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訓練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971字
- 2023-11-25 10:04:06
“大人,劉忠他們把張舉人找到了,還帶來了李老錘鐵匠等人?!币粋€商號伙計騎著快馬到小矛墩報信。
“哦,太好了!”楊慶亮帶了兩個人騎馬趕到了雅州廣聯商號。
一進商號的大廳,楊慶亮就沖著張松華抱拳道:“張舉人許久未見,別來無恙否?”
張松華連忙回禮:“恩公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楊慶亮趕忙攔住:“張舉人使不得!我一個粗莽武夫,當日也不過是帶著你們一起逃命罷了。當不起這樣的重禮。”
張松華道:“恩公雖是武夫,卻義薄云天,學生心下感佩的緊!”
楊慶亮攔住他的話:“好了,你不要再叫恩公了,我聽著好別扭!你比我年長,若是看得起我,便喚我一聲楊兄弟便是!”
張松華倒也是個干脆人:“好,那愚兄以后便不再客套了!”
楊慶亮呵呵笑道:“對嘛,這樣才合我胃口?!?
落座之后,楊慶亮又向他詢問:“廣元那邊情況怎樣?流寇撤走了嗎?”
張松華嘆了口氣:“聽說流寇往湖廣方向竄逃了,但是廣元附近匪盜成患,我們暫時還不敢回去?!?
楊慶亮點點頭:“大戰之后,地方殘破,匪盜成患,這是必然。我看張兄還是暫且安住在雅州吧!等明年情況明朗了,再派人回去看看情況再說。”
張松華有些憂郁的點頭:“也只好如此了。”
這時,李老錘、丁滿囤等人聽說楊慶亮來了,也都從后院趕來向他道謝。這次劉忠不但把張松華、李老錘、丁滿囤等人帶來,還將他們的一些親友也帶來了,雜七雜八數十口人。
楊慶亮見人群中還有一老二少三位穿儒衫的讀書人,便問了一下情況。原來,這三人都是張松華的本家,老者是他的叔父,兩個年輕人是他的堂弟。
楊慶亮先是將安撫了一番,然后命人將李老錘、丁滿囤等人帶到小矛墩居住,然后又開始安排張松華及其家人親屬的住處。
他命人在雅州城內尋了兩所相近的住宅租賃下來,將張松華等人先安置好住處。他知道張松華手頭不寬裕,便命陳立峰取來二百兩銀子,贈送給張松華。
楊慶亮豪爽地說:“張兄,這二百兩銀子你先拿去用,若銀錢不足,只管開口便是!”
對于楊慶亮的雪中送炭,張松華自然感激涕零。他雖然家產豐裕,但逃難的時候只能攜帶一些金銀細軟,宅院、田地等不動產卻沒辦法攜帶,況且在逃難途中遺失、花費了不少,他現在手頭還真是十分的窘迫。
“多謝楊賢弟!”
經過三個月的訓練,楊慶亮根據成績,又挑出十名伍長,并且根據每個人的特長、身體條件、以及年齡,對兵種做了具體的劃分。
盾牌兵要求身體強壯,耐力要好,一般年紀都在三十以上,而且多數都是伍長。盾牌兵身處戰爭最前線,膽氣必須豪壯,為身后的戰友提供庇護,在前進的時候,同伍的其他士兵必須緊跟其后,為其提供支援。
如果盾牌兵前進而同伍其他士兵不緊隨其后,致使其失陷或陣亡身死,那么同伍其他士兵必受嚴厲的懲罰,如果在本場戰斗中沒有殺死敵人取得首級或是相當的功績,那他們就得為盾牌兵抵命。
在這條軍律的迫使下,只要盾牌兵向前沖殺,那么他身后的同伍戰友必然要跟著他奮勇沖殺,否則如果他萬一陣亡了,同伍的其他人就只能給他償命了。
若是戰死,家人尚有撫恤,如果違犯軍律被處死,家人什么也得不到。與其處死,倒不如戰死。所以只要有一個不怕死的盾牌兵,后面同伍的士兵就得被他拖累得不要命地往前沖。
“持盾!”王鵬飛大聲喝令,對這些盾牌兵進行教練。
盾牌兵們立刻依令而行。
他們的左臂上套著一個略帶弧形的長方形大盾,這種大盾外面有鐵皮包覆,內襯熟牛皮,十分堅固,寬大的面積可以給身后的隊友提供充分的庇護。
盾牌內側制有一個刀架,一柄鋼制短刀卡在上面,方面盾牌兵隨時取用。
盾牌兵右手則持有一支標槍,在臨接戰的時候,大概距離十步至十五步的距離,盾牌兵會將這支標槍投擲向對面的敵人。
如果對面沒有裝配這種大而厚的盾牌,近距離標槍投擲絕對會造成一輪恐怖的傷害,對面的陣形一定會被打亂。在投擲完標槍后,盾牌兵就會立刻取出短刀,利用對方陣形被打亂的短暫空隙,開始近距離搏殺。
“結陣!”
盾牌兵們立刻挨在一起,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盾墻。
“前進!”
盾牌兵們肩挨著肩,緩步前進。
“擲矛!”
盾牌兵們將盾牌微側,奮力將右手的標槍向對面的稻草人投擲過去,對面的假想敵立刻被標槍洞穿腸腹。
“取刀!”
盾牌兵們立刻取出短刀。
“出擊!”
盾牌兵們大喊了一聲“虎”,舉刀朝前方沖去。
演練完進攻陣形后,王鵬飛開始下令操練防守陣形。
“立盾!”
“蹲下!”
“抵??!”
王鵬飛一邊大聲下令,一邊親自做示范教練動作。盾牌兵們依照他的指令,跟著他的節奏不停地持握盾牌,放立盾牌,傾盾下蹲,用肩膀抵住盾牌,完成一系列戰術動作。
王鵬飛示范了幾次后,便手持竹鞭開始監督盾牌兵們的操練。
如果有哪個盾牌兵在他口令喊出來之后,沒有及時做出相應的動作,王鵬飛手里的竹鞭就會立刻讓這個盾牌兵在痛楚中牢牢地加深記憶。
這套單調重復的盾牌兵戰術動作,在王鵬飛的強力監督下,每個盾牌兵都緊張、專注而投入地訓練,不敢有一絲一毫地懈怠或放松。
長槍兵則裝備了一根一丈五尺長的長槍,槍尖后面兩尺都包有鐵皮,防止長槍前段被敵人砍斷。另外他們還配帶有一柄腰刀,在長槍損壞、遺失或是敵兵欺近到身前的時候使用。
孫友志手持長矛對后面的長槍兵喝道:“槍兵注意,看我演練示范動作?!?
說完,他大喝一聲:“殺!”
對準前面的稻草人猛地一個突刺,一丈五尺的長槍三棱精鋼槍頭立刻又狠又準地扎在稻草人的頭部。
做完示范動作后,孫友志開始下令:“舉槍!”
長槍兵們立刻學著他先前的示范動作,身形微側,虎腰微弓,手中平握槍身。
“突刺!”
長槍兵們立刻疾步向前,猛地用力出槍,同時伴隨著一聲響亮地“殺!”,向對面的稻草人狠狠地扎去。
“收槍!”
“再刺!”
孫友志面容威嚴地呼喝下令,如果有哪個長槍兵沒有聽從指揮,沒能及時做出相應的戰術動作,他的竹鞭就會兇殘地抽打。嚴苛的懲罰以及力爭上游的動力,是的每一個長槍兵都神情專注地跟隨他的口令訓練。
火銃兵們裝備了由陶大忠等鐵匠剛剛打制完成的火銃,這些火銃堅硬的松木槍托表面刷有一層清漆,用手摸上去十分順滑,銃管用皂角液經過高溫處理,使得表面散發出一種暗藍色的光芒,看上去顯得鎮人心魄。
他們的身上還帶有火繩、搠條、牛皮彈藥袋以及制造鉛彈的模具等雜七雜八的許多用具。其實,在使用定裝彈以后,他們身上的用具已經減少了很多,但饒是如此,仍然掛的滿身都是東西。
崔曉鐘對著火銃兵大聲發令:“檢查火繩!”
火銃兵們馬上低頭檢查火繩,保證它在燃燒。
“豎槍!”
火銃兵們紛紛將火銃槍口朝上,立在地上。
“裝彈!”
火銃兵們從牛皮彈藥袋里取出定裝彈,咬破紙殼,將火銃倒入槍管,塞入鉛彈。
“捅搠桿!”
火銃兵們用搠桿將彈藥壓實。
“倒引藥!”
……
“關火門蓋!”
……
“瞄準!”
……
“放!”
只聽一陣火銃爆響,白色的煙氣噴涌而出,三十步外的木質靶子碎屑橫飛。
“取火繩!”
……
“清火門!”
火銃手門用一塊抹布將火門里的殘渣擦拭干凈,以免殘留火星引爆新的引藥。
崔曉鐘就在他們身后來回逡巡,一旦發現有人動作錯誤,立刻揮動手中的竹鞭,毫不留情的抽打,所有的人都努力記清步驟,生怕出現錯誤。
楊慶亮每天都會巡視,檢查他們的操練情況。他看著手下的士兵動作越來越熟練,心里十分高興。他要讓這些士兵養成良好的紀律性,熟練使用自己的武器。
他讓程元直將所有兵種的具體訓練方法都記錄下來,編成操典,以后再招新兵,就按照操典來進行訓練,就可以批量化訓練處合格的士兵了。
他站在墩臺上專注地看著各處訓練場地上正在熱火朝天訓練的士兵,這振奮的場景,這雄壯的軍威,讓他臉上不自禁地用露出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