口做著手術——突然,一個帶腰斧的屠夫沖進手術室,抽出斧頭砍向傷口。這把骯臟的斧頭就是教育中的“皮鞭”和“拳頭”。

老師,請記住,如果我知道上帝給了格里茨科或彼得的父親唯一的本領——生育孩子,而我卻把這位“聰明”的父親叫到學校并告訴他:“您的格里茨科是個懶漢,他不想學習。”那么就會發生這樣一幕——我用他父親的手打了格里茨科,侮辱了他的人格,我成了罪犯的同謀。孩子憎恨打他的人,他非常機敏地明白和感覺到是老師在指揮著父親的手,于是他開始憎恨父親和老師,憎恨學校和書本。我知道,在有些孩子的心里甚至連一個人可以毆打另一個人的概念都沒有。在他們成長的家庭中,微妙的精神和心理關系占上風,成年人和兒童之間相互信任。這些孩子對老師的話非常敏感。沒有一個孩子知道什么是體罰式“教育”——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夙愿。在蔚藍天空下的學校里,我已經成功地做到了不讓任何一個家長再揍我的學生。我相信,當孩子們一代代長大,他們在閱讀關于過去的事的書籍時,他們的內心會被痛苦壓迫,因為書中記錄著一個人曾經如何對另一個人拳腳相加的記憶。如果消除了人在最復雜的環境中對他人的暴力行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中,孩子是在沒有受到體罰的情況下長大,那么“實現共產主義教育理想”這個偉大目標將變得容易,社會上將不會有犯罪,不會有謀殺,對監獄和其他懲罰需求也將會消失。

讀者可能不理解,好像我在講述抽象的仁慈與寬恕,但我闡述的是關于在建設共產主義的社會中教育孩子的問題。社會主義世界不僅與殘酷的資本主義世界較量,而且還與這個暴力和奴役的世界不斷進行著思想斗爭、精神斗爭和道德斗爭。我們的孩子們必須為一切做好準備:在戰場上與敵人會面,并經受艱苦斗爭的考驗。共產主義教育不能弱化和放松我們社會公民的精神,相反,它應該在身體和精神上鍛煉人。我們不僅要教會他去愛,還要教會他去恨;不僅教會他重感情,還要教會他無情。我們不僅要欣賞美和創造美,還要向侵犯我們祖國自由和獨立的敵人開槍。只有具有富足的精神財富的人才能真正地憎恨敵人并對敵人冷酷無情。

一些教育者會問:“用什么去代替懲罰呢?”不能這樣提問題。因為這就像在問:“用什么來代替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暴力行為?”懲罰并非不可避免。在充滿相互信任和溫馨氣氛的地方,在孩子能細致地感覺到與身邊的人思想相通和可以同悲共喜的地方,在孩子從有意識的生活的第一步起就學會了控制自己欲望的地方,就不會發生懲罰。對個人欲望具有高度素養是根本不需要懲罰的前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融水| 融水| 邓州市| 琼中| 宁武县| 平安县| 陆河县| 乐亭县| 洮南市| 秭归县| 陇西县| 涞源县| 衢州市| 蓝山县| 奎屯市| 奈曼旗| 宜宾市| 浦县| 延津县| 巴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沅江市| 普陀区| 沂水县| 虎林市| 吴桥县| 灵石县| 台中市| 曲松县| 东莞市| 丰台区| 攀枝花市| 德州市| 芒康县| 衢州市| 富顺县| 南皮县| 岳西县| 抚顺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