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韌性
- (美)琳達·格雷厄姆
- 692字
- 2023-12-04 18:52:44
培養大腦的反應靈活性
前額皮質是大腦執行功能的中心,也是我們在做計劃、決策、分析和判斷時最依賴的結構,自我導向的神經可塑性也離不開它的參與。前額皮質還具備許多其他功能,對我們的心理韌性建設至關重要:它能調節身體和神經系統的功能,管理多種情緒,平息杏仁體(Amygdala)的恐懼反應(這種平復力對心理韌性來說舉足輕重)。前額皮質使我們能夠與人共情,對他人的處境和情緒感同身受,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意識到自我的進化。它承載著我們內心的道德羅盤,是一種負責大腦反應靈活性的結構,具有改變我們對事物的判斷、觀點、態度和行為的能力。
所有這些能力,尤其是面對復雜情況穩定情緒的能力,都會隨著前額皮質的成熟而逐漸發展。大腦的生長、發展、學習、遺忘和重建都依賴于體驗,正是種種重復的體驗,才促使大腦完成學習——忘記——再學習的運作周期。這在我們幼兒時期的各種進步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我們通過反復的經驗積累而學會走路、說話、閱讀、打棒球和烤餅干。
我們已經知道,各種體驗是大腦神經可塑性的催化劑,也是我們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不管在什么時候,我們都可以選擇恰當的體驗,來引導大腦更好地學習,同時,我們的心理韌性也可以在任何時候隨著我們選擇的體驗不同而增強或減弱。
正如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健康頭腦中心(Center for Investigating Healthy Minds)的創始人兼主任理查德·J.戴維森(Richard J.Davidson)所說:“體驗塑造大腦。根據神經科學對大腦的研究,我們堅信大腦功能的改變是可行且必然的,這不是什么例外現象。我們只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要用什么樣的選擇來影響大腦的改變。既然我們可以選擇用什么樣的體驗來塑造大腦,那就應該選擇那些可以讓大腦變得明智而且健康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