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至高無上的曹植

曹植(192—232年)在中古文學(xué)史上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

鐘嶸認(rèn)為,曹植和《古詩十九首》一樣,是直接接續(xù)《國風(fēng)》的。曹植的特點(diǎn),借用鐘嶸形容《古詩十九首》的“溫以麗”來概括,就很恰當(dāng)。一方面節(jié)制情感,另一方面絕不吝惜美麗的文辭。節(jié)制情感不是因?yàn)闆]有情感,而是因?yàn)榍楦刑S富了,內(nèi)心力量太強(qiáng)大了。鐘嶸說曹植是直接接續(xù)《國風(fēng)》的,主要是因?yàn)樗摹皽亍保秶L(fēng)》是溫柔敦厚的。接續(xù)《國風(fēng)》的,又有崇尚文辭和不崇尚文辭的,曹植是崇尚文辭的,這就是他的“麗”。鐘嶸認(rèn)為,“溫以麗”的是最好的文學(xué)。鐘嶸的標(biāo)準(zhǔn)是士族文學(xué)的標(biāo)準(zhǔn),“溫以麗”是最典型的士族文學(xué)。曹植是“溫以麗”這個序列里最早的一位。所以,曹植就成為了士族文學(xué)的第一標(biāo)桿。

曹植的人生,算得上大起大落了,但是他在詩里表達(dá)的感情,始終是節(jié)制的。因?yàn)樗墓?jié)制,才越發(fā)打動了我們。對詩而言,感情不是宣泄得越多越好的,哭得出來是一種演技,當(dāng)別人以為你要哭的時候,你沒有哭,這也是一種演技,是更高超的演技。鐘嶸說曹植“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也是指曹植有哀怨的真情,卻用士族詩歌節(jié)制的方式表達(dá)出來;講究文辭,又能以真實(shí)的情感去驅(qū)遣。這是士族文學(xué)的最高境界。

雖然曹植的親爹曹操被視為寒素,但曹植一直被視為典型的貴族,貴氣典雅而又驕傲豪邁。后來繼承曹植“溫以麗”路數(shù)的詩人,陸機(jī)、謝靈運(yùn)也都被視為貴公子。

一位偉大的文學(xué)家,他的人生往往要包括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要在一個高水平的群體里成長,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作技巧;后一個階段,要遠(yuǎn)離這個群體,過一種精神上的孤寂生活。曹植是很明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前半生,他是鄴下詩人中的一員,屬于一個頂尖的文學(xué)群體;后半生,鄴下文人相繼去世,曹丕與他也有隔閡,他獲得了精神上的孤寂。這樣才可以成就曹植這樣一位偉大的詩人。

曹植是地位僅次于曹丕的備用王儲,曹丕登上皇位以后,對于這樣的人物,肯定是要防范的,但是究竟有沒有像后人想象的那樣去迫害曹植,還是很難說的。帝王家的父子兄弟關(guān)系,殘酷是很殘酷的,但沒必要在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上逗咳嗽[1],不可能像民間戲曲寫得那么臉譜化。事實(shí)上,曹植的晚年肯定是寂寞的,有很多說不出的苦衷,但是他的地位還是崇高的。在曹丕去世后,曹叡即位,曹植還以皇叔的身份生活了6年。所以對曹植的處境,我們不能做太簡單的想象。

曹植有一首著名的《七步詩》,正式的版本是: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叫誰來看,都覺得是在影射他和曹丕的關(guān)系。于是關(guān)于這首詩,有一個傳說,曹丕想找個借口除掉曹植,就把他找來,說:“你不是很有文采嗎?你當(dāng)場給我寫首詩,在七步之內(nèi)就要寫好,否則我就殺了你。”曹植就一邊走,一邊念詩,果然在七步之內(nèi)就寫好了這首詩。這個傳說最早見于《世說新語》,后來也被《三國演義》采納了,說法大同小異。

這個故事是靠不住的。首先,曹丕、曹植這時候都老大不小的了,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親王,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曹丕不可能把曹植叫來,說你寫不出詩來我就殺了你。這也太兒戲了。萬一曹植真沒寫出來,被曹丕殺了,曹丕出去,在朝臣面前,怎么說呢?“我弟弟因?yàn)闆]有完成作業(yè)所以被我殺了”,這樣?

有人說,那誰知道?皇上就是這么蠻不講理。先不說曹丕是不是這種蠻不講理的皇上,假如他真是,那他直接把曹植殺了就行了,還找什么理由呢?當(dāng)然,那他也不會看了這首詩就怎樣感動了。

更重要的是,“七步”根本就不是一個時間單位。如果說“限你很短的時間寫出來”,一般會說“一炷香燒完以前寫出來”,怎么會說“七步以內(nèi)”這么奇怪的計(jì)算方法呢?這個計(jì)算時間的方法,一看就是民間傳說。民間經(jīng)常會有“五步散”之類的傳說,說吃了這個毒藥,走出五步就會毒發(fā)身亡。但“走出五步”并不是一個精確的時間單位。曹植如果想活命,他可以像周星馳電影里吃了“含笑半步癲”的人一樣,說“大不了我以后不邁步,都跳著走路”。就算不那么極端,他也大可以坐下來,靜靜地構(gòu)思,慢慢地寫,寫完再起來走那七步。

實(shí)際上,這首詩從語體上看,應(yīng)該是一首樂府。說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語言通俗平易,還有點(diǎn)風(fēng)趣。曹植不是皇帝,沒有資格寫廟堂的禮儀樂府,但他是親王,可以在自己的藩國寫樂府,在藩國內(nèi)部演奏娛樂。曹植的很多樂府,可能都寫于他在藩國的時候。在藩國的時候,曹植一定是很思念曹丕,也有些怨恨曹丕的猜忌的。在為藩國制作樂府的時候,他也難免想起這些事,寫進(jìn)樂府去。一個人在被一種強(qiáng)大的情緒籠罩的時候,難免寫什么都是寫這件事,根本不需要什么特殊事件的觸發(fā)。《七步詩》大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

那為什么叫《七步詩》呢?我大著膽子猜,大概“七步”就是“七盤”。漢代有一種“七盤舞”,是在七個盤子上跳舞,就是踏歌之類。第一步是跳上第一個盤子,不用唱歌,在七個盤子中間跳,就一共是跳六步。《七步詩》正好是六句,跳一步唱一句。特別是中間兩句,有點(diǎn)對舉的意思,可能是因?yàn)橹虚g兩個盤子是對稱的。這么說,《七步詩》應(yīng)該是一類樂府的名字,是有固定的體式的,要求必須是六句,中間兩句對舉,就像跳皮筋的歌謠一樣,具有很強(qiáng)的游戲性。寫《七步詩》,就要在嚴(yán)格的格式規(guī)范下作文章,有點(diǎn)像后來的填詞。曹植的這首《七步詩》,將規(guī)則利用得十分巧妙,在游戲的歌謠中加入了淡淡的諷刺,所以廣為傳唱。

后來,大家不知道“七步詩”的意思了,“七步詩”的格式規(guī)范也就沒有意義了,曹植《七步詩》甚至被簡化為了四句的絕句,大家就更不知道“七步詩”是什么意思了。

作為一個貴公子,曹植的賦寫得很好,最出名的是《洛神賦》。曹植的賦,也是用很充沛的感情驅(qū)遣著華麗的辭藻。他對洛神的形象的描繪,對后來的宮體文學(xué)影響很大。他對洛神的情感,顯得很簡單,也很朦朧,不像后來李商隱他們可以把愛情條分縷析給你看。你不知道曹植對洛神的感情是什么樣的,但你會相信這種感情很真實(shí),覺得很打動你。這是寫感情的最高境界,沒有那么豐厚的感情,你寫不來,有了那么豐厚的感情以后,你也只能寫一次。所以《洛神賦》成為經(jīng)典。《洛神賦》也體現(xiàn)了“志深而筆長”的特點(diǎn)。

《洛神賦》寫的是,曹丕當(dāng)了皇帝以后,曹植去朝覲,朝覲結(jié)束返回藩地渡過洛水的時候,仿佛看見了洛水之神。他想要告訴洛神自己的心意,但是人神相隔,消息難通。洛神當(dāng)然是他幻想出來的,他為什么要幻想出一個洛神來呢?要到他自己的敘述中去找答案。在寫洛神之前,曹植先交代了自己是從曹丕那里出來的,這個交代不是廢話,說明洛神是跟曹丕有關(guān)的。賦是從楚辭來的,按照楚辭“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這時候出現(xiàn)的神,是君主的化身。很明顯,曹植是在說,曹丕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這個洛神,就是曹丕。這與曹植后期其他作品的主題是相通的,曹植對曹丕始終是有眷戀的。

但是后來,“丕植關(guān)系”被傳得越來越壞。大家就不能理解了,曹植為什么還要眷戀曹丕呢?所以就不再相信洛神是曹丕了。于是編出各種段子來,說洛神是曹丕的老婆,曹植是在眷戀嫂子之類。這些段子,作為典故知道一下就好,不必認(rèn)真。


注釋:

[1]逗咳嗽是我國北方(北京一帶)的方言,意思是耍貧嘴、沒話找話,故意找話題。——編者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潞西市| 丹寨县| 深州市| 河池市| 惠州市| 桃源县| 云霄县| 九龙城区| 云南省| 扶沟县| 葫芦岛市| 宝应县| 昭苏县| 扶余县| 英德市| 喀喇沁旗| 咸宁市| 岑巩县| 汕头市| SHOW| 金山区| 固镇县| 邛崃市| 台东市| 扎赉特旗| 额济纳旗| 邳州市| 内黄县| 罗源县| 安溪县| 永嘉县| 钟祥市| 五莲县| 景东| 东海县| 肇源县| 南京市| 尼木县| 龙门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