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火銃和定裝彈

今天馬幫從打箭爐回來了,按照的劉全的建議,這一次的運回來的貨物全都是藥材,一律平價賣給義興茶莊,雖然少賺了一點,但是可以加快資金回籠,這對急缺資金的楊慶亮來說,不啻是一場及時雨。

待盤點過所有的賬目之后,劉全告訴他,此次打箭爐之行,一共賺取了一萬三千兩白銀。這讓楊慶亮的心情格外的高興。有了這一次成功的運作之后,以后馬幫和商號的事情,就會進入正軌,就會源源不斷地賺來銀子。

而現(xiàn)在,有了充足的銀子之后,他也終于可以開始進行火銃的批量制造了。他剛一到火銃作坊,陶大忠就呈上來兩桿由他精心打制出來的火銃。

“大人請看,這就是我打制出來的兩桿火銃!”陶大忠雖然畢恭畢敬,但卻帶有一絲自豪之色。

楊慶亮接過來端詳細(xì)看,這火銃長約五尺左右,重約六七斤的樣子,拿在手里甚是方便,銃管泛著黑黝黝的錚亮,槍托用的松木也頗為考究。

陶大忠在一邊解說道:“大人,此銃重七斤,長五尺,由銃管、銃床、彎形槍托、龍頭、扳機、火門、照門,還有您特意吩咐加上的準(zhǔn)星等組成。”

楊慶亮一邊看一邊說:“恩,好,很好!”他舉起火銃,做出瞄準(zhǔn)的姿勢,扣下扳機,龍頭“啪嗒”一聲落下,卡簧鋼片復(fù)又彈起,看起來機械彈性還不錯。

陶大忠見他注意到卡簧鋼片,知道他也不是個外行,又解釋說:“大人,卡簧鋼片尤為難制,多費了不少的人工,好在性能還不錯。”

他見楊慶亮沒說話,又接著說:“我制的這兩桿火銃精度要比一般火銃高些,威力也大不少,只是打造也費事些,成本也要高一點……”

其他幾個跟他一起打造火銃的工匠都眼巴巴地盯著楊慶亮的臉色,生怕他會不高興,因為陶大忠為了給楊慶亮一個好印象,對工序和材料都要求頗為嚴(yán)格,所以造成了成本過高。

楊慶亮這才問道:“這一桿火銃造價多少?”

陶大忠臉色微微一滯,略微有點尷尬地說:“因為前期鉆廢了兩根銃管,再加上我對工序和材料要求過嚴(yán),所以成本有些高,這兩桿火銃用了大約二十兩銀子……”他越說聲音越小。

楊慶亮點點頭說:“略微有點高了。我記得你當(dāng)初跟我說一桿火銃大約造價五兩銀子就夠了。”

陶大忠臉色有點發(fā)白:“主要是時間長了不做,手有點兒生。銃管打造十分困難,大管小管相套,鉆管尤其困難,鉆頭要好墜子鋼,還要聚精會神,稍有不慎就全功盡棄。往后廢品會慢慢減少,成本應(yīng)該會控制在五兩以內(nèi)。”

楊慶亮見他誤會了自己,便笑了笑,緩和下氣氛:“我沒有責(zé)怪你的意思。剛一開始成本肯定高,以后量產(chǎn)成本自然會下降。”

他又仔細(xì)端詳了一下火銃:“這火銃不錯,不要為了降低成本而質(zhì)量下降,相反,我需要把質(zhì)量提得更高。”

陶大忠聽他這樣說,略顯激動:“是是是。”

“走,我們到外面試試火銃的威力和射程。”楊慶亮饒有興致地說。

“哎!”陶大忠應(yīng)道。他早就試驗過了,所以對火銃的威力和設(shè)備頗有信心。

楊慶亮帶著人來到墩堡外的靶場,早有手下的兵士將靶場準(zhǔn)備停當(dāng),將一塊人形的厚木板插在三十步外。

楊慶亮從陶大忠手里接過火藥罐,將火藥傾倒入頸口,等倒?jié)M了以后,又用食指將頸門掩住,然后他取了搠條,將火藥輕輕搗實,再將彈丸放入,又用搠條將棉紙捅入,塞緊彈丸。用火鐮點著火繩,最后瞄準(zhǔn)了一下,突然扣動了扳機。

只聽“砰”的一聲巨響,槍口噴射出一道火光和白煙,三十步外的人形靶子“啪”的一聲被擊破了一個好大的孔洞。

在場的人都不禁歡呼起來,有的人高興地直拍巴掌。

楊慶亮命人將靶子取來,只見兩寸后的木板被擊出一個巴掌大的破洞。

“大人射的真準(zhǔn)!”陶大忠稱贊了一句,又自夸道:“我制的火銃,三十步內(nèi)可破重甲,一塊木板不算什么!”

“好!”楊慶亮命道:“取一塊鐵皮試試!”

陶大忠面不改色地叫一個人取來一塊鐵皮綁在靶子上,重新立在三十步外。

楊慶亮又瞄準(zhǔn)靶子放了一槍,這次又精準(zhǔn)命中。

靶子取來后,只見那塊鐵皮被打出一個雞蛋大的破洞,連后面的木板也被打出一個大洞來。

楊慶亮點頭說:“這火銃在三十步內(nèi),莫說可破重甲,便是包了鐵皮的大盾也擋不住鉛彈!”

陶大忠面有得色。

楊慶亮又命人將靶子移到五十步外,又放了一槍,這次卻未中靶,只在靶子后面的土山包上濺起一道灰塵。

楊慶亮心里感嘆,這個時代的火銃精度低到令人發(fā)指!五十步以外基本就沒啥精準(zhǔn)度可言了,只能依靠多人齊放來保證命中率了。

他又裝了一發(fā)鉛彈,然后瞄了半天,重新打了一槍。

這一槍終于打中了。

靶子取過來后,那塊鐵皮沒有被穿透,只被打的凸出來好大一塊,鉛彈已經(jīng)變形,黏貼在鐵皮上,后面的木板已經(jīng)因為鐵皮嚴(yán)重變形而承受不住沖擊力,碎裂的不成模樣。

陶大忠一邊搓手,一邊訕笑道:“這鐵皮有點厚了……”

楊慶亮笑了笑,點頭說:“恩,一般的盔甲沒有這鐵皮厚。”

他將火銃在手里掂了掂:“五十步還是可以破甲的。”

之后,楊慶亮就沒有再試槍了。再往遠(yuǎn),火銃就無法保證精準(zhǔn)度了,威力也弱了很多。

楊慶亮心里琢磨著,按照射程以及裝填速度,火銃手最多只能在七十步遠(yuǎn)的地方開始打放,五十步再放一輪,三十步放最后一輪,然后就得短兵相接了。

火銃兵臨抵不過三發(fā)。當(dāng)然,還可以用三段擊來彌補火銃的施放密度。不過,楊慶亮還是覺得射程有點太短了,對上弓箭,無論射程、精度還是打放的密度,都沒有優(yōu)勢可言。

要是能有火炮就好了!火炮的射程比弓箭遠(yuǎn)多了,敵人在還未接戰(zhàn)之前,先被火炮擊打幾輪,就算不崩潰,也得士氣大沮。

楊慶亮砸了咂嘴:“火炮啊!”

他向陶大忠問道:“你可會鑄造火炮?”

陶大忠面有難色:“火炮是軍國重器,小人不會鑄造。”

楊慶亮嘆了口氣:“這火銃制得不錯,就是射程和精度不太理想。”

陶大忠有點吃驚:“大人,這樣的火銃有如此的射程和精度,已經(jīng)很好了……”

“我不是說你制造的火銃不好。”停頓了一下,楊慶亮又說:“能否將火銃改良一下,提高射程和精度?”

陶大忠皺眉道:“精度很難提高。若要提高射程,需將銃管加長,再變細(xì)些,這樣可以射得更遠(yuǎn)一些,只是威力不足,再者沒有精度要那么遠(yuǎn)的射程也無用啊……”

楊慶亮不解道:“為什么要將銃管變細(xì)?再加粗一些,威力不是更有保障?”

陶大忠解釋說:“火銃還是七斤為宜,太重的話,士兵打放不便,只怕三十步都難以打中目標(biāo)了!”

楊慶亮想了一下說:“這個好辦!可以讓士兵攜帶一個半人高的叉架,打放火銃的時候,將前端放在叉架上,這樣既節(jié)省力氣,又能穩(wěn)定瞄準(zhǔn)。”

陶大忠瞇著眼睛想了一下,說:“大人說的可是斑鳩腳銃?”

斑鳩腳銃是明代的一種重型火銃,因為槍身太重,所以需要腳架支撐,形似鳥腳,由此得名。

他見楊慶亮不明所以,便大約說了一下斑鳩腳銃的具體細(xì)節(jié)。

楊慶亮點頭道:“便依著斑鳩腳銃的尺寸來打造。我要求火銃要在七十步內(nèi)具有破甲的威力,這個能做到嗎?”

陶大忠咬了咬牙:“雖然難些,但是可以做到,只是成本會高很多。”

“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問題!”楊慶亮毫不猶豫地說。

陶大忠重重點點了下頭:“好!”

楊慶亮獎了工匠們一百兩銀子,又單獨獎賞了陶大忠二十兩銀子,并告訴他們,先制造出一批這樣的火銃,等加長的火銃研制成功后,再批量制造一些加長火銃。

他特別交代,制造火銃的尺寸要統(tǒng)一,盡量做到標(biāo)準(zhǔn)化,有利于彈藥及配件的通用,并對火銃的外形稍作修改,在使用的時候更舒適化。

再者,他又對彈藥做了要求,那就是火藥的顆粒化和彈藥的定裝化。其實,在《紀(jì)效新書》里就有這樣的方法記錄,只不過是用竹筒來定裝,這樣可以大大縮短射擊頻率。

楊慶亮所要求的定裝彈放棄了竹筒作為容器,用紙張做為外殼,鉛彈在前,火藥在后,使用的時候,用嘴將定裝彈的底部咬開,倒入槍膛之內(nèi),然后裝入鉛彈,最后再用空紙筒堵住槍口,用搠條搗實后裝引藥和火繩,就可以開槍射擊了。

定裝彈不但可以提高射擊頻率,而且因為減少了操作步驟,大大降低了士兵的裝填失誤率,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改進,但在實戰(zhàn)中卻能發(fā)揮出很大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大关县| 云浮市| 汾西县| 信丰县| 镇平县| 高陵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阳新县| 汽车| 喀喇沁旗| 平果县| 洪湖市| 清苑县| 乐山市| 石渠县| 霍州市| 徐汇区| 禄丰县| 分宜县| 根河市| 乐山市| 泽库县| 茌平县| 泾川县| 周口市| 成武县| 甘德县| 浮山县| 长宁区| 明溪县| 盱眙县| 伊金霍洛旗| 曲松县| 临夏市| 阿合奇县| 调兵山市| 溧水县| 舞阳县| 沅江市|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