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
- 秦璐
- 2029字
- 2024-02-23 18:16:38
1.3 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的發展趨勢
1.3.1 應對風險的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
當今世界不確定性因素引發供應鏈中斷的風險越來越高,自然災害(如洪水、地震等)、全球大流行病、戰爭、有意或無意的人為行為(如工業事故等)發生的概率明顯高于過去幾十年。同時企業縱向一體化程度大大降低,供應鏈日益全球化,供應商遍布世界各地,近幾十年流行的準時制理念更加劇了供應鏈的脆弱性,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表現良好的嚴格優化的精益設計,在環境急劇變化時幾乎沒有出錯的余地。中斷常常導致一部分供應鏈網絡設施喪失服務能力,因此如何在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時預防中斷,或者中斷后供應鏈網絡如何快速恢復,都是實業界和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
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需要確定設施的位置和為客戶分配設施。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屬于供應鏈戰略層面的決策問題,因為網絡設計與優化本身就是企業供應鏈戰略的體現,網絡節點布局反映了企業的供應商分布、客戶分布、資源途徑和投資方向。供應鏈網絡建設周期長,一旦建成,改變成本很高。比如2011年豐田汽車的全球銷售受日本海嘯的影響很大,而通用和福特受到的影響較小,這是因為豐田的供應鏈網絡節點主要集中在日本,而通用和福特的供應鏈網絡節點的地理位置更為分散。這種供應鏈網絡布局差異來自豐田汽車設計和制造更偏向本土,而通用和福特則采用全球化戰略。
為了應對中斷風險,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需要將可靠性考慮進來。對可靠性有兩個層面的理解,一是指所有供應商都可以運作的概率,二是指供應鏈在中斷后維持給定水平產出的能力。因此在設計與優化時需要考慮設施在使用壽命期限內是否存在中斷的風險,對具有不同風險等級的設施是否應該給出不同的最佳設施位置集,以及如何判定哪些是恢復能力更強的設施,是否需要給這些設施更多的投資。
即使是一個設計良好的供應鏈網絡,也可能因各種原因發生中斷。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后,貨船被迫駛離新奧爾良港口;2009年,位于埃德蒙頓的一個配送中心罷工,美國西夫韋公司(Safeway)將一些分銷活動轉移到了與埃德蒙頓距離分別為300km和1300km的卡爾加里和溫尼伯工廠,這些措施都比較常見。供應鏈網絡中斷通常研究網絡節點中斷,而不是弧中斷;網絡節點中斷可能導致整個區域中斷,而不僅僅是單個設施中斷;中斷后的衡量指標是客戶到其指定設施的距離或運輸成本,而不是實物流流量或最短路徑等。
此外,將庫存管理和供應鏈網絡聯合優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當中斷發生時,設施及其供應商都可能受到干擾,假設客戶可能會被重新分配到未中斷的設施,這些設施也必須在中斷之前下補貨訂單,因此要考慮庫存成本,重新規劃路徑和庫存(在重新分配的設施處)作為緩解策略。
1.3.2 數據驅動的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
隨著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以及數據采集和分析技術的發展,幾乎所有的供應鏈核心企業都把供應鏈數字化轉型作為關鍵任務,并倒逼供應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啟動數字化轉型工程。席卷全球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對供應鏈運營影響深遠,企業各類數據的來源和獲取途徑發生巨大變化,從傳統人工索要、手工記錄數據到實時獲取海量數據,企業需要從被動響應模式向主動參與、集成計劃和生態協同模式演進,這對企業快速響應性決策、全局性決策、全鏈條跨區域聯動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企業也要求供應鏈網絡不僅具有穩定性,還應該具有足夠的柔性和靈活性;不僅能夠支持企業的整體戰略,還應該具有應對業務快速變化的運營方案,可以提供從需求端到生產端,再到供應端協同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因此企業在運營實踐中也逐步把供應鏈網絡優化從單純的戰略決策轉向戰略和戰術相結合的決策,企業對供應鏈網絡進行優化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意味著供應鏈網絡設計已經不再是幾年才會改進一次的大的系統工程,而是逐漸成為由數據驅動的全面持續改進和優化的過程。
前文所述的惠而浦并購案、GB 1589—2016標準的實施、Argos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模式的轉變引發的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項目都屬于戰略層面的決策,而順豐為某醫藥企業實施的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項目就屬于戰術層面的決策。戰術層面的決策一般不會改變供應鏈網絡的節點結構,重點是重新分配供應鏈網絡的產品流結構,以應對更常見的季節性波動、客戶變動、產能限制、供應商調整和運輸能力約束等市場和環境變化。
數據驅動的供應鏈網絡優化對優化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供應鏈網絡本質上是一個全局性、聚合性、相互關聯協同的復雜系統,供應鏈網絡優化面向的不是單一任務、單一節點、單一場景決策,而是端到端的整個服務鏈條系統運營模式綜合決策,其中有些決策會涉及運作流程的改變,所以其復雜度和實施難度都比較高。數據驅動的供應鏈網絡優化方法更加強調系統性、全局性,能準確表征策略特點和標定策略約束,同時以核心算法為內核,以系統軟件作為工具,具有大規模快速計算能力,能夠給出全局優化方案。目前很多供應鏈網絡優化方法和供應鏈優化項目還沒有意識到供應鏈網絡優化的全局性、高頻性,依然沿用過去一次優化、長期實施,或局部優化、全局實施模式,這樣是很難適應未來的發展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