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模式的經濟解釋Ⅱ(典藏版)
- 魏煒 朱武祥 林桂平
- 1764字
- 2024-09-10 17:10:43
1.1 共生體
焦點企業的商業模式與其利益相關者的商業模式的總和
跟模式1.0相比,模式2.0引入了糖廠、政府、銀行等利益相關者,表面上拓展了利益相關者的范疇。但實際上,模式1.0也可以表示為圖1-3(仍為H省甘蔗商業生態)。
在圖1-3的商業生態中,模式1.0和模式2.0的利益相關者總集、活動系統總集其實是一樣的。之所以在圖1-1中沒有畫出來,是因為之前DG公司的商業模式視野只關注到滴灌設備的銷售,而沒有考慮到種植環節帶來的價值,也就是說,種植環節的活動系統和利益相關者對模式1.0中的DG公司而言不需要研究。但從模式1.0進化到模式2.0,將利益相關者的交易活動拓展到種植環節就很有必要了。如果從一開始就把模式1.0表示為圖1-3的業務系統,則創新為模式2.0將更有可能。

圖1-3 DG公司商業模式1.0(H省甘蔗商業生態)
我們可以把圖1-3中虛線框內的交易結構稱為DG公司的商業模式,而把圖畫整體稱為共生體。
概念1
商業模式,是焦點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為了拓展研究、創新商業模式,往往需要把利益相關者自身的商業模式也表現出來(例如,農戶的商業模式也體現在圖1-3中)。體現在交易結構中,表現的就不僅僅是焦點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還涉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關者。例如,客戶的客戶、供應商的供應商、供應商的競爭對手等。此外,具備獨立投入產出、獨立利益訴求、獨立權利配置的內部利益相關者,如物流、信息平臺、支付平臺等也要列入共生體的研究范疇。這個邊界要擴展到哪一級并無統一規定,視創新視野而定。這個交易結構的總和,顯然不止體現了焦點企業的商業模式,還體現了利益相關者的部分商業模式。因此,我們有:
概念2
共生體,俗稱生態圈,是焦點企業的商業模式及其利益相關者的商業模式的總和。
共生體的邊界可以隨著商業模式創新的視野而不斷拓展。如圖1-4所示,最里面的實線圈是DG公司模式1.0所關注到的共生體邊界,只涉及DG公司與其利益相關者,即經銷商和農戶。而中間的點橫線圓圈表示的共生體則已經擴展到化肥公司、銀行、糖廠等。從共生體拓展的視角,可以找尋到DG公司商業模式創新的方向。從模式1.0創新到模式2.0正沿著這個思路。當然,共生體的邊界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到化肥公司、銀行、糖廠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相關者,也就是圖1-4最外圍一圈。共生體的外延是動態界定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商業模式創新目標,例如,DG公司的創新目標主要在設備的銷售拓展,因此較少涉及對零部件供應商的分析[1]。而如果瓶頸在于零部件供應商,則共生體的外延將有所不同。故而,在共生體中涉及具體利益相關者的商業模式時,一般只分析跟焦點企業有聯系的部分(與焦點企業存在直接交易、間接交易和有可能的交易),是利益相關者的“部分”商業模式。

圖1-4 利益相關者集合范疇:邊界不斷拓展的共生體
注:活動系統也有類似界定,為了簡化示意圖,這里略去活動系統。余同。
概念3
商業生態,是焦點企業的共生體及其競爭對手(包括同產品和替代產品)、合作伙伴、上下游等利益相關者的共生體的總和。
除了(焦點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共生體,我們還經常談論另外一個概念:商業生態。從本質上講,(焦點企業的)商業模式、共生體和商業生態是三個層層拓展的概念。商業模式包括焦點企業、利益相關者及其活動系統。如圖1-5所示,DG公司模式1.0包括的利益相關者有DG公司、經銷商和農戶。

圖1-5 利益相關者集合范疇:商業模式、共生體與商業生態
共生體在焦點企業的商業模式之外,還包括利益相關者的部分商業模式(與焦點企業的直接交易、間接交易和有可能的交易),是商業模式的集合。如圖1-5所示,在H省DG公司的共生體中,除了DG公司、經銷商和農戶之外,還包括銀行、糖廠、政府、化肥公司等。其中,各個利益相關者也有自己的商業模式,例如糖廠的商業模式包括農戶、榨糖設備供應商、蔗糖銷售渠道等利益相關者,DG公司的共生體中跟糖廠相關的主要是農戶,因此是糖廠的部分商業模式。
商業生態在焦點企業的共生體之外,還包括同產品競爭對手、替代產品競爭對手、行業上下游等利益相關者的共生體,因此是共生體的集合。例如,圖1-5中,除了DG公司,滴灌企業2通過經銷商銷售設備給農戶,并向銀行融資,其共生體包括銀行、經銷商、種植農戶等;而滴灌企業3主要通過政府工程銷售設備,銀行有配套項目融資,其共生體包括銀行、政府、農戶等。那么,包括DG公司的共生體、滴灌企業2的共生體、滴灌企業3的共生體等的總集,我們稱之為商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