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議親
- 京中紀
- 小松霽雪
- 2125字
- 2024-07-16 15:42:33
話說李氏忙扶了碧云過前頭廳上來。丫頭打起簾子,李氏入內,見馮夫人于上手客位上端坐,身邊站立一個穿碧色衫子的小女孩兒。袁氏下手相陪,二人正說話兒。旁邊圍了幾家的夫人湊趣兒。左手第一位是袁氏的嫂子大理寺少卿袁志遠的夫人鄭氏,下面依次為工部員外郎的夫人林氏、戶部主事的夫人鞏氏。右手第一位是袁氏的長姐,系國子監祭酒邵賢之繼妻,下面是國子監司業的夫人黃氏。李氏有認得的,也有不認得的,不再細表。忙一一見了禮。告了座。
馮夫人拉過身邊的碧衫女孩兒,因笑向李氏:“這是小女和玉。”又對和玉道:“還不見過二夫人。”
那和玉行下禮去,以“姐”呼之。李氏忙拉起,又拿出一對兒玉鐲,作為表禮。
馮夫人笑道:“淑柔因何不見?”
袁氏笑道:“未得夫人允許,不敢貿然前來。”馮夫人忙命快請。憶時淑柔來到,行過禮。眾人見她容貌秀美,舉止大方,不由得都十分喜愛,均有表禮相贈。
于適淑柔坐在一旁,廳眾夫人閑話。那和玉最沒坐性,見夫人們說話沒完沒了,便拉了淑柔,批了斗篷,兩個人到后園玩耍。
那和玉在家時,母親管束甚嚴,舉動間無不循規蹈矩。好容易出來一次,便要變著法兒好好的盡興玩一玩。起初還是轍梅花、堆雪人。后來,二人索性脫了斗篷,你一把我一把的打起雪仗來。女孩兒們又跑又笑,十分歡悅。一會兒身上衣裳都潮了,句有些疲累,于適便笑坐在雪地上。和玉望著淑柔美麗的面龐,音笑鬧而泛出淡淡的胭紅,如美玉上罩了一層朦朧的光暈,不自禁脫口嘆道:“你真美!難怪大哥哥如此難以忘懷。”
淑柔驚道:“這是怎么說?”
和玉自知失言,誘架不住淑柔催問。只得支支吾吾說道:“那次梅花宴,大哥哥見到了你。他…他再三再四的央了母親,讓她前來求親。恐怕現在已經…”
淑柔藝廳,如雷轟電掣的一般,正正的說不出話來。
這邊眾夫人閑話良久,丫頭們撤下果品,又擺上各色花漾的精致點心。馮夫人見天色不早,于適笑對袁氏、李氏道:“我有幾句話兒,想對二位說。”那些女眷見馮夫人示意,便都紛紛推說有事,陸陸續續的告辭去了。只有邵夫人、袁夫人被馮夫人勸住,于適未去,都坐在一旁,吃茶靜聽。
停了半刻,馮夫人笑道:“按說,今兒是大年初一,我原不該說。可也是喜事兒,想來定是不妨的。于適便與二位談談。”
二夫人廳話里有文章,不禁對視一眼。望著馮夫人靜待下文。只聽馮夫人敘述道:“上次梅花宴,我見了你家的大姑娘,很是喜歡。這孩子模樣性情,句都沒得說的。聽說尚未有人家。我到有個人選,就不知道合不合尊府的意?”
李氏心中對淑柔之婚事原有計較,廳她這么一說,不由得心中不快。無法,也只得隨著袁氏的口氣,順著馮夫人的話頭,請問是哪家的公子。
馮夫人道:“說起來也是一家人。我這個人選便是先姊之子,我家的大郎王鄖。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二夫人廳了均事良久無語。袁氏對此不置可否,憶時拿不定主意。便悄向李氏道:“你說怎么措置?”李氏不語,心中想著,如何拖延此事,既不得罪馮夫人,也可有些轉圜。況淑柔適合心意尚且不知,還得問過了她,才好定奪。
于適笑向馮夫人道:“夫人美意,鄙府十分感激。可婚姻之事,非同小可。乃是結二姓之好,且又深切當事人之終身幸福。況且我與大嫂還要與公爹商議,憶時也無法自專。可否寬容幾日,待鄙府商議出結果來,到時再奉告夫人不遲。不知夫人尊意如何?”
馮夫人淺笑道:“那便如此吧。”于適命丫頭叫了和玉出來。賓主雙方作別。母女二人登車而去。
不表馮夫人母女回府如何商議。眾人回到廳上,皆悶悶不語。袁夫人對小姑道:“侍郎夫人忽然求親,實出意外。不知你們府上準備如何回復?”
袁氏嘆道:”侍郎夫人下尋求親,自然是很好的事兒。可也得雙方樂意才好。我聽說那王公子現在吏部任職。雖是蒙的父蔭,卻也頗有些真才實學。若此樁婚事能成,道也是美事一樁。可是……我觀淑柔的心思,哎!恐怕難成。”
邵夫人奇道:“怎么?她女孩兒家不愿意?”
袁氏不語,側頭望向李氏閑閑道:“弟妹,你說呢?”
李氏知她心中之意,于適笑道:“這終究是姑娘自己的事兒,還要看她的心意才好。況且還要稟給公爹,由他老人家定奪吧!”
于適又說了一會子話,邵、袁二人告辭而去。李氏叫過個伶俐的丫頭來,命她道:“你到前面看看老爺散席了沒有?若散了,報于我。”丫頭答應著去了。不會兒回來稟:“老爺那邊已經散了,正往內書房里去呢。”
于適李氏換了衣裳,扶著碧云,一進往書房里來。剛進院子,便聽的里面有說話之聲。忙止了步,悄悄挨到廊下,側耳細聽。只聽的里面一男一女說話之聲。細辨確是沈源和淑柔正說話呢。只聽沈源道:“那馮夫人果真這么說?”
淑柔輕輕道:“是。”
只聽的里面沈源一聲嘆息,良久道:“你知道馮夫人為什么選中了你,還特特的上門求親?”
淑柔搖了搖頭。沈源道:“你又怎升得知。竟然事情已到了這步,有些事兒我也不準備再次瞞你。”于適抿了一口茶敘道:“二十二年前,我與現在的吏部侍郎王圭相識于京城的茶樓之中,當時我二人均未議親。都打算在今年的春闈中一展才學,也都以為憑我等的才華,必然高中。我二人相談甚歡,且又是同鄉,于適便結拜為異性兄弟。我長他七歲,所以為兄。大筆之后,我二人果然高中。他居榜首,為一甲第十五名,我腆居榜尾,賜同進士出身。那日白馬夸街,我二人春風得意。當時,有許多名門閨秀,見此盛況,也紛紛坐轎往觀。事情便從這上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