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張維民的“挑釁”
- 重返1976從赤腳醫生做起
- 幽州大麓
- 2045字
- 2024-05-27 00:05:02
從陳勇貴口中得知,現在的公社會定期送赤腳醫生去縣醫院跟班學習,這個制度就跟后世研究生定向就業一個道理,從公社出來的,學習培訓完了還得回到原來的公社去。
1935年,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是28歲左右,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國民的體質好了一點點,但平均壽命也只有35歲左右。
而偏遠地區的情況更加嚴重,甚至連20歲的壽命都沒有,嬰兒的死亡率更是奇高,所以醫療衛生問題就擺在了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前,傳統的名醫大多住在縣城里,而且醫療費用很高,一般農村家庭也負擔不起,鄉鎮以下的行政區域看病很難。
而在1976年的現在,一般的大隊和生產隊有衛生室,公社就是衛生院,再往上就是縣醫院,大部分都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能去縣醫院的已經是極少數了。
交通不便,距離也遠,危重癥患者,抬到縣醫院的時候,基本也沒了搶救機會。
因為洞口大隊的集體經濟較為落后,合作醫療資金缺口較大,以至于大隊下面的生產隊基本上都停辦了合作醫療,只有大隊上還保留有衛生室,而張維民這次培訓回來就直接在大隊衛生室了。
張維民跟著陳勇貴到了公社門口,統一在這里集合,等其他大隊的參訓人員一起去縣里。
兩人提早來了一些,所以沒那么著急。
“你先去換點糧票和油票,我去里面看看,等下順便也帶你認認門。”陳勇貴一邊催促著給張維民指路,一邊熟稔地跟來往的公社干部打著招呼。
按照陳勇貴來時的指引,張維民把該辦的手續都辦好了。
公社陸陸續續又來了十幾個其他大隊的參訓人員,不過在這些人里面,張維民是看著最年輕的了。
“喲,哪個大隊的俊后生”,參訓人員里面有一半是女性,不知哪個起了個頭,女學員們興致勃勃地圍在了張維民身邊一陣打量,有個別大膽的甚至還偷偷上手了。
哪怕張維民兩世為人,也有點遭不住,何況這些女學員大部分都有豐富的“經驗”,又是赤腳醫生的后備人選,這調侃的力度和層次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維民!過來一下”,陳勇貴“飽含深情”的一聲喊救了張維民于水火之中。
張維民慌不擇路地跑向陳勇貴。
公社衛生院,此時的張維民一路上打量著這一所基層醫院,雖然較為簡陋,但是放在當下,也是可圈可點的。
不過張維民還是在心里不斷地跟后世的鄉鎮衛生院進行比較。
通過了解,龍門公社現在有35位醫療人員,包括10名醫生,10名護士,公社自己的3個赤腳醫生和其他人員,目前有30張床位,治療方式中西醫都有。
之所以公社也配備了赤腳醫生,也是因為很多時候也是要去走家串戶的,這也是跟其他大隊保持密切聯系的一個重要渠道。
此時,靠近門邊的一床病人引起了張維民的注意,3個年輕醫生神情緊張地圍繞著病床在小聲交流著,一名年紀稍大的醫生詢問著患者的病情變化。
“患者年齡32歲,現在產后第二胎,按脈微弱且澀、經血量少,一直不凈,腹部時常疼痛,但不劇烈。”
“據患者口述,前段時間來了個走街串坊說著外地方言的醫生,按照一本破舊醫書上的內容,給他開了一些養血補氣和固經止漏的方子,開始對病情有點作用,但是服藥幾天后,藥效就大不如之前了,現在腹部反而越來越不舒服了。”
“這個方子看起來倒也對癥,你們覺得辯證有沒有問題,都說說看。”
幾名年輕醫生轉瞬間就好像被堵住了喉嚨一樣,病房里剛才還在討論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何院長!”陳勇貴滿面笑容又不適時宜地打著招呼,也緩解了現場的尷尬氛圍。
“這不是陳大隊長嘛,今兒過來不是專程來看我的吧?”何院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何院長姓何名柱,三年前調到龍門公社衛生院當副院長,據說是縣里重點培養的青年骨干醫生之一。
“我來介紹一下。”陳勇貴沒等何院長開口詢問,自顧自地說道。
“這是張維民,今年新到的知青,我們大隊赤腳醫生的后備人選,今天就是在公社集合準備出發去縣里搞培訓的。”
“可別被這小子的樣貌騙了,他可不是那些二流貨色,肚子里還是有點貨的,這不就帶過來認認門先。”
“不錯!”何院長打量著張維民。
“既然我們陳大隊長這么看好你,想必一些基礎的疾病對你來說,應該不成問題。”
“這樣,你給這位女同志診斷一下,患者辯證你應該也聽到了。”
“好的。”張維民趕緊接過話來,這算是長輩對晚輩的一個考校,同時也是高年資醫生的一個考核。
張維民對著眾人微微頷首,緊接著走到了患者邊上,先是仔細看了一下女患者的面容,再檢查了舌苔,兩手按了按患者的腹部,接著把手搭在患者的手腕處。
閉目得脈,片刻后,卻露出幾分欲言又止的神情。
“看出什么就說什么嘛”張維民勾起了何柱的好奇心,他也想看看陳勇貴推薦的人有個幾斤幾兩。
“患者沒有明顯氣血虧損,脈細而不暢,舌苔也沒有明顯病象,方子倒可,但通過腹診和切足趺陽脈,卻與其病情有些許不合。”
“再加上女子辯證本就跟男子有些不同,女子有經期、胎前和產后,各個階段的病情跟男子也有不同,患者應該是還服用了其他藥物使經絡瘀阻所致。”
張維民沒有說透。
“張維民,你話里話外是什么意思?”靠近何柱身旁的一個年輕男醫生往前跨了一步,眼里露出氣憤的神情,其他幾個年輕醫生的情緒也被他一句話煽動起來。
陳勇貴見狀剛想制止張維民繼續說,沒等陳勇貴出聲,何柱往側面走了一步,做了一個鼓勵性的動作,示意張維民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