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七 飛鳥詩譯遵絕律

曾少立

對于外國詩歌名著的翻譯,自20世紀西學(xué)東漸以來,幾乎是清一色譯成淺近白話詩。近年來,譯成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逐漸多了起來,以至于中華詩詞研究院一年一度的《詩詞發(fā)展報告》中,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篇幅來介紹這方面的最新情況。

張湘平是一位從事海外工程的大型國有企業(yè)的90后年輕人,也是以傳統(tǒng)詩詞譯外國詩的眾多譯者中的一位后來者。本書便是他的力作。同時,他還用七律的體式翻譯了英國著名詩人勃朗寧夫人的《十四行詩集》。以近體格律詩翻譯外國詩的門檻非常之高。可喜的是,正如李軍先生所言,湘平對七言詩這種體裁總體上掌握得非常好,格律謹嚴,韻味濃郁,雅致可讀。在當今詩詞復(fù)興的大背景下,出現(xiàn)湘平這樣年輕的詩人譯者具有歷史的必然性,是詩詞創(chuàng)作隊伍年輕化的一個側(cè)證。寫詩詞的年輕人多了,自然有人不滿足于只自己寫,于是就會想到把外國人寫的詩也翻譯成詩詞。這種翻譯,實質(zhì)上也是一種特殊的詩詞創(chuàng)作。

《飛鳥集》進入中國很早,若論影響力,首推鄭振鐸先生的譯本。《飛鳥集》由泰戈爾用其母語孟加拉語寫成,再由他本人譯成英文。鄭先生的白話漢譯,非常嚴格地忠實于英文。但這個譯本既不押韻也不分行,更無音律,嚴格說來是散文而不是詩。它的流行,恐怕是得益于它對原作的忠實。一百多年來的新文學(xué),白話詩與散文的界限始終模糊不清。因此,鄭版譯文一直被許多人稱作“詩”。實際上,它只是一個非詩的中間文本。既然《飛鳥集》是詩集,那譯文也必須是詩,才算完美。換句話說,必須有人接力鄭先生,在他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詩化。如今,張湘平成了這個接力者。另外,前幾年馮唐先生也用白話詩譯了《飛鳥集》。作為一個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寫作者,我無疑更支持張湘平。傳統(tǒng)詩詞言簡意賅,含蓄雋永,更具詩歌美感,更具群眾基礎(chǔ),也更加朗朗上口,易于傳誦。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自由與愛情》這首詩,幾個版本的白話譯詩都遠不如殷夫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流傳廣泛,就很能說明問題。

《飛鳥集》是一部精短詩集,每首詩少的一兩句,多的也只有三四句,卻哲思深刻,高度概括乃至抽象,類似格言。而中國傳統(tǒng)詩詞則特別倚重意境的營造。可以說,二者在旨趣上并不很相同,這就給翻譯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譯者需要大量地造境設(shè)景,來填充、豐富原作的詩意空間。這是一種創(chuàng)作大于翻譯本身的特殊創(chuàng)作。

我們看兩個例子。

第001首,泰戈爾英文: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鄭振鐸譯文: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張湘平譯詩:

翩翩夏鳥到窗前,數(shù)曲清歌返大千。

唯有秋天黃葉苦,一聲哀嘆落根邊。

這是《飛鳥集》的第001首詩,整部詩集即由它而得名。這首詩在《飛鳥集》中算是比較長的,提供了較多的意象,鄭振鐸的譯作已經(jīng)非常形象、生動,給人以畫面感。而湘平的譯詩又在鄭氏譯作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了“大千(世界)”和“根”兩個意象。這兩個意象,本就隱含在原作中,湘平從另一個側(cè)面讓它們從隱性到顯性了。

第103首,泰戈爾英文:

Roots are the branches down in the earth. Branches are roots in the air.

鄭振鐸譯文: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張湘平譯詩:

大樹從容立沃園,陽光雨露有深恩。

勤耕蚯蚓生奇想,根是繁枝枝是根。

這首詩原作很短,是一首高度概括的哲理詩,鄭振鐸翻譯得很精準,張湘平用當下人們的心境,補充進來三個不同的意象,與第四句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詩意空間或者說意境。通觀整部《飛鳥集》共325首詩,如第001首一樣,原詩意象自足的不多,大部分都需要譯者創(chuàng)造較多新意象來加以補充完善。對這種現(xiàn)象冷陽春先生列舉了多個實例,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譯者大量創(chuàng)造新意象確實是湘平這本譯著的顯著特點。這些意象大多數(shù)都能做到基本合理和妥帖,大大豐富了原作的內(nèi)容,形象生動,美感強烈,余味無窮。當然,也有少量譯作在造語的雅馴上還可進一步打磨。湘平還很年輕,又聰敏勤奮,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長,以后必能更上層樓。本書每一首詩都同時列出了泰戈爾自己的英文譯文、鄭振鐸的中文譯文和張湘平的譯詩,這樣便于讀者在更廣闊的美學(xué)視域中,在不同文體的審美差異中,進行比較和鑒賞,從而獲得深層閱讀體驗。這是對讀者非常貼心的一種安排。

2020年6月12日凌晨于湖南長沙


曾少立,網(wǎng)名李子梨子栗子,簡稱李子,工學(xué)碩士。祖籍湖南益陽,1964年生于贛南山區(qū),現(xiàn)居北京。當代舊體詩詞寫作者,中南民族大學(xué)客座教授,《詩詞家》編委。1999年開始詩詞創(chuàng)作,作品風格極具個性化,影響迅速擴大,被詩詞界和學(xué)術(shù)界稱為“李子體”,廣受關(guān)注和爭議。哈佛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等亞歐美澳多所名校均有學(xué)者著有研究和評論其作品的論文或?qū)V灿幸恍┐蟊娒襟w對其做過報道或訪談。從事過的詩詞活動有主持2008年、2010年兩屆中華詩詞青年峰會,執(zhí)筆2016年、2017年的《中華詩詞發(fā)展報告(創(chuàng)作部分)》,開辦最早的網(wǎng)上詩詞教育機構(gòu)國詩館等。作品集有《李子詞》《21世紀新銳吟家詩詞編年》之《李子詩詞編年集》,譯著有《黃河之旅》《尋人不遇》(與人合譯)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新民市| 双鸭山市| 武鸣县| 麻城市| 娄底市| 锡林浩特市| 陇南市| 永新县| 高碑店市| 襄垣县| 万安县| 商南县| 虎林市| 宜州市| 南涧| 新野县| 油尖旺区| 沅江市| 通海县| 宁城县| 家居| 和龙市| 冕宁县| 客服| 寻乌县| 襄樊市| 酒泉市| 时尚| 静海县| 专栏| 景谷| 岐山县| 灵寿县| 乌兰县| 长宁县| 屏山县| 阿拉善盟| 鄂尔多斯市| 土默特右旗|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