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為什么我總是這么倒霉——面對不幸,退縮的人就此沉沒,不服輸的人成了大器
- 別讓現在的心態毀了未來的自己
- 阿爾法編著
- 2213字
- 2023-06-15 17:12:15
面對自己的不幸,屈服于命運,自卑于命運,并企圖以此博取別人的同情,這樣的人永遠只能躺在自己的不幸上哀鳴,不會有站起來的一天。
威爾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業家,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事務所小職員做起,經過多年的奮斗,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受到了人們的尊敬。
有一天,威爾遜先生從他的辦公樓走出來,剛走到街上,就聽見身后傳來“嗒嗒嗒”的聲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發出的聲響。威爾遜先生愣了一下,緩緩地轉過身。
那盲人感覺到前面有人,連忙打起精神,上前說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發現我是一個可憐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點點時間呢?”
威爾遜先生說:“我要去會見一個重要的客戶,你要說什么就快說吧。”
盲人在一個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個打火機,放到威爾遜先生的手里,說:“先生,這個打火機只賣一美元,這可是最好的打火機啊。”
威爾遜先生聽了,嘆口氣,把手伸進西服口袋,掏出一張鈔票遞給盲人:“我不抽煙,但我愿意幫助你。這個打火機,也許我可以送給開電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張鈔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用顫抖的手反復撫摸鈔票,嘴里連連感激著:“您是我遇見過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為您祈禱!上帝保佑您!”
威爾遜先生笑了笑,正準備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的。都是二十三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先生一震,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
盲人仿佛遇見了知音,興奮得連連點頭:“是啊是啊,您也知道?這也難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個,傷的人有好幾百,可是頭條新聞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動對方,爭取多得到一些錢,他可憐巴巴地說了開來:“我真可憐啊!到處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頓沒下頓,死了都沒人知道!”他越說越激動,“您不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仿佛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群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沖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后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就成了瞎子,命運真不公平啊!”
威爾遜先生冷冷地道:“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一驚,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對著威爾遜先生。
威爾遜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卻比哭還難聽:“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里面,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精致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是我不信。”
面對同樣不幸的遭遇,有人只能以乞討混日子為生,有人卻能出人頭地,這絕非命運的安排,而在于個人的奮斗與否。
所以,無論遇到什么不公平——不管它是先天的缺陷還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要憐惜自己,而是要咬緊牙根挺住,然后像獅子一樣勇猛向前。
辯證地去看,并非苦難成就天才,也不是天才特別熱愛苦難。苦難很多人都可能會碰到,有的人退縮了,有的人克服了。退縮的人就此沉沒,克服的人成了天才。
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幾倍的苦難。
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時接受兩種饋贈又善于用苦難的琴弦把音樂演奏到極致的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難者。四歲時一場麻疹和強直昏厥癥,險些使他白布裹尸裝入棺材。七歲險死于猩紅熱,十三歲患上嚴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療。四十歲牙床突然長滿膿瘡,只好拔掉大部分的牙齒。牙病剛愈,又染上了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兒子成了手中拐杖。五十歲后,關節炎、腸道炎、喉結核等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后來聲帶也壞了,靠兒子按口型翻譯他的思想。他僅活到五十七歲,就口吐鮮血而亡。死后尸體也備受磨難,先后遷了八次。
但帕格尼尼似乎覺得這還不夠深重,又給生活設置了各種障礙和旋渦。他長期把自己囚禁起來,每天練琴十至十二個小時,似乎忘記了饑餓和死亡。十三歲起,他就周游各地,過著流浪生活。他一生和五個女人發生過感情糾葛,其中有拿破侖的遺孀和兩個妹妹,姑嫂間為他展開激烈爭奪。但他不齒于上流社會生活,認定人該受苦受難。在他眼中這也不是愛情,而只是他練琴的教場和獲得惟一一個兒子的公平交易。除了兒子和小提琴,他沒有其他親人。
他其次才是一位天才。三歲學琴,十二歲就舉辦首次音樂會,并一舉成功,轟動輿論界。之后他的琴聲遍及法、意、奧、德、英、捷等國。他的演奏使帕爾馬首席提琴家羅拉驚異得從病榻上跳下來,木然而立,無顏收他為徒。他的琴聲使盧卡觀眾欣喜若狂,宣布他為共和國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產生神奇效果,人們到處傳說他的琴弦是用情婦腸子制作的,魔鬼又暗授妖術,所以他的琴聲才魔力無窮。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李斯特大喊:“天啦,在這四根琴弦中包含著多少苦難、痛苦和受到殘害的生靈啊!”
人們不禁問:是苦難成就了天才,還是天才特別熱愛苦難?
這問題一時難以說清。但彌爾頓、貝多芬和帕格尼尼,西方文藝史上的三大怪杰,居然一個成了瞎子、一個成了聾子、一個成了啞巴!或許這正是上帝用他的搭配論摁著計算器早已計算搭配好了的呢。
心態課堂
失敗不可怕,借故來掩飾自己,那么我們就是在以自己的缺憾為借口了。缺憾應當成為一種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勵機制,而不是一種寬恕和自甘沉淪的理由。它也可以說是一種表征,指示你努力的方向。