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構競爭優勢:決勝數字時代的六大法則
- (美)拉姆·查蘭等
- 1428字
- 2023-11-07 17:44:04
傳統巨頭如何奮起直追
《紙牌屋》開拍10年之后(2019年初),傳統媒體公司終于坐不住了。華納媒體(WarnerMedia)、迪士尼等傳統媒體巨頭宣布進入流媒體市場,劍指奈飛。連互聯網巨頭蘋果、亞馬遜也都開始跑馬圈地。
且看當時的一系列新聞。
2019年2月,AT&T收購時代華納案獲得批準。原時代華納旗下的HBO和特納廣播公司(Turner Broadcasting)的部分業務組合成了華納媒體,由原NBC娛樂公司負責人羅伯特·格林布拉特(Robert Greenblatt)帶領,旨在打造全新的流媒體服務,與那些既能產出原創內容又有分發渠道的數字巨頭直接競爭。
2019年3月20日,迪士尼以713億美元的天價完成了對21世紀??怂构镜牟①?,包括全資收購了20世紀??怂闺娪肮炯捌潆娪昂碗娨暪ぷ魇?,以及其擁有的流媒體平臺Hulu30%的股權。這30%的股權,加上迪士尼原來就有的30%的股權,使迪士尼成了Hulu的第一大股東。但迪士尼的野心更大,近幾年,迪士尼一邊縮減對奈飛的內容授權,一邊還在籌備自有的全新流媒體平臺“迪士尼+”,無疑即將與奈飛正面交火。
在迪士尼完成對21世紀??怂构镜牟①?天后,蘋果公司(簡稱“蘋果”)宣布將在秋季推出智能電視應用程序Apple TV+,成為蘋果付費會員就可以收看來自HBO及Showtime等的視頻內容。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還透露,蘋果正在自制原創內容。有意思的是,他說這話時,身邊站的就是一個月前剛抨擊過奈飛的大導演斯皮爾伯格。[1]
與此同時,有報道稱亞馬遜以10億美元的高價獲得了《指環王》的電視劇版權。媒體分析師里奇·格林菲爾德(Rich Greenfield)評論道:“爭奪人們媒體生活控制權的戰爭已全面打響。傳統媒體無論從估值、市值還是現金儲備上都不是數字巨頭的對手,更何況數字巨頭還是后來者,現在才剛剛開始發力。”
在推特上的討論也很熱鬧:一個人最多愿意為多少家平臺付費?華納媒體的官僚作風會扼殺HBO的創造力嗎?迪士尼的新商業模式會降低在線電影的價格嗎?哪些服務會被捆綁銷售?當前最受歡迎的奈飛,會繼續一騎絕塵嗎?
今天的奈飛、亞馬遜、蘋果,已經成為和迪士尼、華納媒體一樣龐大的娛樂帝國。那么兩者之間,有什么異同呢?
先看前期創作。華納媒體和迪士尼多年來積累了龐大的電影和電視內容庫,將它們以流媒體的形式呈現易如反掌;奈飛、亞馬遜和蘋果作為后起之秀,殺入內容原創賽道,似乎也沒什么障礙。但數字巨頭的優勢在于用戶個人體驗好,體驗背后是大量的數據與精準的算法。正是算法告訴奈飛,想要出品深受用戶歡迎的原創內容,應該請哪些演員、編劇和導演。
對于傳統媒體公司,最難的就是怎樣才能打造像奈飛、亞馬遜和蘋果那樣的數據和算法能力,從而準確理解并預測用戶偏好。前者缺的不是內容創作所需的資金,而是支撐內容決策所需的數字技術。如何確保資金投入能夠帶來利潤、用戶,并吸引創造性的人才?這是傳統媒體公司需要思考的問題。
再看后期發行。一部影片制作完成后,就需要定檔期、排片量、做宣傳了,宣發費用往往比制作成本還高。傳統娛樂巨頭一貫是優先影院,之后才考慮電視及流媒體平臺。如今,由于受到流媒體平臺的巨大沖擊,傳統渠道帶來的收入每況愈下。正因如此,曾經叱咤好萊塢的21世紀??怂构靖纱喟央娪半娨曋谱鳂I務(即20世紀??怂闺娪肮荆┱w打包賣給了迪士尼,徹底告別了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戰場。
數字巨頭的玩法則完全不同,通過線上分發輕松實現全球發行,每新增加一個觀眾,都在攤薄成本,因此只要最初投入內容和技術,后來的邊際成本就越來越低。如此巨大的邊際效益,吸引著資本市場對流媒體公司一路追捧。
傳統媒體巨頭,能否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將線上線下兩種發行渠道進行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