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無路可逃
- 大明:皇上,閣老的懟人方式變了
- 甲申三更夜
- 2063字
- 2024-04-01 17:30:00
原來,那名偽裝的內官找到謝貴等人時,他們正在處理由朱能和張玉等人引起的一場小規模叛亂。
內官急促地報告道:“謝將軍,燕王府那邊的戰斗已經結束,但燕王反抗激烈,我們的軍隊雖然取得了勝利,卻也損失慘重,如今人手嚴重不足,急需支援以押解囚犯回京。”
謝貴立即明白了事態的緊急,決定親自帶隊前往燕王府。
他領著一千名精銳騎兵,急速帶著張昺、張信向燕王府進發。
朱棣等人聽到馬蹄聲停下,知道敵人已經近在咫尺。
北平城的命運,以及隨之而來的整個江山社稷的未來,都懸掛在這一刻的勝負之上。
埋伏在端禮門的士兵們,每個人都屏息凝神,緊握手中的兵器,準備給敵人一個致命的打擊。
謝貴率先沖進府內,即便滿地的血跡和倒下的士兵也沒能讓他的步伐停下。
他領著五十名親衛,以及張昺、張信快速穿過端禮門,心中充滿了盡快結束此次戰斗的決心。
當他們來到庭院時,便看到鄭和等人已被捆綁在地,似乎毫無反抗之力。
張昺眼睛很尖,他注意到被捆綁的葛誠在不斷向自己身后打眼色。
這個細微的動作引起了他的警覺。
張昺的心里猛地一緊,憑借直覺猛地轉身。
只見數十名隱藏在端禮門后的敵人正悄無聲息地逼近。
他們的步伐輕盈,眼神冷酷,手中握著閃著寒光的長刀,透露出死亡的氣息。
“有埋伏!”
張昺的聲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風,刺破了平靜,拉響了戰場的警報。
然而,就在這時,端禮門以一種極快的速度牢牢關上,發出了令人絕望的聲響。
仿佛是在無聲地告訴謝貴等人——你們已無路可逃。
原本被捆綁的鄭和等人突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猶如被壓抑已久的野獸終于掙脫了枷鎖。
繩索被生生拉斷,他們手中的武器在陽光下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光。
如同饑餓的猛獸,對準了眼前的獵物。
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謝貴并未慌亂。
“兄弟們,殺出去!”
他立刻拔劍,聲音在混戰中高昂而清晰。
五十名親衛立即如同鐵塔般堅定地圍繞在他周圍。
他們的眼神堅毅,手中的武器如冬日里的冰刃,散發著令人畏懼的寒氣。
盡管腳步沉重,但每一步都顯得堅定無比。
他們的勇氣在這一刻凝聚成了不可摧毀的防線,向著端禮門緩緩推進。
正當戰斗達到白熱化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聲音劃破戰場的喧囂。
“不想死的,都給我住手!”
忽然間,張信將手中的利劍架在了張昺的脖子上。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難解的情緒——是猶豫,還是愧疚?
但很快,這一切都被一股決絕與堅定所取代。
“張信!”
張昺失聲叫道,聲音中充滿不可置信。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張信竟然真的背叛了朝廷!
周圍的戰斗在這一刻仿佛被命運之手按下了暫停鍵。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兩人身上。
即便是一心想要拼死一搏的謝貴,以及他的五十名親衛,也都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武器。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茫然和不解,他們不明白,為何一直被視為忠誠象征的張信,會在此刻做出如此選擇。
鄭和等人緊隨其后,也止住進攻的腳步,將這片混亂的戰場團團圍住。
在謝貴恨之入骨的目光中,張信押著張昺走向鄭和。
他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沉重,這不僅是腳步的重量,更是內心的壓抑與糾結。
圍繞的人群自然分開,為他們讓出了一條道路。
張信的目光掃過四周,似乎在尋找什么,可他沒能找到心中所慮。
最終,他將目光定格在鄭和身上。
他的聲音在這一刻異常堅定:“燕王殿下,張信幸不辱命,已將奸黨擒來!”
正對端禮門的房門緩緩打開,在所有人驚異的目光中,張鏞跟在朱棣身后,一步步走到張信面前。
張信立即將張昺交給鄭和,緊緊抓住兒子的手,細致地上下摸索,仿佛在確認他的完整無損。
這既是對兒子深深的關愛,也是對自己選擇的一種無聲慰藉。
而朱棣的目光淡然地先是掠過張昺那失魂落魄的身影,緊接著,他的視線緩緩掃過謝貴及其親衛的面孔。
所有人都在他目光下沉寂,仿佛連天空中的太陽也感受到了那份冷冽,悄然躲進了白云之后。
“放下武器,本王既往不咎。”
朱棣的聲音,如同冬日里裂開冰面的響聲,冷硬而有力。
“否則——殺無赦!”
在朱棣的話語落下的那一刻,空氣似乎都凝固了。
謝貴的眉頭緊鎖,他的眼神在朱棣和自己手下士兵間游移,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不同的故事。
他面對這樣的威脅,顯然不可能輕易認輸。
然而,就在這生死關頭,士兵們的斗志似乎已經被徹底摧毀。
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是身經百戰,卻也深知戰場的殘酷。
張信的背叛如同最后一擊,讓他們心中僅存的一絲信念化為了絕望。
事實上,已經有十名親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步履蹣跚地向張信走去——他們是屬于張信的親衛。
朱棣步步逼近,每一步都像是在謝貴心上重重踩下。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誘惑與威脅:“謝將軍,你是大明開國將領之一,當明白現今朝堂的齷齪,早已不復太祖當年之正義。”
“天子昏蒙,奸臣執柄,為了一己私利,不惜犧牲忠良之輩,殘害無辜百姓。”
“湘王柏,曾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卻被誣以大逆不道之罪,為了明志,闔家自焚于王宮之中。”
這些話語,像是重錘一般敲打在謝貴的心頭,他知道朱棣說的是事實。
面對如此黑暗的現實,他也無力反駁。
朱棣繼續說道:“本王并無謀逆之心,吾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使大明重回正軌,重整朝綱。你若是不信,可以留著你的雙眼去看。”
謝貴沉默了。
他想不到那么遠,他只知道,自己的選擇,將關乎眼前四十名,以及門外一千多名士兵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