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圈:人人能看見,人人會喜歡
- 葉明桂
- 2468字
- 2023-08-21 16:57:53
桂爺指路:如何成為策略高手
桂爺是誰
葉明桂之前可能是奧美中國的第一策略高手,服務奧美30余年,直至成為臺灣奧美總經理兼策略長,內部人稱“桂爺”,江湖人稱“桂爺”,但桂爺“比較謙卑,會講故事,也很會講道理”,極少自稱“桂爺”。2022年,從臺灣奧美離職的桂爺,終于迎來自由身,開始自稱“桂爺”,創立桂爺品牌策劃,獨立服務品牌和平臺。他終于可以淡定地做這份“客戶付款,我學習”的事業了。
1984年,年輕的桂爺連投7份簡歷,得以進入國泰建業廣告(臺灣奧美前身)。他希望成為文案人員,未遂,被派至人員短缺的客戶部。由此陰差陽錯,成就了桂爺從業務人員到杰出策略人員之路。
幾十年來,從梁榮志(奧美廣州第一任總經理)、陶雷(奧美北京第一位本土總經理)到朱幼光(奧美北京第一位本土執行創意總監)等第一代大陸奧美高管,到臺灣奧美的歷屆策略部主管,都受到了桂爺或近或遠、或多或少策略功力的熏陶。在業內聞名遐邇的奧美內部系統連續三天的魔鬼培訓中,桂爺是策略端長期穩定的培訓師。
創意高手易尋,策略高手卻隱藏在眾多杰出案例之后,是低調的“幕后黑手”,難以尋覓。楊石頭、丁帥、陳思諾,還有眾多散落在其他廣告公司和互聯網平臺的前奧美策略人,都曾經得益于桂爺的當面指教或者理論培養。桂爺的功力是從哪里來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把這本書讀“薄”了之后,你就會得到答案:一是長期興趣,二是堅持不懈地學習,三是經歷200余個品牌建設的歷練,終成正果。
桂爺早年最出色的案例,無疑是臺灣奧美為統一集團打造的左岸咖啡館。這個品牌從無到有,體現了廣告公司的最高智慧:定位大膽,創意卓越,執行出色。直到今天,它也是華語廣告品牌里的經典案例。桂爺的第二個出色案例——2010年大眾銀行《夢騎士》,廣告門有幸參與傳播,大陸點擊量迅速過億,并奪得第一屆“金瞳獎”微電影組全場大獎。最近幾年屢獲廣告創意大獎的臺灣全聯福利中心(全聯超市)的“全聯省錢經濟學系列”,也是桂爺深度參與的杰出作品。
因為《夢騎士》的杰出表現,臺灣奧美在此后陸續收獲了大量大陸客戶:閃送、I Do、DR鉆戒、58同城、快手、簡一大理石、轉轉、方特、克麗緹娜、360、源碼資本等。
2013年冬,在一個行業獎項酒會現場,一位高高瘦瘦的前輩拿著一杯酒,朝我走來說:“你就是廣告門的勞博?我要為大眾銀行《夢騎士》敬你一杯?!边@就是我與桂爺的第一面。此前,于我而言,桂爺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
策略人員從哪里來
桂爺在其上一本著作《如何把產品打造成有生命的品牌》中說,他在臺灣奧美廣告工作超過30年,希望自己“壓箱底兒的絕活”有機會傳承下去,成為年輕人、品牌主、有志于擁有深度策略能力的同行修煉內功的理論源頭。僅是這份初心,桂爺的書就值得好好閱讀。
策略人員的最初來源往往是文案、會寫方案的業務部門的人員,很少有廣告專業出身的從業者一畢業就成為出色的策略人員。在國內大學的廣告專業教育中,策略的知識都夾雜在常識教育中,部分同學因為要參加大學生創意比賽,需要負責撰寫PPT,才正式開始策略研究:洞察、市場研究、消費者需求、品牌定位等是策略工作的重點。
自2012年開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傳播公司也跟隨互聯網開始碎片化的高速發展。客戶部主要關照品牌方面的生意,而專業的策略人員越來越少。不僅4A公司難以找到高水平的策略人員,本土傳播公司中也幾乎找不到“策略部”這個專業部門。作為廣告行業的中生代,我們當然知道,廣告行業的核心價值來自三個能力:策略、創意、媒介分發。隨著KPI(關鍵績效指標)的盛行,沒有業務指標且價格昂貴的策略人員越來越少,一家傳播公司很難允許這樣的部門存在。創意部的顯性功能更強,能讓客戶直接買單,得以成為公司的基礎性部門。
之前,4A公司的優勢在于,利用服務頂級品牌嚴苛務實、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培養了能力較強的數代廣告人。但是隨著人才的流失(選擇自主創業、加入互聯網公司或加入品牌市場部),直接導致幾家頭部4A公司在我國的營收和規模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和縮減。這幾年,創意大旗逐漸被本土傳播公司扛了起來。
策略人才去了哪里
我國市場足夠大,像桂爺這樣的專業人士,基本不會發愁找不到工作機會。從葉茂中、華與華、群玉山、桂爺品牌策劃,我們能看出未來廣告公司老板的一條路徑:開設品牌營銷咨詢公司,掙頭腦靈活、有雄心品牌的錢。如果是個人工作室,則獨木難支,最終還是需要抱團。策略人才新的機會就此顯現。
從市場或項目調研,了解競爭對手的定位和品牌動作,掌握瞬息萬變的市場數據,到形成各自團隊的核心競爭力,策略人員的工作十分復雜且有非常高的專業標準。杰出的策略人員掌握了充足的市場常識,就部分掌握了競爭角度;品牌的傳播和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外腦。競爭藍海在哪里?節點營銷如何殺出重圍?新品如何吸引流量?上述問題,品牌團隊往往難以一一解決。由于有策略人員,廣告公司才有資格成為品牌的頭腦幫手,而非跑腿小哥,從而具備價值,并贏得尊重。
1950年,馬文·鮑爾接手麥肯錫,從哈佛商學院的MBA(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生中瘋狂招聘,雇用了麥肯錫50%的早期員工,開始了“以價值收費”的企業管理咨詢獨特的服務之道。在廣告行業里,頭腦靈光、具備集體工作智慧,且擁有解決方案的策略人才,對未來傳播、咨詢行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品牌年輕化、品牌升級都是策略高手大展拳腳的領域。
如何成為策略高手
桂爺的經歷難以復制,但桂爺的策略智慧則值得再三摸索、學習。在這本書中,桂爺認為策略人員的以下幾種特質非常重要:特別聰明、特別好奇、特別會講故事、通常是較差的業務人員。
策略人員還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能力:會寫企劃案、會分析(獨立思考)、會銷售、能聞到錢的味道(幫客戶賺錢)。這幾個能力都有相應的發展空間,如果你在某個方面刻苦修煉,你也能像桂爺一樣優秀。
策略部門是培養營銷全才的平臺。很遺憾,如今傳播公司的這個部門正日益縮小體量,這也成為廣告行業的一大短板:過于追求短期目標,缺乏長期投資。我比較了解的幾家頭部廣告公司都有強大的策略部門,并擁有相當數量的策略高手。
謝謝桂爺壓箱底兒的“黃金”。親愛的讀者,享受閱讀吧,你終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