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聽古代考霸一聲吼
  • 急腳大師
  • 2642字
  • 2024-01-26 17:58:24

咱不是魏徵,也能鐵骨錚錚

南征北戰(zhàn)的唐太宗在戰(zhàn)場上猶如展翅飛翔的雄鷹,只要碰到獵物就會一劍封喉。但是,現(xiàn)在天下太平了,沒了獵物的雄鷹腰酸背痛腿抽筋,為了喚回青春的記憶,太宗皇帝拿起了彎弓,迷上了打獵。幾天不打獵,心里就癢癢。

一天,風和日麗,天氣晴朗,正是打獵的好日子。興奮的李世民帶上獵鷹、獵犬和侍衛(wèi),出發(fā)!這時一個大臣急匆匆地趕來,直接拉住了馬的韁繩,不合時宜地講起了大道理:“陛下就帶這幾個人去打獵?萬一遇到危險怎么辦?如果有個三長兩短,誰來主持政務(wù)?希望您時刻胸懷天下,不要貪圖享樂,任性而為,干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

嘿,這家伙,是不是皮癢啊?侍衛(wèi)們恨不得馬上抽出大刀砍過去。唐太宗也怒了:想當年,老子在萬人之中單槍匹馬,貫陣入敵營,眼睛都不眨一下。如今打個獵,還怕遇到危險?但是,這個臣子所說的也是為了自己好。于是,太宗皇帝收起怒火,耐著性子解釋道:“今天天氣這么好,閑著也是閑著。朕既不喜好美酒,又不貪戀女色,不過就打獵這么一個愛好。正好也出去散散心、走走路嘛!再說了,我們都是繞著村莊,絕不驚擾百姓。我?guī)е畮讉€侍衛(wèi),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說完,太宗趕緊登鞍上馬,暗示侍衛(wèi),準備出發(fā)。

可他沒想到,那位大臣更來勁了,撲通一聲跪在馬前,義正詞嚴地說道:“陛下如果今天硬要出門,就請從老臣的身上踏過去,我愿以死來換取您的納諫。”

這老頭兒想干嗎?勸諫也得有個度吧?好脾氣的太宗皇帝火了:“朕本來以為你是個忠誠勇敢的人,哪知你卻不知好歹,目無尊上,竟然管起朕的行蹤?這點兒小事都做不了主,朕還做什么皇帝?”

唐太宗大喝一聲:“來人,把他拖出去斬了!”

一旁的侍衛(wèi)們早就等不及了,咱們陪皇帝出去玩,正是表現(xiàn)自我、制造機會的時候,你這老頭兒真沒眼力!幾個人立即跳下馬,拎住了干巴巴的老頭兒。

老頭兒先是一怔,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呼喊道:“關(guān)龍逢(夏朝直言進諫而被殺的人),你等著,我馬上就來與你做伴,再也不想侍奉皇帝了。”

有膽色!

久經(jīng)沙場的唐太宗最尊敬的就是那些不怕死的人,何況還是個瘦弱的文人?他立即哈哈大笑,說道:“起來,起來,朕不過是想試試你的膽量,你還真是不怕死的主。有你這樣的人在,乃是大唐的福分哪!今天聽你的,不出去打獵了,咱倆下盤棋總可以吧?”

很快,老頭兒晉升為諫議大夫。

很多人會以為這個老頭兒是魏徵,其實他的名字叫孫伏伽。

他原本是隋朝的基層小官,擔任過萬年縣法曹(司法部門負責人)。以前的縣城遠遠比不上現(xiàn)在的縣城,所以法曹只是個不入流的職位。孫伏伽才華橫溢,又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卻始終得不到提拔。不久之后,憤怒的起義軍瞬間瓦解了繁華的大隋朝,李淵乘機建立了大唐,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明確州、縣地方先舉行第一級的考試,相當于后來的“鄉(xiāng)試”。參考人員也不必像以前一樣,由官府或者大人物舉薦。科舉開始向全社會開放,只要你符合身份要求,就可以自由地到當?shù)卣畧罂肌_@個小小的改革,打開了寒門子弟進入考場和官場的大門。

唐朝科舉考試分為解試和省試兩級:解試又叫鄉(xiāng)試,類似現(xiàn)在的高中會考,是州、縣(地方政府)舉行的考試或者中央公立學(xué)校組織的畢業(yè)考試;省試是由中央機構(gòu)——尚書省組織的全國統(tǒng)一考試,類似現(xiàn)在的高考。通過這個考試,才算正式考中進士,拿到了官場準入證。“鄉(xiāng)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或“解頭”,“省試”的第一名叫“狀頭”或“狀元”。

參加省試的考生主要來源有兩種:一是“生徒”,通過畢業(yè)考試的中央公立“大學(xué)(國子監(jiān))”在校生;二是“鄉(xiāng)貢”,通過所在州、縣組織的選拔考試——鄉(xiāng)試(解試)的社會人員,每年隨地方政府向朝廷進貢的物品(貢品)一起被送到京城長安。

在其他州、縣參加“鄉(xiāng)試”,跟在京兆府長安參加“鄉(xiāng)試”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因為京城戶口加分。一般來說,通過京兆府“鄉(xiāng)試”的考生,基本上一路綠燈,順利晉級,“省試”不是問題,狀元都有可能。所以,搶奪京兆府的“解頭”,每年都成了考生們的重頭戲。而有些地方的考生參加省試的時候,錄取率很低。荊南地區(qū)就一直無人考中省試,被人笑稱為“天荒解”,即便天荒地老,你也停留在解試的層次。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荊南地區(qū)考生劉蛻首次在省試中及第,從此便有了個典故——破天荒。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以前,省試由吏部考功司主持,所以稱為“考功試”。開元二十五年(737年)以后,省試改由禮部主持,所以稱為“禮部試”,考場設(shè)在禮部貢院,這個改革制度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長期處于底層的孫伏伽猶如枯井里的青蛙遇到了久旱后的甘霖,他要乘風破浪,到更廣闊的天地里發(fā)揮自己的才華。他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終拿下省試第一名,成了中國歷史上有文字明確記載的第一個狀元。他的成功讓魏晉南北朝以來長期被壓抑的寒門子弟們內(nèi)心沸騰了。科舉是個好制度,孫伏伽行,我們也行!從此,中下層文人們的讀書考試熱情好像一把火,燃燒了人生的沙漠。

來到中央任職的孫伏伽依舊保持著基層干部樸實耿直的性格,見到不平的事情,他都會說上幾句,不管你是皇帝還是權(quán)臣。

當年,唐高祖李淵為了穩(wěn)定人心,頒布了天下大赦令。可是不久之后,他就后悔了。那些起義軍的將領(lǐng)們怎么能輕易赦免呢?他們會不會再次起義?一時的心慈手軟會不會給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于是,李淵又決定殺掉那些曾經(jīng)的起義軍首領(lǐng)。

孫伏伽不干了,普通男人也得說話算話,一口唾沫一顆釘,何況是一國之君?現(xiàn)在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即便將領(lǐng)們想要造反,又有幾個人吃飽飯沒事干,跟著他們起哄呢?造反不就是為了吃飽飯嗎?于是,他立即進諫道:“君無戲言!您制定的法律制度,難道自己都不遵守嗎?天下百姓們會怎么看您?又怎么能信任您、追隨您呢?”

唐高祖點點頭,不錯,不錯,你說得對!他虛心地接受了孫伏伽的建議。

初唐時期,朝廷的軍糧賦稅比較繁重,以戶為單位征收,相當于大戶人家與貧困戶要上交同等數(shù)量的賦稅與軍糧。大地主輕松自如,老百姓苦不堪言。好比大家的個人所得稅不是按照工資的多少來扣除,而是按照人頭來扣除,年收入上億的老板和年收入一萬的打工人,上交的所得稅是一樣的,這樣公不公平呢?

孫伏伽多次請求改革征收方式,甚至不惜得罪管理征收任務(wù)的大臣裴矩,終于讓朝廷同意改為以人口為單位征收賦稅,這樣人口多的豪門家族就得多交稅,人口少的貧困家庭就可以少交稅。一個小小的改變,讓無數(shù)百姓得到了大大的實惠,而孫伏伽卻得罪了多多的豪門家族。

也許是好人有好報,也許是趕上了好時代,他一直穩(wěn)穩(wěn)地幸福著,歷任刑部郎中、大理少卿、大理寺卿等職,一直活到唐高宗時期才壽終正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若尔盖县| 高青县| 万安县| 农安县| 常州市| 定日县| 儋州市| 大邑县| 白沙| 申扎县| 兴业县| 鹤峰县| 句容市| 峨眉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长垣县| 澄迈县| 苏尼特左旗| 双牌县| 阿合奇县| 泽库县| 大化| 西盟| 湾仔区| 大足县| 宝坻区| 察隅县| 延安市| 报价| 纳雍县| 哈密市| 大竹县| 长治市| 梧州市| 闻喜县| 阳朔县| 崇阳县| 吴旗县| 常州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