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層再進階:從業務管理者向團隊領導者轉型
- 楊繼剛 王英
- 969字
- 2024-06-27 16:33:24
困境一:晉升之路越來越窄
中層管理者的向上之路本就是一道“窄門”。
這不僅是因為在一家公司中,高管的位置少、要求高、壓力大,如果沒經過足夠的歷練,沒有過硬的管理戰績,要晉級到高層難上加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公司對高管的要求和對中層管理者的要求完全不一樣。并不是因為你把部門管得好就可以晉升到高管的位置,過往的管理實踐與績效表現都只是必要條件。公司選什么樣的人做高管,需要他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要承擔什么樣的使命和責任等,這些要求往往和中層管理者過往的經驗積累并不直接相關。因此,中層管理者的晉升之路越來越窄是客觀情況。
除了公司層面的客觀原因,還有中層管理者自己的問題。中層管理者長期處于部門或團隊管理場景中,解決業務、技術和團隊管理問題相對得心應手。但是,很多中層管理者缺乏戰略思考,很難站在公司層面看待問題,無法做到與上級同頻共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局限在部門層面,不能突破自己的認知與格局,也不愿意在戰略不確定、流程不清晰、制度不明確的“灰度”地帶做創新探索。久而久之,很多中層管理者的向上之路就更難走了。
為什么很多公司的高管不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而是選擇了外部“空降兵”?難道真的是因為老板薄情寡義、過河拆橋,有跟隨自己多年的中層管理者不提拔,反而更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其實,這是對老板的最大誤解。想想看,誰不愿意用知根知底的人,信任的培養需要時間,也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選擇使用“空降兵”本身就帶有冒險的性質。就是因為內部的中層管理者在視野、格局、認知與勝任力方面存在顯著問題,且又不可能靠短時間的培養來解決,時間不等人,老板就只能到外部人才市場上去“買高管”了。
如果中層管理者在一家公司的晉升之路遇阻,他會怎么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曾經對國內數百家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做過調查,結果表明:除了一些選擇“躺平”或者非常個性化的回答外,有35.7%的人選擇了跳槽,22.4%的人選擇了等待下次機會,還有12%的人選擇重新考慮職場發展。要知道,中層管理者是一家公司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去留一定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影響。如果一些優秀的中層管理者因晉升遇阻而選擇離開,這顯然是公司的損失。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理解什么叫“發展才是硬道理”,就能懂得公司增長的意義所在:若沒有持續增長,就沒有更多的崗位,也就沒有更多的機會給到中層管理者,這也是公司的成長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