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青年叛逆者的信
- (美)克里斯托弗·希欽斯
- 543字
- 2024-01-17 10:43:30
序
隨后書頁上的文字是我嘗試著接受一個挑戰。挑戰發起是在2000年初,有人問我能否給年輕人或心緒尚未安分之人一點建議,給出一些讓他們規避幻滅的勸誡。在我紐約“新學院”*的學生中,以及在我做演講的校園里那些酒吧和咖啡館中,很多人依然保有已經不再時髦的希望,就是把世界變得更好,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過一種自己做主的人生(兩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這樣的對話多年來以各種形式發生著,直到我開始沉重地感受到,每一毫秒都正把我標記成一個胡茬斑白的“soixante-huitard”?,見證過革命動亂最后一個明確可辨的時代——“les evenements de quatre-vingt-neuf”?可算是這個時代的終點和高潮。接下來有人提議,我不妨用書信體表述和探討這個話題;具體來說,想法定然借自萊納·瑪利亞·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我的第一反應是想起拜倫批評希臘人奴性的那首詩§,有兩句是:
君之里拉?,美名何其久遠,
琴荒弦老,竟落于我的指間?
但我不少學生覺得這些信值得一寫,或至少能博人一笑也未可知。以下的書札我寫給一個抽象的收信人,假設他或她可以代表他們全部。
*The New School,成立于1919年的私立大學,以社科人文科目最為知名。
?法語,意為:六八人,指1968年在西方發生的革命運動。
?法語,意為:八九之事,指1989年柏林墻倒塌等事件。
§指拜倫長詩《唐璜》中的《哀希臘》(“The Isles of Greece”)。
?Lyre,古希臘一種弦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